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08800000020

第20章 教育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犹太人卓越的教育传统(1)

对学者的敬重其实就是对知识的敬重。犹太人从小就把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当作毕生的需要。久之,这便成了民族的传统。

犹太人经商追求学识渊博,他们当中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不在少数,他们视外语为世界商人的通行证。

学识渊博不仅提高了犹太人的判断力,还提升了他们的修养和风度,从而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和客户的信赖。

智慧和知识最甜蜜

好学即敬神。

——《摩西的书》

典型的犹太人家庭有个风俗,就是把蜂蜜滴在《摩西的书》上,让略谙世事的儿童去舔,尝到“知识”的甜蜜。

在古代,这种风俗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仪式。孩子们头一次进教室上课,要穿上新衣,由教士或有学问的人带到教室。在那里,每位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用蜂蜜写成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摩西的书》文句,孩子们一边诵读字母,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随后,拉比们会分给他们蜜糕、苹果和核桃——所有这一切都旨在使他们在学习上一开始就尝到甜头。

这种仪式早已成历史,但透过远古的仪式,人们可以窥见犹太人对学习的态度。

在犹太教中,勤奋好学是敬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一种宗教像犹太教那样对学习和研究如此强调。《摩西的书》中写道:“无论谁为钻研《托拉》而钻研《托拉》,均值得受到种种褒奖;不仅如此,而且整个世界都受惠于他;他被称为一个朋友、一个可爱的人、一个爱神的人;他将变得温顺谦恭,变得公正、虔诚正直、富有信仰;他将能远离罪恶,接近美德;通过他世界享有了聪慧、忠告、智性和力量。”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曾宣布:“每个犹太人,不管年轻还是年老,强健还是羸弱,都必须钻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乞丐,一个要养家糊口的人,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日夜钻研。”为此,犹太人认为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对于犹太人,拉比可能会问:“一个人要是没有知识,那他还能有什么呢?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能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不去学习并拥有知识,那他还能拥有什么呢?”由于把勤奋好学提到敬神的高度,犹太人在自己“信仰”的鞭策下,形成了一种全民学习文化的传统。

学问不只是学习

犹太人认为,因为人类尚不完整,所以必须承担起继续从事创造行为的义务。在犹太学校里,很多人朗诵《犹太教则》像是在歌唱一般,人们会认为他们在祈祷。这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此刻正沉浸在知性的思索深渊中,充分享受着宗教的甜美滋味。犹太人认为,学习《犹太教则》时,最提倡的方法就是不被“权威”这个字眼所麻痹,每个人要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了解、去咀嚼,并且加上自己的解释。简单地说,即使有人能将《犹太教则》的原文背得滚瓜烂熟,他也还不能算是“托拉”的学生,因为他还未能将之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

在犹太人眼中,学问不只是学习,而是以本身所学为基础,再创造出新东西的一种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另一个教师,也不是人的拷贝,而在于创造一个新的人,世界之所以进步即在于此。在犹太人看来,学生有4种:海绵、漏斗、过滤器、筛子。海绵把一切都吸收了;漏斗是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过滤器把美酒滤过,而留下渣滓;筛子把糠秕挡在外面,而留下优质面粉。

因此,犹太人倡导,学习知识时应该去做筛子一样的人。

知识胜过财富

这是发生在一条船上的故事。船客皆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其中夹杂着一位拉比。

富翁们聚在一起彼此炫耀财富多寡。拉比见后说道:“我认为我才是最富有的人,不过现在暂时不向各位展示我的财富。”航行途中客船遭到海盗抢劫,富翁们所有的财产都被搜刮一空。海盗离去之后,客船好不容易才抵达某个港口。拉比的高深学问立即受到港口镇民的赏识,他开始在学校里开班授徒。

不久,这位拉比遇到先前同船而来的富翁们,他们一个个处境凄惨落魄。看到拉比受人尊敬的样子,都明白了当初他所说的“财富”,感慨地说:“您的确说得对,受过教育的人拥有无尽财富。”

