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0800000032

第32章

每年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几倍十几倍地增加,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当有人向夏瑞漫咨询留学信息,问起是否应该送自己的孩子出国时,夏瑞漫每次都说送出去吧,她的确是这么想的。但出国留学不无问题,总有人感叹道,出国就是好啊,看看从国外回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此时夏瑞漫总是不怎么应声附和,并不一定出了国就镀了层金,国外不是理想国也不是乌托邦。在夏瑞漫看来,对国家及个人而言,现在的留学生情况至少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便是她说了又说,想了又想,郁闷了许久的,选专业极度单一化问题。英语的确是个障碍,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怜学生们必须面对的是在国内学习适合自己的和感兴趣的学科及出国学习中国留学生的“传统”科目例如数学、经济的选择。一拨接一拨的出国留学潮其实是多么的可悲,中国的教育真的差到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吗?出国对于所有有一点经济基础的家庭来说已是默认选择,孩子的前途不是儿戏,不把孩子送出国能被说成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那些想学中国文学的孩子该如何是好?中国历史呢?哲学呢?在很多于中文环境中长大的学生眼里,去国外学这些根本不可能。还有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呢?本身其实不愿出国的孩子呢?

夏瑞漫记得在英国读高中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德国和法国朋友,她们都选择高中毕业后回自己国家读大学。夏瑞漫听后惊讶极了,她们则对夏瑞漫的惊讶表示惊讶。哪天身处社会顶层的家长们都自愿地、满足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中国的校园里成长学习时,这才是值得举国欢腾的时候。

从这几年开始,(有条件的)家长们似乎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解决英语关难过的方法——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每天只有英语,多好!那中国文化呢?唐诗宋词儒家道家思想鲁迅老舍红楼梦呢?或许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地球村里,这些已经不太重要了?难道是夏瑞漫的想法错了?如果中国文化和英语能力两者只能取一,有些家长们觉得当然是英语比较重要。

第二个问题。嗯,还是说说吧。夏瑞漫想起这事儿就挺心痛,像丢失了好多珍宝,不过再想想这的确就像是失去了挺多珍宝。人才流失呀。中国最聪明的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去美国、英国或其他国家的高等学府,学成归国的到底有多少人?毕业后得先工作一段时间吧,那顺便再把婚结了,把孩子生了吧。当一切都安排稳妥后,福利挺好,生活质量高,还回国做什么?一开始也就没想着要回。

有人说这话说得好像特别心胸狭小,什么你的人才我的人才,世界的人才嘛,而且有些人出去了最终不也回来了?如果中国父母生出了天才,他在中国长到十几二十岁,去了美国,十几、几十年后取得了某些惊人的成就,我们当然不会捶胸顿足道怎么能是他怎么能是他,他是一个美国公民。我们肯定也会为他鼓掌喝彩。但再怎么样,我们更希望他的成就是在中国取得的,他的聪明才智能帮助建设中国。这想法不过分吧?哪国政府不是想尽办法引进宝贵人才?出国与否是每个人的自由,更没有对错可言,谁不想往高处走呢,完全可以理解。那些一流大学以及大公司实是太大的诱惑。更关键的是,人家有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啊。但夏瑞漫想想还是觉得可惜。这问题咋解决?把国门再次关上必然不可能,也就只能想想怎么让自己国家的子民自愿地、满足地在自己的国度生活,让出国留学的和工作的人自愿地、欣喜地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回到生长的地方。

第三呢,这问题本身的存在应该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这说明很多人除了在中国受教育以外还有第二条出路,国外大学也可以说是一片新鲜空气。国外校园里中国学生过多所带来的问题,则实在没什么办法。中国人口之庞大,随便百分之一的人去一个地方,那里就能被淹没了。有一些国家的学生,整个学校也就几个、十几个人,想扎堆还扎不到一块儿,那必须得跟本国以外的人混。中国人就不一样了,就算想躲也还真躲不开。最后,其实跟在中国学习没什么两样,中国大学里也还有国际学生呢。但不能不让出国吧,出国好啊,在国外继续接触中国人、中国文化也没什么不好,别整得一出国连亲娘都不认得了似的。但也得时常想想自己出了个国连个外国朋友都没认识,每天连句英语都不需要说,这这这……所以说出国人数的确增加不少,但个人因出国得到的收获其实在减少。

