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5800000026

第26章 诗的神秘(2)

所以宜于诗的未必宜于文,宜于文言的未必宜于白话;倒言之亦然。不但此也,文的范围比诗广,白话的范围比文言宽也许是事实(虽然也没法查)。我们却不能否认诗有特殊之领域而文有时不能代,文言有特殊的境界而白话有时不能译。一种工具既与另一种工具不同,一种文体既与另一种文体不同;那么,自然,可以互易只是碰得巧,不可以互易正是无足怪。若说一切的情思,都可以用白话文或口说示之,而没有遗漏,没有扞格的,则其他种种岂不尽成疣赘乎。至少在诗词方面,我有点不敢相信。

这未始不是增加诗的神秘的一个助因。我们可太相信散文和白话了。以为天下最明白的莫过于文,文中之最明白的莫过于白话文,又以为天下最易使人明白的莫过于讲;今有一物焉,白话文既不能达,嘴里又讲不出,这可有点儿怪。此诗之所以在人心目中永远是这么一个怪物也。诗不难读,以硬翻成白话文所以才难读的;无奈大家一口咬定白话文是没错;所以不把这个难读归罪翻译的无聊,颠倒说诗是生来这么难读的,岂不冤哉枉也。吾知古今诗人有知,必曰:“善哉!善哉!”

(二)

我们总以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诗人志在读者完全懂得他说些什么;我们也以为诗人懂得诗最多,而在创作的俄顷他可以完全懂:这都是近常识、合道理的说法。仔细咬嚼,见有语病,“完全”都改作“不完全”或者更对。作品的真诠,作者有时候自己懂得不够多;有时候懂得够多了,却又不乐意使人家和他自己懂得一般多,这果然是些特殊的情形,却也可以构成诗的神秘,有称说的必要。

为什么作者自己懂得诗的真义,有时也不够多呢?这分两层说明,或者是不容易分开的,但分开较为方便耳。(一)朦胧,(二)错认;先后说之。

关于这一点牵涉到心理学上去了,可怜我的心理学的知识早巳残缺,零落,陈旧得不像样了。我们还用“意识”一词,可为没落之证。好在我是在讲诗,不是在讲心理学,即为专家所讥亦无妨也。意识依心析论者分为三层,其形状称号作用,据说如下:

意识是一刹那的思,情,意欲。前识是潜藏的意识,现在还用不着,但可以随时唤醒,叫它到意识里来的,我们的知识经验等等均藏其中。无识是被压迫的欲望,资格老而受苦深,它时时千方百怪在那边蠢动,却不受意志的呼召。意识好比居室,前识好比库房,无识好比地基。

所谓“朦胧”与“错认”之殊,最先亦以图示之。

原是游戏涂抹,为说明之方便耳,读者总不会刻舟求剑的。现在言归正传,不必惦记那古怪的顽意儿。我们大概不见得否认诗人有“神来”之一境,即英文呼为“烟士披里纯”者。神来殊有语病,好像真是有鬼似的,不如夷语每令人茫然为佳。这个鬼,依据心析论立说,即埋伏于我们意识之下,这果然也尽够光怪陆离,却视中国之神灵附体说已较为平淡了,所以我们就用了它。

如此说来,“神来”非神来也,只是在前识及无识两层中的埋伏,有时竟“摇摇的”自己走了出来耳。自己走出来的condition有二,滑溜与洋溢是也。滑溜由于技巧之纯熟,洋溢由于感触之深厚,惟熟能滑,惟厚则将溢矣。神来之笔事非大家不办,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凡在意识之边缘上滑出而跳过的,意识未必毫无所受,只是来不及注意它,把捉它,分析它,而它已居然在唇边叽哩咕噜,笔下洋洋洒洒了。中国诗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大约是谢灵运。《诗品》卷中引《谢氏家录》曰:

……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大谢是夸诞的人,但依上说看来,正所谓“事出有因”,可用唯理的分析。譬喻得规矩点,犹象罔得赤水之玄珠;不规矩点,则人家失却猫儿之谓欤。力索于意识阈内,用力愈多而愈不可得,于休息寤寐之顷,把意识的纲维暂弛,反有从下层自然涌现出来的机会;这实在没有什么神奇。古人不曾了解此,难怪借以夸饰,托鬼神以自重了,所以谢氏说“非吾语也”,也是一种真实,要用另一种看法就好。写这句诗,当然未必是他老弟入梦指点(依观念联合之说,以想做诗而梦见惠连,绝无足异)。也非另有神来助他,无非这康乐不是那康乐耳。(这口气似乎不敬,自注。)

