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09500000015

第15章 瓜乡访瓜-许学诚

本人不种瓜,却对哈密瓜一往情深,原因就是瓜好吃,好吃瓜,于是也就好琢磨瓜。

1987年9月间,新疆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哈密开幕。我的朋友李宽在会务组搞后勤,早在8月上旬他就去乡下定购哈密瓜,问我去不去大南湖,我喜出望外,搭了他的车,出了回城,向哈密市正南方直奔而下。据哈密县志记载,因为哈密东西两条河蜿蜒而下,在这里积水成湖,因而得名大南湖。出城行之二十多公里,到了南湖乡。

正是哈密瓜成熟的季节,瓜田里到处都有人在活动。到了近处,我们的车被堵住了,于是在田间的路上停了下来。下车才看清车是给堆放在路边的瓜堆挡住了。瓜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堆边还有纸箱,看样子是要装箱外运的。这时有瓜农围上来,向我们推销他的瓜,急切之情俨然矣。李宽摆摆手支开瓜农,绕个道继续往前走。他告诉我说,有些贩子急功近利,瓜还未熟,就贩运去内地,败坏了哈密瓜的声誉,糟蹋了行情,害得现在滞销,瓜农都着急呢。坐在我旁边的瓜农老杨说,哈密瓜的外销总是坎坎坷坷的,外等待装箱外运的哈密瓜(王德全摄)销瓜不但重量有规定,连个头形状也要用环儿量呢,稍不留心放松了,就滥竽充数,不但生瓜充熟瓜,连砖头也往箱子里装,真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瓜农老杨比别人精明,他知道民运会上要定购瓜,就早早找了李宽,这回李宽正是奔他的瓜而来的。我们直接到老杨的瓜地里看瓜。说来惭愧,我虽在出产哈密瓜的哈密地区,却因为一直住在不种瓜的巴里坤县,对哈密瓜的栽种一无所知。以前也到过瓜地,却不过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仍等于一无所知。现在秉承老杨美意,要亲手摘几个瓜带回家去,就第一次进瓜田下瓜塘了。原来远看碧绿一片的瓜秧下,开着三米多宽的瓜塘,塘与塘之间是一米多宽的沟,瓜秧就栽在塘与沟之间的埂上。沟是灌水的,塘是容纳瓜秧的,结出的瓜当然也就安然地躺在塘里。老杨要我们亲手摘瓜,却怕我们不在行,就传授了挑瓜的诀窍,说要拣那种脐泛黄、顶发软、蒂不牢的——当然,要现吃的话,那种熟得裂了嘴,从唇里溢出糖汁的最好。我们依法而行。每人摘了一网袋装上车,便到老杨家去喝酒。

老杨是甘肃酒泉人,性情热烈,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今天又是城里的客人到家,情绪就更好了,几杯酒下肚便对什么话题都很有兴致了。我是为瓜而来,话题自然不可离瓜了。

我早听说,十几年前,人们在大南湖乡发现了一个瓜的野生品种叫狗瓜,问老杨见过没有。老杨喝下一杯酒说:“咋没见过!狗瓜的秧子分枝多且密,叶子圆圆的,颜色比家种瓜浓绿。这种瓜可爱坐果了,每个秧上都坐果,一株上要结出五六十个瓜呢。可惜这瓜蛋太小了,大的也不过有鸡蛋大小。颜色是灰绿底色,上边有墨绿的花纹,成熟后皮色转黄,有一种很好的香味,放屋里闻香还行。切开来,瓜肉白中带绿,尝一尝甜中带苦,不好吃。据说只能给狗吃,所以叫狗瓜。当时发现后就给科学家看了,研究后说哈密瓜就是由狗瓜变来的。谁知道呢?我就不大相信。要会变,现在怎么不变呢?”

