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8500000081

第81章 张旭

张旭,(675~约750),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代书法家、诗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精通草书,狂草最为著称。当时,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被称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桃花溪①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①桃花溪:水名,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北,溪水的两岸多桃林,因而得名。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名家点评】

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孙洙)

境深,语不须深。(钟惺)

【精品导读】

张旭作为书法家被世人所熟知,其草书超绝,被誉为“草圣”。张旭的诗歌现存六首,都是描写自然风景的绝句,这首《桃花溪》意境幽深,自成一格。

“隐隐飞桥隔野烟”,诗人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旷野中野烟缭绕如云似雾,远远望去一座高桥仿佛凌驾在空中彩虹桥。“石矾西畔问渔船”由远处写到近处,站在高桥下,溪水边的诗人看着水中高低出落的岩石,桃花从空中轻轻地飘落在清澈的溪水中,感觉自己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幻中的世界。恍惚间以为溪水中的渔夫就是曾经寻访桃花源的渔人,那么他一定知道桃花源的入口。于是,诗人问道:桃花随着溪水,日日夜夜不停滴地漂流;桃花源洞口,到底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这从侧面说明了此处景致的秀美和诗人欲寻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

全诗以由远及近,虚实相间,描写了深幽山谷中,朦胧野烟,飘逸小桥,桃花流水,渔舟轻泛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构思婉曲,情景交融。

同类推荐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走向春天

    走向春天

    本诗集继续延续熊明修田园风格,保持了清新、俏皮的诗风,此外加入诗人一些乡村之外的感受,融入城市和工业文明的气息,这是诗人有意在诗歌抒情领域的探索,非常可贵。
  • 蓝

    本书收录了“吹拂”、“暗地开花”、“小城之春”、“最迷人的是惊喜”等多篇作者的随笔文章。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热门推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末世百月世界

    末世百月世界

    一年前,全球降下了不计其数的陨石,灾难由此而至。食人的蚂蚁、庞大的巨兽,变异的人群在坚持了一年以后龟缩在了各大城市苟延残喘。
  • 送外卖我是认真的

    送外卖我是认真的

    可能因为现在都市节奏生活都比较快的缘故吧,都市小说都总有一种装逼打脸,情节节奏比较快,读者们可能看的也很爽。但是作者则是幻想着有一天真的碰到了一个金手指,你会干什么?你会怎样去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本书里没有浮夸,没有夸大其词,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当得到金手指后,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出自己的每一步,温情常伴,热血也需激昂。让我们跟着猪脚李云一起重温当年的自己吧。
  • 红玫之约

    红玫之约

    阿牛是个牛娃,因与地主的女儿阿蔓相爱,被逐。阿蔓被官家强娶,自杀身亡。阿牛一怒之下,斩杀贪官。却被满门抄斩。侥幸逃脱的阿牛,投师习武,发誓除尽天下贪官。却被享受贪官供奉的妖孽收去魂魄投入地狱。黄泉路上,阿牛发誓在经历地狱千年之劫后,除尽魔域的妖孽。阿牛之母的魂魄赶来劝其子放下仇怨入鬼城修行百年入仙界,阿牛愤于母断。正在哀叹却被歧路堡苦苦等待有志之鬼的山川月看中。山川月乃吸取了山川日月精华仙胞神女,她将神力传给了阿牛,鼓励阿牛除尽魔域的妖孽。并与其相约共享人间之乐,褪去神力的山川月投胎去了。自此阿牛变成了追风使者,奔走在斩杀妖孽的路上。对于那些真心悔过,不再危害人间的妖孽,追风不毁其形骸,而是令其到地狱赎罪,对于那些恶心不改的妖孽才粉魂碎魄。这点深得魔头女儿飘衣草的认可。再加中追风的超凡武力,飘衣草爱上了追风,常常助力他杀妖除恶。追风却不敢爱飘衣草,因为他与山川月有人间之约。飘衣草非常伤心,也曾想离开魔域,另觅无痛之境,但她没有做到,还是被追风吸引回来。追风被飘衣草的痴情打动,表示除尽恶魔,便与其同赴人间。这令魔头大为震怒。……
  • 狩生

    狩生

    开局一把大黑剑,装备全靠打?不存在的……因为年小夜每天不是在逃亡的路上,就是正在被人追着打!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5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5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兽世之天降雌性

    穿越兽世之天降雌性

    只是第一次穿高贵鞋不习惯摔了一跤而已-怎么就穿越到不人不兽的世界了。what?老虎,狮子等等都缠着要和我结侣?吖的,老娘是人和你们就不是一个品种,狮王:小雌性你是我抢来的,要么让我做你的雌性,要么让我做你的雄性,你选吧!。老虎:你是天上掉下来,我捡到的,必须是我的,族里有规定:谁捡到的就是谁的。吸血兽:小雌性你可以不要我成为你的雄性,只要让我陪在你的身边就行。此处还有很多更精彩的章节等待大家来挖掘卡哦、、、。
  • 养生必先调五脏

    养生必先调五脏

    本书从起居、饮食、中药、经络等各个方面,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