梦中的诗是朦胧的极端的一个例,其实诗人做白日梦的多着哩。以这种因缘成就的诗篇,虽无从加以统计,大概也不会得少罢。凡这些篇章断句,要叫作者说明其真诠,大半是不可能的。所以“池塘生春草”,后人聚讼纷纭,“究竟好在那里?”依我说,简直不知道好在那里──自然不是说它不好──因为谢康乐自己他就不知道啊。他或者知道得不够多,不如咱们理想的那么多,但说世上有比他知道得更多的人,也是不容易的。

朦胧的诗句多半是极空灵自然的,虽然平常喜欢堆砌雕琢的诗人也会有与平素作风相反的作物流露出来。即以大谢而言,他何尝不是琢句炼字的专家,但“池塘生春草”却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此其所以神,所以妙也,而后之批评家还在叨叨,何耶!此外,这些作品多半是零星简短的。譬如说,“我曾经迷迷胡胡,莫名其妙地写过一篇《两京赋》”:这总是欺人之谈了,虽然人并不怀疑我的“口占”和“梦中断句”。梦是零星,白日梦也差不多呢,只遗忘的成分或者此少于彼。

朦胧和清醒何尝不可混合呢?所以纯粹的事例不可多见,而这桩事实的本身,易为人所忽视了。其实“罕见”不是“没有”。长篇巨著里,这种成分也会有的,只是没有人能够(作者呢,未必干)把它分析提炼出来,于是只好存而不论,留作终古的疑案看耳。记得《文赋》上说:“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这句话能够画出古今作者不能自主之实况,而神思确是会“摇摇的走了进来”的。

朦胧是成诗的一条捷径,意识好比一条沟,目不及瞬,它已一跳而过,诞登彼岸了。情思蓄积之深厚,技巧磨炼之纯熟,果然是很重要的,有如上述;但意识正在麻醉状况中也是促成此境的重要条件。大谢作诗何以竟日不就,而于寤寐得之,其故准此。本来凝思就是一种催眠,就是把意识弄得麻木了,而让在它下面的那些古古怪怪的顽意儿自由活动。所谓“收视反听”,简直同打坐差不多了。若意识老在清醒白醒中,则跳过谈何容易呢。

诗思捷速的人有此经验或者较多,其实也是一般的经验吧。要叫作者讲讲这踊跃着的究为何物,他可为难了。“眼花撩乱口难言”,当时就没看真啊,更何论于后日的追寻。若让他也去研究这已赋与形态的作物,那么,他也是一个旁观者了,与咱们又有何区别呢?算来算去,他无从知道得比咱们多,除掉当这跳跃的一霎中他的实感,即所谓“眼花撩乱”是也。咱们并眼花也并不撩乱哩。作者的意见,无论为真为谎为暗为明,永远值得后人的参考,其理由只在此。

错认又怎么说呢?这更得借重弗老爹一派的说法。他们讲梦的工作须经过Conden sation,dishla cement,drama tization,secondary elaboration种种阶段。真有吗?自然,天知道。最令人踌躇的,是站在前识无识中间的一位censor,假使伍子胥不把胡须变白,那就过不去昭关。这种说头有点近乎儿戏,但我们的思情意欲,往往以被压迫而变形,这也是不容易否认的事实吧。

梦之与诗犹兄弟也,文学心理学的论者都知道有种“戏论”的。以两者比较推想,固不能即谓之背谬,不过梦的本身极其脆弱模胡,甚至杂以神怪,为严正科学家所侧目,取以说诗,非特不能增重,反有出丑之险。好在我的诗论,本是豆棚瓜架下的杂耍,谈狐说鬼都不妨,又怕什么痴人说梦呢。做个把”截搭题”,更满算不了一回事。

伏在最下层的反动势力时时在那边找出路,堂堂正正的走出来既然不可能,为它计只有三条路:(1)趁中央监督偶不留神,溜出来;(2)乔妆改扮的混出来;(3)不顾性命的打出来。只有第三最难最险,果真成功,人就疯了。一二两种,日常生活中随时可遇,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诗怀梦境都是涤荡幽隐,扫平块垒的绝妙法门,于人生的康健娱悦也非小补呢。

表面上看,错认原不是不知道,但事实上与不知无别。如出来了一个以女郎假扮的红胡子(《辛安驿》),而以为真是红胡子,您虽看得很地道,但她的确不红胡,这又有什么可辩的呢。比之朦胧,一个是看不清,所以说不出;一个却是看失了,不说还好,说则愈远。在理论上朦胧与错认都不算珍奇,事实上错认却珍奇得多了。因为错与不错的认识是永久没法区别,没法证明的。作者曰“如此”,你我安得曰“如彼”?即你我愣说“如彼”,天下后世人尚不信作者之“如此”,难道反来信你我之“如彼”吗?此神秘所以虽可析而终于不可析也。(如近人潘光旦君作《小青之分析》以自我恋母恋夸大狂等术语释小青之心境,吾知起小青于地下,她断乎不会承认潘君之说的,虽然潘说较小青自述,有时反有可信之处,理上也说得通。)

