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5800000028

第28章 诗的神秘(4)

而且,诗中用这些材料;并不是用它的实质,只是用它这一点点提炼过的味儿,拿来暗示,形容,比况。譬如雎鸠原不见得像文王后妃,而斑鸠儿是可以引起下文“窈窕淑女”的。桃花与新娘子的关合更是“其妙不可酱油”,却并不曾有谁说,她的脸不含胡地有如桃花瓣。除非你直接经验过,再不然你与作者的经验至少有一两点的类似,又能够“以心会意以意会心”地体会得作者甘苦,这方才可以说你熟悉这些材料。若说考证,非但既不清而又难信;即使考定了,所得的结果多半是呆的,死的,不中用。所以把捉这些名物的氛围,难于考证它们的实质。

譬如灯,我们有电灯,汽灯,洋油灯,通都大邑里已少看见“油盏”。古代的灯是何形式,我原也弄不清楚,但毕竟有点像我小时候夜夜可以看见的油盏火。所以我对于古代的形容,什么“灯花报喜”哩,“残灯明灭”哩,“青灯黄卷”哩,都还有点了解。小孩子却不然了,我的儿女看见《忆》中的插图,他们就不识,讲而后识。夫讲而知,则所知微哉!文学中所要的只是真切的见。

若从历史博物馆看“灯”去,那又是另一回事,或者是看希希罕儿,或者是好古董,或者是专门研究;但决不是读诗的方便。想起来也会失笑,灯与诗又何干呢?那么,它的形式功用等等原该不在话下。我们要知道的是灯前的生活,这才是诗的材料,值得一晌的沉吟与一霎的低徊。──这话或者说得“溜”了(吾友莫须有先生最不喜此)。你去寻检书籍,考订实物,未始不可多增一点了解,反正总比什么不理会的好。但增加多少,实在是个疑问。增加太少,那也不值得提起了。上边的话,未为“溜”也。

和名物典章有关连的,这也不过诗的一部分,有些自然是无关。但无关的不见得就好懂。另有一种说不出,画不出的个性之别,古今情味之异。(我想,中西之异亦然。)这一种隔阂是生于作者读者的关系上,述说尚易,确指则难。我们读五言诗的兴味胜于读四言,读近体胜于读古体,读词曲胜于读诗;这不一定因为古代作品中实质的隔阂多,一半因为作品离我们近的,则无形中之隔阂少也。又如我们喜观陶诗胜于谢灵运,表面上的理由,谢雕琢难懂,陶平易好懂,其实不尽然的。世上也正有喜欢温李比元白更多的人,足证上说之无根。这无非性分的同异罢了。读者与作者近,他们的时代环境相近,一近则无不近;反之,一远则无不远。所以我说,读者的了知,除媒介的故障外,更受一种我与彼的限制,远近亲疏的限制。这也是天生的,没有法子改变增减的一种命定耳。

现在完全转到读者方面来了。我们读一首诗,好像自己完全是旁观,是被动;换句话说,与那久已写定刊行的诗的成就,毫无关系。析言之,则又不然。一首诗写定刊行以后,实在只做了一大半,还有那一小半等着咱们读者去补呢。虽同是读者,而你我不同,所以那补成的半首当然各式各奇,差别得很小,不容注意的也有,差别得很大,不容不注意的也有。

这个道理实在很容易明白的。假如我身完全是个被动的机械,则归斯受之,似别无问题,却还不能算旁观。如无线电机,发是动,收是被动,但也没有谁肯要这有发无收的无线电。况且,我身即使至陋,我敢武断,决不是无线电可比,虽然机械的人生观我也有点赞成。生命情思之交流是何等的微妙呢,读者的地位,完全不是旁观,不完全是被动。他时时给一件作品以新的生命──解释。

