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1600000026

第26章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2)

这种类型的读者,他们对自身的需要很重视,自己来选定所阅读的应用文章,而对与自身需要不相符的文本,则往往或者不予理睬,或者一目而过。他们注意接受应用文本提供的内容信息,但是,不一定按照文本的内容去办事。有些需要型读者更是由于自己的“阅读经验”或“事实经验”,或由于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期待水平”,往往导致和应用文写作初衷相悖的结果。

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读者主体,对应用写作主体来说,一定要在写作或撰制之前,仔细分析阅读主体的需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去写作撰制文本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另外,在写作中,一定要加强“读者意识”,要认识到应用作品只有在读者能动的接受并付诸行动或需要得到满足时才算获得成功。

(6)兴趣型读者

所谓兴趣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在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就会形成各种兴趣。应用文所反映的是大千世界各种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应用文本的读者称之为兴趣型读者。例如兴趣型读者到图书馆总是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而产生对文献情报的需求。他们对文献情报的需求比较固定、具体、明确。

又如读者上网浏览,每个人都很有习惯性行为,自觉不自觉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网站、网页,一般不会在网上乱花时间,对不感兴趣的可能没有一个人把一个或几个网站的所有内容都仔细地浏览一遍,这就是兴趣型读者的特点。

兴趣型读者也是大众传播中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主体在面对这种类型的读者写作撰制应用文时,就要注意抓住信息的特点,准确选择读者注意的“焦点”。

二、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作用

1.写作受体是写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写作受体“接力”,写作行为就不可能达到终点。纵观写作活动的全过程,写作受体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调节、修正、激励的作用。在写作感知阶段,写作受体影响写作主体对描述对象和写作体式的选择。在写作构思阶段,写作受体是写作主体在构思过程中有意无意关注的一个侧面,从而间接影响写作构思。在写作外化阶段,写作受体通过写作载体干预外化的进行。因此,读者实际上以隐蔽或公开的身份参与了写作,不断推动着写作,并最后促使写作活动顺利完成。

因此,写作受体虽然是文章的受体,但他们事实上是间接参与写作过程的。因为文章功能的体现和实现,都是通过写作受体对文章的阅读、参与和实践,才得以落实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定向作用。应用文写作中,由于写作受体的不同,写作主题在创作成品时,其目的、要求、标准、作用都有所不同;二是制约作用。应用写作中,写作主题的写作必须以写作受体的需求作为依据,即使是同一内容的公文,因受体是上级、平级还是下级的不同,写作主体也必须考虑行文用语的不同;三是反馈作用。没有写作受体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写作受体的正反馈会鼓励写作主题进一步深化认识和优化表达方式;写作受体的负反馈,也促使写作主体修正认识和调整表达方式。

2.写作受体是文章价值的实现者

作品是作者与读者接受双向作用的结果。被人诵读的诗才是诗,被人接受的小说才是小说,否则它们仅仅是一堆印刷符号。这些印刷符号具有潜在价值,当它与读者的意识共同作用,被读者感知并引起反映时,其中潜在的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才会得以显现和激活,从而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和效果。

3.写作受体是文章的再生产者

接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伊瑟尔认为写作受体的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还原、再现、复制的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写作主体的观点,而是一种积极、能动、建设性的活动。写作受体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凭自己的经验去还原并丰富原文的含义,从而产生新的认识。所以,通过读者的阅读,文章的价值不仅没有损耗,反而不断出新。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丰富了原作的底蕴。

(二)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写作活动没有读者的参与,无法获得最终的实现,无法获得现实的意义。写作受体一直影响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具体影响为:

1.写作受体促使写作成为社会行为

写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方法与技巧为手段,以反映客观生活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为目标,通过创造精神产品来影响写作受体的精神世界,起到传达、交流和沟通的作用。那么读者在阅读和接受的过程中,在写作主体与受体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关系,构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写作活动成为社会活动。也正式有了读者对写作主体的影响,才使写作更有社会意义。他们的生活因写作而充实,他们的生命因写作而闪光。

作为社会人的作者,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创作既获得了自身的价值实现,又通过读者实现了社会价值。

2.写作受体一直影响写作活动的走向

当今写作领域如果写作主体心中没有写作受体,就没有阅读其作品的市场,因此读者对写作人有着心理影响,写作时会有很多心理变化,会影响写作活动的走向。

读者的阅读反馈影响写作主体。任何文学作品或应用文文体,都有一定阅读群体,现实中的阅读者不少人表现主观能动性,阅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思考、阅读质疑等通过不同渠道反馈给写作主体,即使国家出台的文件和政策,也有人品头论足,甚至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由于阅读群体认知水平不同,对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影响就不等。有的是专业人士反馈,有的是非专业人士反馈。

