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5800000051

第51章 回顾与前瞻(2)

对我来说,他比我先进,也是我的畏友之一。在“二十年代”中,为了爱国运动,我们之间曾有过一阵争辩。当然,那时候大家都是孩子气,他却比我早认透了帝国主义凶恶的面貌,而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反帝”。他接触人民革命的实践也比我早,也比我积极。1952年以后,在文学研究所,他应当是我的领导人,大家还和从前一样,老朋友般的相处着。他过于信任我了,有时我不免辜负他的期待,至今歉然。我有好处,他不放过赞美我的机会,我有缺点,他也不客气地对我说。如他常说:“平伯,你不能这样子。”记得今年春天,在他的黄化门寓所茗话,虽只短短的一会儿,对我却是永远不能,也是不该忘记的。

人人都一往而不返。但他的一往不返,显得这样兀突,使后死者殊难为怀。我只写了一副短短的挽联:

两杯清茗,列坐井长筵,会后分襟成永别。

一角小园,同车曾暂赏,风前挥涕望重云。

几十年的交谊,实非短短的俪偶文字所能包括的;所以这里只叙说他和我最后两面的情形:第一次在十月八日,第二次在十三日,到十七日他就死了。

话说得很平常,却需要一点注释。上联是:文学所开会,大都拼着许多长条案,上面铺着白布。所里只供给白开水。振铎喜欢吃茶,常带着一小匣茶叶。他喜欢和老朋友们坐在一起,往往把他携来的叶子放一点点在我们的茶杯里。十三日我在所中,时间比平日略早些。振铎也就来了,遂在他的办公室小坐。他沏了两杯茶,开会的时刻也就到了,茶还没有喝什么,觉得很可惜。我们便各人携了一只茶杯、一个茶碟,上楼去开会,仍旧并坐在一排。我因那日下午还有教课,先走了一步。会尚未散。也没有能够向他握别。谁知这是最后的一面!只有天知道。

下联是:比这次稍早一点的上星期三,也一样的开会,一样的并坐吃茶,却有伯祥。会散后一同搭乘铎兄的车回城。他要顺途到他的宝禅寺街的新居看看,我们也跟了去。这是所老房子;相当大,池廊亭榭都有,却黯淡了。里边正搬进了许许多多的书籍。有的地方,书架排得这样挤,人要扁着身子才能勉强通过。有一位同志,在那边招呼。厅很宽敞,前面伸出一大方块暗廊沿,大约叫抱厦罢。振铎还说,这里可以借你们昆曲社做曲会。又说,不久他们就要搬家,等他从国外回来,就到新房子里来了。这大屋,他大概一天也没有住过的,我想。

挽联做得不好,哀感却是真实的。但感情虽然真实,能够借这个表现出来么?恐怕不能。下联结句,以碧落代黄泉。要从漫漫的太空里去找长逝的故人,明知这是痴想,有时却由不得自己这样抬头一望。

再说追怀故人,与其用深悲极痛那样的套话,还不如说淡淡的悲哀呵。这样的悲哀,它倒的确不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虽说是淡呵,却会悄悄地,暗暗地,偷偷摸摸地向你袭来,使你有时惘惘然,若有所失。有时木木然发呆等等。假如警觉地仔细寻去,又好像没有什么了。

振铎爱书成癖。万卷楹书身后不知怎么样了。他生前曾说,可以捐给公社开办一个图书馆。我想不久一定会有妥善的安排的。记得古诗有云:“亡书久似忆良朋”,恕我倒过来用,今后,我将时时追念这一本永远找不回来的好书,

1958年11月13日。

五四忆往

五四到现在,恰好四十年。那时我才二十岁,还是个小孩子,对于这伟大、具有深长意义的青年运动,虽然也碰着一点点边缘,当时的认识却非常幼稚,且几乎没有认识,不过模糊地憧憬着光明,向往着民主而已。在现今看来,反帝反封建原是十分明确的,在那时却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伴着它兴起的有新文学运动,在五四稍前,主流的活动,应当说更在以后。我初次学做一些新诗和白话文。记得第一篇白话文,自己还不会标点,请了朋友来帮忙。第一首新诗,描写学校所在地的北河沿,现在小河已填平,改为马路了。仿佛有这样的句子:“双鹅拍拍水中游,众人缓缓桥上走,都道春来了,真是好气候。”以后更胡诌了许多,结成一集曰《冬夜》。这第一首诗当然不好,却也不是顶坏,不知怎的,被我删掉了。北大毕业后到南方,更认识了一些做诗的朋友,如朱佩弦、叶圣陶、郑振铎等,兴致也就高起来。曾出过八个人的诗选集,叫《雪朝》(一九二二年商务版),这里有振铎作品在内。日前我看到谈郑先生遗著的文章,似乎把它漏却,大约这诗集近来也很少见了。

在一九二一年(五四后二年)有《诗》杂志的编辑,中华书局出版。这杂志原定每半年一卷,每卷五期,却只出了一卷五期(一九二二年一月到五月)。前三期编辑者为“中国新诗社”,其实并没有真正组织起来,不过这么写着罢了。后面两期,改为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刊物,还贴着会中的版权印花。实际上负编辑责任的是叶圣陶和刘延陵。这杂志办得很有生气,不知怎么,后来就停刊了。

