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8500000011

第11章 杜甫(4)

颈联运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房琯的深厚感情,即使如今两人阴阳相隔,仍不减其对房琯的推崇之心。第一个典故来自《晋书·谢安传》:“谢玄等破苻坚,有檄书至,安方对客围棋,了无喜色。”谢傅即谢安,这里杜甫用谢安的风流倜傥来形容房琯,足见杜甫对房琯的尊崇之心。第二个典故来自《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徐君已经去世,于是解剑挂在徐君坟的树上而去。友人已故,诗人不忘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呼应了前两联诗人痛惜亡友的原因,结构紧凑,布局严谨。

尾联寓情于景,收尾余韵悠扬,只见林花纷纷飘落,莺儿啼叫就像是送客的哀乐,营造了一个肃穆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深切地表达了杜甫内心的悲痛和哀思之情。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①天下计,两朝开济②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频烦:通“频繁”,指屡次,多次。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名家点评】

全首如此一字一泪矣。写得使人不忍读,故以为至。千年遗下此语,使人意伤。(刘辰翁)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高步瀛)

【精品导读】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杜甫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入蜀,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象征着杜甫草堂时期的开始。第二年春天,杜甫探访了位于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瞻仰凭吊武侯诸葛亮,对鞠躬尽瘁、挽救时局的诸葛亮,诗人仰慕之至,心里又涌上对时事的兴叹,即成此篇。

首联起以“何处寻”反问,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点出了武侯祠的所在地和周围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安静、肃穆的气氛。

颔联由远及近,写了武侯祠堂内的景物:台阶上碧绿的青草在阳光下散发出春天的气息,那栖居在茂密树林间的黄鹂也在唱着悦耳的歌。这些诗句中以自然之景反衬出祠堂内冷清、孤寂无人的现状,字里行间充满了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既点出了诗人敬重诸葛亮的缘由,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像他一样为国效力、有所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而在诗歌的尾联,诗人以沉痛的笔调写出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结局,表现出他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崇高献身精神的敬仰及对他事业未成的深痛惋惜,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遗憾。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①今始为君开。

盘飧②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③。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①蓬门:犹言柴门,贫者屋门,此处指贫苦人家。②盘飧(sūn):泛指盘盛食物。③醅(pēi):没滤过的酒。

【名家点评】

天然风韵,不烦涂抹。(李沂)

题曰“客至”,是又远分者,待他之法,客又不纯是客,亲又不纯是亲。故知其为远分表兄弟也。(金人瑞)

【精品导读】

此诗为肃宗上元年间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作。

首联交代客至的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春日已至,草堂南北都是漫漫江水,一群群鸥鸟日日都来造访。“皆”“但”二字意味深长,诗人对眼前的景物熟悉至极,已经审美疲劳,说明诗人的生活虽然安逸,也因过于平淡而有些无聊。在生活极其单调的情况下,若有客至,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倘若客人又是故交,喜悦之情自然更甚。

颔联把镜头推入庭院之内,诗人用和客人交谈的口吻,像在闲话家常,显示出他与来客关系十分亲密,富有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感。

颈联中,诗人翘首以盼的客人终于到来了,诗人热情款待。因为居所偏僻,远离市集,买不到更多更美味的菜肴,又因家境贫寒,只能用薄酒来招待。虽然诗人在表达歉意,但透过这十四个字,可见主客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的热闹场景。

尾联从侧面写出了宾客尽欢的氛围。诗人询问客人:你是否愿意和邻家的老翁对饮几杯呢?当时的气氛一定十分欢愉,诗人才萌生了邀人同乐的念头。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诗人才作此问。至此,全诗的喜悦之情被推向高潮。至于邻翁是否应邀而来,读者不得而知,透过诗人无约却随意相邀的细节,足见当地邻里关系的纯朴率真。

这是一首浅切真率的叙事佳作,体现出杜甫待人之真诚与待客之热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之“喜”溢于言表。

野老①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释】

①野老:杜甫的自称。

【名家导读】

江岸纡曲,柴门瞰岸而开,故不审方面之正;渔网下集,贾船晚来,乃江上所有之景。(周珽)