为什么不完全是被动?上节的譬喻似乎还不够。在“初见”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被动;刺激由外而来,作品总是作者给的。我读诗和我做诗确是不同,在这一点上。但是,注意,仅仅在这一点上!初见以后诗已融合于我,即胡思乱想,头痛脑涨,废寝忘餐,都是自己干的事了,不和人家再有什么相干,也没有人肯负责任的。再用个薪尽火燃的比方,作者好比一蓬野烧久已烧过了,却藉一种因缘留下星星的火种,──真是一星耳,不知历几何尘劫,这一星火种齐巧不巧,会钻进一池煤油里去,自然又蓬蓬勃勃起来骇人听闻了。只要想一想第二次大火与第一次大火的关系,则于吾言无庸疑矣。

读者的地位既已诠明,更得析言情思交流的状况。假如作者是鹿豕,读者是木石,鹿豕有感,木石无灵,其精诚等于面壁。假如作者是鱼而读者是鸟,作者是渔而读者是樵;那么,跃渊者不知戾天之高,斫柴的不知垂钓之乐,这也完了。又假如作者是形而读者是影,作者是音而读者是响,那就是庄周所谓“莫逆”,片言只语无所用之,更何有于文字,更何有于文学哉!这另是一种完了。自然,这“假如”真是假的,无绝对的同与异,等于木石的人则径谓之木石,何妨。

我们都是平平常常的。我敢说,人永远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作者有他的喜怒哀乐,一个读者有他的喜怒哀乐,不尽同也非尽不同,不尽异也非尽不异,可通却也非尽可通,不可通却也非尽不可通;这是一种错综。作者有了一个,读者可遍大千,宇宙之内,作者们与亿万的读者们吸引排抵,亿万的读者们互相吸引排抵;这是一种广大的错综。作者未作以前对他人的作品是个读者,既作以后对自己的作品也是个读者;读者在未读以前许也是个作者(也许不是),既读以后也可以算是个作者(理由见上);这也是一种广大的错综。创作与诵读二者互为因缘,无有穷尽;这是不思议广大的错综。在这种光景下,得一种电信收发式的了解是否可能,原也不消说得。有人问我,“诗可以懂得吗?”我先要反问他,“何谓懂得?”若说,“譬如电信。”径曰“否!”

离开了解,诗是不存在的,不寓了解,则读者的重要并不亚于作者。依续成未完的诗这个观点说,不妨说误解也是正解。说得激烈一点,简直不妨说误解以外无正解,至少也可以说离开误解则得不着正解。《易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此非正见,是名正见。论道之根柢非知亦非仁,特从仁人知士所见的,确也是道之一种形相。说仁知非道,则无一非道,而道竟亡矣,乌乎可!故曰“非正见是名正见”。

深言之,有这么一种玄学的说法;浅言之,凡误解之甚者,通常不名为正解。这又把它们分成两橛了,似乎真有点矛盾。我试以和解之说进。

性分之特异者为偏见,偏见生执著,执著生烦恼。本来我见只是宇宙间的一种见,故虽误而不误,知误而后不误也;后来却认我见为宇宙间的一切见,不误而误,不知误而竟大误特误也。申言之,同异是自然的形状不为累,缘同异所生之是非,足为累耳。自来说诗者,各名有见而所见异,谓己独是而人皆非,察及他人,情有同我;于是谨饬之士转生迷罔,狂放之徒肆为轻诋,门户初严,习染愈深,如此循环,良堪悲悯。冥合作意既不可知,自圆其说亦属良苦,徒以尘点篇籍,灾祸梨枣。其尤甚者,则敢于大言,以一己之硗确,为来学之康衢,贻误贻惭,盖皆难免。凡斯之流俱不得引用圆融之说,为遮羞之具也。

总括上文:诗的本身,一座没藤萝的峭壁,诗人的睥气,胡里胡涂,七扭八捏,读者又是个陌生的客人,在风沙里戴着有色的眼镜,找不着路,互相咒骂。几重的障,几重的网啊!这么说起来,诗总是尽够复杂,微妙,幽沉,几乎神秘的了,还不能证明它不是一句普通话。为什么不是呢?

