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7000000009

第9章

杭州民间流行一句谚语———“钱塘江造桥”,用来形容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他来杭州,就是要做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1.受命造大桥

1933年3月,正在北洋工学院教书的茅以升收到一份电报和一封长信。发信人是他在唐山路矿学堂时的同学,现任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信中说:“浙赣铁路已从杭州修到玉山,一两年内就能通到南昌。浙江全省的公路也已经有3000公里,正与邻近各省连接。无奈钱塘江将浙江省分为东西两部分,铁路、公路无法贯通,不但限制了一省的交通,而且对全国也大有妨碍。建设厅厅长曾养甫想推动各方,在钱塘江上兴建大桥。现在时机成熟,他准备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你,特请我向你转达这个消息,请你见信后,立即来杭州,与曾养甫当面商谈一切事情。”

茅以升读完信,万分激动。这机会简直是从天而降!

激动过后,他开始冷静思考种种问题:

造这么大的桥,要花多少钱!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许多建设计划,都是纸上谈兵,难道浙江一省能有这么大的实力吗?

曾养甫这个人,只见过几次面,印象不错,但并无交往,他怎么会这样信任我?最终会把造桥重任交给我吗?

更重要的是,钱塘江以险恶著名,在这江上造桥,自己能胜任吗?

正在他疑虑之际,又收到了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浙江公路局局长陈体诚的信。信中劝他说:“我国铁路桥梁,过去都是外国人包办的,现在我们自己有造桥机会,千万不可错过!”

陈体诚的话勾起了茅以升对我国近代筑路史的痛心回顾。

从19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有铁路,筑路权大都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垄断。他们划分势力范围,没有通盘规划,只想避难就易,尽快得利,不求一劳永逸,经久耐用。例如郑州黄河桥,由于基础不牢固,洪水季节,要从远处运来大量碎石抛进河里,保护桥墩,火车还要减速过桥,有时甚至中断行车,火车开到岸边,乘客要下车步行过河,再上对岸另一列车。

还有些交通要冲,如武汉、南京,两岸铁路早已修到江边,却不造跨江大桥,长期依靠轮船中转,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一遇洪峰或风暴,轮渡也被中断。

更痛心的是,由于长期受制于外国人,许多中国人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够独立建造大桥梁。

想到这里,一股为中国人争气的热情涌上心头。他抛弃了一切顾虑,立即向学校请假,鼓起勇气南下杭州,商谈建桥大事。

到了杭州,茅以升先见到了杜镇远、陈体诚、竺可桢等老同学。竺可桢这时是浙江大学校长。他们都劝茅以升一定要接下建桥重任,千万不要推辞,并向他解释说:浙江是比较富庶的省,铁路、公路都在积极兴建,钱塘江造桥是当务之急;曾养甫这个人很有魄力,政治上有后台,和江浙财阀交往很深,由他发起造桥,加上各方赞助,肯定能够成功。

朋友们恳切的劝说,寄托了对茅以升的信任和期望,更增加了他的信心,于是他欣然去见曾养甫。

曾养甫正在发高烧,在病床上会见了茅以升。“钱塘江上造桥,是全体浙江人多年的愿望。”曾养甫说,“我一来杭州,就想推动各方,做成这件事。我看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钱,二是人。不仅要想尽办法去筹款,而且有了款,还要有人会用,才能把桥造起来。”

茅以升认真地听着。

“关于筹款的事,”曾养甫继续说,“看来很有希望;关于主持造桥的人,我也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请你来担任。你如果肯答应,我们共同努力,这事就更有希望成功。”

“将来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曾养甫加重了语气,“一定要把桥造好,作为我们对国家的贡献,你看如何?”

听了这一番坦率、恳切的话,茅以升很受感动,当即表示接受这一重托。

曾养甫感到振奋,紧接着问:“我们能不能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为定,决不反悔!”茅以升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茅以升稍后补充说,“最关键的是,我们能不能战胜在钱塘江上造桥的困难。如果不能,接受这个任务就无从谈起了。”

“这个我明白,”曾养甫说,“你是桥梁专家,究竟能不能造桥,当然要由你来决定。”

“造桥所需的资料,”茅以升问,“是等我以后再收集呢,还是先做些准备?”

“建设厅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正在做这个工作。”曾养甫回答,“除了收集已有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外,并在可能建桥的地址,进行了江底的地质钻探。

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初步的,可以供你参考,将来你还要大量补充。”“我马上研究这些资料。”茅以升说。“哦!”曾养甫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有个情况,需要向你解释一下。我已将一些建桥的工程资料,寄给了美国专家华德尔,请他作一套钱塘江桥的工程设计。”

“这是为什么?”茅以升大惑不解。

“你不必在意。”曾养甫笑了笑,说,“这是由于政治原因。现在好多人都迷信洋人。华德尔是铁道部的顾问,让他作设计,他就不会反对我们修桥了,而且还可利用他的招牌来筹款。至于他的设计用不用,你尽可斟酌。我很希望你能作出比他更好的设计。”

后来,茅以升的设计和华德尔的完全不同。但曾养甫与铁道部交涉和向银行筹款时,总说是根据华德尔的设计略加修改。直到经费有了着落,他才理直气壮地宣传说:“钱塘江大桥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行设计的!”

