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9200000013

第13章 高原上的向日葵——读戴凌云的诗

1982年,还是中学生的戴凌云,曾写出一首叫《幻想》的诗,最后一节是:“哦,它给予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徜徉在大厦建筑工地上的我,/却拾起一块发热的砖,/递给流着汗的瓦工师傅。”十几岁的青年喜欢幻想,而作品中荡漾的是他们所特有的春潮。可当我读戴凌云的这几句诗时,却为他的早熟既悲哀又惊喜:悲哀是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季节,他成熟了;惊喜是他已经体察到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到生活的维艰,对于创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关童年的记忆,是创作的一个母题。而少年的戴凌云一开始就使自己的诗作具有一种深度,并追求一种思辨的色彩。而这种思辨的色彩,不仅拓宽了他的认识范围,而且使他的诗沉甸甸的,能给人以启示。他是一个喜欢沉默的人,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冷峻的。

母亲的脚是缠过的

因此,从树下的那块山地

到这个家

就是她短而长的路

——《母亲》

这虽是诗人早期诗作的片断,但有分量。年轻的诗人似乎想从另一面为母亲唱赞歌,注目的是缠着小脚的母亲从山地到自家这“短而长”的人生之路。母亲的路,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走过的路,诗中充满了令人沉重的思考和对人民的挚爱。

当秋风吹白

老墙上稀疏的茅草

岁月把碱和盐的白花

贴在身上

我不讳言,你

渐渐老了,矮了

可你仍把收拢的阳光

撑起一间暖烘烘的土房

——《故乡的老墙》

这诗句很动人!它以凝重的色彩再现了黄土高原的一角风景,如一幅静谧的油画,记录了生活真实的瞬间。诗人曾就读于上海师大美术系,专攻油画。这幅关于故乡老墙的油画,就显示了他作为画家的眼力。毋庸讳言,这里的老墙,是为诗人遮风挡雨的父亲的形象。老墙与人在形象上相去甚远,但我们在欣赏诗作时,没有隔膜的感觉,这主要是情在起作用。和《母亲》比起来,《故乡的老墙》内涵少了些,但其选择形象、借景抒情的方式是别致的。用墙的特征象征人的精神风采,不但准确,而且令人醒目,且回味的余地也较大。所以我觉得,戴凌云的诗歌创作,有自己的追求,这不只表现在内容的开拓上,也反映在形式的创新上。

那段动乱的历史,在诗人的童年记忆中不可能不产生影响,所以诗人渴望温暖,祈求阳光的照射。这是本能,是自然现象。但现实是严峻的,八面来风的今天,人和人之间并不是那么容易沟通的。“你看我是一个黑点/我看你是一个黑点”(《遥远的人》),就是作者这种心态的写照。人在青年时期,比较敏感,也最易动情。处于这个时节的诗人,他的声音中偶尔有环境造成的不谐和之音。由于诗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亮色,便“希望有暴雨落下”,“布满空无一人的雨的世界”。即使“土路已洗得清亮了/我还希望暴雨下个不停”(《想起暴雨》),诗人感情的风暴,比起现实世界的暴雨自然强多了。戴凌云写世态炎凉,并没有只停留在自我这一点上,他的眼光更为辽远。黑点与黑点之间只有落雪时节距离最近,这不只是客观写实,它还宣告了诗人感到了压在自己双肩上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医治时代和生活的痼疾。

总之,戴凌云对生活的认识,不像有些青年诗人老是在自我的恩怨中兜圈子。反思之后应是奋起,应是对生活充满信心。“潮汐在额头写下条条岁月/那是生活的路”(《船夫老大速写》)。这虽不是戴凌云最好的诗句,但那指向是清楚的,它告诉人们生活就像潮汐,有涨便有落。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哲学观念的演绎,而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感受。作为一个油画家,戴凌云更擅长形象思维。从黎明的到来中,诗人感到了“从此,辽阔的海上/就有了一条汹涌着阳光的路”。这不只是客观存在的海,它还是生活的海,人生的海。洒满阳光的路,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人生也并不是只有眼泪,没有欢歌;生活也不是只有痛苦,没有春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深化了,而且这种认识溶化在形象里,使诗作显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音乐就这样洒下来

