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300000021

第21章 解读《十三步》(1988,长篇小说)(3)

一往无前的线性时间,在莫言笔下消失了,成为常人不可思议的东西,它不仅可以倒流,还可以旋转,可以伸向四面八方……时间具有了绝对的可塑性。因此,在《十三步》中,你根本找不到一个确定的时间坐标,把小说中的人事牢牢固定在上面,它们互前互后,互早互晚,如在时间的海洋中自由飘荡,王副市长当然只能在某一时间被抬往“美丽世界”整容,但作品中却说:“时间是早上八点,时间是晚上八点,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可以并在。”至于方富贵的死、李玉蝉与驯兽员的交易、屠小英的结局等一系列事件的前后次序,永远也无法弄清。一般意识流作品,尽管打乱情节、切碎时间,但基本轮廓还可弄清,但企图重建《十三步》的时间坐标肯定是徒劳的——它根本不存在。

再看空间。一定的故事总发生于一定的地点,这是常识,但在莫言看来,这或许是人类自以为是的错觉,事实不一定如此。所以在《十三步》中,尽管你可以找到无数拥挤的事件,但你很难知道故事发生在何处——起初,似乎知道,比如李玉蝉家、屠小英家、第八中学、动物园、“美丽世界”等,可是越读越模糊:“他始终没给我们讲清楚第八中学的方位。在你的嘴里,它一会儿坐落在蓝色的小河边,一会儿紧傍着‘美丽世界’,一会儿又好像是人民公园的近邻,而那豢养着飞禽走兽的动物园,又似乎是人民公园里的园中园。现在,又有一道立体交叉桥横在第八中学一侧,还有一家高大的豪华饭店把它的影子投到第八中学校园内,我们像弄不清田鼠的洞口一样弄不清楚屠小英和整容师家的出口,到处都是石灰池,到处都是砖瓦木料,到处都有起重机的巨臂,我们的城市在建设,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这就是叙述者告诉我们的一个确切的印象。”

既然地点无法确定,作品中的故事也就永远像漂浮在空中一样,无有依托了。

最后看因果律。严格的因果律是古典现实的基础,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是。但因果律并不总十分可靠,因为我们能理解的生活是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大量事件,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永久的谜,我们自以为理解的,可能也是错觉。时至20世纪,即使在号称精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也发现混沌现象无处不在,何况在最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对偶然事件的重视,是20世纪文艺的突出特点,中国的先锋作家、实验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淡化故事情节,甚至取消故事情节,以混乱冲突的、无意义的情节碎片的组合创造作品,莫言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他用各种可能性偶然性的堆积,代替了情节因果律,真可谓超前实验了。《十三步》中经常出现诸如此类的叙述:

“你对我们说;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假如——为什么不可能呢……”

“叙述者说:前边告诉你的如果不是屠小英的梦境,就一定是我的梦境……”

“这一切即使不是确曾发生的事情,也是完全可能发生,必定要发生的事情。它可能并不一定发生在方富贵去世后半个月的清晨,可能在别的日月里。”

如果说,以上叙述不直截明白的话,对屠小英、方富贵结局的叙述,就陷入迷宫式游戏了。一会儿说屠与车间主任胡搞,一会儿又说她卷入伪钞案;一会儿说她嫁给了市委纪检书记,一会儿又说她跳进了美丽的河。还有什么到处寻找亡夫,冲进烈火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等等。对这些彼此矛盾的说法,作家并未指出是传闻还是事实,哪个对,哪个错。对方富贵的死也是这样,一会儿死在讲台上,一会儿吊死教室里,一会儿又死在办公桌上……也许作家想通过这众多的可能性表现生活的飘忽,难以把握?但我们实在难以发现其中的奥妙,我们甚至怀疑作家有意捉弄读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乔伊斯“让评论家瞎忙三百年”的话闯入我心里,我恍然大悟,仿佛看到莫言那得意的笑:入吾彀中矣!

世界太复杂、太难把握,表现世界的飘忽不定,自然是作家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十三步》有尝试之功,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毕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离开一定的形式,走得太远,不仅无助于对世界的了解,也无助于与读者交流,文学毕竟需要读者,我们能否找到更好一点的方式呢?