这21世纪初的留学热不得不让人想起清末到民国时代的留洋潮,几乎每个我们叫得上名字的上世纪的人才,像胡适那样的学者也好,像詹天佑那样的工程师也罢,都在国外接受过教育,没踏出国门的也必定受到国门开放后吹起的洋流的影响,有外在的、物质的,更有内在的、思想的。

当然,不是每个出国留学的人都对当时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严复、蔡元培等被载入史册,而有很多留学生跟大部分人一样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但这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章永远不会被忘记。不论后来20世纪的历史如何演绎,这些留学生——举足轻重的个人和整个群体——都帮助改变和塑造了某一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而21世纪的中国留学生呢?毋庸置疑他们不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一遭,但他们对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及形势会有怎样的及多大的影响,还是取决于他们在国外的时候选择怎样的生活,思考什么,又如何思考。

三十一

作为女生,不久的将来的母亲、家务料理者、家中的坚强后盾,不止一个人间接又直接地告诉夏瑞漫目前人生的头等大事不是努力学习,增加人生经验,到处走走看看,锻炼能力,而是赶紧找个男朋友,最好是非常有可能成为老公的男朋友。社会对男人在这方面的要求似乎少些,二十五六岁之前就是打拼的岁月,事业才是一切。但30岁以后还没把自己给嫁出去的女人,却实在无法不以第三种人类的身份走在街上,无法不被“另眼相看”,不被不断询问原因,不被悄悄地同情,有事业也好,有学业也罢,这些都不能帮其摆脱深陷的困境。男人呢,30岁还年轻嘛,不结婚,这不是那么大的事。再说了,家庭不该是男人的全部。你们说社会的进步快得惊人,快得今天的世界跟几十年前的世界已经完全判若两个世界?有些过时的观念在慢慢消失?男人和女人必须扮演的角色不再被紧锁于一个位置?夏瑞漫认为不是这么回事。

关于男朋友的问题的询问来自四面八方:家人,朋友,陌生人。这让夏瑞漫觉得自己活了这么大其实就是为了一个目的,找个好人家嫁了,其他一切都是白忙活。嫁个怎样的人根本就是一个女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这不应该啊,这么看来她们还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最终必须要回到男人身体里,不然什么都没有意义。

又是家里人从电话那头一顿狂轰滥炸后,夏瑞漫再没心情继续读那本接电话前正在读的书,一阵乱七八糟的思绪在脑子里和胸腔里拧巴着。所以,跟往常一样,在Skype上对着五晓小的头像点了两下,那是一张五晓小和夏瑞漫几年前一起去海边的相片,现在想想那时候她们还真是无忧无虑的毛孩子,唯一烦恼的是上次考试的分数怎么没有估计的高。

“我爸妈总提赶紧找男朋友的事。好烦啊!”对着五晓小,夏瑞漫甚至连任何寒暄的话都不用说。还好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想想平时太多的对话,真正的果核其实很小很小。小小的果核被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果壳、果肉包裹着,将它们一件又一件地剥下实在不是件易事,以至于很多时候可怜的果核永远都没见过阳光。

“我爸妈也是!”五晓小虽然有男朋友,但至今还未告诉父母,总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夏瑞漫说,这说明她对两个人的未来一点底都没有,也不觉得刘凯就是那个对的人。五晓小说确实如此。

“那你还不打算说啊?”