以上云云,皆属戏论,魔障者何,譬之空花,善读诗者不当泥此。致力于形迹之内,得力于形迹之外,音训粗通,大义斯畅。“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风景不殊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斯情思可通也。无言悬释,宁待烦言;俯抬即是,何烦冥索哉。五柳先生之“不求甚解”,意在斯乎。视诗为咒,不知所语云何而终身诵之,固失之陋;视诗为谜,以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亦贤者之过矣。吾之说诗,仿徨歧路,无所适从,欲求陶公所谓“偶有会意”渺不可得,欲仿陶公之赋“归去来兮“,吾将安归乎!属稿既毕,真不知所语云何,自叹有如梦呓,上节讥弹之词即为此文他日之定论矣。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四日。

同类推荐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爱·教育

    爱·教育

    本书是成都市“爱心的传递——师德大比武”教师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写教师、教师些学生、学生写教师的优美记实散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了一个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弘扬了正气,唱响了主旋律!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少年读诺奖经典:伟大的诗歌

    少年读诺奖经典:伟大的诗歌

    《少年读诺奖经典》是国内一套专为青少年定制的诺奖读物,精选百位诺贝尔获奖作家名篇巨作,数十位特级教师推荐选编,让孩子在阅读中感悟成长,积聚面对未来的力量。国内诺奖作品基本是成人读物,很少有少年版,本套书《少年读诺奖经典》就是针对青少年而定制的读本。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阅读习惯和趣味,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本套书有针对性地精选了几十位作家的作品,兼顾经典和趣味性,为孩子构建一座浩瀚的文学殿堂。本套书分为《伟大的小说》《伟大的诗歌》《伟大的散文》,其中有多篇是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审美和阅读需求。
  • 宿松

    宿松

    石一龙是“70后”诗人之一,其诗也具有很多70后是个的特色,诗歌意象大胆先锋,体现了70后比较丰富的学养和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在诗歌技巧探索、现实观照上又有与传统不同的地方,这是诗歌向前迈进的明证。
热门推荐
  • 那年的那些事那叫一个爽

    那年的那些事那叫一个爽

    女孩薛梓琪,像其他学子一样,有一个大学梦,渴望自己能够站上讲台,做名老师。在懵懂的薛梓琪看来,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可随着时间的增移,一切都变了,并不是自己想象规划中的样子。从一个校园跨到另一个校园,不仅是地方的转换,也是交际圈的转换。女孩在新环境中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却唯独他——万佰仟最例外,也是女孩永远忘不掉的一段记忆。在这段学习生涯中,女孩因对这个男孩有不一样的感情,或许错过了许许多多精彩的事,可女孩并不抱怨自己决定,这或许就是情的奥妙吧!
  • 异常事件的物理解决方案

    异常事件的物理解决方案

    异常事件频频发生,古老传说一一应验,这所有的一切都代表着,那些恐怖而又强大的存在即将突破那扇门的束缚……“啊,这有什么关系?再把它一脚踹回去不就得了?”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
  • 易世记之青鸾

    易世记之青鸾

    那一日,九天玄母娘娘别了蟠桃盛会,携座下弟子青鸾,行至东海之滨,见下界纷扰,命青鸾察看。那青鸾化作一只青鸟,来到金陵,只见金陵皇宫已一片火海…….
  • tfboys遇上她们

    tfboys遇上她们

    三个朝气蓬勃的小正太,遇到了终身难忘的爱人。三个女孩更因为他们而此生无憾。
  • 墨月之影

    墨月之影

    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宁月儿在一次旅游途中机缘巧合穿越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在那里开启了她美妙而传奇的人生之旅。
  • 梦回2002

    梦回2002

    一位都市的普通人回到2002年开始了他年仅11岁的赚钱生涯……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媳妇炼成记

    好媳妇炼成记

    没有永恒的爱情,只有权衡得失的婚姻。你是学会妥协,还是迎头撞击?前者会让你看不到方向,后者会让你头破血流。有最好的答案吗?
  • 权榜

    权榜

    嚣张本无罪,当欲望开始贪婪,或许有着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