登陆注册
48125000000040

第40章 晒晒西方的启蒙历史背景

——德国《启蒙的艺术》展联想之二

启蒙运动从法国百科全书派算起,至今算三百年余吧,但仍然是个时髦的词儿,至少在西方,至少在史学界,启蒙后的人都承认,启蒙有必要被重新启动,有必要被一再启动。事实上,每个民族的进化过程都积累了几具怕见人的骷髅,并不断在积累新的骷髅,藏在柜子的深处,久而久之不翻不捡不开柜子门,就忘了。所有的民族都有敝帚自珍的习惯,即便是骷髅也还是有几分宝贝的。一方说,这关乎民族自尊,情理中事;另一方说,人类还年幼,对自家的东西绝不撒手,好似小儿,再脏旧破烂的泰迪熊,也要抱着一起睡觉。正好,宽容和尊重是启蒙的目的。

今天德国斥巨资一千万欧元在中国北京国博展览欧洲启蒙时代至今的艺术品,四百五十余件展品,这番坦诚和胆识是值得敬佩的,家丑不可外扬是东方的习俗,西方人虽也有面子观点,但比起它们的时代和世界责任感来,那是微不足道的。倡导启蒙,无异于承认感性认识,也等于承认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启蒙运动的宗旨就是全方位地启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

启蒙运动诞生在欧洲是历史的必然,看看十五、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内部,就明白启蒙运动发生在这里是历史的势在必行,是历史的大手运作的结果。启蒙运动前的那几百年,胡斯党之战,英国内战,法国胡跟诺特教徒大屠杀,欧洲大陆宗教混战,德国农民起义,整个西方都在贩卖黑奴,都在焚烧女巫、宗教裁判,骇人听闻的还有罗马的宗教裁判,不论智愚,不论男女,不论老幼。一六年一月十七日这天,著名人文主义学者布鲁诺在欧洲流亡了十几年、在罗马天使城堡被关了七年之后,最后还是为真理走进烈火。那时候,文艺复兴已经一百年了。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并没有扫除欧洲普遍的愚昧,宗教改革虽然将《圣经》翻译后发到个人手里,是否巩固了信仰,另当别论,但并没有涤荡愚昧,却是一个事实。这样的历史前提下,启蒙运动才势不可挡地诞生了,最初启蒙的领程者是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所谓开明国君、启蒙皇帝云云,整个欧洲的统治阶级开始主动地改革自己的国家,启蒙思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蔓延,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为了改革,在西方微服潜访打工学技;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实行多项改革,强化军队,颁布新法,让邻国胆战心惊;德国皇帝、驻奥地利维也纳的约瑟夫二世更自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公仆,十年统治推行六千项改革,结果老百姓吃不消而怨声载道。唯有在法国,由于统治者的傲慢和懒惰,错过了本土启蒙运动的良性开端,结果造成凡事慢一步的群众在接受了启蒙思想后揭竿而起,大革命爆发了,统治阶级立刻被革命的洪流所吞没,欧洲统治阶级的启蒙进程不仅戛然而止,而且走向极端的反面,成为反动的保守势力,成为进步的绊脚石,成为历史的敌人,终于又引发革命。

这是启蒙运动在欧洲的悲哀。

历史课是这样教的,十八世纪中叶的法国,以德尼斯·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认识运动——以感性认识走向理性。由狄德罗领导组织编纂的三十几卷大百科全书,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睛,让他们第一次系统、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自然。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知识走向民间意味着启蒙,民间意味着囊括所有人的社会,而不仅仅是上层社会。包括一切人的社会这个概念就是启蒙运动时期诞生的,此前只有上层社会,就是统治阶级。下层社会根本都不存在,那里只不过是些像动物样的劳作者而已,在中国古时叫“税户”。这些人,在宗教的蒙蔽和麻痹之下,对自身存在和价值乃至尊严毫无意识。