应用文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生活中的人也只能对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和内容引发思考,所以应用文写作主体就有相对的阅读群体,这个群体对写作者的影响是经常的,有时是巨大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五位教授沈岿、王锡锌、陈端洪、姜明安、钱明星,2009年以公民名义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关条款,此举获得从事拆迁法律服务的知名律师王才亮的支持。他们认为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的违法且过时,被质疑的内容共有18条,分别是第4、7、13、15、16条,第3章(共13条)。他们认为《拆迁条例》与《宪法》、《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保护公民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存在抵触,这导致了城市发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两者间关系的扭曲。五位教授建议,立法机关应以法制协调统一原则为基础,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以建立合法、公平、公正的房屋拆迁法律关系。教授的信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正计划起草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就是专业化的反馈,能影响写作主体重新思考问题。

2007年中国有一个“华南虎事件”,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是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拍摄到了一张野生华南虎的照片,但几经曲折,最后这张照片被认定有假。这期间新闻媒体为真假华南虎不断投放稿件,对这新闻产生影响的就是一些普通的阅读者,他们通过网络,通过取证还原事实真相,这不仅是一次打假行为,也是对相关写作主体的一次影响。

普通受体的这种阅读反馈还常常表现为一厢情愿式的介入和关注。比如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后,无数观众不仅善良地给演员寄药品、寄偏方,写信安慰她,而且还纷纷建议编剧导演们再拍续集,他们希望在续集中看到好人终得好报,看到人物命运能获得个大团圆结局。对于写作主体而言,普通受体的这种信息反馈未必即刻采纳,即使采纳也未必就能成功(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作品的续集以失败、以读者的失望而告终),但毕竟这里面包含着受体在特定时期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趋向,这对于写作主体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介入和关注还常常表现为联系实际的对号入座和对现实生活的呼唤。

3.媒介传播方式影响受体与写作活动的关系

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之间是依靠传播媒介建立起互动关系,因此,传播媒介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导致受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方式发生质的改变。在没有印刷的年代,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通过口头或在适合书写的材料上写出内容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读者对作者的影响是直接的。有了印刷品,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就不受时空影响,但对写作的影响只能通过事后的评说而曲折地发生作用。伴随着电子媒介文化阶段的到来,借助电子网络技术,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同时在场(在线)交流,人们可以在BBS上留言、发送E-mail、在博客上交流等,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随时的互动,写作主体不得不格外重视受体的存在,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也就愈加显着起来。

新形势下,新媒介的运用,写作受体参与写作活动越来越追求零距离接触。如今受体的阅读愿望是在第一时间能读到作品,很多组织部门、作家已经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组织和自己的个人网站,随时发布信息,这样拉近了与受体的距离,使对话更加即时,网络技术在此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读者的心理愿望角度分析,写作受体参与写作活动越来越追求超前介入。所谓超前介入,就是指受体对主体写作活动施加影响的时机提前。传统状态下,受体对主体的写作活动的影响作用都是比较滞后的。当今,随着条件的变化,受体对介入互动的时间要求越来越提前,提前到主体实施写作行为之前或之中,他们主动地将自己的阅读需求、关注对象明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写作主体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作用。从作者的作品的期望角度分析,写作主体追求作品的可读性,但从受体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对阅读物有“可接受性”的要求。不同受体、不同的接受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接受物(客体)所包含的可接受性是不同的。受体有年龄、职业、性别、文化、趣味等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在阅读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如公务文书和专业文书,不同机关,不同行业就有不同受体,写作主体就要考虑这类受体,让其可读、乐读,并积极参与到主体的写作活动中。

三、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表现

写作主体在进行写作行为之前和之中,要主观地去设想受体将来如何阅读,这种阅读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动机之间是否能够统一等等,并以此来调整写作的行为。写作主体在写作的过程中预先设想受体的意识,就是受体意识。写作主体具有“受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主体兼具“双肩挑”的职能

写作主体是文章的直接创造者,但他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又以读者意识作为一种写作意识,在整个写作行为过程中,总在“我”和“他”的伴随中思考、假想,这就是写作主体具有“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叫“一肩挑两职”。在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不仅要以作者的身份考虑要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自己将要写或正在写的东西,从读者的角度来设想其阅读的效果。以便判断读者是否感兴趣,是否容易理解,是否会积极地参与其中。然后,又以自己“阅读”的结果来评判自己的写作,并相应的作出调整。正如萨特所说:“写作活动包括一种不言而喻的准阅读在内……”这种“准阅读”,构成写作活动中的一个“前反馈”调节机制,使写作活动中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使彼此的矛盾有可能逐渐趋于统一,力求写作成品有着高质量。

