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8900000020

第20章 自警录

(原名六信四愿三幸一行斋自警录)

(录于六信四愿三幸一行斋)夏莲居居士著自警录自警录

念佛要法只有一念真诚,勿间断勿分别而已。

未来勿将迎,已过勿留滞,专顾现前一句,字字分明。

六时日用中勿忘唤醒自己;

一声佛号内只贵字句分明。

勤作课,宽作程。

学道无他巧,只是生处令熟,熟处令生而已。

何谓熟处?习气,分别,世味。

何谓生处?觉照,不分别,老实念佛。

但得一念熟,其余自然生。

闻思修三慧:

达耳谓之闻,注心谓之思,思明而力行谓之修。思而明之属比量,闻而明之属现量。现量之闻,不加分别,但闻而已。

随处安闲,自然合辙;

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经云: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唯守一法,然后见心。

只有作钝功夫。

其目如睹,其耳如听。

当于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

大慈大悲佛菩萨,不慈不悲苦众生。

学道有两字秘诀曰:真干。

真干两字看似平常,实则包括无穷妙义。

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

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

真则三心圆发,干则六度兼修。

学者须先打破自欺一关,始有商量处。须灼然见得自己满身过失,功夫始有着手处。此二关不破,任你谈玄说妙,终是门外打之绕。

但有一毫凡情圣解夹杂于念佛中,即是自欺,即非老实。

不念过去,不念未来,专念现前一句;

不求一心,不断妄想,只要字句分明。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山谷)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多说一句废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

无论念佛、处事,皆当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

念佛时,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实念去,即所谓第一念也。

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计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识。随识即染,依智则净。

处事时,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事未至勿将迎,事已过勿留滞,坦坦荡荡,鉴空衡平,即第一念也。

若计较人我,瞻顾得失,或牵于感情,或激于意气,则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理,第二念是欲。徇欲即暗,循理则明。

功夫用至省力处,正是得力处。

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凿井见泥,去水不远。

《华严经》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取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至灭,懈怠者亦然。

以智慧钻,专注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

静处做,动处炼。

直断千七百则葛藤,常观四十万顷莲花。

发矢中的,原非一发之功;磨杵作针,岂是暂磨之力!

以精深教理销除妄情,以巧慧方便克治习气。此省庵大师所以云:修净业者必须看经教、勤觉察也。

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妄除,妄除则真显。

古德云:佛法不误人,但看自己功夫何如耳。

功夫非至身心闲淡处,不得谓之入门。

所谓闲淡者,乃自然而然境界,非勉强装饰之谓也。

茫茫人海中,觅一闲淡汉不可得,触目皆热忙人耳。觅一作钝功夫人不可得,触目皆伶俐汉耳。

热忙、伶俐,皆与道背驰者也。

何谓热忙?世情正浓之谓也。何谓伶俐?不曾真实用功,专掠虚头之谓也。此二种人去道最远。

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

心怀慈悲常行饶益,随顺众生施与欢喜。

烦恼起于爱憎,爱憎起于分别。是以《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以理折情,情空性复。

学道须具大勇猛心,立决定志,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始有相应分。

紫柏尊者自述其用功云:初以龙树《破四性偈》用之境缘顺逆之际,多败绩。败愈多,战愈力,自是敢战而拼死,予始胜。

曹溪云: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又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又云: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又云:改过必生智慧。世之读《坛经》者,大抵于“本来无物”一偈资口耳,惜乎不于此等处着眼也。

转识成智之法,必从破执治情入手。倘闻道而不治情,尚得谓之闻道者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欢喜为布施,以严净三业为持戒,以随缘顺受为忍辱,以调伏习气为精进,以不忘正念为禅定,以方便觉察为智慧。

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

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实则一室之中,妇稚、臧获,其长处皆有己所不及者,无在不可取为师资也。

圣人率性,常人率情。率情则昏散齐逞,率性则惺寂双流。(紫柏语)

时时以理折情,久久情习渐消。

般若、方便,名异而体同。

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

正因佛性,如木中之火。(自心是佛)

了因佛性,如火能烧木。(真显妄销)

缘因佛性,如钻木取火。(一心持名,不间不杂)

三十五岁前,颇喜谈玄妙。四十五岁后,最厌谈玄妙。盖至玄妙即在最平常中,舍平常而别求玄妙,将见其愈谈愈不妙也。曹溪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省庵净土诗云:若厌平常终隔断,才求玄妙便乖张。

但能随缘入观,以理折情,则顺逆皆吾师也。

任情则根境角立,达理则物我俱泯。

末法众生根钝业重,外魔、内障无人不具,邪多正少,退易进难。若都无苦,忍从何生?借彼魔恼,坚我愿力。只要将猛,不怕贼强。

切实功夫须从难处做去,

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

闲时要忙,忙时要闲。

去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执。

真学道人无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说闲话!