就这样洒在你的桌子上

你旁边的木制椅子上

靠背上挂着的吉他上

阳光像一位偷渡者

穿过玻璃窗

做着轰轰烈烈的旅行中

一次短暂的停留

人有时就需要这么一次

偷渡一样的冒险

——《安宁无事》

音乐洒下来,这是不可能的。洒下来的是阳光,阳光中有音乐,音乐中有诗人自己情绪的律动。善于思考的诗人的这种发现叫人无法平静。诗人表面的平静无法掩饰内心“不可开交的厮杀”。如果说《母亲》等诗作是从外在形象的勾勒中显现自己的所思,寓无限于有限之中,在偶然中显示必然;那么《安宁无事》则是在感觉的导引下,直探人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诗空灵洒脱。这是一种渐次推进的思维方式,反映了诗人对诗艺的新探索。他在《山之情绪》写道:“一队人马从夜里开过来/在最寂静时分/推动人间最缓慢的秒针/在乌云微开的山巅/挥手指处,满天风云/成一首壮丽的诗篇”。写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经过六盘山的诗歌,我接触的已不算少,但最叫我倾心的还是这几句。这不只是手法新,更重要的是惊人的准确,且又富有诗的质感。不仅在诗艺上有所开拓,而且在诗的境界上亦有所拓展。

站在离你最近的河边

许多飘落的叶子顺流而去

河水倒映的是缥缈的山顶

游人如晨星般寥落

只有农民还沉浸在收成的重量里

他们的孩子

肩上是书包和一捆尚青的柴禾

微风吹动白云

它不能明白你的思绪

在山的影子出生

如何逃开山的影子

度过一生

这大概是《山之情绪》里最能凸现诗人自己的两节诗了。

作为土地的儿子,诗人最不能忘情的便是他的父老乡亲。他想的是农民的命运,他关心的是这些数量众多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诗人一方面写劳动者的博大胸怀,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单调刻板的生活态度提出善意的批评。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乡亲们的勤劳、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经得起艰辛生活磨练的品质。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又不能不对他们有时流露出的庸俗给予顺手一击。每当这个时候,诗人也许很痛苦,但又不能睁着眼睛把疮疤说成花朵。“在山的影子出生/如何逃开山的影子/度过一生”。这里不光包含着关心他人命运的情思,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也在一种影子中生存。不错,几千年相沿成习的民族素质和思维方式,不可能不影响这批从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然而生活是向前发展的,科学的态度是:该发扬光大的就发扬光大,该抛弃的就坚决抛弃。

《山之情绪》,其实是诗人关于山的有关情绪。这里既有对山所象征的劳动者难以言状的复杂情绪,也有对诗人自己的剖析。劳动者生活的艰辛、沉重,诗人自己的感慨,这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情绪流,猛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我们不仅窥见了诗人与土地的联系,而且也看到了诗人与土地的不同,他们已不再满意过去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目光在向前延伸。他们有“牛车的向往”,又有“马达的希冀”,他们比老一辈有着更为辽阔的视野。

对于“山”的命运的思考,使诗人觉悟了。世界上唯有劳动者是可敬可佩的,他们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母亲那条“短而长”的人生之路,父亲那像老墙一样“收拢阳光”的无私奉献精神,船老大额头上写下的“条条岁月”,以至辽阔的大海上“一条汹涌着阳光的路”,这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是令人困顿的,但又是充满希望的。劳动者“他们并不知道后羿”,可“他们知道夸父”,他们像夸父一样始终义无反顾地追求着。而我们知道后羿又怎么样呢?此时此刻,作为知识者的思维特征似乎淡化了,诗人也变得单纯了。但这种单纯乃浓后之稀,由厚变薄,是对生活更深一层认识的表现。