错认究竟是否珍奇?我举出下列的事实来。历来无行的文人多矣,可怪的是,看看他们的诗依然忠厚悱恻和高雅,无别于君子之作。此何说耶?说为遮掩文饰近之矣。“然而不然”。“言为心声”,自己果然装不像,人家亦未必都是瞎子也。──这就难了。

以历史考查,分明是个小人,以文学追寻,他似乎应该是个君子,则其中必有一是非。谁是而谁非呢?说历史叵信吗?它许没有不可信的理由。说文学是伪造的呢,无奈识货的君子说他不假,且将与天下后世以共见。明知必有一是非,苦于说不煞。

如以错认之说进,困难就冰释了。人之性也,鱼龙混杂,既没有绝无道德观念的小人,也少见绝无过失的君子。君子有时露马脚,小人常常耻其为小人,只人世的道德标准无非大概的数目;所以不能说露马脚的即不为君子,也不能说耻为小人的便不是小人。人只是这么一个矛盾而已。淫鄙贪污的意欲闯进意识圈儿里,或者早已化为温柔敦厚的面目了(这也是一种。sublimation)。于是在作者的心和手,读者的眼和嘴,所挥洒,所吟咏,皆蔼然仁者之言,乌睹其为淫鄙贪污也哉!(如阮籍依附司马氏以苟全性命,而其《咏怀诗》,论者以为“洋洋会于风雅”。明代的阮胡,诗格殊近渊明。冯延己虽“专蔽嫉妒!,却又会做“忠爱缠绵的《蝶恋花》”,有人以为非欧阳公不能为此,何其陋哉!)

在未欺读者以前,作者先已自欺了。不自欺怎能欺人呢?这也正是“修辞立其诚”的另一种说法。他已被乔装的意欲所骗,当然不再负解释作品真诠的责任。就算他来解释,老实的读者们也要“跪求请免”的。何则?错误的说头,出于作者自己,更易引人入迷宫也,倒不如客观的看法较为妥当。——至于所谓“作者的意见,无论为真为谎,为暗为明,永远值得后人的参考”,则专为刁钻古怪之精灵言之耳,言各有当,不必泥也。

以下说到作者有意欺瞒读者,这与上述非意识的欺瞒有别,虽然一件作品中不妨具有两种的分子。他怕我们和他懂得一般多,故意藏匿起一部分来,这叫做“曲”或者“间接”。曲与间接只是表现上的一种戏法而已,亦以图示之,一为单纯的曲,一为曲与错认之混合。

言文以达人思,常识即真理也,变态病态属诸例外。凡说总使人可懂,不使人懂除非你不说。若我一字一句清通地说完了,却使你依然不大懂,这需要一种巧妙,戏法似的巧妙。这戏法在文艺上通行,而诗中尤为习见。

老实人不免疑怪,说话使人不懂,说它做啥?就说做诗吧,辛辛苦苦的写好了,难道故意不让人家懂吗?这也是对的,不过老实罢了。老实人似乎不曾理会,一个人总难免有藏藏躲躲背人的把戏,公开出来煞风景,于己有损,于人无益;此其一。无论绕了若干的弯,只要有了表现,总归有法子可以寻的(所谓“若要人勿知,除非己莫为”),所剩下来的只是如何可懂,懂得多少的问题;此其二。

曲的表现真是诗坛中的一绝,也可以说是一厄。打开窗子说亮话,作者简直是在那边“耍骨头”。文字是清楚的,文法是通顺的,声律是谐和的,典故是有书为证的,样样齐全一首完全可读的诗,但其读后感却异常尴尬,说没味儿罢,有一点儿,说有味儿呢,究竟是什么味儿?读了想,想了复读,经过一番的苦功,似乎已能确认这味儿是什么了;等到打开门来,大家这么一对,吓!满不是这末回事。公有理,婆也有理,我的理呢,谁知道。谁都有理等于谁都没理,其结果无非剩下“汗牛之充栋”的文籍,压得后人不能喘气耳。这种顽法可有点儿损。

同类推荐
  • 芦苇岸诗选

    芦苇岸诗选

    本书内容包括:黑森林、宽恕、寂静多美好、半山、爱的代价、生命之恋、草芥、访友、一杯水、夜里走失的孩子等。
  •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
  • 梦圆大瑶山: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纪实

