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4100000025

第25章 读书札记与序言点评(4)

有乐趣的生活

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动物。步入老年后,由于子女独立,父母过世,老年人很容易造成情绪无聊和心灵孤独。这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病毒”。珍惜老年就必须排除这些“病毒”,最好的对策是有乐趣的生活。有乐趣的生活,会使老年人摆脱无聊的干扰,远离孤独的危害。老年的孤独感既不会发炎,也不会流血,因而常被漠视。实际上,老年孤独感是一种心理上的“饥寒交迫”,是破坏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精神杀手。当然,社会和亲友固然应该更多地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而更重要的是,老年朋友要努力去创造有乐趣的生活。这是老年朋友摆脱无聊,抵抗孤独的最有利的法宝和武器。

如何珍惜晚年的时光,创造自己有乐趣的生活呢?

一要开阔心胸视野

老年人活动的全部天地往往就剩一个家了。但我们的心胸不能只局限在小家里。老年人要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充分利用铺天盖地的新闻信息,体察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感受社会发展的多姿多彩,心随世界脉搏而跳动,眼观时代风云而闪耀,自然就会情融入社会心回归百姓,主动把自己和时代联系起来,无聊和孤独也就退避三舍了。

二要扩大人际交往

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人类绝对的需要。人老了,往日的人际交往逐渐疏淡是正常的。老年人要接受这种现实,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积极地去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半径,在维系老朋友的同时,多去结识新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带着一种与人为善、相安互助的真诚和新老朋友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和倾诉,无论倾听还是倾诉,都是一种很温馨很幸福的境界。在倾听的过程中分享快乐,增加快乐;在倾诉的过程中分担痛苦、减轻痛苦。有了情感的润滑,老年人的生活自会充满乐趣,珍惜老年才不是纸上谈兵。

三要开发生活情趣

情趣是无聊的天敌。老来的闲暇为我们开发情趣提供了可能。老年人可以练书法、学绘画、写诗文、搞摄影;可以弄花木、养金鱼、下象棋、品香茶;还可以打太极、动双腿、游山水、赏风景……如此等等,并不是期望得到什么,而是要学会收获一种心情,感受新鲜和好奇,让老来的生活多有情趣,多有愉悦。这样,生命质量的提升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珍惜老年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因为那是老年人自我心灵的真实感受,是一种精神的满足。

老年朋友们,请珍藏你的生命借记卡,请珍惜你时日不多的老年生活。生命是我们能够唯一享用的。如果你懈怠,或者挥霍,你就彻底对不起一个人,让那个人在无望中泪水流淌。这个人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某个亲人或朋友……要知道你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自己,因为你不懂得珍惜,你没有读懂生命的意义。

珍惜老年,是我们的生命责任!

珍惜老年,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美好追求!

从俞敏洪的演讲说开去

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俞敏洪应北大校长之约做了演讲。这位北大老校友、新东方创始人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的两个小故事耐人寻味。

第一个讲的是别人。有个企业家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家庭比较富有。上大学的时候,他每个礼拜回家都会带6个苹果到学校去。同宿舍的同学都以为他会分给每人一个,结果是他自己每天吃一个。这件小事,那位带苹果的同学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自私的印象。后来,这个企业家事业成功了,而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没干成什么事情,就希望到这个企业家的公司工作。这个企业家没有接受他,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个苹果,所有人都不同意他加盟。

第二个讲的是他自己。俞敏洪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每天打扫宿舍卫生并为同学打水,并且一直坚持了四年。他说,这件事没有白做。十年后,他创办的新东方具有一定规模时,希望有合作者,他就带着大把美元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挖那些昔日的同学。那些同学回来了,理由却很意外。同学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干新东方吧。”

两个小故事的结局,看似都很意外,但完全在情理之中。如果当年那个同学能分苹果给同学,俞敏洪不为同学扫地打水,很可能是另一种相反的结果。

大千世界,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事物之间总有因果联系。有些事情前后也许相距很久了,但一旦前后发生联系,必然显现出因果间的关联结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看似意外之事,却在情理之中。换言之,利人之心和为善之举就是一粒金种子,只要将其播在行动中,若干年后,必能结出金苹果来。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投桃报李,善行有善报吧!