佳境甚画(“贾客随船”句下)。(钟惺)

【精品导读】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常年流离失所后,杜甫终于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外院花溪畔搭建一所草堂,一家人得以安定下来,这一时期杜甫的心境相对轻松闲适,但他仍忧国忧民,思念故乡和亲友,这首《野老》正反映了草堂时期杜甫复杂微妙的心态。

前两联描写草堂风貌,其中首联写诗人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时目之所及的近景,颔联描写诗人举目远眺所见的远景。“野老”是杜甫的自称,他悠闲踱步,竹篱茅舍、江岸迂回映衬着他闲适的心境,歪歪的柴门随意地开着,就像是在迎接回曲江水,一切好不自在!抬头远望,清澄的百花潭此时正集聚着下网捕鱼的渔人,气氛喧闹而欢快,夕阳下,浩浩荡荡的商船映着红霞从远处驶来,气势如虹。

后两联从写景到抒情。眼中浩浩荡荡的商船从远处驶来,怎能不让人牵挂远方的亲人呢?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可通往故乡的“长路”因剑门失守而中断,归家无望,不免悲伤。这里的“长路”因见商船所感,承接流畅自然,可见此时的杜甫虽然生活暂时安定,但内心依然敏感。“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诗人以浮云自喻,以琴台借代成都,自问缘何背井离乡、滞留蜀中?

尾联两句给出了答案,“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东郡即东都洛阳,洛阳失陷后尚未收复,萧瑟寒风中成都城内也响起了号角声。这两句说明当时战事艰难,天下干戈不止,很好地回答了“片云何意傍琴台?”这一问题。全诗以“哀”字结尾,深刻地反映了草堂时期杜甫的心境,凄凄切切、哀婉悲凉,意味深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②放歌须纵酒,青春③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指剑阁以南、蜀地的代称。②白日:形容美好的时光。③青春:春日。

【名家点评】

杜诗之妙,有以命意胜者,有以篇法胜者,有以俚质胜者,有以仓促造状胜者。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促间写出欲哭欲歌之状,使人千载如见。(顾宸)

涕泪为收河北,狂喜为收河南,此通篇之关键。而河北则先点后发,河南则先发后点,详略顿挫,笔如游龙。又有地名六处见,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是繁简由心者也。(朱瀚)

【精品导读】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得以平息。听到这个消息的杜甫欣喜若狂,由此而产生联翩浮想,故作本诗。此诗感情基调充满快意,一改杜诗沉郁、愁闷的风格,韵律明快,节奏鲜明,因此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本诗以诗人的情感为主线,可分三部分:

开篇描写了诗人初闻喜讯的惊喜,是诗人情感的第一次爆发。这两句诗中,诗人以悲衬喜,虽然涕泪沾湿了衣襟,但内心却是极喜悦的。这种喜极而悲,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是诗人饱经忧患终于得见天日后情绪的真实流露,极易引起读者共鸣。

从“涕泪满衣裳”到“喜欲狂”,诗人如狂似癫的状态使他的喜悦之情得以登上更高峰,是诗人情感的第二次爆发。结尾四句,诗人在晴日里痛快饮酒放声高歌,阳春作伴正是返家还乡的好时节。于是,诗人身在剑外,心却飞回了故乡,归心似箭的情绪在尾联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此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打破了读者心目中杜甫严谨深沉的形象,表现出了他激越狂放的一面。这一反常态的表现乃情之所至,使诗人的形象显得愈发饱满鲜活。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①,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④梁甫吟。

【注释】

①客心:客居者之心;客,杜甫自指。②北极:北极星,此处象征朝廷。③寇盗:指入侵唐朝的吐蕃。④聊为: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内心颇有不甘。聊,姑且。

【名家点评】

七言难于气象雄伟,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悲声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叶梦得)

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沈德潜)

【精品导读】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的军队又攻陷了长安,唐代宗狼狈出逃。后来,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京师,代宗才又回到长安。可是,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吐蕃人又来进犯,蜀北的一些州县相继陷落。此为外患,是杜甫在《登楼》首联所言“万方多难”之其一。

