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8000000003

第3章 缝缝补补过一生(1)

爱情破了一个洞,打上补丁,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我弄不懂爱来爱去,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钱的时候,要靠给人打补丁维持生计;现在有了钱,又要给自己千疮百孔的婚姻补来补去。仔细想来,所谓人生,就是一场缝缝补补的事。这儿破了,补一下;那儿破了,又补一下。等到补丁打满了,一辈子也完了。天凤,由一个朋友介绍认识,他们是同乡,宁波人。

据朋友介绍,天凤是做得很成功的那种女人。她很早就来到了北京。开始,租了一间地下室给人缝缝补补,不久,紫禁城对外开放,故宫修建了一批摊位出租,以宁波人的聪明和商业意识,天凤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立刻倾其所有租下了一间旺铺,生意非常兴隆,从此财源滚滚,天凤也步入了富姐儿的行列。

现在,天凤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服装厂,有三间门面。除故宫的那间旺铺外,有一间在名闻遐迩的浙江村,向全国批发中低档服装;另一间在蜚声国外的雅宝路,主要向俄罗斯及外商出口中高档服装。

依照户籍上的意义来讲,天凤已不算是外地人,应该说属于“北京的人”,意即户口已落在北京的外地人。

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天凤的精明。早些年,她在京郊农村花五万元买了一间私房,并迁入户口,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该地被征用,给了她一套两居室,并解决农转非,转为北京市城市户口。别人用几十万才能办到的事情,天凤才花了区区五万元。

为了追寻天凤成功的足迹,我提议沿着她当年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重溯一遍。天凤爽快地答应了,开着她的那辆白色捷达和我一块儿前往西罗园。

这是她进军北京的头一站。

从我爷爷算起,我家三代均靠缝纫为生,前两辈只能说是勉强糊口,到了我这一辈,才算是有了较大的起色。

我爷爷自幼到上海学徒。那时工具简陋,主要靠手工,一针一线,特别讲究手头的功夫,需要炉火纯青的技艺。后来,老板引进了英国的缝纫机,给上海滩的达官贵人、影星名流们定做华贵的衣裳。

这些人的要求非常苛刻,尤其是那些艺苑名伶,对旗袍的样式、尺寸精益求精,稍有疏忽,即会招致不满,乃至索赔。我爷爷是老板带出来的得意门徒,有一手绝活儿,找他做服装的人络绎不绝,在上海上流社会声誉鹊起。三十年代的红影星阮玲玉、金嗓子周璇都找他做过旗袍。

可惜后来战事爆发,烽烟四起,我爷爷回乡下避难,只等再度出山,没料到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为了不让手艺失传,爷爷便教我爸干这一行。我爸又传给了我。

七十年代末,我国已经能自行生产“蝴蝶牌”缝纫机,还有“蜜蜂”,我家里有两台,外加一台锁边的三线机。小时候,我就爱在爸爸的裁缝铺里闹着玩。十二三岁吧,缝纫机已经踩得很娴熟,而且能缝一些简单的娃娃服。

爷爷当时尚在人世,见我喜爱此道,就悉心地教我裁剪。像不少身怀绝技的人那样,爷爷自视甚高,隐居乡下后从来不亲自动手缝制衣物,因为在上海替有钱人做惯了锦衣貂裘,每出一款必是杰作,所以不屑于做那些仅仅为遮丑御寒的普通衣裤。

但是,爷爷觉得我在这方面很有天份,比爸爸的悟性强,他不能把浑身的本事烂在棺材里,便手把手地给我传授秘诀。没有布料作试验,便用报纸,常常满屋都是剪得七零八碎的废报纸。我现在能有一手过硬的基本剪功,就是得益于那时的训练。

天凤潇洒地打了一下方向盘,白色捷达从大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左转弯,右转弯,徐徐东行二百米左右,一拐,进入了一个较大的院落。在一栋六层高的青砖楼前,天凤停下车,说了声:“到了”。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地面上有六层,住着人家。一些青茑萝从阳台上倒挂下来。地下是一层地下室,一排小窗露出地面。

天凤环顾了一下周围,说一点儿没变,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不过,物是人非,地下室门口的招牌由天凤时装店变成了上海时装店,说这句话时,天凤的嘴角闪过一丝自嘲的神色,不知是为自己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晦暗的日子,还是在暗暗庆幸这一切终于成为过去。

地下室的楼道陡而窄,愈往下愈昏暗,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一直要下到地底,才见到一线光从门缝里透出来。

我敲门的声音很轻,发出的“咚咚”声却刺人耳膜。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苍白的脸。这是一张男人的脸。

