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4600000005

第5章 父爱如山(4)

也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父亲用他的自信,把养家糊口的重担挑起,在打一个土坯只挣八厘钱的时候,除了基本的生活费外,他还用节余了三个多月的五十元钱买了一部收音机,给一贫如洗的家带来了不尽的欢乐。

畅想是绵绵起伏的山峦,嘴角流露出的则是幸福的回味。

今天虽是父亲的忌日,但我想记录下父亲曾给我们的这些感悟,才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报答。

(作者现为哈密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父爱永恒

吴湘君

在以前的文字里,我对父亲的描述不多。但在心中,对父亲的记忆却一直是那么亲切那么深刻。虽然父亲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但我始终感觉他老人家没有走远,时常还能看到他的音容笑貌,甚至能感觉到他呼吸的韵律。父亲认真地走完了他八十三年的人生,平静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那一幕,已是我心灵深处最敏感的痛。这痛与母亲的走一样,再一次让我在孤寂中托举着思念,在沉思中怀感和体会爱的珍贵,品味责任对于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父亲算是有文化的人,凭借他读私塾、做文书的经历,他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很高。他知书达理,秉性耿直,做人做事非常认真,考虑问题较有远见。不管是什么年代,也不管是经历什么名目的政治运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人就应该有知识,懂事理,否则没好日子过”,这就是父亲坚持的真理。

我是父母老来获得的宝贝女儿,说起父亲对我小时候家教的严厉,至今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忆犹新。每次提起,他们都会列举出一大堆例子,声讨我的父亲。但是,时过境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对于父亲的看法,却早已不同从前。现在,他们感叹最多的应该是从现实中体会到我父亲的远见卓识,感悟到父亲对我教育培养所付出的努力是正确的。我从他们谈论父亲时的眼神里,感觉到他们对父亲的尊敬和仰慕是真实的。

我生长在穷乡僻壤,常年侧卧的天山是我坚强的支撑和靠山。我的家乡很美丽,天山横亘,高大雄伟。而天山的高大,既是一种天然围墙,也是一种天然屏障。它在保护着它的子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同时,也成了与外界交流的阻隔。也许因为这种阻隔,让人们在一种封建、传统的旧思维中徘徊。而父亲的明智,不仅让自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也为我教育后代启发了思维。

小时候,我备受父亲严厉家教的管束。父亲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在生活和学习的点滴细节上。长者为师、师者必尊、见人必先微笑问好、屋里来人必先起身招呼让座等,都是父亲给我立下的规矩。吃饭不能吧嗒嘴、走路不能拖拉脚、穿衣服要整齐干净、不能和父母长辈顶嘴等规矩,在教我“懂礼数”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凡事都要“忍耐”。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礼仪规范”,但父亲要求了的,我就必须努力去做。

在学习上,父亲对我更是严格,完全是私塾先生的做派。作业要认真,写字要工整,每晚必须练十个字,这些都是雷打不动的规矩,直到他满意点头才能睡觉。闲暇时,必须拿个小木棍在地上练习写字;造句时,一个词语至少要造出三个完整句子……这种近似于折磨的教育方式,给我的心灵打下的烙印是深刻的,对我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曾经因贪玩,作业潦草被父亲用条尺打肿过手,也曾因没有完成每晚练十个字的任务,而被父亲罚练到凌晨……虽然,在当时我对父亲是既怕又恨的,在心里也曾不止一次地咒骂过父亲是“法西斯”“臭军阀”,不理解身为父亲为什么会对女儿如此苛刻,甚至很可笑地怀疑过与父亲是否有血缘关系等。可是,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懂事,却最终不改对父亲的敬佩和热爱。因为,父亲在严格管教我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为我做着榜样。

记得在当时的农民眼里,几乎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能生下,就能长大,只要男的会干农活儿,女的会做家务,就不会饿肚子……他们不理解我的父母为什么在那样拮据的生活条件下,还要坚持供我上学。有个别亲戚,干脆直接对父亲说:丫头片子不上学,不读书,照样嫁人,只要会做家务,找个好婆家一辈子安稳地过日子就行了……而我的父母却并不这样狭隘地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父亲说:人的命运是能改变的。这种改变没有捷径,只有学到真本事。父亲对我的教育就是从点滴的浸透开始,要求我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当然包括学习了。父亲由于曾在旧部队服役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几乎经历了所有政治运动的洗礼。虽然,他也能够理解是政治形势所逼,对那种精神摧残和人格污辱的做法却是不能苟同,他崇尚知识,蔑视无知,是我人生路上最伟大的导师。

童年的记忆是最真实最深刻最不容易抹去的。

我是五岁多开始上小学的。头两年在生产队上的混合班,三年级才合并到大队的总校。混合班共有二十多个孩子,两个老师兼顾了所有课程。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室轮流听讲、轮流写作业。课桌凳子是土坯垒起的,课本是五人一套,相互借用,很不方便。有一天,从不抽烟的父亲却从供销社买回一卷白纸(当时的农民都用白纸卷莫合烟抽),认真地裁开压平,又用纸条搓成绳,把白纸装订成本子,再用尺子和铅笔在上面画出田字格,把借来的课本当作范本,用钢笔一笔一画抄出整个课本内容。就这样,一至二年级的四个学期中,我是全班唯一享有父亲精心制作手抄课本的人,也是让同学们羡慕和嫉妒的人。当别人都为相互借书为难的时候,我捧着父亲亲手制作的课本,心里的得意和自豪难以言表。

