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07800000003

第3章 月亮吟

初恋,是人生最为珍贵,也最富有诗意的情感经历。

在情人眼里,河床上总是流淌着如梦如幻的清波,清波里总是倒映着绿得发亮的垂柳,垂柳下总是生长着如诗如画的花草,花草间总是旋转着金黄的太阳和银白的月亮。

1918年,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萌发的爱情,也是这样地充满着诗情画意。

爱情是在一片冰雪的世界里开始的。

1936年,毛泽东曾对斯诺作过这样的回忆——

“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和毛泽东一道享受这些美景的,是一位18岁的姑娘。她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

正是在北京的公园和名胜一同观赏冬春景色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确立了恋爱关系。

毛泽东夫人杨开慧

作为书香门第的闺秀,杨开慧生活在高尚和浪漫的爱情理想之中。

她对毛泽东的爱慕之情,也是那样地富有个性。

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

坠入爱河的杨开慧,是一位新青年。她虽然爱毛泽东,“但绝不表示”,因为她“不要人家被动地爱”她。

结果,两位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常常被深沉而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所困扰。

杨开慧后来回忆说:“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惟恐他看见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鬼胎,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

爱情成为了甜蜜而痛苦的心理感受。

特别是在离别的时候,在孤夜独处,地上那双星星般的眼睛和天上无数眼睛般的星星深情对视的时候,毛泽东的情丝是那样的深沉、缠绵,似乎轻轻一拨,就能响起动人的心曲——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寡情未必真豪杰,眷爱更为大丈夫。

这首缠绵悱恻、柔情爱意的《虞美人·枕上》,是1921年因为一次短暂别离写给杨开慧的。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唯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唯一的一首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社会背景在诗中淡然远去,唯有“我”在夜晚的相思,在拂晓的所见,而所见更引起相思,恰如李商隐《无题》中说的,“一寸相思一寸灰”。

对不大用笔墨表达爱情的毛泽东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曾是青春诗人,在青春时节却没有爱情之作。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过了青春时节再来讴歌爱情,或许更见其执著的性情。

毛泽东没有独享这爱情的特殊感受。他把这首词抄给了杨开慧,而自己则把它保存了一辈子。

晚年又把这首词翻出来,作了几处修改。1961年,又书写下来交给身边的卫士张仙朋,希望他好好保存。

诗人的爱情故事,还在延伸。

1920年冬天,杨开慧来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不坐花轿,不备嫁妆,没有媒妁之言,“不作俗人之举”,自由地和毛泽东结了婚。

不久,毛泽东辞去了教职,把家搬到了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

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行踪不定的职业革命家。

除了肩负起全部家务之外,杨开慧也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事业,把全部的依恋和寄托贯注到毛泽东身上。在繁忙之余,面对孤灯幼子,杨开慧难免生出惆怅之情。而毛泽东的生活节奏太快、太强,似乎有些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1923年12月底,毛泽东又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此行色匆匆,使三年的夫妻生活离多聚少。

革命与爱情,事业与家庭,无疑是经常困扰夫妻间的话题。

是呵,前者和后者,犹如太阳和月亮。

没有月亮辉映,太阳也会忧伤。

因为太阳照耀,月亮才会发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清水塘边的小道,夫妻俩不知走了多少回。而这天拂晓的送别,清冷的天色,清冷的弯月,清冷的水塘,清冷的草路,再加上妻子杨开慧那清冷的眼泪。此情此景,毛泽东实在忘怀不了。

于是,一首《贺新郎·别友》就这样从心底里涌了出来——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重感慨,泪如雨。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

山欲坠,云横翥。

如果说《虞美人·枕上》说的是“昵昵儿女语”,这首词却明确表示“不为昵昵儿女语”了。哪怕是在茫茫世间做漂萍般的“天涯孤旅”,也要割断绵绵情丝。

说得比较含蓄,革命家的情愫,却是一目了然。

但是,词的上半阕又分明是地道的“儿女语”,分明是夫妻间难舍的人间知己情,诗人甚至把一些不快的误会和私房话也写了出来,希望妻子把误会化作过眼滔滔的云和雾。

健笔写柔情,婉约透豪放。

没有脂粉气,却是情意长。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亮。”——这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

在这首《贺新郎·别友》里,革命和爱情,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你已无法剥离出,哪是革命的太阳,哪是爱情的月亮。

毛泽东非常看重这首词。

在延安的时候,他曾读给来访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听,使后者当即认定他是诗人。到了晚年,他多次修改这首词,一直到1973年。

上阕结尾“重感慨,泪如雨”,改为了“人有病,天知否?”