“不打算呢,我总觉得快分了快分了,但总是也没分。我怕一跟爸妈说就真的分了,那还不如不说。”

“我对找男朋友的看法吧,如果真遇上互相喜欢的固然好,但没遇上吧,也没什么太大所谓。我觉得生活挺丰富,一人过得挺开心。可每天都有人在耳边念叨着。”

“你自己现在不着急就别因此困扰呗。父母亲就这样,不为什么操点心还真不行。”

“我有朋友给我‘指点’过了,她说男人都喜欢有女人味的女人,所以说在男生面前说话一定要柔声细气的。在男生面前也别表现得太强势,男生喜欢保护和照顾人的感觉。所以说,即便能拎得动的东西也要假装不行,偶尔必须得把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还有,有时候就算知道什么也得装作不明白,让男生解释给你听。姑且说她讲的这些都对吧,可掩饰太多这就不是我了啊,就算真的有人喜欢上了,喜欢上的也不是真实的我。我就在想吧,如果这样真实的我遇不到那个对的人,那就这样吧,也只能这样了。”

“我喜欢刘凯,其中一点吧,就是我在他面前可以展现最真实未粉饰的自己。我们先开始是好朋友嘛,谁也没想过往这边发展,所以有什么说什么,要做什么做什么,要多没形象有多没形象。可就算看过那样的我,他还是愿意跟我在一起,觉得挺难得的。”

“如果要在一起,我一定得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他喜欢我这个人,不是任何其他的,他眼中的我也是我眼中的自己。”

“这太重要了。”

夏瑞漫还年轻,还有几年骄傲坐等那个人出现的资本。五六年后如果她仍在原地打转,她或许会开始到处打听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男人的办法。其实,也没什么窍门,最好、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去整整容,成为一个大美女,之后什么都来了。夏瑞漫说要多读书,让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人,这样或许能有更多接触和吸引高端人士的机会。一个朋友听后,直呼道:“你傻啊?”

“为什么这么说?”

“男人喜欢跟其他成功男士做朋友,他们喜欢跟男人们讨论政治、天文、地理、经济……知识渊博的男人不仅被异性更被同性敬仰。男人虽然喜欢跟别的男人谈天说地,找女朋友的时候只希望能找个脸蛋漂亮、身材好、带出门有面子的。而且有时候女生太聪明反而会妨碍男生表现自己,内心一股子闷气,怎么连个娘们都比不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并未完全过时。”

“什么?女人书读多了反倒成了负资产?”夏瑞漫道。

“为什么那么多人其实根本没找到真爱就把婚给结了?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压力大呗。”夏瑞漫道。

“嗯,但也因为空虚寂寞吧。30多岁以后,周围的朋友都成家了,生活的重心从此转移到家庭,谁还有那么多时间总出来跟你玩,有时间都回家陪孩子了。而且妈妈之间除了聊孩子还是聊孩子,跟一个仍是单身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30多岁还不成家就该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了?!这不对啊。”

“我们生活在社会里,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永远无法成为真正完全独立的个体,所以也得接受这里的规则。”五晓小说完后低下头沉思一会儿,似乎还想说什么,不过最终什么也没说。

姐妹们之间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但其实说来说去总是那么几件事,情感问题、熟人八卦、电影电视等。这就像男生之间的话题从来都是在体育和游戏(有一些人关注政治和新闻)之间打转一样。

说起体育,夏瑞漫这段时间对它的看法稍稍有些改变。以前夏瑞漫对全世界各地人民对足球的痴迷程度实在十分费解,不就20来个人追着一个球跑吗,不就90分钟才进两个球吗,何以为此这样疯狂?认识热爱足球的人的朋友一定知道(每个人身边总会有那么几个球迷),当两个球迷聚在一起的时候,千万别妄想听到任何其他话题。

现代社会一切事物的运作都离不开市场经济这双无形但能呼风唤雨的手,它的数不清的益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最大的“好处”之一是一切问题追究市场去吧,但市场又是由千千万万的买家和卖家组成的,也就是说其实谁也不用负责。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最公平的体制,同意此观点与否,那首先得想想什么叫“公平”,这真是个大问题。夏瑞漫不仅无法理解足球这项运动的吸引力,更加无法理解为什么足球运动员仅凭借能把一个圆球从一个地方踢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能力,年薪可高达几百几千万英镑。该如何决定工资高低?那一定得是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多少啊。放屁,在你的梦里或许是这样的。一切还是得听那双手的,说得不好听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且不说足球运动员是否值这个价钱,确实有人愿意出这个价格,他们也完完全全负担得起这些天价。既然如此,那你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可教师作出的社会贡献也不少,但他们的薪水到一定数目也封顶了。但又有人说了,球星可是一技难求,相比起来,好教师并没那么难找。

