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1500000009

第9章 秦汉士风与文学的演变(2)

汉初时期士人群体渐渐形成解经习气,经学的发展造就了有汉一代士风重视人文教化,重视君臣大义和崇尚礼仪精神的特色。士阶层应时代要求,以儒家大义为正统,他们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希望在汉朝泱泱大国中立功扬名,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生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繁荣强盛的时代,同样也具有囊概宇宙,吞吐万象的胸襟,他们总是以充溢着喜悦和豪迈的情怀来观览万物,来建功立业和歌颂盛世。先秦时期的游士、策士经历了时代的洗涤,汉初统治者对士人的态度一再转变,使士人从秦代的颓靡中走出,得到了休养生息,重新找到了生存空间。他们或以经学为法,或以辞赋为畅,从而逐渐转型为了统一泱泱大国的经国之士或文学之士。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独尊儒学,使经学盛极一时。汉代士人饱读经书,上承先秦诸子的文化道统,为维护大统一的帝国时代建筑了传统精神的壁垒。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空间里,经学成为意识形态构建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部分,经学的发展,对包括文学、思想以及文化在内的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在辞赋创作上,自枚乘《七发》之后,文学领域又相继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赋家,如东方朔、枚皋等,成就最为显着的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除了修辞和语言技艺纯熟之外,极尽铺张扬厉之势,体现出了“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赋家之心。这反映了汉武时代,物质文化高度繁荣的胜景之下,士人博大的精神情怀。夸张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描绘一个无限延展的巨大空间,呈现出过去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广阔丰富的图景和宏伟壮丽的气势。那种蓬勃向上、雄厚自豪的氤氲生气,总是令后人为之惊叹、为之神往。

经学、汉大赋的发展为两汉士人找到了生存空间,同时又成为他们经世致用的志向所在。到了汉武时代,士风已经从前代的颓靡状态中完全摆脱出来,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蓬勃发展。大统一的中国,使士人意气风发,精神高扬,显示出了洪迈的雄姿。

三、东汉时期的士风与文学

(一)两汉之际的政治风云与士人心态

西汉王朝到成帝时期,国势开始衰落,朝政日趋腐朽,哀帝死后,外戚王莽开始掌握大权,这一时期政治动荡,人心思变,人民起义不断。王莽仿周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改革不合理,反而加剧了社会混乱,战争不绝,生灵涂炭。此后,光武帝刘秀,镇压了各地农民起义,削平割据,建立了东汉政权。

西汉长时间培养出的士大夫群体,在两汉朝代更迭的风云中,呈现出了独特的心态。顾炎武在《日知录》“两汉风俗”中说道,“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鼓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这段文字揭示了王莽时代,士人歌功颂德的颓腐之风。时代的动荡,使士人不再以名节大义为重,而是表现得重视功名,缺乏积极性。光武帝建立政权之后,对于这种风气进行了修整,举用“经明行修”之人,继续倡导西汉时期的君臣观念,士之节义,以巩固新建立起的皇权统治。在此基础上,又将儒家礼乐教化精神渗透到政治中,尚名节、讲谦恭、重礼仪成为皇权政治对士人的要求,也成为士人逐渐熏染成习的风气。

这一时期,辞赋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光武帝定都的问题,而引发了京都赋的兴起。杜笃的《论都赋》被视为东汉赋风转变的标志。班固的《两都赋》规模宏大,展现了京都巨丽之美,成为京都赋的范例。另外,张衡的《二京赋》、杨雄的《甘泉赋》也都是京都赋的巨作。

两汉时期,由于士人的生存环境较之西汉时期变得动荡不安,社会的动荡给士人心理造成极大的震撼。他们关注的生活层面,从西汉时期亲临朝仪、参与上层统治者政治活动这样单一的视野中挣脱出来,转而投向更广阔的生活视野,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宫廷苑囿,而是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视野空间的扩大,使文学作品内容题材上都有了一定扩展,风格上也有所转型。这种赋风的转变在杨雄身上有很大体现。杨雄的作品,既有一部分铺张扬厉的大赋,如《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等;又有一部分言志赋,如《太玄赋》《逐贫赋》,这些抒情言志之作,开启了东汉纪行赋、述志赋等以赋抒情的传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两汉时期到光武中兴,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士人建立起了以谦恭守礼为自修,以礼乐教化为使命的性格作风。发生在士人身上的这些变化,使得东汉初期的文学在典雅雍容的同时,开始转向幽微难明的抒情方向。士风变化和文学上呈现出的时代特质彼此渗透,互相推动,共同向前迈步。

