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4900000029

第29章 “北京人艺”的院长(1)

一九九二年北京人艺四十岁生日的时候,笔者写了剧院一百个真实的故事,准备出一本散文集以作纪念。那么,找谁来写序言呢?与同事们一商量,很自然地想到了曹禺老师,认为只有他最合适。

然而,他已经患重病住进北京医院好几年了。于是,我又犹豫起来,实在不敢也不忍轻易地打搅他。后来,通过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得知,那一段时间他的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精神也比较好,这才提笔写了一封企盼他写序言的信。

再也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信以后很重视这件事,并且当即答应下来。

更想不到的是,没有超过一个星期,他便请他的司机老史把写好的序言带给了我。

我真是喜出望外,在极为激动的情形下读了这篇序言——我是爱北京人艺的。

因为我和一些老同志在这个剧院的天地里,翻滚了四十年。我爱那些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好演员、好导演和那些多才多艺的可爱的舞台艺术工作者们。我爱剧院里有各种各样性格的工人们。我和他们说笑、谈天、诉苦恼,也不知有多少回了。

戏演完了,人散了,我甚至爱那空空的舞台。微弱的灯光照着硕大无比的空间,使我留恋不舍。

是否人生如梦,是否我在思索我这一生究竟为什么活着呢?

不!我完全没有这样想过。

我感到北京人艺是培养多少戏剧新人的园地,是锻炼多少人物的舞台。她是初春的雪水,夏日的莲花,秋天的黄菊,冬天的霜雪。她贡献给人民以娱乐和教育,人民给予她滋养与恩情。

我曾经说过:说起北京人艺,我像是从山谷涌出的清泉,沿着溪涧,潺潺浪花,有说不完的话要讲。

这里,正是一位自己多半生与剧院紧紧连在一起的老同志,说出的关于北京人艺的话。

这一百个故事也许算得上北京人艺的部分缩影。

我希望通过这本小册子,能够使广大观众和关心剧院的朋友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北京人艺。

北京人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今天编写出这样一本小册子来是个很有意义的纪念。

这里话不多,但是段段、句句、字字都是从曹禺老师的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流淌出来的真挚情感。

“我是爱北京人艺的。”应当说,北京人艺已经变成了曹禺老师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做了我们四十四年——将近半个世纪的院长,他熟悉剧院里的每一个人,就连一位拉大幕的老工人退休的时候,他也要写上一篇字相送:“广沛老友身体健康,感谢你多年的劳绩。”就这样,他酷爱着北京人艺,我们酷爱着他。

真是不知道有多少次啊,只要我们一走进曹禺老师的家门,他便忍不住地询问剧院的各种情况——哪怕是他刚刚去过剧院不久——,询问剧院的作家、导演、演员及舞台工作人员。有一年,曹禺老师正在上海写电影剧本《日出》,我和导演林兆华出差经过那里去看他,谈起剧院来,话就怎么都收不住了,几次要走都没有走成。就这样,从中午一直谈到夜幕降临的时分。这一切,正如他的夫人李玉茹大姐所说:“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和他提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总是一下子精神抖擞,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即便他生病住在医院里,人艺的朋友来看他时,哪怕他疲惫不堪,微闭的眼睛也会突然出现神采,精神顿时振奋起来,而朋友走后,他一下子瘫软得一点点力气也没有了。”

曹禺老师曾经说过——“风雨一生难得过,雷电齐来一闪无。”

是的,他住了整整八年的医院,其中艰难地吃了七年的麦淀粉食疗饮食,在苦苦地与病魔争斗中,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突然雷电般地消失了,永远消失了。李玉茹大姐说:“他走得那样超然,那样安详,。无牵无挂,无恐无惧,飘然而去。”我知道,他是把北京人艺放在心底带走了,永远带走了。

我们——所有北京人艺的人,包括老的和新的,长期呆过和短期呆过的,同样也都把他放在自己的心底,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值得敬重的老院长。

北京人艺现任院长刘锦云说——“人艺是曹禺大师辉煌业绩的一角。一日德,一日艺,是曹老留给剧院的煌煌基石。

曹老以自身风范告诉我们,于清寒和寂寞中奉献自己,是每一个真正从艺者或日从真正艺者必备的品格。人艺的几代艺术家这样地躬亲了,因而才有剧院的繁荣。这是融有曹老精神的几代人艺人凝聚成的珍贵的艺德,这德行理当也必能流传下去。