吕振羽来问学道之方,告以“去迷就悟”。又问捷径,告以“真干”两字。仍未满意,复告以节省时间,爱惜精力,作钝功夫,勿使一秒钟空过,勿使一句话空说。

作钝功夫是真捷径,舍此而别求捷径,皆是舍捷径而自趋纡远者也。自愧多年学道无所成,皆因求捷径而自趋纡远,未尝作钝功夫故也。近年始晓此理,然可以语此者寡矣。

佛说一切法,明心乃究竟;

入道有多门,念佛是捷径。

尚未立行,便夸妙悟。偶有阻碍,辄退初心。此浅人自欺之恒态也。

祈天立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应;

持咒念佛,自于不知不觉中冥熏。

陈白沙诗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堪忧。非真用功者不知此语之妙也。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

功纯,业净,妄销,真显。

以戒为师。

镇定从容,乱丝终当就绪。慈祥诚敬,邪魔自然绝踪。

改习即立命之基,习净业自消。

绳锯木断,檐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躁狐疑,欲速转迟。

非真具金刚心者不能受恶辣炉锤。

观德于忍,观福于量。

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弃者天弃。

天锡之福,先开其慧。天降之罚,先夺其魄。

惭愧、奋发、改过,皆天开其慧者也。

悠忽、昏惰、自欺、饰非,皆天夺其魄者也。

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

积累熏修,务期精熟,非关质美,唯贵功纯。

永明大师诗云:万物尽从成熟得。又云:熟果不摇翻自落,生禽谁唤却惊飞。

净土法门,非深明宗、教者不信。念佛之乐,非真用功者不知。(印光法师语)

以大势至都摄六根之法门,

修观世音返闻自性之功夫。

持名时,当一心归命,全身靠倒,万勿少存能所,根境角立。

是法非思议所行境界,唯有扫除一切,直心正向,老实念去,自有相应时。若于字句分明之外,少涉思量分别,或计功求速,即堕魔网。戒之哉!戒之哉!

镜体本明,尘垢蔽之。垢若不除,明何由生?若欲去垢,当从察过去习始。

直心正向,一切莫管,字句分明,老实念去。慎勿舍外趣内,背境向心,于鬼窟中作活计。当身心一如,炽然而念。

造物所最忌者曰贰,狐疑即贰也。

老实者,精诚之捷径。狐疑者,精诚之大敌。

《信心铭》云: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省庵大师云:“唯有狐疑是弃材。”

狐疑即是偷心。

彻悟禅师诗云:除却阿弥总不知。所谓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盖管即不能直趋,不管即所谓正信调直也。(石屋禅师诗云:任他伎俩自磨灭,红日依然照高台。)

妄想千般都不管,一声佛号要分明。

志气须刚烈,功夫用软磨。

妄想无性毕竟空,故若真实勘透身心,更有何疑何虑?种种思量卜度,皆由见地尚未透彻。(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欲为苦本,欲为道本,但有邪正大小之不同,在人用之何如耳。

念佛即是自心现,自心现时方念佛。

不念是迷念是悟,迷即不念悟即念。

念即见佛成佛时,三际同时无先后。

净念相继即是佛,拟议顿隔万亿程。

幸闻如来异方便,苦乐忙闲莫停声。

有举世不知而我独知之识见,始能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始能有举世不见知而不悔之胸襟。

习重者业重,习净者业净,是以真心学道者必自去习始。

同类推荐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热门推荐
  • 钗外集

    钗外集

    本书内各自诗词,长短皆宜,婉约朦胧,欲说还休,淡淡道来,却又回味无穷,格近少游。其诗作不多,近词味,典雅纤巧,情思细腻。纵观蓝烟诗词,辞虽清浅,意却深婉,不用崛僻字,不涉晦涩典。
  • 垒影子的人

    垒影子的人

    一部悬疑小说。作品以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外壳,装着出人意料的情节和揪扯人心的悬念,推进故事的发展。小说在故事的表面叙述中将思想包裹到奇巧紧张的故事内里,思考善与恶的界限,对与错的评判,人性与法律的纠结,正义与情义的缠绕,叙说人世的孤独与饱满。作者王哲珠为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
  • 感动学生的动物故事

    感动学生的动物故事

    本书从各大报刊上选编了一批优秀的人与动物故事,比如《老山羊》中的老山羊用乳汁喂养了“我”;《义马》中的白马,在忠诚和大义面前舍生取义;再如《无腿的麻雀》中的麻雀、《藏羚羊跪拜》中跪拜的藏羚羊、《藏獒之死》中的藏獒等等。
  • 虎臣犬懿

    虎臣犬懿

    婚前“许总,沈小姐求见。”“打发她走,我没空。”婚后“媳妇,我们今晚能约个会吗?”“滚。”婚前“许总,沈小姐诚邀您今晚吃饭。”“打发了,我没空。”婚后“媳妇,今晚回来吃饭吗?我亲自下厨。”“滚”婚前许臣冷漠无情,婚后许臣无事殷勤。世人评:不要脸至极。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轮回帝王劫

    轮回帝王劫

    诡异的穿越,她竟变成了旭月的皇帝?!活生生的男性身份,这让她堂堂新时代的女白领要怎么自处?还有那一后宫的妃嫔,她又要怎么满足?好不容易便会女人,她却又落入神秘的小国异域,遭遇诡异的少年?!而且被认为是少年命中注定的棋子?OMG!老天爷,你究竟玩我,玩够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梦浮华

    九梦浮华

    一入深宫,此生便不能回头.幼时的一瞥,造就了一生的梦.为他甘入深宫.为他步步为谋.为他征战沙场.只想看他那笑颜.只为获得他的爱.然帝王家本无情.到最后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许多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宰相。在皇权社会里,作为最高行政首脑,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堪称是整个国家的“二把手”,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角色,在整个皇权社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日常系美剧

    日常系美剧

    穿越美剧世界,为免英年早逝,走上平平无奇的大医之路。一路上。既有生活大爆炸七人团、老友记六人团、寻妈记五人团为友,也有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良医争锋,还有消失的爱人、水果硬糖、尤伦卡的惊悚。日常平凡不平淡,美剧生活乐无边。PS:群号,992,13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