说罢了狗瓜,我又把话题引到当年哈密回王向清朝皇帝献贡瓜的问题上来。据说,在清康熙三十五年,亦即公元1696年,被准噶尔汗噶尔丹委任为达尔汗伯克的哈密维吾尔人头领额贝都拉,摆脱了准噶尔的统治,归顺了清朝。第二年,额贝都拉派他的大儿子去巴里坤活捉了噶尔丹的儿子,押送北京领赏。清政府将哈密维吾尔族编为蒙古镶红旗回部,封额贝都拉为一等札萨克,于是他便成为哈密回部的第一代“回王”。从1698年开始,哈密的甜瓜作为贡品,年年进贡朝廷,一直坚持了近两百年。到光绪末年,朝廷发话说“恐途长道远,解运维艰,不以口腹累人,罢之”,才结束了哈密回王为巴结皇帝而苦军累民的贡瓜历史。想想看,哈密距北京数千里路程,要靠马匹半月余的躜行,又要防腐保鲜,多不容易!哈密王贡瓜朝廷,酒泉是必经之地,而来自酒泉的老杨又见多识广,不能不知道酒泉流传哈密王贡瓜的轶事吧?一问,果然知道一些。老杨说:“在我们老家,听老人讲,每年七八月间,总能看见哈密王向朝廷进瓜的队伍,几百人结成队,每人手里提溜着一个黄包袱,上边还写着字,骑了马,飞跑而过。”

南湖乡是哈密王专为朝廷种植贡瓜的地方,贡瓜地就在该乡二村一带,瓜农艾合买提和依布拉音的祖上就是种贡瓜的能手。种贡瓜利惠大,却也艰难,光说上肥料就很讲究。底肥要上专门从山里运来的发酵了几十年的陈羊粪和菜籽油渣,苗肥要用新鲜的苦豆子,苦豆子很苦,采拔时,苦味熏人,染手上三天洗不掉,拿了食物也会给染苦的。苦了瓜农,甜了皇帝和皇帝的老婆。世道真是这么不公!

现在运输工具先进了,只要价格好,卖出去给谁吃谁吃去,中国人、外国人、总统、平民。有钱当家,瓜农毫无怨言。但是,“樱桃卖时节”,哈密瓜若能贮藏到来年春节上市,其价可成倍上翻。于是,就要在瓜的贮藏上做文章了。按照科学的见解,延长哈密瓜的贮存时间,根本措施是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以抑制瓜的呼吸。民间传统的贮存方法有三种:即窖藏法、室藏法和埋藏法。

窖藏多用菜窖和保暖窖,一般窖深为两米左右。用三股松软麻绳,每三十五厘米打一个结儿,共打三个结儿,拴在窖顶梁上,将瓜倒夹在每个绳扣内,使瓜置于空中,这叫吊藏法。窖内设木立架,在架板上设干草垫或垫上细沙子,将瓜排放其上。窖温要保持在零上二三度为宜。老杨说,原来没有温度计,就放一碗凉水在窖内,严冬时,水碗里保持有一点冰花就刚合适。

其次是室藏法。把瓜存放在一间不住人的室内的炕上或木架板上,每一瓜下垫上用马莲草编的草圈,或者装入网兜悬在屋梁上。室内温度要保持在零度左右。

第三是埋藏法。依据分隔空气,保持恒温的原理,可将瓜埋在粮仓的麦粒里,或者麦麸、棉花、油渣里,有时甚至可以埋在干沙堆里。老杨说,如果埋五十厘米的深度,保鲜时间可长达一百九十天之久,也就是说来年春天还有新鲜哈密瓜上市。

老杨还说,现在有一种延长贮存期的涂料,下窖前涂了,贮存效果更好。

那么还有一些不耐贮存的品种,如俗称老汉瓜、醉瓜的哈密瓜,皮薄肉厚,甘美无比,可惜不宜远距离运输,就只好用来晾瓜干了。每到哈密瓜成熟季节,就会看见瓜农家的女子们晾制瓜干的情景。她们用刀削去瓜皮,剖开了,挖去瓜子,割成长条,编成长长的瓜辫,挂在通风背阴之处,十数日即可成功,然后再盘绕成大饼状,以便收藏。

据说,当年哈密回王为皇帝进贡的瓜干,必须选未婚女子斋戒沐浴虔心操作。这样的优质瓜干回王府也大量储存,陈年的瓜干,变得紫黑坚硬,食用时,需用铁锤砸碎,脆甜似糖块,可见其含糖量之高。

我们在瓜农老杨家做客,边吃喝边聊天。我对瓜有兴趣,老杨和李宽对酒有感情,到临别时,我与哈密瓜重温旧情,已成莫逆,而老杨已烂醉如泥,大着舌头告别,却无力出门送行。

同类推荐
  • 照进心里的月光

    照进心里的月光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乡情篇、生活篇、亲情篇、爱情篇四部分。书中写了家乡的节日盛况、对故乡老宅的思忆……作者跟随思想与足迹,将思绪慢慢倾注笔端,向读者展现了东北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也针对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特殊现象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忘忧草