高原的太阳,整整一个夏天

都溢发着向日葵的芬芳气味

家乡的天空辉煌如金

父老们的胸怀

太阳般温馨而宽广

——《向日葵》

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礼赞!这种礼赞比起诗人以前的感激之情来得深刻多了。是的,在经过了对苦难父辈的不同角度的审视后,诗人心甘情愿地“认同”。

“向日葵的形状是我们崇拜的/太阳的形状/从远古的祖先开始/崇拜你的道路就一直延续至今”。追求“太阳”,从我们远古的祖先就开始了。意识到这一点,诗人的自尊可能会挫伤,甚而为自己的近视感到好笑。然而像大山一般普通,像向日葵一样执著的劳动者,却并不在乎什么,他们永远注目的是给大自然带来生机的太阳,他们崇拜的是给人类带来温暖的光明之源。

太阳呵,你注入我的肌肤

让我们免于严寒的侵袭

朴素如衣服上的补丁

在阴雨的日子里

我们仰视你指出的道路

深入泥土和河流

听遍草叶一次次变绿的声响

在无边无际的阳光下

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攀援离你最近的草木

靠近你——太阳

我的兄弟和姐妹呵

切不可丢掉太阳的这种品格

——《种植太阳的土地》

在诗人的眼里,劳动者就是太阳,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则是“种植太阳的土地”。诗人深情地呼唤,太阳庇护了我们,太阳培养我们长大,因而我们“切不可丢掉太阳的这种品格”。这感人的歌吟,既是对人的感情世界、精神品格的概括,又是对理想社会的呼唤。

向日葵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我的家乡遍植向日葵”,向日葵的朴素亦如劳动者。诗人在这儿做文章,就能以形传神,反映出劳动者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自己的思想认识。

“天晴的时候”,母亲“背倚老墙”晒太阳,“为了天天能看见/绿的希望”;而父亲则“收拢阳光”,“撑起一间暖烘烘的土房”。他们的眼前终于有了一条“汹涌着阳光的路”……执著的《向日葵》始终追随着阳光。从戴凌云对太阳这个意象的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青年诗人的认识轨迹和情感历程。

是的,戴凌云追求的并不是对生活现象做些“素描”或是“速写”,他更为关注的是探讨生活的本质,用凝重的油画这种形式真实地表达劳动者的意愿,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戴凌云从开始创作到现在,已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数百首诗作,40多篇小说、散文、评论,以及大量美术作品。上海学林出版社曾给他和友人出版了诗合集《蓝潮》。然而无论用何种形式创作,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他都没有停止过对劳动者命运的思考。而他自己则像高原上的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执著于自己的理想。

1992.6

同类推荐
  • 萧红文学精品选

    萧红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著名才女,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生死场》在内的小说作品8篇,《失眠之夜》《夏夜》等散文作品22篇,以及部分诗歌作品。每篇作品都深受读者喜欢。
  • 妞妞(少儿版)

    妞妞(少儿版)

    《妞妞》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了的小女孩——妞妞。由于妈妈孕期的一次意外生病,妞妞出生便患有眼部恶性肿瘤,父母给与了最细心的照料,但仍旧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在陪伴妞妞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有欢喜有无助,有下相互扶持有激烈争吵,父亲周国平用感人的文字记录下来,带给读者很多启示。
  • 触摸四季

    触摸四季

    本书实际上记载了无数触摸心灵的故事。体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关爱。
  • 村上广播