其实,也不只体育明星这一例,商人对社会作的贡献一定比医生多吗?或者比廉洁且有能力的政府官员多?可他们之间的收入相差甚远,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难改变的事实。在金钱高于一切,金钱胜于雄辩的年代里,夏瑞漫常想:凭什么,凭什么?或许也就是这种“凭什么,凭什么?”的想法,让金钱力量强大,大家都选择先把腰包塞满再说。这能怪他们吗?到底谁应得多少钱这不好说,也不可能回到一切靠分配的年代,所以这事也就只能这样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挣钱多者为王挣钱少者为寇。

再仔细想想,也不该是这个理,问题的本质不是怎样的职业该有多高的收入,而是收入的高低到底意味着什么,代表了些什么。它代表一些东西,但不该是一切。一个敬业的好教师虽然只住两室一厅,应该跟靠炒股票买了豪宅的富翁有同等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这样的平等不仅来自社会,也应该来自从业者的内心,不用问“凭什么,凭什么”,也不用因为物质上的差距而极其不平衡,因为金钱只是众多让你快乐,让你有价值的衡量标准中的一个。

关于夏瑞漫对足球看法的改变,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是她对足球有了更多的理解,那源于一场球赛。当Sean问起夏瑞漫要不要一起去看热刺的比赛的时候,夏瑞漫才意识到自己从小到大好像还没在现场看过一场足球比赛呢,给出的回答当然是好。Sean是个狂热的球迷,热刺支持者。他虽然从未在Tottenham(热刺球队所在地)居住过,但由于父亲是当地人,因而从小就被“培养”成一个热刺的忠实粉丝。Sean学习以外的课余活动几乎完全以看足球为主,活动范围除了学校图书馆以外便是热刺体育场。本来下一场球Sean要跟父亲一起看,但Sean爸爸临时有事要去美国,夏瑞漫便高兴地成为了准备上场的候补队员。

同类推荐
  •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1:时势英雄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一场救国图强的“维新运动”悄然开启,为筹集经费,一个秘密组织由此应运而生。神秘的“药魔地宫”,到底蕴藏着什么重大阴谋?强大的“狮虎团”背后,究竟由谁来操纵?“穴蝇”滋生,“虫婴”再现,江湖谢幕,武林终结,动荡时代,谁是英雄?维新侠盗2:皇城劫难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虎狮团”的团长,原莲山派掌门李慕仙,接着遇到药魔培育成功且最厉害的蜘蛛人,然后陷入朝廷火枪队的包围,最后与袁世凯一战。三人均身受重伤,只能救出梁启超一人。一天后,维新志士被问斩,梁少陵等三人来到法场,他们的接下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 关于我美丽母亲的一切

    关于我美丽母亲的一切

    等待未必是要等到某个人、某种结果。它像藤蔓类植物,执迷不悔地生长、蔓延。等待本身变成生命的活力和风景,只要等,联系就存在。母亲是孤儿,去世的时候,留在身边的只有她唯一的儿子。她等了一辈子的丈夫,依旧杳无音讯。年轻时,她美得充满光彩,温柔、无暇。为了养家,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常年在外。而那一次,他一走,再没有回来。执拗、纯真的她开始了一生的漫长等待。等待的季节里,老实淳朴的邻居、颇具才情的外地来客、亦正亦邪的热心警察……他们都曾闯进她的生活,却没有一个能够走进她的生命。因为她相信丈夫的承诺,认准了他给的那份情。作者以儿子成长和变化的眼光,摄录了母亲深情却寂寞的守望岁月。她,一个江南女人,原本温婉、灵动,为了爱,却 “犟”了一辈子……
  • 成昆恋人