在朝廷内部,皇帝庸碌无为,宦官把持朝政,藩镇割据现象极为严重,天灾人祸频发,直把昔日的盛唐王朝逼到了悬崖边上。此为内忧,亦是“万方多难”之其二。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旅居成都已有四年之久的诗人登高望远,感时抚事,既因统治者的无能而愤怒叹息,又忧虑国事安危而急欲自效。诗人寓情于景,矛盾的心情集中体现在七律《登楼》中,其景感人,其情也动人。

首联扣题,诗人的满腹伤怀笼罩全篇;颔联又以浩大的气势加深了伤情的力度,颈联由景入情,纵论时事,展现出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意识,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尾句咏古人而伤时事,既有自伤之情,又有自勉之意。全诗融自然景象、个人情思和家国命运于一体,堪当沈德潜所评“杜诗之最上者”。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①浊酒杯。

【注释】

①新停:杜甫此时因肺疾而刚刚戒酒,故曰“新停”。

【名家点评】

前四句凭空写景,突然而起,层叠而下,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澎湃潆回,不可端倪。而以五、六句承明作客,登高情事,是何等神力!末二句对结,“苦恨”与“新停”对,“苦”字活用。(李瑛)

笔势雄骏奔放,若天马之不可羁,则他人不及。(方东树)

【精品导读】

本诗系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重阳节,在夔州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之作,也是最能代表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七律之一。

开篇写诗人重阳登高后所见之景,有山有水,有声有形,有走兽有飞鸟。诗人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呈现出了一幅无比苍凉且满含悲壮的秋日江山图;后写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浩瀚江水发出的悲秋之声,既悲自然之秋色,亦悲国运之衰颓,还悲自身之老病,实是一首深婉动人的佳作。全诗不仅铺展了一幅豪迈壮美的秋景,其中还包含诗人对世事多艰、人民多灾的感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①残。

永夜②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③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④十年事,强⑤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

①炬(jù):烛。②永夜:长夜。③荏苒:指时间推移。④伶俜(pīng):孤单无依的样子。⑤强:勉强。

【名家点评】

“一枝”应“井梧”,“栖息”应“独宿”,格意精妍。(朱瀚)

“独宿”二字,诗之眼。“悲自语”、“好谁看”,正即景自伤“独宿”之况也。“荏苒”、“萧条”,则从“自语”、“谁看”中追写其故。而总束之曰“伶俜十年”,见此身甘任飘蓬矣。(浦起龙)

【精品导读】

“宿府”即留宿幕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当时杜甫因被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成为节度使府内的参谋。由于草堂距离幕府路途遥远,为了方便,他时常一人留宿幕府之内。由于时常“独宿”,所以诗中情景皆有凄苦之色、悲凉之味。

首联语序倒置,按照正常逻辑,第二句应在前。“独宿”二字照应诗题,也奠定全诗凄苦情调。这两句是说:清冷的秋天,幕府中井边的梧桐叶子飘落,透露着寒意,我一个人住在江城府内,看着蜡烛燃尽,久久不能入眠。

颔联是说漫漫长夜,角声凄凉,诗人独自喃喃自语细数着乱世的悲伤。天空中的明月非常美丽,可是在这样清冷的夜里,又有谁会看它?这两句说的是杜甫月夜所见,景中有情,烘托出诗人月夜难眠,看月听角的悲凉境况,又通过“悲”“自”二字与反问语气,烘托出无人在身旁,诗人沉闷孤寂的心情。

同类推荐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历代王朝兴衰的沧桑,有百家争鸣的传世辉煌,有风景如画的冰河山川,有琳琅满目的都市繁华。在时间穿梭的长河中,弄潮人物纷纷登场,名篇佳作满目琳琅,奇谋大略左右挥靡,生活百态趣味盎然。
  • 西厢记故事:英文

    西厢记故事:英文

    SincetheappeanceofthisplayTheRomanceoftheWesternChamberinthethirteenthcentury,ithasenjoyedunparalleledpopularity.Ithasinfluencedcountlesslaterplays,shortstories,andnovelsandhasplayedacrucialroleinthedevelopmentofdramacrilicism.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人类学教程

