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100000363

第363章 后记

我爱古体诗,尤其喜爱古体诗中的近体诗。受家父训导,自幼即对诗词曲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阴晴雨雪,秋肃春温,有时间就钻进老院的厢房里(也是大家庭的仓房——于我相当于书房)翻读父亲珍藏的文学方面的书籍,吟读背诵,转录抄写,虽然也背诵一些唐诗宋词,但数量有限。真正研究古体诗是在大学期间。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迈入神圣知识殿堂的幸运儿。文科学生的爱好多是相近相同的,同学间,对对粘粘,平平仄仄,相互切磋。

那时还仅限于格律的基础入门,真正动笔写诗始于20世纪90年代。工作之余,对格律进行深入探讨。以诗词艺术感悟生活,抒发胸臆,车上、枕上、厕上、机上。或触景生情,或寄思忆旧,或放浪形骸,或感时伤怀,随情而发,因事而咏,借诗言志,仗律以歌。

我是格律的忠实守护者和实践者,故我的诗多为格律诗,有五言七言,有绝有律,偶尔四言六言,偶尔古风和填词。“戴着脚镣跳舞”,迈不开,扭不活,跳不好,有时甚至跟不上节拍。好在孤芳自赏,不期登大雅之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顺乎潮流,偶用新韵。第一本《诗风墨韵》出版后,得到很多读者和同仁的支持和鼓励,遂鼓起勇气,将近年零散之作选取整理衷为一集,按年代先后为序编辑,权当以诗词记日记了。

我爱诗词,更爱书法。在书法、诗词的艺术海洋里扭珍觅宝,悟道参禅;在翰墨与人生的机理和玄妙中享受着快乐,感悟着真谛。余出生于兴京(现抚顺新宾),长于老院(老家平顶山之庭院);曾旅居江南,游十里秦淮,赏三分明月;寄三处幽梦,书满纸情思。感悟生活,逸兴乃张,故尝发于心,行于思,溢于笔。闲来吟词弄句,泼墨挥毫。多年的现地墨海,对书法与诗词悟出些许新意。或曰:书画同源,我谓:诗书同道。

书者,抒也;诗者,志也。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书法乃书法家的心迹。书以载道,诗以咏怀;诗书合壁,道显志扬。书法助以诗词,笔凝韵致,字美文朗;诗词寄以书法,骚风墨韵,律庄音谐。字如其人,文更如其人。诗词乃性灵之声,因情而发,缘情而歌,所歌之律体,定有声律与章法。平仄叶和,对粘严密。书法乃视觉之美,借笔抒情,以墨传香,在浓淡疏密问俯仰提按,毫端砚底需墨生辉。诗词是心志与音乐美、韵律美相拥抱;书法是情致与线条美、墨韵美相融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融于中而志于墨。

书法乃笔、墨、纸的综合艺术,依“八法”为宗;诗词系音、韵、律的宫调谐弦艺术,遵“五音”为调。书法展毛笔之特殊功能,在黑白之间排兵布阵,急徐浓淡,跌若起伏,飞白中见神韵,枯涩中显空灵,给人以视觉美的震撼。诗词是音乐与情感融合的最高人文艺术,循其音韵特有格律,平仄低昂,起承转合。

或黄钟大吕,或阳春白雪;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骏马奔腾。给人听觉以美的按摩。无论书法还是诗词,皆须遵循规律,承继传统,横竖撇捺须遵其规,秉其法;平上去入必合其辙,守其律。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抒胸臆、展风骚、格心志、悟艺道,诗词的缠绵恻与书法的神韵气度,挪移通感,相映生辉。

诗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文化是诗学编码,诗巳经沉淀到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蕴藏诗的意境,诗的风神。唐诗瑰丽而奔放,吟出大唐盛世的盖世风骚,绝伦于千古;宋词豪放而幽婉,唱尽两宋兴衰之沧桑,流芳于万代。纵观华夏艺苑,诗人与书家互为光耀,书法与诗词转借成章,泼墨捍毫蕴藉诗情,浅吟低唱规矩章法,如是,才能渐入妙境,萧然尘外。