这间屋子不大,中央架着一块铺板,男店主正在给一位胖大婶量体围,手里拎一条软皮尺。两个姑娘正背对着门“嗒嗒”地踩缝纫机。

屋顶上燃着两根日光灯,雪亮雪亮,发生咝咝的蜂鸣声。由于长久不通风,里面的空气浑浊难闻。

店主系浙江人,跟天凤算得上是同乡。他们用浙江话叽哩哇啦地交谈,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能从神情上判断,先是寒暄,彼此作一些简短的介绍,后谈生意行情。店主从衣架上取下几件款式不同的上装,提高了给天凤看。

天凤用手指捻捻料子,展开一件西服仔细审视线路,态度非常从容、自然,她既不摇头,也不点头,脸上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我留意到天凤一边说话,一边时不时地捂一捂鼻子。是啊!如此恶劣的环境对于而今的她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了。尽管天凤并没有奢华的贵夫人气息,然而,一身名牌的她跟整个环境仍然显得极不协调。

十分钟后,我们匆匆告辞出来。在院子里我情不自禁地暗暗透了口长气。

天凤坐进车里,手扶着方向盘,脸色不无凝重地慨叹,做事真不容易啊!

进北京的那年,我才18岁,身上带了五千块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怀着出来闯一闯的愿望。总觉得北京那么大,又是首都,应该比家乡的机会多一些,只要自己努力做,运气好的话,兴许能争取到一席之地。况且——

天凤不经意地看我一眼,笑了一笑。透过那依就十分姣好的容颜,依稀可辨其少女时的神采。

那时年轻,自忖长得不算丑,找碗饭吃理当不成问题。这是我出门时的想法,结果到北京亲身一试,还真找不到,不是人家不用你,而是没有这个政策。碰了几回壁后,我才省悟到事情并非预料的那么顺利。

我出来时,只身一人,在京城举目无亲,听说过有几个老乡在这边工作,不知道怎么联系。家里人放心不下,把五千块钱缝在我的一件西服兜里,以防遇上窃贼。

初次出门,缺乏社会经验。火车到北京的时候,已是晚上。一出北京站,给旅馆招揽顾客的人一拥而上。我又困又乏,昏头昏脑地被人拥上了一辆中巴,又被昏头昏脑地拉到了西罗园的一家地下旅馆。

我平生第一回置身如此陌生、糟糕的境地,内心忐忑不安,既有一丝兴奋,又有一些惶恐,整整一夜没睡着。

在北京玩了几天,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转了一圈。我便开始找工作,找了大约半个月,没找着合意的,就想打退堂鼓。

旅馆的阿姨问我有什么技艺,我说会缝纫,她说何不开一家服装店,给街坊邻居做做衣服,比什么都强。她婆婆是居委会管事的,可以租一层地下室给我用,并且代办执照手续什么的,只要每月适当给居委会交一点管理费。

我拆开西服口袋,取出备急的五千块钱,买了必需的缝纫机、锁边机等设备,到工艺美术店做了一块“天凤时装店”的招牌往地下室的门口一挂,生意就算开张了。

起初的一段日子比较难,给人做一些缝缝补补的事,后来渐渐打开了局面,陆续接到价值高一点的衣料,由于做工精细,相应做工费高一些,当然,收入也就慢慢增加。

阿姨有一个外甥女,要参加北京市业余歌手大奖赛,让我给她做了一件旗袍。这正是我祖传的拿手好戏。虽然阿姨的外甥女在比赛中没有获奖,但她身上的那件旗袍却让她大出风头,引来人们的称羡。通过她的介绍,找我做旗袍的女人越来越多,生意日益兴隆,有时竟忙不过来。

我从老家招来几个同龄的伙伴,请她们帮工,一般的活儿由她们干,比如换换拉锁、改改腰身,给阿姨婶子们缝缝棉袄什么的。我只做贵重的活儿和负责裁剪,这样一天下来,也还是很累。不过,只要有钱挣,心里仍然喜滋滋的。

头一年,我赚了两万块钱。有了钱,就想做得再大一点。这时,恰好故宫有摊位招租,要一次性交押金五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我手头的钱不够,又不想坐失良机,怕人家捷足先登,到时想租也租不到了。我拍下两万块钱订金,匆匆忙忙赶回宁波筹钱。

家里人一听要这么多钱,十分犯难,东挪西凑了八千元,余下的只能到银行贷款。他们心里吃不准,要是赔本了怎么办?倾家荡产也还不起。

当时就这种情况。什么事都是刚刚起步,把握不准。不过,我相信改革开放的政策绝对不会变,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手中有了几个余钱,都想上北京玩一玩。到了北京,头一站理所当然是天安门,是故宫。

潇洒了一回,买点纪念品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才不虚此行。出于这种考虑,我贷了十万块钱,经营工艺品,生意还不错。

大概别的业主跟我是同一个思路吧,经营的商品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些扇子、小玉石、帽子什么的,相互竞争激烈,冲淡了生意。