犹太人用这个故事留给后人一个启示——知识夺之不走而能常怀于身行走各方,知识乃是人类最主要的资产。

基于这些理念,犹太人非常重视教育;在《摩西的书》中,以色列人被一再召集起来反复学习上帝授予他们的律法。摩西曾这样命令众长老:“把所有人——你们各支派的男人、女人、孩子和陌生人都召集来,好将这些律法说与他们听,让他们学习。”

摩西死后,约书亚是摩西的继承人和以色列人的领袖。上帝第一次召唤他就晓谕道:“这《摩西的书》不可离开你的口,要日夜诵记,好使你遵行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因此,他更加注重教育。知识胜过财富,这是犹太人较其他民族更重视教育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民族的原因之一,更是他们杰出智慧的源泉。

死后也要读书

有一本名叫《虔诚者的书》上记载着古时候犹太人的墓穴里常常都放有书本。因为他们认为当夜深入静的时候,死者就会从坟墓中爬起来看书。虽然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但它体现了犹太人对求知的态度:生命是会有终结的,但学习却不会终止。犹太民族的好学作风成了他们的历史和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王国驻犹太地区总督聂赫米瓦曾说过:“这个地方不仅有很多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更是经常挤满了看书的人。’他的话印证了犹太民族的好学。犹太人把书本当作宝贝。在古代,书往往被翻看得破破烂烂,但是仍然舍不得扔掉,要等到整本书都七零八散,再也不能翻阅的时候,四邻才会聚到一块,像埋葬圣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挖个坑,把它埋掉。

犹太人认为学习可以让人获得生命和更多的奖赏。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在以色列,有一个人的儿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他的老师最后不得不放弃努力,而只是教他《创世纪》(《摩西的书》的一部分)一书。后来,敌军攻打他们居住的城市,俘虏了这个男孩,把他囚禁在一个遥远的城市。恺撒来到了这个城市,视察男孩被囚的监狱。恺撒要求看一看监狱中的藏书。结果,他发现了一本不知道怎么读的书。“这可能是一本犹太人的书,”他说,“这里有人会读这本书吗?”“有,”典狱官答道,“我这就带他来见您。”典狱官把男孩找来,说:“如果你不能读这本书,国王就会要你的脑袋。”“父亲只教过我读一本书。”男孩答道。典狱官把男孩从监狱里提出来,把他打扮得光鲜亮丽,带到恺撒面前。皇帝把书摆到男孩面前,年轻人就开始读,从“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一直读到“这就是天国的历史。”

这是《创世纪》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恺撒听着男孩读,说道:“这显然是上帝,赐福的上帝向我打开他的世界,要我把这孩子送回到他父亲身边。”于是,恺撤送给男孩金银,并派两名士兵把男孩护送回到他父亲身边。拉比们用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说:“尽管这孩子的父亲只教他读了唯一一本书,赐福的上帝就奖赏他了。那么,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辞辛苦地教他的孩子《圣经》、《密西拿》和《圣徒传记》,那他得到的奖赏该有多大呀!”去获得上帝的奖赏,这就是犹太人死后也要读书的目的。

学习没有借口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我的年纪太大了,还学什么?或者,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这对犹太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在犹太人看来,不管一个人到了多大岁数,也不论他有多么贫穷,只要他是人,就可以学习。因此,犹太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保持“青春”,保持年轻人的心态,还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财富”,得到精神上的富足。

“忍冻学习的西勒尔”是一个为犹太人熟悉的故事。名垂千古的西勒尔年轻的时候抱着一个很大的希望,那就是专心致志研究《犹太教则》。可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裕的金钱,他的愿望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因为他实在太穷了。在左思右想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完成心愿的办法:拼命地工作,靠工钱的一半过活,把剩下的钱送给学校的看门人。“这些钱给你,”西勒尔对看门人说,“不过,请你让我进学校去听课,我很想听听贤人们在说什么。”西勒尔就靠着这种办法听了不少课,可是他的钱实在太少了,到最后他连一片面包也买不起。这时候,让他感到难受的并不是饥饿,而是看门人不再让他走进学校一步。最后,冥思苦想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他沿着学校的墙壁慢慢爬上去,然后躺在天窗边。这时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见教室里面上课的情形,也可以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了。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冻,冷风刺骨。在第二天,学生们照常到学校去上课,屋外阳光灿烂,可是屋里却漆黑一片,学生们很纳闷。

原来,西勒尔躺在天窗上,身上积了一层白雪,已经被冻得半死。他在天窗上已经躺了整整一夜了。

从此以后,凡是有犹太人以贫穷或者没有时间为借口不去求学,人们就会这样问:“你比西勒尔还穷吗?你比他还没有时间吗?”