回忆前半生的经历,可谓在“半游宦海半耕田”中度过,宦海沉浮,砚田浓淡,都在风霜炎凉中饱尝。以书道悟世道,以翰海参宦海,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社会万象无不在平仄、黑白中映射。古人云: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笔者志于律诗实践与探索盖二十余年矣。生性善于咬文嚼字,循规蹈矩,故诗多为近体诗,律依“平水韵”,个别假以古风,韵遵新旧,古今分明,读者自能辩也,故不另标注。

此书经数月整理,终于付梓。借此机会,对倾情相助的著名作家龚文宣先生深表谢忱!感谢傅庭麟教授、作家李劲拨兄操刀作序;感谢诸位书法家挥毫献墨。笔者自知才疏学浅,书中井误在所难免,祈望方家、读者不吝赐教。

范振斌

乙未岁抄于北京傍梨斋

同类推荐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探访逝去的时空

    探访逝去的时空

    本书是格致文库之一种,这些文章是作者三十多年陆续写作的结晶,其写作之因,往往是兴之所至,随意而为,或应约而作,没有总体的规划。当年作者考察过的地方,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其具体面貌现在也应该有所变化,但它们的历史背景和内涵是不会改变的。由于这些文章保留着对考察活动的美好回忆,承载着作者与一起考察的朋友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凝聚着作者通过考察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 老舍精读

    老舍精读

    老舍创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用貌似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城市贫民、小市民(尤其是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和命运,深刻揭示了他们在历史潮流冲击下的惶惑、进退维谷。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满是京味儿。吴小美所著的《老舍精读》对照老舍作品原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老舍作品中出现的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我们阅读老舍作品拓宽了视角。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热门推荐
  • 请忘了我爱你

    请忘了我爱你

    老天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让乔思挽遇到了舒以森。十五岁前,他们是人人艳羡的青梅竹马。十五岁后,她离开家乡独自前往英国,为了自己死去的母亲。二十岁时,她终于归来,令她庆幸的是。就算她一直在走,那个人却一直在原地默默地等。
  • 求知文库-流动的湖光树影

    求知文库-流动的湖光树影

    我很荣幸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任命为国际淡水年特使,深感有责任唤起民众对淡水资源的珍惜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欣欣向荣。正如总干事在国际淡水年发起仪式上的致辞中所倡议的:“为了世界和平、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关注、珍惜和分享淡水资源。”
  • 贪生树

    贪生树

    仙路漫漫,步履维艰。若不追寻长生之道,与蝼蚁何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影谜墓

    诡影谜墓

    巫峡水鬼,三眼烛龙,狐面血尸,食人血藤,蚀骨蚂蟥,古墓丽影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林纵横一路人能否在险境中活下来?他们能否寻觅千年谜团?故事环环相扣,悬念重重,值得一看……
  • 魔法幻影

    魔法幻影

    意外穿越,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人造的石像鬼,还是有主人的那种。一开始学习魔法只是为了脱身,却不小心让自己成为了学霸,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分身。随着在魔法之路上走的越来越远,自己的分身也越来越像是真正的人,事情似乎变得复杂起来了。终于有一天,我,带着一群我,和另外一群我打了起来。当然,这只是演戏。
  • 大美时代

    大美时代

    一本描述美术学院生活的职业文万长生,他考的是国画系……可他也没想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灵炼金术士

    死灵炼金术士

    你们的身躯已经死去,但是你们的灵魂将会不朽。我的同胞们,再一次屹立在这片大地之上吧,将你们的身躯化为我的利刃,用你们的尸骨砌筑我的城墙,编写自己的史诗,创造我们的神话。让我们来为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
  • 我的无敌女帝俏仙女

    我的无敌女帝俏仙女

    九转天涯不见君,生生世世心难寻;长歌落幕曲终尽,相遇时节泪销魂。三千世界画不出完美灵魂,九天之上可有生灵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