有一年,父亲被生产队派去对面天山的西沟修渠,由于劳动强度大,父亲双腿膝盖肿胀积水,走路都很困难。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县医院建议父亲转到外地治疗。经熟人介绍,父亲转到了乌鲁木齐的一家医院,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父亲不等病情治愈就匆忙返回了。母亲在整理他的行李时,却发现他除了带回一些简单的消炎药品,却为我花钱买了一块镶有木框的石头小黑板,还有几盒石灰石切成的条状石笔。也正是这石板石笔,还有后来父亲在拉焦炭的路上捡到的半本田字格字帖,成了我小时候每晚必须练字的工具,成了我受用终身的纪念。这些物件,也因此成了我家至今珍藏的宝贝。父亲就是这样想方设法支持我学习的。

现在,我真的不认为父亲一生倔强固执、办事认真不是优点,也不认为父亲对我一直以来的严厉是苛刻了,就连那些早已被乡亲认为是对孩子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我也视作是我的父亲应该具备的素质。虽然,父亲有时处事比较刻板,不会变通,遇事喜欢较真等,诸如此类的性格习惯和处事方法,的确为父亲的生活及交流带来过许多不便,也得罪了一些人。但是,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些性格特点,他才是我真实的父亲,也正因为父亲对我采取固执认真和坚持原则的态度,以及一些一般人认为不近人情的方法和理念,让我在学做乖女儿的同时,也从父母身上体会和感受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为我在教育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哈密地区教育工会主席)

如山的父爱

梁永法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很少喊爹,主要是因为爹的脾气不好,爹有笑脸的时候是很少的。爹哪方面都行,就是脾气躁,识不了几个字的他,却能把大队磨坊里的那台一人多高的柴油机拆散再装起来。爹从机器旁一走,就知道机器有没有毛病,毛病在什么地方。对此曾有人异议,并用打赌的方式来验证,输的都是对方。大队磨坊里的粮食和生产队场院里的粮食差不多,但爹从不往家拿一粒,虽然看磨坊的只有爹一个人。家里的粮缸动不动就底朝天,娘便忍不住给爹絮叨,家里的孩子多,谁也没让你到粮堆上去拿,你把散落在机器周围的扫扫,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谁能看见?再说扔在那里不也是浪费?每每这时,爹的眼睛瞪得比平日大了一倍,“你当那磨坊是咱家的,说拿就拿?那是大队的,是大家伙的。”爹说话不像娘那样细声慢气,声音大不说,还要站到院子里说,好像要让全村的人都知道。娘一个劲地说,行了,行了,还用着发这么大火?还用着到院子里去喊?望着爹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觉得爹怎么看和我们也不是一家子人。

爹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和娘常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架,还有砸东西的毛病,做饭的锅,吃饭的碗,盛饭的勺,不知让爹摔碎了多少。那时的乡村娱乐的事情少,谁家吵个架,左邻右舍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就挤满了院子,爬满了墙头。越到这时,爹的嗓门儿越大,爹在院子里声嘶力竭地骂,我们躲在屋子里不敢吭声,越有人劝,他的嗓门儿越大,娘一句话都不还,啥时爹骂累了,就不骂了。我和弟弟、妹妹不好意思去上学,因为班上的同学动不动就学爹骂娘的腔调和样子。真恨自己咋有这么个爹。

爹的酒量不大,却爱喝,找爹喝酒的人也多。爹会修机器,四乡八村的机器坏了都找他,谁家的自行车、锁子坏了也来找他,爹是人一喊就去,有时正在家吃着饭,碗一放就走了。我们眼里的“坏”爹,在外人的眼里,却是个好人,庄里乡亲说起爹来,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好的。爹修机器的工具,还有螺丝帽、螺丝、螺杆等配件都是他自个儿买的和捡的。平日里爹走路眼睛总爱在地上瞅,哪怕一截铁丝、一个铁钉他都捡起来,回家放在他的那个木箱子里,一般的小毛病,爹的修理材料都是免费的,也未向人家收一分钱的报酬,谁家做了个改样的饭也总把爹叫去坐坐,也免不了要喝两盅,这也许是庄户人还礼的一种方式吧。爹去,十有八九都是醉着回来的。以至于我们一看到有人来我家,老远就站在院门口喊:“我爹不在家”,边说边忙着关门。

我1981年高考落榜,因村里的人老问我考学的事情,觉得臊脸面,便萌发了到新疆找叔叔的念头,娘拦着哭着死活不让我走,爹却说:“孩子大了,想走就让他走呗,这又不是去上刑场。”好像这要走的不是他的儿子。其实那时我走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在逃避性格暴躁的爹,只是这个原因到现在我都没给他说。