    成昆恋人

    中国的大三线建设腹地还是一片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成千上万的建设大军要在人迹罕见的悬崖峭壁上修筑成昆铁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造就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文化现象。原始的江边村庄在短短几年时间,突变成具有大工业革命的思想,从而使大三线建设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土著居民与铁道兵的军民鱼水情情深,军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成昆铁路。
  • 西风烈

    西风烈

    《西风烈》取材于真实的贵州“四大名捕”追逃故事。全书分为故事卷、纪实卷和艺术卷。故事卷主要讲述四位身怀绝技的西部警察深入戈壁无人区千里缉凶。张宁爱上老板娘孙静时,她曾半开玩笑说:“拿钱来证明你的爱”。张宁真就去了——打黑拳、被骗,作杀手、行凶——像个笨蛋一样爱她。随后,二人成了亡命鸳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直藏匿到漠北无人区。
  • 斜阳

    斜阳

    我装早熟,人人说我成熟。我装懒汉,人人说我懒惰。我装不会写小说,人们说我不会写小说。我装成骗子,人们说我是骗子。我摆阔,人们说我有钱。我显得冷淡,人人说我冷漠。当我痛苦万分、悲伤呻吟,人人说我无病呻吟。……太宰治“毁灭美学”巅峰之作。作者以敏锐的笔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审视着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生存困局与焦虑,通过《斜阳》讲述了时代命运下那些不服从者的故事,记录了那些曾经存在过,挣扎过,努力过却从未消失过的声音,这些声音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尊重。
热门推荐
  • 农家有女如春暖

    农家有女如春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山泉;日落伴炊烟,夜深水淙淙。一朝穿越,成了古代贫苦人家的小农女,家徒四壁,几间小茅屋,里面可以看得到星星。所幸,一家人和和气气,破家虽小,却很是温馨女主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也没有好高骛远然而,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大志向的小农女,有朝一日,竟然会家喻户晓不但领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还收获了一段美满的姻缘,成了人生赢家
  • 洪武圣政记

    洪武圣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丫头,给本大人停下

    丫头,给本大人停下

    丫头,你,迟早是我的!我萧沐风会宠你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青春机关枪

    穿越青春机关枪

    本人学生,这个是动漫,青春机关枪,没看过的可以看完在来看,不然很多都不懂,有cp。……………………………………………………………………我叫叶痕,是一名地狱组织的杀手,代号“死亡”,我穿越了。……………………………………………………………………第一次写书,如果那些地方不好请告诉我。『黑历史,别看……』
  • 你的小可爱精分了

    你的小可爱精分了

    他……一个不重要的人(大雾)她……一个小可爱,不装逼,不卖萌,可惜一米八的气场,却被一米五五的身高以及软糯软糯的小脸蛋给破坏了。这本是一本女儿寻找失踪多年的母亲的励志大片,却硬生生被拐成酸臭的甜宠文。哎,这该死的恋爱啊。(秉承着我用不上,别人也别想用的鬼心思精分女主vs走着我很弱,快来欺负我不还手的可爱多汁男主)这就是一本想走剧情,但亲妈写不来的爱情小说。
  • 九州神魔帝尊

    九州神魔帝尊

    天下九州,男子皆习斗气,以武为尊,分家少年
  • 易经养生全书

    易经养生全书

    解密了群经之首——《易经》中的传统养生智慧,使古老的《易经》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本书从内外调理、内病外治入手,讲述了《易经》中所蕴含的常见病调理、脏腑健康、节气养生、饮食养生等生活各方面养生的法则和技巧,告诉读者健康长寿的秘密,告诉女人养颜美容的诀窍,告诉读者求医就要找老中医的求医之道。
  • 不做官我去上仙山

    不做官我去上仙山

    20岁中举的李富贵,本想做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却不知早已惹恼了权倾朝野的宰相,在刑场上痛哭流涕的李富贵却像一缕青烟一样飘走了......
  • 美女集结号

    美女集结号

    拳王叶寒,霸气归来。一个因保镖职业惹出来的感情纠葛。一个由美女总裁为对付保镖而发出的美女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