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1500000039

第39章 现代证券投资理论(1)

三、案例分析

1.用波浪理论来分析上证指数的月线图

2.从量价理论、移动平均线(MA)、随机指数(KDJ)、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相对强弱指标(RSI)等方面来分析深证成分指数的未来走势。

11.1证券组合理论

证券投资理论可以分为早期证券投资理论与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两部分。早期的证券投资理论可分为以巴契里耶(Bachelier)开始的对市场有效性的早期讨论为代表的理论和以道氏理论、格雷厄姆与威廉姆斯的投资理论为代表的股价趋势预测与价值投资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主要由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组成。1952年,哈里·马柯维茨(Harry Markowitz)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这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的开始。该论文阐述了如何利用组合投资,创造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从而在一定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可能的预期收益率,或在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率时使得风险最小。1963年马柯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Willian F.Sharp)提出简化的市场模型,以解决标准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市场时面临的计算困难。在投资组合理论基础上,夏普(1964)、林特纳(1965)和默森(1966)3个人分别独立推导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模型在西方金融、投资领域已广为流行并成为投资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

11.1.1证券组合的含义与类型

证券组合理论由哈里·马柯维茨于1952年提出。证券组合理论中的“组合”一词一般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称,如股票、债券、存款单等。投资组合不是证券品种的简单随意组合,它体现了投资者的意愿和投资者所受到的约束,即受到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权衡、投资比例的分配、投资风险的偏好等的限制。

证券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原因是为了降低风险。投资者通过组合投资可以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使风险最小。有一句俗语:“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就是对证券组合的一个通俗的描述。

证券组合按不同的投资目标可以分为避税型、收入型、增长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货币市场型、国际型及指数化型等。

①避税型。避税型证券组合通常投资于市政债券,这种债券免交联邦税,也常常免交州税和地方税。

②收入型。收入型证券组合追求基本收益(即利息、股息收益)的最大化。能够带来基本收益的证券有:附息债券、优先股及一些避税债券。

③增长型。增长型证券组合以资本升值(即未来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为目标。投资于此类证券组合的投资者往往愿意通过延迟获得基本收益来求得未来收益的增长。这类投资者很少会购买分红的股票,投资风险较大。

④收入和增长混合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证券组合试图在基本收入与资本增长之间达到某种均衡,因此也称为均衡组合。二者的均衡可以通过两种组合方式获得:一种是使组合中的收入型证券和增长型证券达到均衡;另一种是选择那些既能带来收益,又具有增长潜力的证券进行组合。

⑤货币市场型。货币市场型证券组合是由各种货币市场工具构成的,如国库券、高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安全性很强。

⑥国际型。国际型证券组合投资于海外不同国家,是组合管理的时代潮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证券组合的业绩总体上强于只在本土投资的组合。

⑦指数化型。指数化型证券组合模拟某种市场指数。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机构投资者通常会倾向于这种组合,以求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根据模拟指数的不同,指数化型证券组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模拟内涵广大的市场指数;另一类是模拟某种专业化的指数,如道·琼斯公用事业指数。

证券组合理论由哈里·马柯维茨创立。该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应当如何构建有效的证券组合,并从中选出最优的证券组合。对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的目的是在不牺牲预期收益的前提条件下降低证券组合的风险。证券组合理论将单一证券和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加以量化,并证明分散投资可以在保证一定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11.1.2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哈里·马柯维茨是现代证券投资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的创始人,他在1952年3月发表在《金融杂志》上的《投资组合选择》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始。马柯维茨分别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风险),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来阐述如何全盘考虑上述两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推导出的结果是,投资者应该通过同时购买多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1963年,马柯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通过建立“单因素模型”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出“多因素模型”,以达到对实际有更精确的近似。

早在证券组合理论广泛传播之前,夏普、特雷诺和詹森3人几乎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以下问题:“假设每个投资者都使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来经营它们的投资,这将会对证券定价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分别于1964年、1965年和1966年提出了着名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这个模型在金融领域盛行了10多年。然而,理查德·罗尔对这一模型提出了批评,因为这一模型永远无法用事实来检验。与此同时,史蒂夫·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这一理论认为,只要任何投资者不能通过套利获得收益,那么期望收益率一定与风险相联系。这一理论值需要较少的假定。罗尔和罗斯在1984年认为这一理论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