在这杂志发表诗篇的朋友们,有些已下世了,如半农、漠华、佩弦、统照、振铎诸君;有些虽还健在,写诗也很少,我自己正是其中的一个。这里的诗篇,好的不少,自无须、也不能在本文一一引录。其时小诗很流行,我的《忆游杂诗》,全袭旧体诗的格调,不值得提起,佩弦的小诗,有如:“风沙卷了,先驱者远了。”语简意长,以少许胜多许。

郑振铎在第二号上,有一首《赠圣陶》的诗:“我们不过是穷乏的小孩子。偶然想假装富有,脸便先红了。”只短短的两句,就把他的天真的性格和神情都给活画出了。大约他的老朋友会有同感罢。他自然有激烈悲壮的另一面,如《死者》一诗,载第五号,末句道:“多着呢,多着呢,我们的血——”这已经近似革命者的宣言了。

在第四号上登着叶圣陶《诗的泉源》一文。这短文的论点和风格,就圣陶来说,也可以说是有代表性的。例如;

充实的生活就是诗。……我常这么妄想:一个耕田的农妇或是一个悲苦的矿工的生活,比较一个绅士先生的或者充实得多,因而诗的泉也比较的丰盈;我又想,这或者不是妄想吧?

他积年的梦想。目前早已成为现实了。

说到我自己,当时很热心于诗,也发表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作品,现在却怕去翻检它。这刊物原意重在创作,论文比较少。第一期上却登载了我的一篇长文,叫做《诗底进化的还原论》。以现在看来,论点当然不妥当,但老实说,在我的关于诗歌的各种论文随笔里,它要算比较进步的。如在第一段里说;“好的诗底效用是能深刻地感多数人向善的,”可惜这里所谓“善”,没有具体的、正确的含义,但文学面向着人民大众,总该说是对的。又如第二段主张“艺术本来是平民的”,而且应当回到平民。还有一段揣测未来的话:

在实际上虽不见得人人能做诗,但人人至少都有做诗人底可能性。故依我底揣测,将来专家的诗人必渐渐地少了,且渐渐不为社会所推崇;民间底非专业的诗人,必应着需要而兴起。……他们相信文艺始终应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迷误于现在底特殊状况,却忘了将来底正当趋势。

现在劳动人民都在热烈地创作诗歌,我的梦想的实现,正和上引圣陶《诗的泉源》,差不多有类似的情形。当然这里也可能有不一定恰当的话。

在这篇下文我又说到怎样去破坏特殊阶级(当时指贵族阶级)的艺术,需要制度的改造和文学本身的改造:

制度底改造,使社会安稳建设在民众底基础上面。有了什么社会,才有什么文学。……到社会改造以后,一般人底生活可以改善,有暇去接近艺术了;教育充分普及了,扫去思想和文学底障碍;文学家自己也是个劳动者,当然能充分表现出平民的生活。……我们要做平民的诗,最要紧的是实现平民的生活。

这些话,以现在来看,大体上还好。但这篇文章,却被我丢开了,一直没有收到文集里面去,似乎曾被佩弦注意过,或者在《新文学大系》里面有罢。我一直不能够在行动中去实践,也没有在文学理论上去进修,反而有时钻到象牙塔里去,或者牛角尖里去。走错的路,在自己已无由挽回,这个教训,如能为今日的青年引作前车之鉴,也就是我的厚望了。

当全国热烈地纪念五四的时候,我提起这些往事,不由得感到十分的惭愧。在那文中,也未尝没有消极说错的话,例如:

古人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我们也正有这种感想。

却想不到“河清”真被咱们等着了。在当时自然万万想不到,也无怪我失言了。因之,我虽有很多的惭愧,却怀着多得多的兴奋。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北京,于今四十年,我还住在这个城里,有如同昨日之感。想到这里,仿佛自己还是个青年。再说,能够参加在青年的队伍里,劳动人民的队伍里,那就更加觉得年青了。

一九五九,四,十四,北京。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李健吾译文集·第五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五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热门推荐
  • 傲战惊天

    傲战惊天

    少年凌介,觉醒逆天天赋,一路登上巅峰,无人能阻挡他前进的道路,一段逆天之路就此开始。
  • 我的世界幸好有你

    我的世界幸好有你

    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而青春期带来的,可能是伤痛,可能是幸福,朋友不一定和你想的一样,处处都会维护你,男朋友也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他们不会专宠于你,可能会背叛你,但,甜蜜,总是来得突然,你也会从中感到快乐,其实,恋爱就是这么简单,爱与不爱中的其中一个,也许,这就是青春,这,就是我们的爱情。
  • 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就是一写书的

    我就是一写书的

    什么?你说神仙是古代封建思想残毒!什么?你说历史太过厚重呆板无趣!什么?你说西方的小说在东方火不起来!好吧,这一切都怪我,是我来晚了!
  • 超越凡尘

    超越凡尘

    一觉醒来,谢安平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自己的扑街小说里……他会是编剧还是导演?他是会做主演,还是只是穿梭在各个剧情,当一个勤奋的龙套?扑街的世界会是怎样?我也很好奇。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谜语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谜语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回已清

    梦回已清

    (暂无简介!)谢谢大家看我的书,写的不好,别太直白哦!
  • 云懿

    云懿

    在那些过去的时光里总有些令我窒息、后悔、铭记的时候一去不复返可那仍是我最想保留的记忆即使不堪也要永存内心因为是和你一起
  • 生死十四年

    生死十四年

    从1935年的东北走出去的两个生死兄弟,到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再到加入中共,来到山东县城与一群生死兄弟建立一片天地,到解放中国以全体阵亡的代价支持解放中国。本书部分架空历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望各位书友大力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