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2300000027

第27章 卷五(6)

【译文】

儒家的君子,尚且能远离厨房,不忍心看到活的动物被杀死,听到动物被宰杀时的惨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高柴、折像二人并不知道佛教的教义,但是他们都能做到不杀生,这是仁慈之人天然的善心。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要远离杀生的事,必须尽力做到这一点。喜欢杀生的人,临死会遭到报应,子孙要遭殃,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记下来,暂且在本文的末尾举几个例子吧!

【原文】

梁世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二三十枚。临死,发中但闻啾啾数千鸡雏声。

江陵刘氏,以卖鳝羹为业。后生一儿头是鳝,自颈以下,方为人耳。

【译文】

梁朝有个人,经常用鸡蛋白沐浴,说这样能使头发有光泽,每次都会用去二三十个鸡蛋。死前,他听到了头发中传来几千只小鸡的啾啾鸣叫声。

江陵有个姓刘的人,靠卖鳝鱼羹为生。后来生了一个孩子,头像鳝鱼,从脖子以下,才是人形。

【原文】

王克为永嘉郡守,有人饷羊,集宾欲宴。而羊绳解,来投一客,先跪两拜,便入衣中。此客竟不言之,固无救请。须臾,宰羊为羹,先行至客。一脔入口,便下皮内,周行遍体,痛楚号叫;方复说之。遂作羊鸣而死。

【译文】

王克做永嘉郡守时,有人给他送了一只羊,他就想开一个宴会来宴请宾客。那只羊就将绳子挣断,冲到一位客人跟前,跪下拜了两拜就钻入客人的衣服里了。谁知那人竟然没有对别人说,也没去为那只羊向王克求情。不久,羊便被宰杀做成了羊羹,先送到那位客人面前。他夹了一块肉,刚送进嘴里,就觉得那肉窜入皮内,周身乱窜,他疼痛得大声呼号;这时他方说出羊向他求情的事来。然后他发出几声羊叫声便死去了。

【原文】

梁孝元在江州时,有人为望蔡县令,经刘敬躬乱,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系刹柱,屏除形象,铺设床坐,于堂上接宾。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命左右宰之。饮啖醉饱,便卧檐下。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癞,十许年死。

【译文】

梁元帝在江州的时候,有个人在望蔡县当县令,正逢刘敬躬叛乱,县里的官署被烧毁了,他暂时住在一所寺庙里。老百姓将一头牛和几缸酒作为礼品送给他,县令把牛拴在幡柱上,搬掉佛像,摆上坐具,在佛堂上接待宾客。马上就要被宰杀的牛挣脱了绳子,径直奔到台阶前向县令跪拜,县令大笑,但依然令旁边的侍从把牛杀了。酒足饭饱后,县令躺在屋檐下睡着了。醒后感觉身体发痒,抓搔后身上起了疙瘩,他因此得了恶疮,十几年后病死了。

【原文】

杨思达为西阳郡守,值侯景乱,时复旱俭,饥民盗田中麦。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余人。部曲后生一男,自然无手。

齐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啖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大见牛来,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

江陵高伟,随吾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后病,每见群鱼啮之而死。

【译文】

杨思达在任西阳郡守的时候,遇上侯景作乱,当时又闹旱灾,老百姓饥饿难忍,就去偷官田里的麦子。杨思达就派手下一名部曲去守麦田,偷麦子的人一旦被抓到,就会被砍掉手腕,先后一共有十几个人遭殃。后来这个部下生了一个儿子,孩子一出生就没有手。

齐国有个奉朝请,家里过于奢华,若非亲手宰的牛,吃起来就觉得味道不鲜美。三十多岁的时候,他患重病,看见一大群牛冲向他,他觉得全身如刀割般疼痛,在大声呼叫中死去了。

江陵的高伟,是跟我一起来齐国的。几年以来,他常常去幽州的湖泊捕鱼。后来他患了重病,常看见一群群的鱼来咬他,因此而死了。

【原文】

世有痴人,不识仁义,不知富贵并由天命。为子娶妇,恨其生资不足,倚作舅姑之尊,蛇虺其性,毒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却成教妇不孝己身,不顾他恨。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己之儿妇。如此之人,阴纪其过,鬼夺其算。慎不可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避之哉!

【译文】

世上有这样一种痴迷之人,不懂得仁义,也不知道富贵由天。给儿子娶媳妇,嫌媳妇的嫁妆太少,于是就仗着自己当公婆的尊贵身份,怀着毒蛇般的心性,恶意辱骂媳妇,什么都不忌讳,甚至谩骂侮辱媳妇的双亲,这反而是教媳妇不孝自己,也不顾她的怨恨会带来祸害。只疼爱自己的子女,不爱护自己的儿媳。像这类人,阴间地府也会将他们的罪过记录下来,鬼神也会减掉他的寿命。万万不可与这种人为邻,更何况与这种人交朋友呢?还是躲开他们吧!