    人类学教程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热门推荐
  • 刀道绝响

    刀道绝响

    白九真,天龙末期,与独孤求败齐名的刀者。因命外机缘,重生到一个高手如云,神人辈出的大神武世界。“我刀不出,白衣飘飘;我刀若出,神魔折腰!”——这是一个睥睨寰宇的刀者的宣言······(小女子阿九的第一本网络作品!)
  • 采矿班的不羁岁月

    采矿班的不羁岁月

    七年前信手涂鸦,偶然间重拾旧梦!关于那四年梦幻般的点点滴滴,多少次浮现眼前。回忆,仅存的也只剩下回忆·
  • 男神已经三天没有赶我走了

    男神已经三天没有赶我走了

    见面第一天,他扔她出了书房,当即下了逐客令。第二天,他赶她走。第三天,他又赶她走……几个月后。时景辰低头看她,“从今往后,别叫我时总。”宋熙儿一愣,“那叫什么?”他眼眸微眯,靠近了一步,“叫我的名字。”“啊?这这这不太好吧……”她不自觉往后退。时景辰眸光一闪,捏住了她的小手,“不太好?”“时总,你松手!”宋熙儿脑袋发热,一片混沌之时,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记住,被时家捡回来的宋熙儿,你——是我的女人!”【新书1v1超甜超宠超撩,心动满分哦~】
  • 强吻恶太子:极品小懒妃

    强吻恶太子:极品小懒妃

    “相公,今天是我们的……”“闭嘴,谁是你相公?闻裴裴,我是太子,你没权利喊我相公!”冰美男冷冷的打断了无情的话,无情嘴角再次的一抽,更狗血了,她穿越过来的这个身子,不仅仅是洞房的时候,那对象竟然是这个国家的老二!“太子相公……今晚是我们的……”“住口,本王没你这样的女人!本王要去媛儿那睡,你就这么的想上本太子的床?好啊,你就在这好好的当你的太子妃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迟到的朋友

    迟到的朋友

    起源于身边的真人真事……希望能记录下来。
  • 你的挡箭牌

    你的挡箭牌

    Jennifer是一家国际媒体公司旗下学院的老师,Herisson是J的顶头上司,是网络媒体设计专业的组长,臧老师是该学院的院长。Herisson从小是孤儿,没有家人,性情难以捉摸,366天都生活在学院办公室;Jennifer是一个沉迷于学术教研中,是业界知名专业教授,性格严厉霸道让很多追求者止步前进....一年一次的假期,Jennifer出去旅游放松....
  • 谋杀亲夫那些年

    谋杀亲夫那些年

    【虐文+沙雕爆笑+仙侠+剧情反转+仇恨】天神派我来给你造一个情劫,让你成长让我万劫不复。——陵华帝君她是无忧无虑的小徒弟,八荒第一女流氓,偷看帅哥洗澡,蹲墙角听八卦传绯闻,闲暇之余下个厨毒死人,她不学无术,活得肆意又潇洒。他是万人景仰的帝君,八荒最尊贵的神族后裔,高岭之花不可侵犯,貌似高高在上受尽供奉,禁欲又冰冷,远离万丈红尘,却为何偏偏对她动了心。两情相悦如何,终究抵不过现实残酷冰冷。当一场巨大的阴谋揭开,露出所有人最阴暗的一面,认知的光明蓦地染上极致的黑暗,她彷徨无措如何,一副沉重到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担子,一棒将她打回现实原形毕露。回忆一幕幕掀开,血腥无所遁形。她又该如何抉择?
  • 木兰将军

    木兰将军

    木兰从小到大到死的人生传奇。
  • 为何宿主总是挂

    为何宿主总是挂

    赫连依依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网文爱好者,有一天,她作死打开了某个盒子,然后她穿越……
  • 破境随元

    破境随元

    好男儿志在四方,达天知命,揽山海,纵八荒,不达巅峰誓不休。解空、天、界、法、则、道六境,成就巅峰,但欲达而必有所悟,不悟不立,不解不成。三十六境,三十六天,遍览天下又有谁能成为这当世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