11.1.3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

1.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在证券投资中,一般投资者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越低,风险越小,而投资者所能得到的预期收益,则依据他对这种关系的态度不同而变化。

马柯维茨在研究证券组合理论之前做了以下4种假设:

①假设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能得知证券市场上多种证券收益和风险变动及其原因;

②假设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都愿意得到较高的收益率,如果要他们承受较大的风险则必须以得到较高的预期收益作为补偿;风险是以收益率的变动性来衡量的,用统计上的标准差来代表;

③假定投资者根据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选择证券组合,而他们所选择的证券组合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或较低的风险;

④假定多种证券之间的收益都是相关的,如果得知每种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有可能选择最低风险的证券组合。

2.证券组合的分散原理

投资者通常希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面对这两个相互冲突和矛盾的投资目标,投资决策应该是同时投资于几种证券,即实行投资的分散化。证券投资的风险可分为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系统风险和由于个别特殊因素引起的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对所有证券的影响差不多是相同的,不会因证券分散化而消失;非系统风险只对个别的或某些证券产生影响,而与其他证券毫无关联,可以通过证券分散化来消除。这是由于各种证券受风险影响而产生的价格变动幅度和方向不尽相同,因此就存在通过分散投资使风险降低的可能。

投资分散化就是将风险分摊在许多不同行业和公司的证券上或其他形式的投资上。

恰当分散化的关键是向那些预期收益受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程度不同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要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并非任意拼凑一个组合就行,而是要对组成证券组合的多个证券进行精心挑选。如果组合中多个证券完全正相关,则分散投资不能降低风险;如果多个证券完全负相关,风险可以完全抵消,但证券的额外预期收益,即超过无风险证券收益的收益也可能没有了;如果组合中证券互不相关,则分散投资可使风险大幅度降低。从理论上说,只要能找到足够数量互不相关的证券组成组合,就可以消除所有的风险。但实际上各证券的收益率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分散投资只能消除证券组合的非系统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风险。

证券组合中证券种类的多少与风险的抵消程度也有关系,并非组合中的证券种类越多越能减轻风险。开始的时候在组合中每增加一种证券可使风险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但随着证券种类的增加,风险减少的边际效果逐渐递减,直到非系统风险完全抵消,只剩下与市场有关的风险,此时组合的风险就与整个市场的风险水平相差无几了。一般认为,一个组合的证券种类以15种最为适宜,即使是一些大型基金也无需超过35种。

3.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

任何一项投资的结果都可用收益率来衡量,通常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R)=收入-支出

支出×100%

投资期限一般用年来表示,如果期限不是整数,则转换为年。在股票投资中,投资收益等于期内股票红利收益和价差收益之和,其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R=红利+期末市价总值-期初市价总值

期初市价总值×100%

4.风险的度量

如果投资者以期望收益率为依据进行决策,那么他必须意识到他正冒着得不到期望收益率的风险。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会有偏差,期望收益率是使可能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偏差达到最小(最优)的点估计值。可能的收益率越分散,它们与期望的收益率的偏差的偏离程度就越大,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因而,风险的大小由未来可能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差程度来衡量。如果偏差程度用[Ri-E(R)]2来度量,则平均偏离程度被称为方差。

风险测定应该估计出实际结果对预期结果的偏离程度。由于方差可用于估计实际收益率对预期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所以可以用方差测定证券组合的风险。方差是用来描述稳定性的概念,在这里主要指收益率变动的方差或标准差,用收益率偏离均值的离差平方的加权和来表示。但是证券组合的风险并非组合中个别证券标准差的加权平均,而要看个别证券风险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可用个别证券收益率间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来表示。

收益分布的范围,期望收益有2/3的可能性落在E(Rp)±σ范围内,有95%的可能落在E(Rp)±2σ范围内。

5.投资者的效用函数

效用在经济学上是指人们从某事物中得到的主观上的满足程度。在投资领域,“某事物”是指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效用是投资者对各种不同投资方案的一种主观上的偏好指标。效用分析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分析;另一种是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分析。前者是指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后可预知其结果;后者是指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后无法预知其结果。这里分析对象既然是证券组合,那么就是分析在确定情况下的证券投资组合效用。虽然在投资后对投资结果不能确定,但可以利用概率的概念事先掌握各种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概率分布情况。这里就涉及效用期望值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投资者进行证券组合分析的目的在于使其效用期望值最大。