(二)东汉中后期的士林分化

东汉中期,和帝年幼即位,窦太后临朝掌政,之后宦官郑众谋杀窦氏,自此,汉朝开始了外戚与宦官之间互相倾轧,轮掌朝政,再无宁日。到东汉晚期,梁冀专权的时代,更是政治黑暗,党锢之争,外戚、宦官之间的争斗,以及黑暗势力与士大夫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直到东汉灭亡。在这种政治黑压下,士林阶层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士人在黑暗的朝政面前,表现得勇于职守,直言上谏,虽死不避,他们和黑暗势力进行着生死抵抗,力图拯救汉王朝于水火之中;另一部分士人则在政治面前,表现出无奈的顺从,他们或者自律内敛以求自保,或者不愿参与纷繁的政治斗争,或者被迫害不能参与朝政,而最终选择了归隐。

士阶层的分化使得文学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分流。朝堂之上的士人,在文学上更加注重作品的教化作用和讽谏功能。他们立德修善,校经修史,力图通过礼治和讽喻改变社会现状。朝野之外,那些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而分化出来的士人和那些不满于政治的黑暗而选择归隐的士人,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中下阶级文人群体。这些中下层文人因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和远大抱负,欲拯救汉王朝而无门,他们胸中的郁郁之气只能通过文学的形式得以宣泄。这些士人多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常常针砭时弊,指斥黑暗;并具有自觉自省的个体意识,要求挣脱正统的礼乐说教,追求自我。自我追求的过程,促使这些怀才不遇的士人崇尚审美,喜好雅趣,在现实面前,他们选择以道家淡泊无为的精神来冲淡儒家的积极入世。东汉的抒情小赋在士人这种情怀之下发展了起来。

刘歆的《遂初赋》,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都属优秀的纪行赋,这些作品忧思婉转,文辞典雅,情感痛切,指斥现实,表现了士人政治失意的落寞和对黑暗的痛心。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文坛上出现了很多述志赋,如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归田赋》,用游仙、归田借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这些作品,体现了士人远离政治的纷扰,追求人身自由和心灵的安逸,为东汉后期文坛注入了另一股清泉。另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对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猛烈而直率,将心中块垒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情感激越,也成为抒情小赋里的名篇。

汉末文学上呈现的重抒情的色彩,是政治黑暗下士人郁结之气的外化,是时代赋予了抒情作品生长的土壤。其实,抒情作品的出现,是对两汉盛世正统礼乐教化的一个反拨。经历了政治上的动荡,文学从歌颂盛世,彰显功德中脱离出来,功利色彩逐渐隐退,个体情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作品的批判精神、审美意识、抒情意识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成为了魏晋“文学自觉”时代士人们崇尚自我,不拘礼节,放任洒脱之风度的滥觞。

由秦朝到两汉,随着政治上的风云变迁,士风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沉浮跌宕、曲折向前的过程。秦代给文化上带来的整体覆灭,使士风荡然无存;西汉时期,经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努力,终于使士之地位一步步提高,进而使经明儒道,礼仪教化成为关乎汉帝国命运的精神根基;东汉中后期,政治的黑暗,又使得士人不得不远离朝堂政治,追求个体的自我情怀。士风的变化,带动了文学风格的转变。西汉时期,士人以汉大赋的形式歌颂盛世情怀,展现出一代帝国包揽万象的雍容华贵;汉末,因士人政治上的失意,文风转而向重抒情、尚理趣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士风的变化与文学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为影响,在士风流变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气象时而宏博典雅,时而婉转幽明,呈现出变换多姿的不同风貌,为后世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11

[3]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2006.12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1999