下阕结尾“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坠,云横翥”,改为“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爱情之歌融化进了革命的涛声。

月光融进了阳光。

正是为了去拥抱革命的太阳,1927年8月下旬,一个朦胧的夜晚,杨开慧站在长沙板仓杨家后山的棉花坡上,再一次目送着穿一身灰色长袍却要去领兵打仗的毛泽东渐渐远去。

结婚7年,留下3个孩子,大的才5岁,小的才几个月。杨开慧肯定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

在离别中,毛泽东驰骋疆场,成了马背诗人。

在离别中,杨开慧坚持地下斗争,抚育孩子,在孤灯长夜里,伴着那流泪的烛光,写下她独特的心曲——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虽然倒在床上,一连几晚都是这样,合起来还睡不到一个晚上的时辰。”

四处转战的毛泽东,四处托人打听杨开慧的下落。他甚至给远在上海的李立三写信说:“开慧和岸英等我时常念及他们,想和他们通讯,不知通讯处。闻说泽民在上海,请兄替我通知泽民,要他把开慧的通信处告诉我,并要他写信给我。”

毛泽东随后用暗语给杨开慧写了一封信,说他出门后,开始生意不好,亏了本,现在生意好了,兴旺起来了。

杨开慧接到了毛泽东的来信:“他终于有信来了,我接着喜欢得眼泪滚流下来了。”

每天在相思中掰着指头度日的杨开慧,迎来了毛泽东的生日。1929年12月26日这天,她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我暗中行事,使家人买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晚上睡在被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

“思君如夜烛,剪泪几千行。”远方的心上人太令她挂念了。

不眠的冬夜,本来就有诗人气质的杨开慧,写了这样一首诗——

“平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念我远行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他们终究没有重逢。

1930年,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湖南军阀何健把杨开慧抓了起来,对她说:只要你宣布和毛泽东断绝关系,就放了你。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拒绝了这个可以给她带来生路的选择。

她被敌人杀害了,只有29岁。

杨开慧牺牲前,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听到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毛泽东也说了一句话:“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他借用的是《诗经》里的话。

似乎早有牺牲的准备,杨开慧把自己写的那首题为《偶感》的诗稿和题为《自述》的回忆散记,藏在了长沙板仓镇杨家老屋墙壁的砖缝里。直到1983年翻修房屋时,才偶然被发现,得以重现人间。

此时距杨开慧牺牲已有52年,而毛泽东离开人世也过去了6个春秋。

这四千多字的手稿,已经被岁月侵蚀得陈迹斑斑、页卷残破。

一个女性的爱情火焰,就这样在黑暗的狭小空间里,独自燃烧了半个多世纪。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或许还没有相应的心境把自己的怀念之情转化成诗。等他有相应的心境赋诗悼念的时候,诗情却已经转到另外一路了。

1957年1月,《诗刊》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18首诗词,杨开慧的中学同学李淑一读后,想起曾看到过毛泽东1921年写给杨开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她写信给毛泽东,请求抄寄全词,还给毛泽东寄来自己1933年听说丈夫柳直荀牺牲时,结想成梦、和泪填写的一首《菩萨蛮》。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李淑一的这首《菩萨蛮》,和杨开慧牺牲前留下的那首《偶感》诗稿一样,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思念。

都是阳光下的月亮之歌。

毛泽东和早年挚友柳直荀的夫人李淑一在长沙合影(1959年6月)

读到李淑一的信和词,毛泽东没有把《虞美人·枕上》抄给李淑一。但李淑一的词,却在他的内心世界激起难以平息的涌潮。他虽然没有读到杨开慧生前想念自己的诗,但却完全可以体会到杨开慧当时的思念之情。

在回信中,毛泽东径直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并嘱李淑一“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

这时,毛泽东已经有了表达“感慨”的特殊方式。正是李淑一的《菩萨蛮》,激起他的诗情,写下别具一格的悼亡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追念亡妻杨开慧、亡友柳直荀,已经没有了《贺新郎》的断肠凄清,更没有《虞美人》的孤愁缠绵。有的则是上天入地的大境界,感天动地的大精神。毛泽东的情感,被想象包裹起来,升华了。杨开慧和柳直荀,已融进了另一个概念——为革命献身的忠魂烈士。

他们以羽化成仙的形式获得了永生。他们来到了美丽的天上月宫,那个被罚在那里没完没了地砍桂树的吴刚老头,也要折腰向他们奉献上好的桂花酒那个偷吃仙丹跑到月宫却永失欢乐的寂寞嫦娥,也翩翩起舞来欢迎他们。

毛泽东还想象,忠魂烈士仍然关注着、牵挂着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所以当传来革命胜利的消息,二人竟洒下如倾盆大雨的泪水。忠魂烈士快慰了,毛泽东思念伴侣的情感也深化了。

爱是个人感情,却对应着整个世界。

人若失去这种情感,世界也会黯然。

毛泽东并非刻意地借爱情抒写政治,也不是刻意地用政治比喻爱情。

因为个人与世界的必然对应,他把爱情提高到了政治,升华为历史。

同毛泽东私交颇厚的民主人士章士钊,在读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曾当面问他:为什么把杨开慧称作“骄杨”?