美好之所以成为美好,是因为人们对它的态度。人与人之间非自我功利的殷殷相待,会使梦想开花,会让未来收获。无数事例告诉我们:你的时间和心血不会白白浪费,它们总是按“能量守恒”定律运行。你用了什么样的心,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

换一种视角看,人与人在交往相处中,真诚相待,多为对方着想,用一种“精神”和毅力来做好身边的小事,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体现出一种品德和人格魅力来。只有到这时,小事才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不要轻视身边的小事,不可漠视生活中的举手之劳,重要的是心中时时有他人,做事处处利他人。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赋贤集》序言

今年重阳节,市教育局组织退休的党员同志往惠农区游览黄河公园,参观市二中迁址新建成的校舍。午餐时,宋辅汉老师告诉我他准备出一本书,请我为书作序。过了两天宋老师把书稿拿给了我。“赋贤集”,三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书的名称。随后看了作者简介,宋老师生于1930年5月4日,已过完了80岁生日。一个年过80的人仍要出书,一份感动从心底涌起……

仔细读了书稿,我真正理解了“赋贤集”的含义。

赋者,敬仰、赞颂之意也;贤者,古今有德才、值得怀念之人也。从书中内容看,贤者包括:为石嘴山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和同仁朋友;如刘堂琛、张海滨等;历史上为开发石嘴山,泽被后世的古代先贤,如蒙恬、通智等;当代关注民生,抗险救灾贡献青春的英雄们,如玉树、舟曲抗震防洪的烈士;还有自己的父母、亲人和家乡的朋友等。

人们常说,老年人多怀旧。书中文章,有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如《翻越六盘山》,也有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如《探访省嵬城》、《我的家乡》等。“教育琐忆”中的文章写于作者退休之后。书中的诗词大都是近两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玉树抗震、舟曲救灾、潘阳湖防洪的深切关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位关心时事,体恤民情,对国家、民族满怀深情的老人,哪里是怀旧的老人?

作为80高龄勤逸耕耘4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书中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教育情结和对我市教育发展的热切关心。“教育琐忆”篇中既有对建国后全市教育发展的回顾和对当前基础教育的建议,也有对教育前辈的缅怀。在《师德常在,风范永存》、《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中作者深情地回忆老校长刘堂琛为石嘴山教育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里有赞颂之情,也有缅怀之意。老校长是石嘴山教育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作者的岳父。因此,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其他的篇目,如《叶松林老师的哀怨》、《挚友张海滨老师》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和“文革”当中,让我们既认识了旧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步履艰难和教师工作之艰辛,又使我们认识了“文革”对基础教育的破坏和对教育工作者的摧残。

宋老师何以对石嘴山的教育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不仅缘于他教师阅历的丰富,更得益于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影响和师德熏陶。他的岳父和父亲都是十分敬业的教育工作者。他有40年的从教经历,从乡村学校到省重点中学,从县教师进修学校到市教研室。无论在哪里,无论担任什么工作,他勤勉、踏实,热爱学生,尊重同仁,协作共事,严于律己,不求虚名。这些品质深深影响了他从事教育的两个儿子。

直到退休后,他依旧心系教育。从“教育琐忆”中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老一辈师德风范的敬仰,对我市教育发展的关注,涉及到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家庭教育等。真可谓忧教深思,其情浓浓。这些文章,对于今天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职业营养。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精神需要一代代传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表达了育人的不易,而且也告诉人们:认识教育,真正理解教育,不能不去关注它的历史。这或许是本书问世的第一层意义。

季羡林先生说过:“回忆能净化人的心灵”。宋老师不间断地抒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一次次对自我心灵的净化和精神洗礼,而且书的问世,将会启迪后人,从地域文化的意义上深刻认识石嘴山,从对石嘴山历史沿革的解读中,体悟家乡的今昔变迁和未来发展,使心灵获得濡染,去为石嘴山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量。“我爱家乡的山川,我与家乡的山水情缘,逾久弥深”。故土山水的熏陶,铸就了老一辈浓浓的家乡情怀。宋老师挚爱生活、钟爱自然、热爱家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和古建筑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读了《黄河前套》、《我与贺兰山的情缘》,我从心底理解了当个人生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情感就获得了一种广阔的境界。虽然,自然是朴素而低调的,犹如身边的贺兰山、黄河、古渡口,但它们却为人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让所有与它联系的事物都熠熠生辉。生活在石嘴山的年轻一代,将会从书中读出家乡的厚重,受到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这正是本书出版的又一层意义。

培根说,老年而有热心与活力乃是于事业极好的气质。我以为,老年而有热情与活力乃是于人生极好的心态。品味书中文章,使人感受到作者敬仰古今贤达、英烈,缅怀亲人、挚友,是把这份情思化作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和心理养分,激励、鞭策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做一个内心充实,积极向上的老人。

第三篇人生感悟中的《心愿》、《退休》、《抒怀》等诗作,集中表达了作者“岁月八十不徒闲,读书是为充够电”;“渡海上山需登攀,求知务必勤和勉”的好学不厌,乐观积极的心境。大凡退休了的老人,只要阅读本书,都会被作者的这种成熟的人生心态所感染和激励。这也是本书出版的第三层意义。