[5]李孝堂.试谈秦代文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注释:

董雅慧,1982年8月生,女,河北邢台人,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同类推荐
  • 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

    在文学体裁中,杂文无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因时代性和思想性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杂文有时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社会的“病症”;杂文有时又像一支响亮的号角,唤醒人们心中的希望。本书选编了百余篇杂文。入选作品,或立论新颖独到、发人所未发、令人为之一震,或极具思想锋芒、尖锐触及习俗及传统、给人以醒醐灌顶、拍案惊奇感觉。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 六朝文学史

    六朝文学史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是崇尚美的时代,六朝文学之美更是迷倒众生。诗歌有曹丕《燕歌行》、左思《咏史诗》、谢灵运《游南亭》、鲍照《拟行路难》……文赋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琰《冥祥记》……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其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海子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诗人100首短诗和少数单篇组诗,包括《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祖国,或以梦为马》等名篇。以浪漫梦幻的抒情诗为创作基调,借助朴素、清新的语言表达,爆发出炽热的情感力量,一窥作者悲凉的情感世界。通过“麦地、月亮、海水”等神圣、淳朴、普遍意义强的自然意象,赋予世间万物鲜活的生命意义,扩宽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节奏明朗轻快、诗风灵动飘逸,展现了作者复杂、矛盾、孤独的精神世界。
  • 黑手党

    黑手党

    黑手党重重内幕大揭秘,黑手党崛起历史全纪实,从西西里岛起步,头号教父诞生。对家族体制、党纲、入会仪式、暗语等等核心机密大曝光。详解暗杀、博彩、贩毒、洗钱、金融诈骗等“产业链”。精选艺术版黑手党史,重温经典影片,回到风云诡谲的年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权数

    山权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华忆

    浮华忆

    传闻,浮生北阁中的老板娘,绝世无双,活了数千岁,是个妖怪?传闻,浮生北阁的老板娘会青春永驻,使世间女子令之神往。而传闻中的浮生北阁是个茶馆,那茶,女子喝的是胭素茶,男子喝的是空云茶……而被老板娘请去做客的,喝的茶——名为浮珑叙……糕点倒是多样——桂花糕,桃花酥,樱果包,团滕绣……浮生北阁,来者有人、妖、魔、仙、神、佛,可能是来寻路问人,也可能是来愿求香……老板娘似是等人,又似是虚度年华。层层故事迭迭,只是老板娘身世成谜……
  • 九界传说:阿恩之海

    九界传说:阿恩之海

    来自九个不同形态界层的勇士们,在离酷学院这个地方,经历着一个传说时代,他们不知道知己为何来这里,有的是杀手,有的是为了自己界层的强大,有的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给的任务......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观念,可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寻找一个东西——阿恩之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兵锋天下

    三国之兵锋天下

    重生三国,成了汉末小世家林氏的唯一嫡子。而三国,这是一个枭雄辈出,天下纷争的时代,曹操,孙权,刘璋,马超,公孙瓒......这又是一个将星迭出,谋士如云的时代,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贾诩,郭嘉,徐庶等等千古风流人物。来到三国,面对千古枭雄,他敢于之争天下否?
  • 侠动风云

    侠动风云

    江湖,从来不缺厮杀,或为名,或为利,又或是因那爱恨情仇,总会有人在江湖上搅弄风云,侠动风云起,仗剑论恩仇。
  • 老大你的小娇妻翻天啦

    老大你的小娇妻翻天啦

    多年后的第一次重逢,就被拐到他家,在不知不觉中结了婚。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甜蜜蜜的爱情故事,没想到,这“画风”却朝着鬼畜这条“光明大道”,一去不复返。(男强女强,不虚弱,身心干净。)
  • 药仙不一般

    药仙不一般

    唯一的亲人没看到最后一眼,心有遗憾。突发车祸魂穿异界,是被算计还是被利用。屡屡遭遇祸事难到是衰神附体?瞧这个不一般的药仙如何在异界中艰难求生。
  • 恐怖女主播

    恐怖女主播

    我是个网红女主播,每次的打赏至少6位数,我不唱歌,也不跳舞,专门直播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