蒙昧普遍地存在,启蒙才变得有必要。长久和普遍的愚昧一直伴随欧洲。一五九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曾经吊死过十几个人,因为他认为这些人用巫术掀起海浪,企图谋害他。对异教和巫术的恐惧几乎贯穿欧洲整个中世纪和启蒙运动时代。欧洲自古罗马时代就惶恐于巫术和邪教,康斯坦丁大帝和泰奥多修斯皇帝在四世纪曾大肆屠杀摩尼教徒,双手沾满“异教徒”的鲜血;后来的基督教会大谈博爱,但对异教徒的围剿和迫害更是骇人听闻;耶稣基督的教诲也未能消除人们对巫术邪教的恐惧,口传的真理和言说的信仰都不能解脱人的愚痴。清检、迫害、杀戮女巫差不多直到十九世纪初还有发生,最后有记录的大规模从肉体上清除女巫的运动是在一八一五年的墨西哥——西班牙宗教裁判的贻害。最恐怖的是十四至十七世纪中叶,两百五十年间,欧洲大陆烧死、吊死女巫、男巫达九百万人次!一六四三年至一六六一年,短短十八年中,英国吊死了四千个女巫!还有闻之令人丧魂掉胆的“宗教裁判”,被检举告发为女巫者,那简直就是九死一生的折磨后还是一死的结局。最荒诞的是在英国,被检举为女巫者必须付一个英镑给裁判法庭。

宗教改革在德国,算是启蒙的前奏,但也有不少地方让人质疑。马丁·路德这位划时代的宗教人物,但从宗教伦理看,他要求改革的显然不是宗教,而是教会内的政治体制,因为任何体制都是世俗的,属于政治范畴,与宗教信仰无关。作为人,他的世俗道德我们无法批判,但就他个人的行为看,无非是要求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他后来跟富家女结婚生子住豪宅当教授雇佣人吃大餐,完全世俗化,而且干预政治,反对抗击土耳其人的侵略——经历了一五二九年苏莱曼大帝围困、攻城的维也纳人对此至今耿耿于怀。马丁·路德以宗教神秘家开始的生涯,是以政治活动家结束的,但还是算宗教领袖。不晓得为什么没有德国人就此参他一本。或有,我无知。新教,若按照字面翻译,就是“造反派”,今天仍然如此。算是一种启蒙?

然而启蒙运动还未在德国展开,启蒙的陷阱已经昭彰于一个典型人物,大文豪歌德的《浮士德》。为了知识——浮士德,好一个百科全书派教徒!为了世界的财富和权力,他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给魔鬼。但是他上了魔鬼的当!魔鬼答应给他世界,但要拿走他的灵魂,没有灵魂,人会死亡,世界是不可能被死人占有的。浮士德那样聪明,还是脑残了一回。笛卡尔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是虚荣心和自恋,刚巧十六世纪尼德兰画家布鲁格尔也画过一幅同样主题的画,叫《乞丐》,现藏在巴黎卢浮宫,画面上是几个乞丐,而且都是没腿少胳臂的残疾,拄着拐杖,但每一个人都冠冕堂皇,一个戴皇冠,一个戴教皇皇冠,另外一个戴主教的帽子,穿披风大氅的是隐士,他虽然不是残疾,但也蒙头遮面,因而面目全非。这群奇形怪状的残疾,人中真正的异类,聚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后院,四周只有墙,没有象征社会和世界的建筑。布鲁格尔是个极其信上帝的人,他为西班牙红衣大主教画画,照样画了真理,如他之前面的波希和之后的戈雅。

可见艺术还真的可以启蒙,而且让人和社会变得宽容。戈雅丑化他的主子却可以逍遥自得,法国革命军打进西班牙,他投靠了法国人,事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麻烦,虽然逃逸了些时间,但没有被迫害,没有被监禁,没有被置于死地,并一直享有创作的自由。

法国启蒙运动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伏尔泰,与狄德罗没什么关系,喜欢讽刺鄙陋的政治,取笑腐败的宫廷,或根本就拿君王的糜烂生活开涮,为此他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监狱,但也没有被置于死地,只是第二次放出来时被告知不准留在法国。对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而言,流放比什么惩罚都厉害。狄德罗也因匿名文章入狱三个月。后来一贫如洗,女儿结婚没嫁妆,他只好出售自己的图书馆,结果俄罗斯的叶卡婕琳娜二世闻讯后,不仅立刻买了狄德罗的图书馆,还预发给他五十年的工资要他照管这个图书馆,就在巴黎!如此的开明君王,还是女人!运气女神的青睐对伏尔泰还是公平的。他先去了英国,不习惯气候,又不愿意学英文;被弗里德里希二世请到普鲁士,他又挖苦德语的粗野,挑剔弗里德里希的吝啬,被迫离开,终于还是落脚法国墙外的小国瑞士了却一生。伏尔泰一生为之奔走的其实就是宽容,如同走进烈火的布鲁诺,让人类学会这一品质,其实就是启蒙运动全部的精髓所在。人无完人,伏尔泰那样敢于反主流腐败,但他的财产中有五千法郎是来自贩奴的利润呢。