曹老以其作品告诉我们,什么是精品。大师倾毕生精力,铸就可数篇章,而能一剧一碑;大师的高度难以企及,大师的求精之道应是建院的家规。永师曹老,拿尽量好些的作品奉献给热爱曹老所创北京人艺的新老朋友、新老观众。

踏着大师的足迹,创造剧院的明天。”前任副院长于是之说——“从北京人艺成立到现在,曹禺同志一直是我们的院长。

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领导着关心着这个剧院。尽管他的社会活动多,近年来身体又不好,不常来剧院,但他始终是剧院的主人、我们的院长。

曹禺同志会写戏,又导过戏,演过戏,教过戏,是一位真正懂戏的院长。他是人艺的一把尺子,我们作任何决定都得考虑如果曹禺院长在场的话是否会同意。他坚持现实主义的戏剧创作原则,同时又支持年轻艺术家们的探索。他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手法、各种路子都可以试验。

我们为剧院有这么一位院长感到骄傲、幸福。”

老导演、演员苏民说——“您曾经多少次向全院同志讲,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总是随着时代脉搏而跳动。四十四年前,您和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四个人一块进行四十八小时谈话,其内容就是如何办好这个剧院,为我们勾勒出了通向理想的蓝图。剧院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这支理想的接力棒,从而使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这块牌子至今仍然挺直地在北京。”

老演员郑榕说——“先生走了1先生慢行,这里还有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同大多数话剧演员一样,尽管当面聆听教诲的机会不多,我们都是在您剧作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一九五四年开放‘五四’以来优秀剧目,剧院决定排演《雷雨》,在众目翘盼下我获得演周朴园的殊荣。先生在二十岁就悟到的人生真谛,对于我这个三十岁的普通演员来说理解上还存在不少困难。怕犯‘人性论’的错误就断定周朴园是个没有感情的人,往脑子里填塞理性分析,认为就是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内心体验,结果导致了挤情绪+概念化的错误表演。记得先生曾多次跑到后台,连声地催促:‘快!快!快!我这剧本里没有那么多的东西!’……一九七九年《雷雨》在天津重排。‘文革’乍过,枯木逢春,旧地重游,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辗转访寻,走进剧场,透过幕隙,暗窥伊人……昔日芳草,已成萧艾。随波逐流,谁能无变?此时突然悟到,周朴园、侍萍相认时的心情,进而捕捉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你死我葬,你生我养。这正是周朴园最高的道德准则。

一九八五年我拍摄过《雷雨》电视录像,比前几年演出的录像自然多了。但仍感到有两处不足——一是侍萍追述往事时周朴园不应起身避开,仍然呆坐原处,让观众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两颗心正在靠拢,这才符合思想逻辑;二是向侍萍申辩自己并未忘情的那段正是周朴园真情流露的刹那,此时不能有半点虚伪……可怜我已进入迟暮之年,这份答卷恐怕难以在舞台上完成了,请先生见谅。先生慢行……”老演员董行佶说——“在我三十七年的艺术实践中,有幸演过您几乎所有的剧本,周冲、胡四、张乔治、白傻子、曾浩、祝希堂、伯鼢、温敦,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锻炼了我的演戏技能,这些不朽的剧作,又是认识人生的教科书。

解放后,在您领导的剧院,多次得到您艺术上的帮助,您是我的良师。

十年动乱的年代,我们曾睡在通铺上,白天劳动,晚上灯下又一次聆听您的教诲,您写给我的诗句,‘莫道逾花甲,壮心岂可息’,它一扫我思想上的灰尘,您是我的挚友。”

青年演员濮存听说——“作为青年演员是需要像曹先生这样的大师,经常指导我们的创作,甚至是像那次一样严厉的批评,现在缺的就是这个。然而,先生离开我们了,但是先生一生对北京人艺的贡献,先生不朽的巨作以及所有的音容笑貌,都永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影响着我们不断进步。”