读者意识对写作行为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写作意图形成开始,读者意识就不断地作为检验的因素与写作成品的生成交织在一起。作者除了考虑要表达什么意图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出新、出奇,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注释、交代,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注意留下意识的空白,以诱使读者的主动介入。

2.写作主体要具备“吃透两头”的意识

写作主体写作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文字加工成的“作品”输送出去,希望读者能接受阅读,使文章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这“吃透两头”就是一头是自己经营的“作品”,另一头是自己必不可少的“读者”。吃透“作品”是为读者着想,吃透“读者”就是为“作品”着想。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要预先设想这部作品的阅读效果。

首先要想到作品符合哪一个阅读群体,这个群体已经知道什么、尚不知道什么、希望知道什么。这种事先的了解除了能明确写作主体所要传递的信息能否成为写作受体的需要,还可以成为提高传递效果的有利手段。

同类推荐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降低飞翔的高度

    降低飞翔的高度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宝贝,你是我的

    宝贝,你是我的

    一个是她生死相许的初恋,一个是她患难与共的爱人,看着这对失散多年的兄弟因她而成为仇人,她要怎么办?两个人的爱情是美好,三个人的爱情是什么??当爱情与亲情纠结在一起的时候要怎么选择?如梦般的人生便是本文女主,一个孤儿的坎坷情路。
  • 他她的日常

    他她的日常

    百无聊赖的宇终于迎来了高中,只是他好像遇到一个奇怪的人
  • 末日重生之丧尸出笼

    末日重生之丧尸出笼

    公元2162年已经陷入危机一百年,男主林天凡一次意外死于高等异种之手,回过神来竟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末世爆发年,在这时刻谁才能力挽狂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她成了某大佬的心尖宠

    快穿之她成了某大佬的心尖宠

    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再醒来,发现自己挂了。唉,为了复活,云洛不得不穿越的三千世界去做任务,赚积分,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丧尸世界,女尊世界,星际世界……咦?为啥这个人怎么总是跟着我呀?等等,这个男人的气质怎么这么熟悉,他不就是……
  • 重生做回心上人

    重生做回心上人

    林非晚是江枫眠的白月光,是前世爱而不得,却舍不得恨的人。全世界都知道江枫眠爱林非晚,而林非爱了江枫眠整整十八年却没有人知道。江枫眠十八岁生日那天,在KTV等了她一晚,却换来了她去美国求学四年。传闻中在律师界的林大女神为了赢不择手段,逼的十六岁的小孩跳楼自杀。他大婚的那日,她冰冷又疏离的说着恭喜。神父告诉他,那个电话是她用了十八年的勇气。。终于有人知道林非晚爱了江枫眠十八年。重回到那个夏天,他要重新做回她的心上人
  • 八戒自传

    八戒自传

    自从高老庄一役,俺被那死猴子用计收降,这色戒以后是不能再犯了。虽整天面对唐僧那头呆鹅和不开壳的沙师弟就让人烦闷,但是西行路上偶尔遇见了一些女菩萨,俺倒也可揩些油水,可毕竟不如当妖精时自在,真是气煞俺老猪也……。
  • 非正常的异世界

    非正常的异世界

    陈念辛穿越到了一个画风诡异的异世界。刚来的第一天他就被一位臂上能跑马的壮汉带到了一个“满城尽是肌肉兄/姐贵”的小镇上,在壮汉的诚♂恳建议下,为了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里获得基本的自保能力,不得不拜壮汉为师,开始了以成为魔法兄贵为目标的修行。直到有一天,一位自称旅人的金发正太告诉他,“你已经比小镇上的任何人都要强了,去南方吧,那里有更值得挑战的对手!”“有漂亮妹子么?”“奥辛帝国盛产美人!”“那就出发吧!趁着天亮!”
  • 锻妖成神

    锻妖成神

    妖族少主,穿越空间,只为成为万古妖王。建妖阁,令天下,灭异物,成妖神。
  • 帝倾之归延女帝

    帝倾之归延女帝

    生在皇家,身不由己!顾衍在这一刻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本是无忧无虑的逍遥公主,一夕之间当上女帝却成为朝臣勾心斗角的棋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顾衍逐渐脱离朝臣的控制,培养自己的势力,夺回自己的权利,可是正当她无人可敌,俯看大好河山的时候,那出现在她床榻上的绝色美男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