    村上广播

    日式杂煮——村上味的鸡毛蒜皮和生存之道。“相当有问题”的村上春树的五十篇“相当有问题”的个人随笔。小确幸、唱片狂、寿喜烧爱好者、总之很爱猫的闲人村上。本书从2000年3月开始在杂志《anan》上连载,横跨1年时间,包括50篇随笔作品。“披萨”、“唱片”、“罗得岛”、“弗吉尼亚·伍尔夫”、“炸面圈”,单是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丝的眼球。当然,里面还包括很多新的话题,比如“火烧胸罩”、“柿籽问题”、“胡萝卜君”等,其中“鸡素烧”、“粗卷寿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话题有很多,整本随笔集充满了村上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身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奖颁奖仪式时的记忆“关于西装”开始,边引用钱德勒小说里的台词,边对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题之一“死亡”进行考察,以“说再见”结束。“我觉得自己在相应的背景和音乐中得以从个人角度对二十世纪顺利告别。”(说再见)这一末尾的话表现出这本书标示着村上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说转换期这一重要节点。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此致我们的梦

    此致我们的梦

    小镇女孩从小学习芭蕾舞蹈,气质从小高人一等。但这一份独特,却适得其反。绝望之际的她和母亲准备自杀,却被路过的好心人所救。但后来女孩的母亲癌症晚期病发而亡,女孩母亲的朋友正好找来。她和那位母亲的朋友离开了小镇。三年后,女孩从阴影走出,在芭蕾舞界创造辉煌,享誉全球……
  • 大威天龙之传说再起

    大威天龙之传说再起

    本应死在渡劫中的李太真,意外借体重生。当他再次苏醒,却发现如今这副身躯并不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重修飞升成仙路上,频繁出现在面前的各种异能“穿越者”究竟从何而来?同自己一样寻找着“古神武装”的神秘组织又究竟有何目的?这副新的身躯之中流淌的“御灵血脉”和“龙族血脉”又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出现,最后居然全都指向了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天宫”。然而面对这些,李太真却丝毫没有再怕。“调虫小计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这是一个大神重新练号的传奇故事...
  • 雷动九天

    雷动九天

    战体横行、法体滔天、道胎绝世、妖体祸乱、巫体称霸……帝王体傲视凡俗、四灵体术法无尽、歃血体异军称王、魔尊体以尸为兵、轮回体操纵生死……这是一个体质为尊、群雄割据的夺帝之世!相传,每隔数百万年,就会出现可达永生的不朽帝座!永生不死、掌控乾坤、群雄臣服、傲视天下!
  • 在那个夏天喜欢你

    在那个夏天喜欢你

    讲述了女主在某个夏天接受了男主喜欢她的故事,根据真实情况改编
  • 反正不灭

    反正不灭

    这是舍利子?有这种比篮球还大的舍利子吗?
  • 撞了南墙就回头

    撞了南墙就回头

    他爱她?她爱他?他爱他?他会在谁的身边停下,谁才是她最爱的人,兜兜转转,他们还会重新开始吗?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功励志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功励志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
  • 冷宫娘娘有喜啦

    冷宫娘娘有喜啦

    “皇上,不好啦,冷宫那位把贵妃娘娘打晕了。”太监来报。皇帝下令:“命她速来朕的寝宫领罚。”忙着宫斗的众妃嫔表示,敢动皇上最宠爱的贵妃,冷宫这位离死不远了。谁知这位娘娘当晚夺得圣宠,震惊朝野后宫。**重生前,慕辞想要皇帝独宠。重生后,她想要皇帝死远点。什么,她有喜啦?她连夜澄清:“没有龙嗣,没有私情,日月可鉴,恶意造谣的死全家!”次日,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接她出冷宫:“爱妃怀有龙嗣,小心身子!”慕辞:“……”【划重点划重点,本文双洁】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 艾在西元前

    艾在西元前

    祭司,征战,神殿,是谁的从前?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西元前,林离却发现这个世界跟歌词里写的完全不一样...咒纹圣殿、四神仆、机甲构成的棋武士、突然出现的‘系统’却不知道确切发动的条件,只有完成‘系统任务’,才能找回回家的方法...但随着‘系统任务’的深入,林离发现这个时代实在太过诡异了。无数‘神祗’降临肉身容器之中,只为加入‘神格’与‘魔格’阵营之中,去逐鹿真神留下的宝藏...而所谓的神...似乎也不是一切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