期望收益和资产组合收益的方差可以说明投资者从给定收益率概率分布的资产组合中获得的效用。具体地说,可以有这样的一个表述,即

U=E(R)-0.005Aσ2

这里,U是效用函数,A是风险厌恶系数。解释这个函数就是,资产组合的效用随期望收益率上升而上升,随着方差上升而下降。这种变化关系的重要程度由风险厌恶系数A决定。对风险中性的投资者,A=0。更高水平的风险厌恶反映在更大的A值上。

由上式可知,效用既取决于收益率也取决于风险,因此投资的效用函数也可以用图形来描述。

从风险厌恶型效用函数可以看出,当预期收益增加时才会接受较高风险,甚至收益增加比风险增加得更快。而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型的效用函数风险爱好型的效用函数风险爱好者准备接受较低的预期收益,目的是为了不放弃获得较高资本利得的机会。因此,在同样预期收益时,风险越高,效用越大。

当预期收益相等时,就可以不考虑风险。特别指出的是,一般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者。

6.投资者的个人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根据投资者的共同偏好规则,有些证券组合不能区分优劣,其根源在于投资者个人除遵循共同的偏好规则外,还有其特殊的偏好。那些不能被共同偏好规则区分的组合,不同投资者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比较结果。

证券组合B虽然比A承担更大的风险,但它同时带来更高的期望收益率,这种期望收益率的增量可认为是对增加的风险的补偿。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不同,当风险从σ2A增加到σ2B时,期望收益率将补偿E(RB)-E(RA)。这是否满足投资者个人的风险补偿要求因人而异,从而投资者将按照各自不同的偏好对两种证券做出不同的比较结果。

同类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为其中一册,内容包括认识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中国象棋常识、著名棋人、中国象棋的文化内涵等。《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 正确阅读

    正确阅读

    本书是关于青少年如何阅读,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畅销读物,兼具实用性、思想性于一体。作者已经根据本书理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举办诸多培训班,广受欢迎。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培养数学素养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培养数学素养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立成就好人生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立成就好人生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夕阳下的牵手

    夕阳下的牵手

    列兵大鹏,前来报道,他将会遇上怎样一段的爱情故事呢……
  • 明末太子带把左轮手枪

    明末太子带把左轮手枪

    21世纪青年携带物资兑换系统穿越至明末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身上,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越男开始用热武器指点江山,南下剿灭叛军,集大明举国之力,打造世界超一流大国,七大洲四大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朱慈烺为大明始皇大帝,后世以计数...
  • 金牌律师追夫不易

    金牌律师追夫不易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而我们都不知晓对方的心意。在叶南歆看来,能把自己的妻子往外推,给自己的兄弟与妻子牵红线,嬴北策是第一人。而且推出去的还是自己喜欢的女人,这天底下没有人会这样做,偏偏嬴北策就做了这该死的第一人。她是他的妻子,他却说朋友妻不可欺,叶南歆真的怒了,生气了。后来叶南歆心累了,止步了,嬴北策却不愿意放手了。
  • 乱世群雄之逐鹿

    乱世群雄之逐鹿

    当姜民穿越到东林大陆就惊呆了,到处烽烟四起,遍地腐尸,百姓流离失所,为一口饭吃而连亲人都杀,各国掌权者的野心越演越烈,姜民: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场乱世我将会终结
  • 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

    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

    本书是奥地利学者、古典语文学家雷立柏的破执之作。雷立柏扎根北京二十余载,在这本书中,他以“世界公民”与“文化桥梁”的视角,将自己对北京深沉的感情倾注于文字,并凭借其学贯中西的学识,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或从语言、文字、历史、艺术、宗教等诸多细微之处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被淹没的历史,或以全新视角解读那些为人熟知的历史,在文化的相遇与碰撞中破除迷执。
  • 葬天传

    葬天传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帝者为尊,修士称霸,传说仙路已断,茫茫仙路谁争锋,亿万修士只留下一句话:登仙难,登仙难,难于灭苍天!
  • 天上掉下个张小凡

    天上掉下个张小凡

    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莫名穿越到一个修士的世界,初恋还被一个糟老头子夺走……
  • 化者

    化者

    校园也罢,都市也罢,玄幻也罢,故事从未因此而停下。源于生活,生活不停,故事不息。何为生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三个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的少年,在同一个人的牵引下,怎样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总裁大人请放手

    总裁大人请放手

    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绵羊霸气打脸男主,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小绵羊的她变化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