只要是活着,犹太人总是不停地学习,因为学习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人认为到达天国以前,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即使是最伟大的拉比也不例外。学问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肯学的人比知识丰富的人更伟大,直到今天,所有的犹太人仍秉持着这种信念。

学会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人问犹太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犹太人一定会回答说:“智慧。”

智慧来自犹太人的宗教传统,所以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犹太人不断地受到迫害,房子、财产有如昙花一现,因此所有的犹太人都并不以此为重。在犹太儿童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父母就会教育他们,智慧比财富和地位都更重要。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

“钱,”一个孩子回答说。

“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

“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

孩子们左想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母亲笑了,接下去说:“孩子,你们要带走的东西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智慧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逃到什么地方你都不会失去它。”

许多犹太母亲都这样教育过自己的孩子。所以,关于智慧的观念是深深扎根在犹太人的心中的。几乎每个犹太人都认为,学者远比国王伟大,也远比富翁伟大。

有一句犹太谚语这样说:“赫黑姆(希伯来语,有智慧的人之意)和富翁谁伟大?当然是赫黑姆了。因为赫黑姆知道金钱的可贵,但有钱人却不知道智慧的可贵。”

犹太民族非常看重学问,但是与智慧相比,学问也略低一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这种人即使有许多知识,也派不上用场。而且,知识必须为善,用知识做坏事,知识反而变成有害的了。为此,犹太人认为,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收集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了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

实际上,学习应该是思考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摩西的书》上说:“学识及能力,都像是价值最昂贵的怀表。”

尊敬师长是美德

教师和父母如同山一样崇高。

——《摩西的书》

犹太民族非常尊敬师长。在希伯来语中,山被称作“哈里姆”,双亲为“赫里姆”,教师为“奥里姆”,同山的发音非常相似。犹太人一向都认为双亲和教师都像是巍峨的高山,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拉夫曾到过一个城镇,命令那里的人斋戒、祈祷来求雨,但雨却没有下。于是,集会的诵经师便走到藏经龛前大声念诵祈祷书上的话:“上帝让风吹。”话音未落,风立即吹了起来。诵经师接着念道:“上帝让雨降下来。”顷刻间,雨便下了起来。

拉夫问诵经师:“你做了什么特殊的事迹而得到如此丰厚的奖励?”诵经师答道:“我教育孩子们,对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于交不起学费的人,我从不收费。而且,我有一个鱼塘,如果有孩子不想学习了,我就给他几条鱼,然后再把鱼从他那里赢过来。这样,他不久就变得好学了。”因为师德崇高,垂范后世,连上帝都奖赏有知识的人,所以犹太民族无比崇敬师长。

犹太民族热心教育,犹太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接受正规教育。3岁开始上学,每周上课6天,平均每天6小时至10小时。他们必须全心全意地在学校或老师家中,接受《摩西的书》和《犹太教则》的灌输,直到长大成人。成人之后还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修养,生命没有结束,充实自身的过程就没有结束。

犹太人有许多勉励个人提高修养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让成人在晚辈面前保持自己的尊严。犹太人认为,山峰伸出云中,像是希望长得比天更高。同样地,父母和师长也都应爬上最高的地方,以作为孩子们的模范。

犹太父母还十分注意明智地处理长幼之间的关系。《摩西的书》上就有这样的话:“5岁的孩子是你的主人;10岁的孩子是你的奴隶;到了15岁时,父子平等。以后就要看你如何栽培他——他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也可以成为你的敌人。”