    忘忧草

    书中70余篇散文和随笔,分成五辑。《家在珠山》说的是瓷都风物,《翩飞如蝶》说的是寻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情,《人在异乡》说的是漂泊的心情《以冰为心》是一组读书笔记,从李清照到张爱玲,从庄子到金庸,她随意写来,进退自由,舒展自如。
  • 信马由缰

    信马由缰

    韩羽是我国当代老一辈艺术家。是中国当代漫画大家,著名杂文家。本书所选篇目为《韩羽文集》信马由缰的全部篇目。既有记人的也有叙事的,有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也有对故去亲人的追思。并配有多幅栩栩如生的漫画,使整个作品集的风格活泼且具有新意。
  •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海明威全集》是海明威生前写成并经他亲自修改的后一部作品。在书中,海明威回忆了1921-1926年他和一任妻子在巴黎的一段艰辛而又愉悦的生活:初涉作家生涯、窝咖啡馆写作、与文友闲扯、赌马、忍饥受饿、逛塞纳河畔旧书摊、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与菲茨杰拉德邂逅并和乔伊斯、庞德等人擦身而过……
  • 我是红岩人

    我是红岩人

    《红岩》是新中国文学史册上最辉煌的篇章,60多年来几乎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地情感化,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以至文学艺术和历史真实交织在一起,大家更愿意接受艺术的感染。我有幸一生与红岩结缘,但我却是从红岩的后面走到红岩的前面。
热门推荐
  • 仙帝在此

    仙帝在此

    吊儿郎当的仙帝偶遇都市小姑娘啥?叫我负责,负责就负责!管你是什么古武者、什么大宗师……哪怕你是金丹级大修士归来,先给本尊一旁排好队,本尊一只二狗子就能把你们拍翻!你问我二狗子是什么?神兽大老虎?本尊说它是二狗子他就得承认自己是二狗子!
  • 玄荒重劫

    玄荒重劫

    玄荒大陆自从玄帝不知所踪之后,各大种族纷战不休,其中人族与魔族的竞争最为激烈,然而此时一场崛起与毁灭与随着蕴育而生。
  • 心异之中

    心异之中

    一个跟地球相似却跟人们熟知的地球发展不同的世界。几千年来,人们内心诞生的怪物——魔化灵,它们侵蚀、破坏着这个世界的秩序,威胁着人们的存在。对抗着魔化灵的,是一群觉醒了特殊伙伴和能力的人,以赌上自己存在的力量和魔化灵战斗着,他们被称为——梦灵使者。自新世纪以来,魔化灵的活动也变得越发频繁起来……夏梦,一个正处于高二阶段的男生。在对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踏入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世界隐藏的神秘逐渐向他揭开。“从现在开始,你将成为不存在之人”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快穿之宿主又醉了

    快穿之宿主又醉了

    喝醉酒到凡尘间游历一趟,哪成想拐着个系统团咂,时亓表示很有趣呐。“以后汝便跟着吾吧。”无聊了那么久,总算有个乐子找了。呐,第一次进入小世界竟丢了记忆,啧,这么傻绝对,绝对不是吾!!不过双向暗恋什么的似乎还不错?啊咧?!神医大人~您是在担心吗?呵呵,不,我可是正常的很啊,我真的从未如此认真过...但是你怎么能轻视我的爱情呢?嗯?喵?吾竟变幻为一只猫?还是...小奶猫,真好呐~喵,花香四溢的感觉。他又在浇花了呢,不得不说,这凡人长得还真是赏心悦目呢。......女主除了第一个位面失忆外,其他都是有记忆的呐。生平最爱的嘛,便只有酒了。生性自由,无拘无束。系统是只团咂~也会在位面里面客串。
  • 掌握时空旅行秘密的靓仔

    掌握时空旅行秘密的靓仔

    一个名叫木叶的少年,从公元54世纪走来,自从掌握时空旅行的秘密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没羞没臊的时空旅行……
  • 梦醒三日

    梦醒三日

    这个一个关于青春、梦想以及现实的奇幻故事
  •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 老婆今天又不上课

    老婆今天又不上课

    高一三班的同学惊奇的的发现,英语老师每次抢物理老师的课,物理老师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笑眯眯的;到了高二,同学们又发现物理老师居然帮英语老师上网课,而且,物理老师家里好像有个女孩,好像,就是他们英语老师……蒋于乐:同学们听我解释……沈听年: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
  • The Light That Failed

    The Light That Fa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