我尝试着换一换路子,改卖服装,专卖西服。我亲手设计、裁剪,在自己的服装店里缝制,然后摆到摊位上出售。结果,赶上了西服风潮,门庭若市。

中国人讲究吃穿。吃,第一位;穿,第二位。吃饱了肚子,就想穿得体面一些。那几年,正是西风东渐,国人都以穿西服为荣,似乎是体现身份和气派的标志,只要经济允许几乎人人都要买一套像样的西服。

结果证明这个路子走对了,不到半年,我赚了十几万块钱。还清全部的债务后,还剩三万多块钱,用作周转资金。这样苦心经营了一年,局面就完全打开了。我手头的资本已拥有二十多万,仅仅应付目前的生意绰绰有余。

我开始考虑进一步的发展计划,在市郊买了一间农民的私房,并迁入了户口,算是铁下心要在北京扎根,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也就是这个时候,强子进入了我的生活。

由于天安门城楼前不准停车,我们只得从南池子绕到故宫后门,将车泊在景山公园的林荫道边。然后,汇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从神武门进入故宫的后花园。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就是从神武门逃出皇城,缢死在景山公园的一棵大树上。而闯王李自成亦是由此门进入皇宫,这位神武兼备的盖世英雄骑在马上张弓搭箭,“嗖”地射了一箭,箭镞深深地扎进巨石砌成的城墙,至今遗痕尚存,任后世凭吊。

这里,纪录着中华民族多少代荣辱兴衰的历史,凝聚着多少人悲欢离合的命运。

强子是北京人,在服装学院念书,设计专业,本科。我到学院自费进修,便互相认识了。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我要趁年轻圆了这个梦。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乃至残酷的市场竞争,不致于被淘汰出局,必须掌握现代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时装潮流。

我一边经营着生意,一边上学,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早晨,我六点钟起床,到店里交待完毕后,去学院上课。下午到铺面上跟雇请的店员结上一天的账,每天一结。有空的时候,我就去进货。

有时,店里接的活儿多,实在忙不过来,强子就过来“实习”。他的设计创意常常在我这儿得到体现。他每设计出一款新式的时装,我都能及时、准确地领悟其创作思想,给他制作出成品。他的毕业作品就是我俩共同制作的,教授给了个“优”。

强子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母亲是某行业报的高级记者。本来,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希望强子仍然从文,当记者,或者做编辑。但强子更想干实业。这是一个民主的家庭,强子最终上了服装学院。

一天,也就是在这里,我们伏在栏杆上往水池里投币。据说,只要一对恋人的硬币在水里叠合在一起,就能成为夫妻。

池子里的硬币堆积如山,表面上只有浅浅的一层水,我俩各投了一枚壹元的硬币。两枚硬币在水里碰撞了一下,渐渐沉落水底。

强子拍打着栏杆,兴高采烈地说,叠在一起了。天凤,你应该做我的妻子。我们是珠联璧合的一对。强子时常说,他是时装理论家,我是实践工作者,二人的结合完美无瑕。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就不管不顾地吻我,是那种深情地拥吻。

这是我的初恋,也是我的初吻。心里有些慌乱,有些陶醉。我倚着栏杆,才勉强支撑住身体。

强子向我求婚,说实在的,我不敢贸然允诺。既非故作矫情,也不是对他不满意,而是担心两人的家庭比较悬殊,恐怕日后滋生变故。

我对他说,两人都还年轻,等干出一番事业来再结婚也不晚,强子同意了,说是先立业后成家。

另外,有一件事,也使我顾不上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由于生意愈来愈好,现有的那个小店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我决意盘下一家濒临倒闭的服装厂。

这是一家街道小厂,经营者思想保守,一成不变地生产老式服装,适应不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品严重滞销,加上管理不善,连年亏损。

起初,我单枪匹马地去谈判,怎么也谈不下来,强子知道后,自告奋勇地前往,没想到一谈告捷,而且一下子少了十万块钱。

我问强子其中的秘诀,他不以为然,说毫无秘诀可言。这种事,只能让公家吃亏,不能亏了管事的人。

这时,我才觉得自己多么需要一个男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我盘下这家厂子后,征询强子的意见,问他应该怎么办,实际上是想请他出来经营。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 慢时光暖浮生

    慢时光暖浮生

    这里有盛开的花草,能给人以生的启迪和感悟;这里有乡村的亲人,在光阴流逝中给我们以情的温暖和警醒;这里有温馨的亲情和平凡的家庭,那些陪伴孩子成长的记忆,诸多平凡琐事中的真情,让我们突然回想起忙碌生活中的背后那些被遗忘的感动和欢愉。这本散文集所辑录的这些朴实无华、静谧灵动篇章文字,正如作者所说,希望这些浅浅的文字所流露的善意和悲悯,如阳光照进人的心房焐暖浮生,又如花朵一样盛开在心田,让我们在旖旎红尘中获得生命的安宁和丰沛。
  • 冰心三部曲