四、充满张力的故事

《十三步》并非没有故事,但它与传统的故事已完全不同,这不仅指故事更多地通过意识流动表现出来,而是指故事的组合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古典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为故事设计出严格的因果关系,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作品的主题在完整的情节发展中显现出来,主题往往单纯而集中。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满足作家广泛自由地描写议论,因为一切不能织入故事链中的因素都必须忍痛割爱,作家过多的议论和节外生枝必然导致作品结构散漫,破坏作品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天马行空”的莫言无疑是一大束缚,于是莫言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故事。

表面上看,《十三步》也有传统的故事线索,这就是第八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猝死讲台,被送往“美丽世界”整容,方富贵以张红球之面貌复活后的痛苦经历;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纠葛;如他妻子屠小英的痛苦,整容师李玉蝉与王副市长的关系,方的同事张红球外出经商的遭遇等。书中也有几个贯穿性人物,但这几条线索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莫言也无意将作品的意义局限在这几条线索上,而只是以这几条线索为骨架,节外之枝,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些“节外之枝”才是作品的精华。正如旅游,游客的目的是沿旅游线游览各个景点,而不是看旅游线终点的某一景,更不是看旅游线本身。故事间严谨的逻辑、因果关系解除了,作品前后故事没有必然联系,许多穿插如天外飞来劈空而下,直接打入作品,全无交代照应,却深刻反映了作家对某一面生活的深刻观察。

按传统处理,方老师猝死讲台无疑是作品的中心,一切描写都必须围绕着他,把他的悲剧描写得凄惨动人,呼吁重视知识分子。

莫言并非没有这样的意思,但他却时时把笔岔开,描写学生的思想混乱,教师们对社会不正之风的痛恨等等。方老师在讲台上讲原子弹,学生呢?

“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上大学读硕士然后做博士然后进原子弹工厂。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考不上大学去贩小猫呢还是贩鸽子呢?可能有十几个学生想爱情小说也许没想。可能有十几个学生睁着眼睡着了。进入高三就睡不足觉是流行性毛病,你说。”

《十三步》整个就是由这样的意外穿插构成的,因为“意外”而精彩,使读者摒弃“高潮的审美期待”,而专注于每一穿插的仔细玩味和欣赏。

更妙的是,作品中的每一片断,往往引人入胜,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彼此之间却无紧密的关联意义,即非相辅相成,也非反面衬托,更不能有统一的意义。如方富贵猝死讲台,张红球整容经商,王副市长由肥整瘦,整容师与猛兽管理员的交易等,把这些故事集中在一起,我们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极大的排斥力和张力,拒绝读者的归纳企图,如果我们想说清作品,只好把作品再读一遍。就如李金发的诗,每一句都明白易懂,合起来反而意义朦胧混乱。

对作品的简单概括,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蔑视,对作家的蔑视,莫言以《十三步》回敬了读者。莫言使读者的归纳步步落空,逼迫读者一次次返回作品、品味作品,读者可能在走投无路中恍然大悟:作品的主题就是作品本身。

五、《十三步》的意义

莫言的确是天才——疯狂的天才,他崇尚“信马由缰”、“信口开河”的写作状态,但他并非胡言乱语,而是由感而发,他对“信口开河”的崇拜,本身就是对流行的僵化创作模式的反抗。他是条文坛疯狗,到处撕咬,把整齐的小说形式撕得七零八落;他在文坛上狂轰滥炸,企图炸毁一切偶像。他把强烈的反叛意识,反叛思想,对社会丑恶虚伪的揭露和鞭挞,用玩世不恭的形式,一股脑儿发泄在作品中,他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派、荒诞派、拉美魔幻派、新小说派等各种创作方法运用于作品,形成技巧流派的大杂烩,在人物、情节、结构、叙述、文体、时空等各方面翻新出奇,搅动文坛。中国文坛有太多的成规、原则,太多的偶像,在传统创作方式、思维方式已坚如磐石时,莫言“天马行空”式的放肆具有冲锋陷阵的作用,没有无所顾忌的狂轰滥炸,旧偶像不会倒下,新形式也难有立足之地。因此,对莫言的“狂乱”形式首先应给以坚定的历史评价。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失去了强大的偶像,莫言的“狂乱”还能否被人理解,他能给后来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经验呢?现在回答为时过早,但我们不妨先提出个原则问题:文学需要读者。文学总不是作家的自言自语,它总是要与读者交流。因此,作家总应或多或少地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读者对新形式的接受能力,走得过远,可能有“先锋意义”,但丧失了绝大多数读者,岂不遗憾。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美的散文