同类推荐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理财之道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理财之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是一种智慧,理财更是一种哲学,点点滴滴的积累,看似事小,意义很大。它不仅从小培养了我们理财的良好习惯,而且为以后的健康成功和和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理财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
  • 给生活加点糖

    给生活加点糖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总?追求错误的东西。其实真正值得我们终生持有的东西很实在也很简单,那就是足以甜蜜我们一生的生活之糖!《给生活加点糖》告诉你怎么在充满痛苦的人生里给自己加点糖,让生活变得快乐多彩。
  • 拾薪集

    拾薪集

    本书收录中央财经大学38位优秀学子的致学手记,记录他们勤学于此、精业专攻的求知经历,汇集他们由迷茫、探索到奋争、成功的心路历程。
  • 开启心智修为之道

    开启心智修为之道

    本书在条分缕析“心智”内涵的基础上,将“心智”归纳简括为“心态和智慧”,将“心智模式”定义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思考方式”。然后从这两点生发开来,阐释调整心态、改善思维模式的方方面面。这样定义和结构未必十分科学严谨,但确是一家之见。更主要的是这样可以将比较空泛虚化的“修炼”落到实处,解决修炼什么、如何修炼的问题,也就是使心智模式的修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感、易于把握和操作的东西,以期能使读者在具体的对照比较中来感悟和修正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心智能力,收到心智修炼的实际功效。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热门推荐
  • 经历成功之道:营销之道

    经历成功之道:营销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误惹豪门:矫妻哪里跑

    误惹豪门:矫妻哪里跑

    前男友与闺蜜的婚礼上,林槿为了面子,当场随便挽了一个男人的手臂,而这男人竟是C城云空集团总裁杜潇,C城,杜潇是呼风唤雨的很角色,人们对之忌惮无比在杜潇的迫胁下,以女友的身份参加秦氏集团宴会,从此恋人纠缠不清,频繁过招,结果她步步败退,他步步沦陷他目光清冷望着她道:“做我老婆可好?”林槿不可置信地问:“为何是我?”他嘴角轻扬道:“演技好,脸皮厚,脑袋蠢、够听话。”
  • 七界玄天

    七界玄天

    玄天大陆远古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改了天地又是谁断了成仙路所谓的恶魔又是谁人看羽天鸣如何一一踏破迷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网游开始败家

    从网游开始败家

    他是一个超级富二代,但是为人节俭抠门到了极点,一分一毫都能跟你算的清清楚楚,一天,他这种人居然获得了一个系统,系统让他败家,还威胁他,没办法了,他只能在败家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琳琅封天录

    琳琅封天录

    一个被乡亲们唾弃的白嫖少年,是为追寻身世之谜,也是为了爱;在神州大陆与一群身份各异的人发生的爱恨情仇,凭借先天优势一路白嫖,消灭天魔罗修绝,封印太虚之境的故事。
  • 宇宙保卫日记

    宇宙保卫日记

    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人,许多星球都存在着高等智慧生物。这些外星生物有一部分狂热残暴,以“死即是生”为真理,四处抢夺和破坏,企图毁灭现世创造新世界。为了阻止宇宙万物惨遭蹂躏,在数十年前意外获得万能传送门、了解严峻形势的少数地球人,在平凡大学集结拥有各种超能力的精英青年,成立宇宙保卫社,收集散落在宇宙的各种神奇道具,秘密履行保卫宇宙的使命。黄宇仙等新一代成员保卫宇宙的日记,正在悄然书写……
  • 异界之雄霸洪荒

    异界之雄霸洪荒

    意外丧生的王岩无意间穿越到还处于游猎时代的异界。看他在这个百族林立的异空间如果征战天下打造城池终成一代枭雄。
  • 灵异世界历险记

    灵异世界历险记

    作为现代热血好青年的张清,意外穿越到类似民国时期的诡异时空。好不容易从一场灵异事件逃离后拜师九叔,本以为这样自己能一直苟下去,然后和九叔一样入职地府做一个阴职人员,吃地府饭。那知道又有穿越客到来,还成为了九叔弟子,于是一场关于人人鬼鬼神神的纷争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