毛泽东回答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1921年的《虞美人》,1923年的《贺新郎》,1957年的《蝶恋花》,即使不能说是毛泽东一生关于爱情的全部咏唱,至少也构成了他的爱情之歌的最强音符和主旋律。

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寄情于月亮——

“一钩残月向西流”,“照横塘半天残月”,更有那长空明月,“嫦娥舒广袖”。

月亮的清辉,月亮的清朗,月亮的清美,月亮的清纯……

月是恋人心,月是故人情,它是那般的绮丽忧伤,它是那般的高尚脱俗……

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抛洒了眼泪——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重感慨,泪如雨”,更有那“泪飞顿作倾盆雨”。

丈夫有泪即可流,只因到了动情处。

天地有阴阳,人性有刚柔,思绪有情理,声容有哭笑。

真正好的爱情诗,何尝不是月光下的吟唱,何尝不是由血与泪、歌与哭、爱与情串连凝结起来的呢?

同类推荐
  • 西方将帅简说

    西方将帅简说

    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将领。他们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威风凛凛。因此,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强悍的一面,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当然,成功的将领是用战争来证明的。除此以外,那些威名赫赫的将帅,也和我们一样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各种性格的缺陷。当然,如果在战场上表现出缺陷的话是非常致命的。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毛人风与戴笠是同窗好友,但其内心却野心勃发,善于忍辱负重,工于心计,蜗居崇德,做过八年县史。他如一条蛰伏在丛林中的毒蛇,一旦猎物出现,就会一窜而出……“军统魔头”戴笠的一封邀请信,让他这条“龙”归火海。从此,他甘愿充当蛾笠的马前卒、哈巴狗!把戴笠“谁杀人手段高绝,就是好同志”奉为至理名者,双手沾满鲜血。
  • 甘地自传

    甘地自传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热门推荐
  • 正天道

    正天道

    少年郎手拿木剑游历人间,一病偻老者手掌羽扇,指点江山,有一位自称是读书人,但实为说书人。江湖为盘,人为子,天下数不尽的江湖人,写不尽的江湖事
  • 斗罗大陆天选之子

    斗罗大陆天选之子

    莫问天穿越《斗罗大陆》,他究竟会闯出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 红流纪事:血洒京汉路二七大罢工

    红流纪事:血洒京汉路二七大罢工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懿朝

    懿朝

    众人都说镇北少将军不学无术,纨绔无理,是一个混世魔王,日后肯定无人嫁;可人们也说谢家之女,御封郡主容陵,知礼懂事,端庄大方,也不知会说个怎样的人家。可谁成想这两个永远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人成了一对。他们一起度过黑暗,互相支持安慰。他们是欢喜冤家,互看互不顺眼。他曾因她被流言蜚语所伤,就不管不顾上门理论,利用权势压人。他喜欢她,从什么时候呢?是从她机智救了他一命,还是其他……她喜欢他,是从什么时候呢?应该是从他为了她打人被罚跪开始吧。
  • 化神s

    化神s

    痛苦、绝望、害怕,各种各种负面情绪,让他觉得活着是一种痛苦,但是获得某个东西彻底改变了他……
  • 重生之反派之王

    重生之反派之王

    著名扑街写手在一次在电脑上码字的时候,电脑意外爆炸,居然意外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成为了书中大反派的弟弟。熟知剧情的他能否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呼风换雨,改天换地呢?往往最没有威胁的,往往才是最致命的!
  • 花样恶美男

    花样恶美男

    我古寒茵身高不到一米六可体重却有70斤重,叶圣熙很痛恨我这个体育差成绩又差的我,总是嘲笑我,捉弄我,可是后来我懂得了他这样做的含义,我究竟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这真是一个让我捉狂的问题啊。当我瘦身成功后,叶圣熙却恨不得我增肥,我究竟是增肥还是减肥呢......
  • 重生之幻世复仇

    重生之幻世复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本故事主角并非是最厉害的高手,也绝非是大智者,然而在兵荒马乱的世代里却最终站在了人生的顶点,是什么改变了他的人生呢。。。。。。。。。。。。
  • 重生之大清宫

    重生之大清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全球超能时代

    全球超能时代

    我成为了一个吃货?面对突然出现的能量系统,林安有些懵,不过靠吃就能变强,这简直不要太轻松。灵气复苏,世界大变,原本的林安只想在这新世界中过着安静的生活,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但,一场意外的战斗彻底改变了他原本的想法,熟悉的人的死亡让他开始正视这个现实社会。小人物终有一天会登上时代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