    世界上最美的散文

    本书精选数百篇精美小品文,意境清幽,语言精妙绝伦,是我们最理想的心灵驿站。力求在书山文海中为您精心采撷一份惬意与感动,把真善美的体验和心境传递给您,让您以愉悦的心态体味阅读的快乐,使您获得别样的阅读体验。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对话自己内心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把卢梭宣扬感情、褒奖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它也通过自身的力量,荡涤了世俗社会中无数卑劣的灵魂。这漫步不仅是身体的漫步,也是心灵的漫步,更是文学的漫步。
  •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讲述了综观中国古典诗词,由男性作者使用女性形象与女性语言来创作的现象就颇为普遍,《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阴性书写》大量援引唐宋词来说明这一现象。若就美学的观点言之,很多唐宋小词确乎体现了一种“双性人格”的特质。当然,古之作者未必有意追求这种特质。这些男性的作者,竟然在剪红刻翠、无边风月的游戏之作中,无意间展示了一种深隐于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情思。与其他言志载道的诗文大为不同的是,这种表达更加细微幽约,更显阴性势态。
  • 1980年的物质女孩

    1980年的物质女孩

    我们诞生在八十年代,被人从七十年代的末政车里挤出。从此,这一生,都要以八十年代自居。当八零后的写手越来越烂漫张扬的时候,我们要承担下这个年代带给我们某些事加的标签,然后以虚弱的声音辩解:我们是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过渡的一代,在我们身上,没有八十年代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却握有七十年代的怀旧情结;没有七址年代最清晰的愤青语言,却相信八十年代最昂扬的个人奋斗;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生的一代,也是最后经历过凭票供应生活的一代;我们是可以普遍享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也是最先面临更多竞争与打击的一代……总之,我们这一代人,因为这样独特的地位与经历,而拥有了更加独特的特性与符号。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热门推荐
  • 四叶草的爱情

    四叶草的爱情

    女孩为了儿时的一个约定,而放弃那些为自已而牺性一切的人,后悔!却不能回首,因为我愛你。
  • 最美遇见,华晨宇

    最美遇见,华晨宇

    华晨宇,1990年2月7日诞生在世上。最初只是个无人知晓爱音乐的孩子,直到2013年夏天,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星人多多支持哟,毕竟是小说,是根据事实改编的,多少有些变化。不喜勿喷】
  • 我家网站全是神

    我家网站全是神

    超神写手被封杀,改行做老板,把无数仆街书打造成神。张断更,李灌水,王擦边,开局仅三个不能用的写手,这样也能翻盘?神级写手捉对厮杀,小说网站万书PK,尽在后期。
  • 重生之权倾后宫

    重生之权倾后宫

    她本是侯府贵女,却倾心于他,费尽心思助他夺得帝王,本以为就此凤凰于飞,荣宠一生。却不料深情不过如此,奸妃使计陷害,他竟信以为真。一杯毒酒,说什么要保她帝后声明是念在旧情,可旧情何在?只是毒酒穿肠过去,她再次睁眼之时,竟重生在一个因溺水而昏迷贵人身上。在她身体康复之时,却闻亲儿惨死,女儿毁容消息,疾首之痛后,消不去的是复仇之恨。同一个灵魂,同一个世界,她却不再是她。她的家人认不得她;她的夫君认不清她;她的仇人亦不知是她。如此重生,是不是上天给她的机会?
  • 难宠亡国凤姬

    难宠亡国凤姬

    她,原本是相府千金,因为圣旨,成为一国之后。她,原本是顽皮公主,上错花轿嫁给一位封王的将军,从此开始大闹王府的生活!俊美妖娆的皇帝,爱上了自己唯一的亲妹妹……冷峻邪魅的王爷,娶到跟自己的青梅长得一模一样的公主!同样绝美容颜身份不一的双生花,遭遇不一样的扑朔迷离情感……
  • 地球出路

    地球出路

    人类始终在迷茫中前行,这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思潮在碰撞,各样人杰在为人类谋求出路,这是最坏的时代,在厄运和时代的碾压下,人杰和祸患共起舞,无数人倒在黎明前。陈必思看着人类厄运的根源,忍不住念出一首唐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硬科幻,无后宫,不yy。
  • 重生97之科技大亨

    重生97之科技大亨

    江小白从科技高度发达的科技世界重生回到高中时期,看江小白如何一甩前世的窝囊,如何弥补前世错过的遗憾抓住共和国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看我们江小白如何抢占先机,开创自己的科技时代,江小白的信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新书《求求你们不要再夸我了》又名《超能财富赢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云雨轩刀

    云雨轩刀

    一部天书、一本秘籍、一个宝藏、一柄神剑、一把妖刀、一次机缘,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武林的命运、一个朝代的命运、一个天下的命运!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