    梦圆大瑶山: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纪实

    涔天河水库扩建是在原涔天河水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浩大工程,总投资130亿元,工程从1980年动议申报到2010年开始实施,直至2016年大坝下闸蓄水,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寄托了永州人民一个世纪的梦想,也倾注了共和国总理、国家部委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永州发展的关爱和支持。《梦圆大瑶山》这本书,就是对这一工程的回顾和总结。其策划者、编著者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用真实的故事,感人的事迹,生动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一跨世纪水利工程建设的壮举,堪称潇湘大地水利建设的一曲壮歌。
  •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家·国·天下: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天下卷。本书主要收录了梁晓声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时评、政论类文章,他心怀天下,以一介平民之躯,用笔下的文字为中国社会把脉,呼唤国人觉醒。本书作为梁晓声解读当代世界热点问题的杂文集,着重讲述了在这喧闹浮躁的世界里,作者甘做一个平凡的人,心怀天下。真正有力量的善良,必定包含着对世态人心的深刻理解,而又不染世俗的浊气,梁晓声恰是这样的人。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热门推荐
  •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的小男孩就像一粒神奇的种子有一句众人皆知的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了幼儿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3岁左右的男孩。这个年龄段养成的一些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决定了他们将来能做成一番什么样的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人。
  • 法医宋慈

    法医宋慈

    南宋湖南长乐乡,连环挖心案让“鬼嫁娘”之说不胫而走,一时间谣言四起,地方百姓人人自危。郡国公之子安盛平、金刀名捕徐延朔奉命查办此案。宋慈应同窗安盛平之邀,参与到案件的侦破中。宋慈自幼跟随父亲宋推官,亲历了不计其数的形形色色的案件,能查常人所不觉之处。死者指尖的蹊跷伤痕、棺材中神秘的栀子花香、黑色的粉末、红色的鬼面……他熟练运用专业技巧逐一分析,一步步还原“鬼嫁娘”的犯罪手段和过程。芙蓉阁内莺莺细语,凤栖山上落寞孤坟。妖娆青丝,红颜倾城,“鬼嫁娘”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南城女尸案、窦氏之死案、无名人头案……看宋慈如何验尸、取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 毒皇

    毒皇

    苗疆世界,小孩儿玩毒老人玩蛊,聂羽携游戏BOSS五毒兽穿越,附身废柴少年,聂羽开始了他的逆袭之旅!引毒虫、练毒功,外力化内力,一身诡异毒功,吸尽世间万物生机!“欺辱我?嘲讽我?现在,你们还有那个胆子吗!”聂羽一脸轻蔑:“异界就是一场游戏,而我便是里面最强的大反派……”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曜日皇子

    曜日皇子

    曜日皇子被弃,带着自己的幼妹在异国生活。仇恨?荣耀?他什么都记得,但都被埋在了心里。
  • 三千绝宠:太后有点贤

    三千绝宠:太后有点贤

    一朝穿越,荣华富贵?屁!先是二八年华成了太后不说,还被卷入皇位之争,更可恨的是身边围绕的全都是太监!她的美貌无敌有毛用啊?啊……等等,以天下为聘的母后变成今日的皇后。这一手调教出来的小皇帝的眼神怎么这么奇怪?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世桃花半世影只

    一世桃花半世影只

    桃花幽幽水幽幽,思君幽幽风幽幽。居南是仙与妖所生之子,拥有强大的灵力与妖力,人人都想借用她的力量夺得动荡的天下,对于这一切她并不知,她以为她所遇到的一人和物都是她所看到的,其实,这就是一个阴谋,一个从她被怀上那天就开始撒网布棋的阴谋,她,只是一颗棋子,那些她爱的爱她的,竟然都是在欺骗她,都是为了得到她的力量。成魔还是成佛,本就是一念之间。就是她的一念之间,便是天下人的生死。
  • 天道不朽

    天道不朽

    历史湮灭在时间长河中,于是成就了传说;当翻开历史的书页,一道孤独的影子呈现在视线中;不求与天长存,但求此生无悔!时空之门已经开启,请随我一起踏入时间洪流,追寻失落的真相!新书上传,请诸位兄弟能收藏就收藏一下,若有富余推荐票也顺便投上一张吧,拜谢!
  • 疯狂丫头:小子,我娶你吧!

    疯狂丫头:小子,我娶你吧!

    开学第一天,班里转进来了一位高冷校草南宫泽阳,听说他不食人间烟火,女生送情书、礼物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丢进垃圾桶里,只要是他在的地方那温度零下零零度,可是独孤冰萍却偏偏不信,于是独孤冰萍就进行了死缠烂打的模式。“喂!小子,我娶你吧!你愿意吗?”独孤冰萍拿着一朵快谢了的花说道。“不愿意”“好吧,不愿意就不愿意,我都追你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以后我都不会再缠着你了。”独孤冰萍伤心的哭了。南宫泽阳却转身拿出戒指,单膝下跪“冰萍,嫁给我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