人生总是要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成熟是一个人阅尽人间沧桑的一种大度从容,是一种做人处事善于自控的圆润状态。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阅读《赋贤集》,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成熟的人生心态。他对挫折和逆境处之泰然。他奋斗不息却淡泊宁静,不作非分之想,不为虚名所惑。他宠辱不惊,散发着灵魂的正气,充满着心灵的自由和思想的尊严。

这些无不对我们有许多启示和教益,故而为序。

用教育艺术开启写作的闸门

——《我“哄”学生写作文》序言

翻开《我“哄”学生写作文》的书稿,我很快就被学生那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所吸引,被作者流露在笔尖的那浓浓的师生情意所感动。我仿佛置身在鲜花遍地、溪水淙淙的五彩缤纷的花圃之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很难想象,《我“哄”学生写作文》出自西部偏远地区的一所普通中学的师生之手。书的主编佐红星老师自大学毕业走上讲台,从农村初中到县镇高中,经历了16个年头的不倦探索,潜心研究高中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其精神的执著,治学的严谨让人敬佩。这正是我乐意为该书作序的原因。

考察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多数教师的价值取向是应对高考。教师为应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练。甚至到高中毕业,相当多的学生还并未真正认识到写作的真谛,也很少对自己的写作有所感悟。自然,语文教师之中,不乏有志之士探索提高学生写作的路子。而像佐红星和他的合作者这样从关注“写困生”的作文现状入手,坚持长期研究学生写作心里,全面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情况并不多见。全书从“写困篇”开始,继“素材篇”、“指导篇”、“提高篇”、“感悟篇”。在每篇之后附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以印证本篇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做到将理性思考和感性说明有机结合,由此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的指导系列。

同类推荐
  •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自己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本套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树人文库-触动一生的神话故事

    树人文库-触动一生的神话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热门推荐
  • 我只有一半的身体控制权

    我只有一半的身体控制权

    “魇”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结局,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
  • 天下秘籍

    天下秘籍

    国术,只杀人不表演的武术就是国术!秘籍就是老一辈人呕心沥血的传承。天下秘籍,讲的就是国术传承的故事。
  • 何处春风不思归

    何处春风不思归

    一睁眼,元意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她居然坐在花轿里!什么情况?怎的一睁眼就到了这地界?!还有——这个穿着大红喜服黑着脸一脚踢开轿门的男子……难道是……一切都无可逆转。一朝穿越,且看她以元书意之名如何在本家夫家立稳脚跟!
  • 修仙一号传

    修仙一号传

    一名妖娆的二逼青年——尹颢,在他爷爷给他留下的遗产处,发现了一个虫洞,穿越到了修仙世界,那么他在修仙世界会闹出什么事情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名其妙成了魔法师

    莫名其妙成了魔法师

    emmm,突发奇想,写了本这个,感觉还可以,时间线啥的自己去摸索吧
  • 凰医废后

    凰医废后

    堂堂将军大小姐,不学女红学骑射,更有一双西医圣手。助心爱的他夺帝位、平内乱,谁料却换来后宫深处三年冷落禁锢!故人心死,恩宠不负,那就气死渣男,斗死小三!诀别皇宫,勾搭美男,过她的逍遥人生,快意恩仇!她就不信,她老爹是将军,前夫是皇帝,更有闵王朝第一首富做她的后台,开得起医馆,做得了老板,这样的三好女人没人要?可是,为什么前夫突然频频纠缠,美男身边危机重重,宫里宫外好戏连篇。她医得了人心,却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人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葫风暴

    仙葫风暴

    一根仙藤种于泥丸之中,七宝仙葫蕴育其上,葫内藏惊天神通,仙葫出世之日,便是那乾坤动荡之时!天星大陆,修炼之道昌盛,在这方世界内可谓是强者如云,高手如云,天才妖孽更是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然唯有那至尊之身,方可主宰一切!少年李峰,自地球而来,手持仙葫,势必要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掀起一场惊天风暴!待登上那至尊之位时,俯瞰众生,看一看这臣服的天下,到底是怎样的景致!
  • 四方大世界

    四方大世界

    “师兄,现在怎么办?”“老师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们只要看着就好。”青年立于山巅之上,一裘白袍随风而舞,他看着远处的落日道。“走吧,去下一个世界。”“晚点吧,让我再弹一曲。”旁边少年扶起琴,双手落在琴弦上,看着不远处跪着的人影,叹了口气。……
  •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我叫陈正良,我是青春的一个过客,我遇到若干个喜欢我的人和我喜欢的人……青春是肆无忌惮的年华,我伤害着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着……就像所有冬眠的动物一样,我蛰伏了一个冬天,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悄无声息地淌过半年,这让我矍然惊觉时汗流浃背,愁容满面……我开始频繁地回忆那些过往,而回忆仅仅是后来的故事……我的大学,我的恋人,我的理想,我的青春,我用心写下这一行行字,以祭奠我渐在凋零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