青年演员郑天玮说——“曹老摸着我的头问:‘你是最小的吧?这么小演这么重的戏,吃得消吗?’我说:‘我不是最小的,都二十二岁了,就是有点儿年轻。’曹老笑了:‘不是有点儿年轻,是真年轻。’然后,拍拍我的头,着实地看着我说:‘好,年轻,年轻真好。’……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曹老并和他面对面说话。曹老把我叫到身边说:‘你写的每一篇短文我都看了。’我忙问:‘您都看了?’曹老说:‘都看了,写得好!不要怕,就这么写。演员一上台演戏,上学的机会就少了,能读书,写文章,这就好,你一定要坚持,坚持。’……这是我第二次和曹老面对面地说话。曹老七十多岁的时候,告诉我:‘年轻真好。’曹老八十多岁的时候,告诉我:‘要坚持。’两句话,够我受用一生。”

巴金老在送给曹禺老师的挽联上写道:“家宝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读者与观众的心中。”是的。然而,他更永远永远活在北京人艺人的心中。

六月十二日,是北京人艺建院三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剧院出了一本大型的画册。曹禺老师为画册写了一篇序言。

关于序言,剧院当时的副院长于是之说过这样的话:“长辈给我们的财富,是说不尽的。老院长曹禺同志,一九八二年为院庆三十周年出版的画册写下的《序言》,已经成了我们的‘文献’,它永远指导着我们。这几年,我一读再读,不知读了多少遍。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领悟。对这篇文献,我总想说点什么,但我又很难说得清楚。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请读者亲自读一读这篇文章,这比我说多少话都强。”

曹禺老师的序言,全文如下——三十年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长起来,他一直跟党、跟人民、跟社会主义祖国同命运、共甘苦。他在春风化雨中度过华丽的青春,吐出态浓意远的花枝。他也经历过各种运动,踏过艰难困苦的道路。

如今,他成年了,他像是一个神态质朴、文采风流的壮年,他矢志要把中国的话剧推向一个较高、较深的境赛。

有人说,北京人艺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意思是说,此处人才多,有抱负的人多,有成就的人也多。我仅同意一半。因为,我深知北京人艺在人才上还是一个参差不齐、高下不一的团体。这个剧院尽管有不少文化修养较高、艺术成就有相当水平的演员和舞台美术工作者,但这个剧院也有一些在培养与实践中逐渐成长的人。至于,体制问题、更高的戏剧道德问题、更浓烈的艺术研究空气问题、剧目与演出不够理想的问题,我不想在此一一赘述。

我们是有不少缺点的。我们心里有许多“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远未实现。它使我们懊恼,使我们焦虑。但北京人艺究竟在三十年中(其实,在林、江、“四人帮”的专政下,话剧在全国禁演足足十年。)出现过不少比较好,甚至于很好的剧目演出,造就了相当多的艺术人才,养成了一种北京人艺的风格,培养起一批爱着北京人艺演出的观众,有了一定的国内与国际的声誉。

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团结问题解决得较好。团结是一个艰难细致的工作。北京人艺成员之间有一种空气:在关键问题出现的时刻,在公和私交战的时刻,他们左思右想,只有抱成一团,才能发展中国的话剧艺术,才有自己终生为戏剧艺术效命的条件。在这一点上,他们是自豪的。无论经过多少惊涛骇浪,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终究希望北京人艺成为一座话剧丰碑的大剧院。

其二,北京人艺的艺术研究空气比较活跃,受到重视。在艺术面前,人与人之间,是无私的,他们互相琢磨,互相尊重,谈心里话。此外,剧院给他们以提高文化修养的机会,使他们提高了欣赏水平,培养了文学、历史、绘画、音乐、舞蹈、写作,以及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了鉴别各种艺术中“美”和“丑”的能力。我们几位出色的导演、演员和舞美艺术家,都能写出一笔有风格的好字,画出好画,作出好文章。他们的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和灯光艺术,都不庸俗;他们的舞台艺术创作,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从容自然。我以为,这和他们平时孜孜不息、提高文化修养,有莫大的关系。

许多人说,北京人艺有自己的风格。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我只能提出造就这一风格的某些原因。