【评析】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颜氏自己归心佛教,对佛教虔诚至极,同时还开导子孙皈依佛教,并且通过分析举例来对佛教的教义进行评析,以坚定子孙对佛教的信仰。在颜氏看来,佛教和儒学是相通的,他们并不对立。针对世俗对佛教的五种指责,颜氏一一作了辩解。他的辩解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从中表现出他令人钦佩的智慧和思辨能力,其逻辑思维和辩解方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佛教应该是众多信仰中的一种,不同的人信仰也有所不同。古人也一样,就拿佛教来说吧,有对其非常虔诚的,比如颜氏;有的则坚决否定,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要数范缜了,他跟众多僧侣的论辩以及他的《神灭论》都引起了当时齐朝上下的轰动。历史发展到唐朝的时候,佛教再度空前繁荣,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佛教的时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又作为一个对立面的代表人物站了出来。

提到韩愈,也许紧跟着他闪现在人们头脑里的是他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也因此被后世认为“文起八代之衰”,其实他还发起了一个比较著名的运动,即“辟佛”。

唐朝佛教盛行,宪宗本人对佛教也非常着迷,所以他就专门派遣使者到凤翔去迎取高僧的舍利。佛骨舍利被送到专门建造的寺庙后,朝廷内外王公大臣奔走相告,顶礼膜拜,用佛教的方法洁身沐浴,供奉奇珍异宝,纷至而来者络绎不绝。韩愈听说后,看不下去了,就给朝廷上了一表,对“佛教”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他说:“所谓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在上古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后汉时传入中国。从前黄帝在位百年,大约活了210岁;少昊在位80年,活了100岁;颛顼在位79年,活了90岁;尧在位98年,活了118岁;舜在位百年,也活了100岁。这段时间里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人寿年丰,而恰好这段时间我们中国压根儿没有佛教。到了后来,商汤也活了百岁,其子大戊在位75年,武丁在位50年,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到底活了多大年纪,但仔细推算,也不少于100岁。周文王活了97岁,周武王活了93岁,周穆王在位55年。这个时候,佛教也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这显然不是信奉佛教的结果。汉明帝时,佛教才开始传入中国,而汉明帝在位不过18年。再后来,天下战乱频繁,帝王们的国运也都不长久。宋、齐、梁、陈、北魏等朝代,信奉佛教更加虔诚,反而这些朝代的寿命更加短促。梁武帝在位48年,前后三次舍身寺庙,宗庙祭祀不用牲畜,白天只吃一餐饭,并且食品也仅限于蔬菜、水果之类。后来侯景作乱,梁武帝饿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灭亡了。拜佛本来是想求福,实际情况反而是招致祸患,由此看来,佛教是不值得信奉的。”

他继续论道:“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外国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饰也不同,佛教徒说的话也不是先王的法言,身上不穿先王的法服,不懂得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佛还活着,他来朝拜,陛下只不过是容纳并迎接他,在宣政殿见一见,设置礼仪,赐给他一件衣服,然后派几名武士护送他出境。对他的待遇,在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佛已经死了很久,一块枯朽的骨头,不吉利而且肮脏有余,怎么能拿到宫廷来呢?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于鬼神,恭敬它,但又要远离它。’古代的诸侯国进行凭吊活动,事先都要让巫师们用桃符占卜,待排除了凶兆后,方才进行祭奠。现在无缘无故取来佛骨这种腐朽肮脏的东西,陛下亲自去观看,巫师事先也不念咒符,不进行占卜,而大臣们又不批评这种做法的错误,御史们也不指出这种行为的过失,我实在感到无比羞耻。我请求陛下将这佛骨丢到水里烂掉或放进火里烧毁,永远杜绝信奉佛教的罪恶根子,斩断天下人对佛教的迷信、疑惑,根绝前人的困惑,使天下人都晓得大圣人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高明。佛如果有灵的话,我们的这种举动必定会被报复。如果真发生什么灾祸,我甘愿来承受这一切。皇天在上,明镜高悬,我无怨无悔。”

唐宪宗看后,勃然大怒,气得要将韩愈处死。在众人的劝说下,宪宗皇帝才免了韩愈的死罪,把他贬为潮州刺史,发配到荒凉的南国边陲。

对于他们的信奉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予判断,单就他们的本意而言,都是好的。颜氏推崇佛教,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佛教教人向善,有仁爱之心,不求功利,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也是很多不信佛教的大家们所推崇的,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而反对佛教的人的主要原因应该跟他当时的亲身经历有关。事实上,因皇帝一心推崇佛教而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的例子并不是没有,大规模建造寺庙,要动用大批人力,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再加上国家还得养着大量僧尼,这对国家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影响,给人民带来更大的负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那个年代,何止是四百八十寺啊!