    冰心三部曲

    本书收录了冰心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小橘灯》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皆为冰心的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充分表达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冰心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因而就选择了“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在他理想的世界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收录了20世纪上半期瑞士作家、德语文学大师罗伯特?瓦尔泽的诗歌60多首。20世纪最被低估的作家命运如雪的诗人,错过了时间的散步者经典诗集中文版首度出版。瓦尔泽的诗作中,既有对艺术品的评鉴,也有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诗,有许多诗作是瓦尔泽做底层工作的所见所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情绪的变化。
热门推荐
  • 布衣天子刘询(海昏侯三部曲)

    布衣天子刘询(海昏侯三部曲)

    本书是黎先生“海昏侯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书,写的是与海昏侯刘贺关联密切的另一个西汉著名历史人物汉宣帝刘询的故事。刘询执政的25年是继“汉武盛世”之后,汉朝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被称为“孝宣中兴”。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就是汉武帝征和二年的秋天。长安城里的大火和喊杀声喧嚣了一周方才渐渐平歇,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的血腥气味,这座繁华的大汉都城依然沉浸在惶恐不安之中。这天的深夜,月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惨淡地映照着长安城郡邸狱。郡邸狱就是汉朝时候各诸侯王、各郡守、各郡国在京都长安的府邸官舍中临时设置的羁狱。在这幽暗的月色下,囚室四周冰冷的墙壁泛出暗淡的绿光。除了偶尔传出几声蟋蟀的鸣叫声外,整座郡邸狱死寂得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 老板警戒冷小姐来了

    老板警戒冷小姐来了

    冷蝶亦,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厉衡,我后悔了,你还会等我吗?
  • 文运

    文运

    百年光阴,圣道凋零,此时,无唐诗大兴,无宋词鼎盛,无创新文章,百年无新圣。人族成危。地球一少年重生文曲大陆,携满腹经纶,才气傍身,向圣而行。时隔文曲大陆妖魔乱世,众圣带领人族苦苦支撑,且看他如何在文曲大陆灭妖魔,杀蛮兽,斗奸人成就一代文圣。
  • 宠妻无度:小女人,你躲不掉!

    宠妻无度:小女人,你躲不掉!

    “如果让思璟知道你和他弟弟有一腿,看他还愿意跟你在一起…”,订婚后不久,未婚夫的旧情人找上门来。而她却只能无地自容的落荒而逃,可背后的恶魔却步步紧逼,她不知道自己哪里被他喜欢上了,明明他小时候讨厌的自己要死。她一阵绝望,死章盛光,不就是长得人模狗样点,全世界男人死绝了都不嫁
  • 时光书中的咖啡屋

    时光书中的咖啡屋

    忘川行,魂幽幽。地之底,天之头。血未灭,世无休。时光开,复混沌。破三戒,唯永生。有一个传说,僵尸是亘古之时,有人抱着最深的怨恨,跳入血池浴咒而生。本着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血池里应运而生了一把斩幽冥的“忘川剑”,三界六行内外,神魔鬼怪无一不被其所克。但是传说总归是传说,没人知道血池在哪里,自然也不会有人见过那把忘川剑……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上古

    上古

    上古之神,万年前几近毁灭殆尽。如今世间仅存四位上古之神,前三位是正儿八经的上神,这最后一位……有神说她是走了狗屎运,投了个好胎,也有神说这三界八荒里面子上看起来最风光、里子里瞧起来最凄清的也就是这一位了。只是这些神仙们是羡慕嫉妒恨,还是真的心有戚戚焉呢,说都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是千万年以后,三界八荒里,除了那三人以外,三界众生都只能对着她弯下神仙的傲骨,恭敬的唤一声:上神。
  • 川川城隍

    川川城隍

    城隍爷:我无心娶妻阿川:我无意婚嫁曹判官:我押三月贡品能成高小公子:成不了!阿川嫁我阴阳司:阎王大大给我加俸禄!阎王:这事儿有多深,你们哪里晓得。小王心里苦小王不说......
  • 东方育儿经:0——3岁宝宝同步养育速查手册

    东方育儿经:0——3岁宝宝同步养育速查手册

    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如同落入凡间的精灵,为他的爸爸妈妈带来喜悦与激动。可是。幼小的生命就像是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对外界的环境一时无法适应,需要得到父母的爱和呵护。0——3岁的宝宝正处在这个敏感、特殊的时期。林洪波主编的《东方育儿经》为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养育0~3岁宝宝时会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内容丰富,全面周到,侧重育儿方法和育儿技巧。《东方育儿经》以年龄段为纲,各部分相对独立,简单明了。最大的特色在于,全书是以孩子为本,站在科学的角度,指导父母培养出有创造性、身心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