布鲁诺虔诚地相信上帝,一六年被烧死的罪名却是反对宗教,他认为世界永恒,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做人原则。但是,由于他背离了教会的正统,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但他的死照亮了后来的启蒙之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启蒙之路亦然。启蒙,东方需要,西方也一样需要。人类需要不断启蒙,一再地启蒙。这是进化的机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仔细想想看,难道有人希望自己一天天坏下去的吗?恐怕正好相反罢。所谓变好的渴望,是一个普世渴望,进步,进化的渴望。只是少有人诠释、分析……罢了。

同类推荐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王小妮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王小妮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殒情”,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随意从容中有一点矜持,机趣俏丽中有温和的底蕴,文采在不刻意中显现,情调在不夸饰中渗透,实在是耐读而又好玩。当你打开这本书,感觉就好像第一次吃草莓,酸酸的,甜甜的,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动力,它记载着生活的脉搏,潮流的律动,或许没有隽永的回味,却有十分的酣畅。
  • 淌过诗人的河流

    淌过诗人的河流

    本书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并发表的《一个人是一棵树》《树上的童年》《城里的半坡野菊花》《西湖:神话里的绝代风华》等散文作品六十余篇。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体验,以及他的真情流露与激情飞扬,他的梦幻穿越与知性沉思。哪怕是一棵树,一块碑,一段残垣,一个崖壁上的影子,一只蝴蝶,一支夜歌,都能寄托他的灵魂与人格,承载他的思考与发现,彰显他的才情与智慧。
热门推荐
  • 我兔威武

    我兔威武

    五千年的岁月,五千年的荣耀,又到了出发的时刻,找回昔日的辉煌。你以为我是兔子只能卑微的撅起屁股,我要用拳头力量高贵的崛起头颅。兔子爱和平,兔子爱家乡,兔子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谁敢侵犯兔子...就叫他灭亡。.大国崛起的传奇,凝聚信念的力量…
  • 腹黑王爷的败家小娇妃

    腹黑王爷的败家小娇妃

    夜玖儿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自己捡回来坑爹的小灵猫给坑到古代,不仅如此,一来便为人妇,对方还是王爷,所谓王爷不就是钱多么,而王妃不就是来败家的嘛作为上辈子穷的只剩锅的某人,接下来的生活便是带着坑爹的小灵猫买买买,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那所谓神秘而且素未谋面的王爷会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呢
  • 戒灵记

    戒灵记

    她本是这天地间最后一位神灵,也不应该动情,却爱上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仙人。他一剑剜心,毁她根基,让她坠入凡尘。从此世上再没有神女青黛,只有和人类少年苏叶签订契约的戒灵青黛……青黛:“以灵为契,以命为约。你亡我死,生生世世共存与天地之间,你愿意做我的契约者吗?”苏叶:“我愿意!”
  • 顾小姐今天又跑路了

    顾小姐今天又跑路了

    [巨甜+炒鸡无敌甜]顾可,第一次见到何闫时,她一下子欠了这个男人两百万,为了还债,她居然……
  • 走过习惯有你的路

    走过习惯有你的路

    “郁憬琛,我要跟你绝交……唔……”“绝交?你确定么?”某男邪邪一笑。【其实只是发现我翻小说的时候没有看见耽美型的,没有写过小说,所以多提意见】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感谢来过你的世界

    感谢来过你的世界

    其实我一直都在,虽然你再也看不到我了,我,一直都在,一直在一个名叫天堂末路的地方等你……
  • 易烊千玺之迷雾城镇的约定

    易烊千玺之迷雾城镇的约定

    有没有一个人,她是你记忆力里那抹最难忘,却也是你生命中那抹最不能奢想;有没有一个人,她是你青春里那抹最惊艳,却也成了你生命中那抹最细水流长;有没有一个人,她是你的最爱,你却一辈子都没有说出那句:想和你一起,地老天荒。
  • 唯有图南

    唯有图南

    这是一部充满悬疑色彩的灵异小说,这是一部掺杂着恐怖元素的言情故事,现代都市的背景下,还有鬼魂的世界,因为未知,所以危险! —— 钟南觉得,她这辈子一定是坏事做的太多了,所以上帝才派沈景行来克她。沈景行:我不克你,只想吃你。 且看一代女控灵师如何扫荡重重诡异事件,收获真心!某人淡定如常:这个女人,我要定了。本文略惊悚,慎入坑! 请注意这是一本灵异言情小说!灵异!
  •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读本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读本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学习读本》从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以及党的若干纪律建设出发,为党员干部明确了要遵循的“高线”和不可触碰的底线,是党员干部学习掌握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关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