到了新疆,我打电话都是给娘,有时爹接上,我问娘在不在,若不在,我就挂了,不想跟爹说话,似乎也没什么话要跟他说。

1989年,我患重病,爹听说后,马上让姐夫去给他买票,姐夫拿着托了几个人好不容易买到的一张卧铺票,爹一看就发火了:“娃娃病成了那个样子,还买什么卧铺,赶紧去退了,省下钱好给娃娃看病。”因车票不好买,已六十多岁的爹从潍坊上车一直站到郑州才找到一个座位。爹在我这里住了近一个月,看我病情慢慢稳定下来,就说,我还是回去吧,你娘一个人在家,家里喂着牛,地里也忙,再说我回去也好把你的病情给她说说,免得她挂念上火。那天晚上,我送爹到车站,爹说去解个手,去了好长时间,就在我焦急时,他提着一个塑料袋急匆匆地回·来了:“给孙女买了点吃的东西,来时走得急,也没给她买什么,第一次看孙女,心里过意不去。”我说:“一个娃娃家给她买什么东西,这是谁和谁?你把自个照顾好,安全到家,比什么都好。”爹给他的孙女买的东西是一袋娃哈哈,一袋面包,几袋小吃,望着这些东西,我泪流个不停,在爹的眼里,这些东西不是一般的东西了,他自个儿怕也没尝过,而在城市孩子的眼里这又算什么?

为了能经常听到我的声音,在当时电话还不普及的农村,爹狠了狠心装了一部电话。2010年,我到内地出差,顺路回·了趟老家,已八十多岁的爹,在我离家返回的前一天晚上,抱出了一个木制小箱子,打开,里面是一些泛黄的纸张:“这都是你前些年写给家里的信,这几年有电话了,你也不写了。”爹嘟囔着,并用手轻轻抚着那些信件。我回来后,过一段时间,便给老家写封信,因为爹说过,见字如面。我知道上年纪的父母对吃上穿上已没多高的要求了,他们就是盼着儿女们都平平安安,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啊!对儿女没有丝毫杂念的人。

爹还在山东农村,我多次让他来新疆看看,他说你有那份心就行了,也怪爹,当初你要到新疆的时候,我咋不拦你一下呢?

(作者系哈密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哈密市教育局教研室干部,笔名东坡)

苦涩的茅台酒

秦志全

同类推荐
  •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情况。评述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历史脉络、明清小说译本、白话小说研究、文言小说研究、主题研究、小说评点与小说理论研究、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王夫之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船山思问录》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包含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容。
  • 国学泛舟(下)

    国学泛舟(下)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本书通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全球传播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传播的价值、实质和意义。同时指出,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形成规模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幽灵双生

    幽灵双生

    在我身旁发生的种种难以置信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来吧,和我一起破解谜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菜心cp综艺体

    菜心cp综艺体

    菜心CP顶端相见cxszd!!!2023年!期待着!
  • 白影琉璃月琉心

    白影琉璃月琉心

    她是被母亲抛弃的人,但她并不孤独,因为,她的好友、她的臣子、她的亲人在她的身边,温暖着她;但是,正因为如此,她被她最爱的人所伤害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把她伤得遍体鳞伤,而她,直到最后都是尊重他的决定,直到死亡……但是,为了不让她受伤,他似乎先走了呢……
  • 医浮华

    医浮华

    “能解天下顽疾,生死人,肉白骨,可称神医?”“不可。”“洞悉人心,能医人心疾,可称神医?”“不可。”“那何谓神医?”“悬壶济世,所谓神医,自是要能医治这世间浮华。”————————————非重生非穿越无宅斗无争宠无纯粹反派男女双洁洒脱随性理性点满女主,玩世不恭文武全能男主女强男强
  • 颂挂

    颂挂

    柯南篇,木叶里,海军篇……总有个开挂者在搞事,歌颂他吧,赞美他吧,把他夸天上去,然后下不来。
  • 万象帝祖

    万象帝祖

    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假若天地负我,我便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男儿立于世,命运不公,奇遇来凑!男儿长于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没有魂体?没事,我有《绝对领域》;没有资源?没事,我有《乾坤驭元》吸收天地灵气;没有武技?没事,我有灵魂力,悟尽天下武技世人劝我莫唯唯诺诺,我回世人应猥琐发育扮猪吃老虎?可知世人险恶?杀猪焉用牛刀?还在驻足观望,看得懂看不懂?何不进来看看秦叶如何我武惟扬,扬名立万?
  • 时间回旋

    时间回旋

    这是一篇属于学生期间的治愈文,当然如果你不是学生的话,我想也是合算的。
  • 史上最强穷人

    史上最强穷人

    左手聚宝盆,右手打狗棍......亡国皇子张楚,数百万臣民成了奴隶贱民,从他知道身份的那一天开始,活着已经不是为了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妖女祸江湖

    妖女祸江湖

    江湖险恶,少女裴锦为调查母亲一事初入江湖。结识剑灵派大弟子,魔教圣女。展开了一场江湖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