每一种事物总会有针对它的不同声音并存,因为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优点又必然有弊端。对于佛教来说,古人已经为我们指出了它不同的方面,综合起来应该是很全面的了。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就会变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一种信仰,不能像唐宪宗那样盲目信从,也不能像韩愈那样全盘否定,而应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就像文中颜氏告诫子孙不要滥杀小动物,他的解释源于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今天我们看来,爱惜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要滥杀动物,是对孩子教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中外许多大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强调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杀戮动物会使孩子心肠变硬,那样的话,孩子就会对所有的生命失去仁爱之心。在今天,保护动物又跟生态平衡,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保护动物就不仅仅是孩子是否有仁爱之心的问题了,还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和使命问题。

同类推荐
  • 蝶间道

    蝶间道

    蝶间道路如同一条没有名字的土路,一条不知道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伸向何处的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望不见尽头。但他们奋斗,拼搏,永不言弃地走了下去。蝶间道路拥有真情的相伴,他们多次跌倒也不再感觉疼痛。蝶间情爱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而是一种心灵的守候。如同莎士比亚所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蝶间道上的这份真何尝不是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的东西,而蓦然回首,这些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我们人类,是被我们久埋在了心底,还是从未真正的唤醒过,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这是一本有关满族作家老舍的学术研究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清末满洲旗人出身对老舍的生命造就,满族社会重大变迁与老舍民族心理的形成,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调式,老舍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反思与回馈等。
  • 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两个中心是北京和上海。而在这两个文学中心,浙江作家的存在举足轻重。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经过新思潮洗礼的浙江学人和作家汇聚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力。
  •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寺位于安徽省黄山翠微峰下。唐中和三年(883年)始建。当时有一天竺(古印度)麻衣和尚由四川东下至黄山,在此定居结茅,自组织麻为衣,挖蕨根、采野果为食,趺坐诵经。当地山民为其盖寺一座,名“麻衣道场”。
热门推荐
  • 忘忧酒馆

    忘忧酒馆

    无名氏是山精还是堕仙?究竟活了多少年?这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只是打从她有记忆起,人们还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现代的繁华闹市,她开了家忘忧酒馆,诡谲阴森。我们所有的故事从这个酒馆一一说起……
  • 超级宝贝之宝贝闹都市

    超级宝贝之宝贝闹都市

    哥是宝贝,插科打诨全都会。哥是萌宝,帅哥美女被电倒。哥的功夫高,坏人忍者全撂倒。哥的智商高,文科理科好到爆。且看一位五岁大的萌宝宝以强悍的修为玩转大都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各路美女姐姐都无一不败在他那张萌死不偿命的正太小脸下,更是吸引众多各路豪杰环绕在他身边争相保护,讨人欢心的萌宝贝。
  • 疾风剑豪传说

    疾风剑豪传说

    光明与黑暗,布林山脉与虚空之地。暗黑巨龙萨罗即将卷土重来,目的地便是昆古尔斯的天空之镜。人类、兽族,以及光明水晶的守护神龙族,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来自人间仙境雲羽峰的追风少年柏紫辰竟没有一丝法力?他来自哪里?又有着怎样的使命?一切尽在《疾风剑豪传说》!
  • 陌夜倾城

    陌夜倾城

    为什么呢,为什么你不肯坦白说出你对我的心意呢?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不能坦白说出我对你的真诚呢?初涉异世,边有你这样的师傅……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生死随天而缘。陶阁一眼,忘川生世,咄咄逼人,却为远离。你是那样神秘、清冷,仿佛一抓便会永不再遇。我是那样愚蠢、固执,仿佛永远只会等待你亲口说出。当事情不再受控制,我们还能再见么?生生世世,永生永世,能否,执子之手,携余之心,相伴左右?PS:本文微虐,但我觉得吧,太虐不好,伤感情,还是改改,所以我决定二级分化写,表介意哈,到时候,大概就会明白了,希望多支持,有些得不好的,欢迎指出,我会尽力改的!
  • 都市外卖

    都市外卖

    一个外卖小哥的外卖经历
  • 你好呀3两的大叔

    你好呀3两的大叔

    一个30多岁的老男孩在他乡,暗恋过明恋过,伤心过开心过。曲曲折折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王爷,娘娘又在闹了,奴婢管也管不了。”“是吗,本王去看看。”陌离天邪媚一笑,起身走了。。。。。。“吱呀”门被推开了,某女正躺在床上闹着,“看来,你又调皮了,嗯~"
  • 盛世欢宠:总裁的亿万新娘

    盛世欢宠:总裁的亿万新娘

    这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如何欲擒故纵的圈到一个小白兔的故事。
  • 云烟茶楼

    云烟茶楼

    我是云烟茶楼的掌柜,已在这里生活了五百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过形形色色的故事。我会用各种各样的故事,调剂成茶,每个人品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你呢?嘘……不说了,来客人了
  • 我的群聊有点怪

    我的群聊有点怪

    在君无仙恢复了前世记忆之后,他发现,自己现在所处于的看似日常的世界其实并不日常——树欲静而风不止,君无仙说,他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PS:主世界约战、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