我们很幸运。有中国许多杰出的戏剧前辈在支持、帮助我们。他们把不朽的剧作交给我们上演。郭沫若、田汉、夏衍、老舍、丁西林的剧作,使我们的剧院不断出现灿烂辉煌的演出。我们也有无数中、青年剧作家,他们的优秀剧本,展现了时代的风貌。这些出色的作品,使北京人艺的思想感情经常和时代的脉搏合拍,共同唱出时代的强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也不能忘记外国杰出戏剧大师的作品对我们的滋养。这些大师用一生的精力,锐利的目光,探索真理,给人类以智慧和美感,使我们更丰富地认识到了“爱”与“恨”,高尚与庸俗的真实感情。我们演出了莎士比亚、莫里哀、奥斯特洛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和西方各国的著名作品。

同类推荐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牛村驻马办

    牛村驻马办

    《牛村驻马办》是“最受农民喜爱的故事家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套专为农民朋友打造的故事丛书,包括《小站来了个乞丐》《一个团长两个兵》《我以前跟你一样》《牛村驻马办》《会说鸟语的人》《就差一层窗户纸》《看一眼一百万》《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找个笨蛋帮忙》《桥上有个祸》《真的假的谁玩谁》《同猴子交换人质》等12种。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创者的扛鼎之作,由叶圣陶、郭绍虞、周予同、覃必陶等几位国学大师合编,称得上“二十世纪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经典读物”。在热烈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今天,作为师长、家长、学生,都应该重视这部经典作品,并以此来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我们重印这部《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希望能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准确地领悟如何选用适合中学生的作品,也希望能帮助家长们寻找到培养孩子语文及文学鉴赏能力的课外读物。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在校中学生可以通过这套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 在云端:在阳光里行走

    在云端:在阳光里行走

    “在云端”系列精选了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以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报以微笑。《在阳光里行走》一书,作者们通过身边的大小事,讲述生活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仍然是你

    仍然是你

    他(卓谦健)和她(乔霜怡)是初中同学,毕业后她给他留下一封信,便随父母远赴美国。十年后,她带着合作案归来,他成为了她的合作伙伴,她的若即若离,她的黑白分明成为他们之间感情的鸿沟,他们之间,是商场上如西洋棋般只有黑与白间的对立,还是情感上相互守候的美满结局呢?他(卫熙)和她(乔霜盈)只有一面之缘,后来她前往英国深造,十年来只靠书信往来,他却对她心生好感。十年过去,她跟着上司回国公干,却意外失忆,他们之间,是无法交集的平行线,还是早已注定的命运交集呢?
  • 英雄联盟之无尽战火

    英雄联盟之无尽战火

    英雄联盟成立前的十几年,瓦罗兰还是一片战火。当众多后世的英雄们还是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邂逅已经成为了一门高深的学问。我出生于诺克萨斯,曾经只想要一段平凡的生活。但是命运和我开了玩笑,让我进入了军队,从此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和男英雄们喝酒吃肉,和女英雄们谈情说爱,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在这之前,我要先活下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活下来!
  • 猫大事 冇大事

    猫大事 冇大事

    书中有猫事、厨事、家事、糗事四个部分,作者将养猫、下厨、文身、居家办公、与家人朋友相伴相处等趣事,以行云流水的不羁风格信手拈来,在千字小文中,以小见大,诙谐机智,总有一种适合你!遍地小确幸字字是真心,正是你目前最需要的温情与快乐。配上近百幅原创手绘喵插图,兼具美貌与智慧,把你的喵捧在手心里!
  •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从伏羲谈及中华文化》、《伏羲身世考》、《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女娲神话》、《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等。
  • 我叫卓不凡

    我叫卓不凡

    我叫卓不凡,我的确过的很不平凡,但是我命不太好。
  • 幻想1071

    幻想1071

    出生到长大,你有过幻想吗?幻想自己是个超人?幻想拯救世界。
  • 剑色生香

    剑色生香

    剑色生香……只有?剑,么得色。
  • 重生之1988

    重生之1988

    前世有缘无分,违心毒誓却应验,重生1988,穿越成自己的亲大伯,有前世先知先觉,这一世,定要大发横财,纵横四海,驰骋商界,隐居布局天下间,以及,爱我所爱——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本书是凡尔纳的一部著名科学幻想小说,讲述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的故事。旅途中,他和仆人“万事达”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一路上机智、勇敢,又表现出十足的绅士派头,最后抱得美人归并赢得赌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