2.险恶的钱塘江

茅以升原来没料到和曾养甫谈得那么顺利,所以请假时间较长。在剩下的时间里,他研究了曾养甫提供给他的资料,并到钱塘江作了一些实地调查。

钱塘江,简称钱江,此外还有浙江、渐江、曲江、之江、广陵江、罗刹江等别名。它发源于安徽的凫溪口,上游名新安江;与兰江会合后,流向桐庐,名桐江;再流往富春(今称富阳),名富春江;又流到杭州,才叫钱塘江;最后由杭州东流入海。

为什么江名“钱塘”,是因为杭州在古代名“钱唐”,唐代因避讳国号,改“唐”为“塘”。

上游的新安江,不过是普通河流,再往下流,江面越来越宽阔,到杭州成为大江,最宽处达3公里。从杭州入海,经过千百年的冲刷淤积,先形成杭州湾,后更扩大成喇叭形的王盘洋。

钱塘江在上游山洪暴发时,江流滚滚;在下游海潮上涨时,波涛汹涌。如果山洪与海潮上下并发,更是翻腾激荡,势不可当。有时台风袭来,辽阔的江面浊浪排空,最为凶险。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到钱塘江,正逢江水汹涌,无法可渡,只得向西120里,从狭窄处渡过。

唐代诗人施肩吾在《钱塘渡口》诗中提到这件事,好像很不理解地问,秦始皇为什么不修一座桥呢?

是呀,秦始皇是历史上多么不可一世的皇帝,连万里长城都修起来了,何况区区一座桥呢?

但是,要在钱塘江上造桥,谈何容易!除了江面上的狂风巨浪难以战胜外,江底的泥沙,又是一大障碍。

它非常深厚,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流动,使江底变幻莫测。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钱塘江之所以叫罗刹江,是因为江中有一块罗刹石,非常高大陡峭,经常撞破船只,可是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已经被泥沙埋没,后人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了。由此可见,江底的泥沙是多么深厚。因此,杭州民间有“钱塘江无底”的传说,这个“底”是指泥沙下的硬底。

钱塘江的水、土、风都不比寻常,在这里建桥,可能吗?在杭州民间,如果有人认为某一件事不可能做成,就会说—句“钱塘江造桥”,或者说一句“两脚跨过钱塘江”。

曾养甫约茅以升来杭州,就是要做成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一条江河的形成,是水、土、风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一座桥是建在水、土之上,又受风的干扰。它的建成,就是克服了水、土、风的阻碍。因此,在桥的设计之前,必须要收集关于水、土、风等自然现象的一切资料,这就是水文资料、地质资料和气象资料。

茅以升从曾养甫提供的资料中,初步了解到钱塘江自然现象的整体情况,结合自己的调查,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在适当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从科学方面看,“钱塘江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在回天津之前,茅以升又和曾养甫谈了几次话,曾养甫一提到造桥,总是滔滔不绝,强调势在必行。他生怕茅以升心存顾虑,一再声明,“造桥工程完全由你负责,我决不干涉。”当茅以升把调查研究的结论告诉他时,别提他有多么高兴了。

最后,茅以升和曾养甫约定,回天津后就辞去北洋工学院的教职,学期结束后就来杭州。

3.组成建桥班底

1933年8月,芽以升再来杭州,开始钱塘江桥的筹建工作。浙江省建设厅成立了“钱塘江桥工委员会”,茅以升任主任委员。稍后,浙江省政府又成立了“钱塘江桥工处”,茅以升任处长,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他一直挂着这个“处长”头衔。

桥工处刚开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组成建桥的领导班子和技术班子。当时中国没有自己专门的建桥技术队伍,茅以升过去在学校工作,也对此毫无准备。好在他平时交往广泛,注意这方面的人才,与他们都有些交谊。曾养甫已把用人全权都交给了他,于是他用人唯贤,精选人才,一个一个地请到杭州来。

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同学罗英。“有罗英来和我合作,共同指挥建桥工程,我就更加胆壮了。”他对自己说。

罗英,字怀伯,与茅以升、郑华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同班同学。回国后,郑华曾负责修建南京浦口间的轮渡,后来经商去了。罗英一直在铁路、公路部门工作,已修建过几座桥,经验丰富,当时是山海关桥梁厂的厂长。接到茅以升的邀请,他立即辞职来到杭州。

那时的惯例,工程机关的首长都兼任总工程师。茅以升出于对罗英的尊重和信任,请他担任钱塘江桥的总工程师。他们二人在建桥过程中肝胆相照,甘苦与共,合作非常融洽,并成为事业上终生的亲密伙伴。

除了请罗英帮助负责整个工程外,茅以升还请到了梅旸春、李学海、李文骥、卜如默四位资深工程师,分别负责建桥工程的各个环节。他们之下,还有一批得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茅以升知道,钱塘江的工款来之不易,所以他尽量减少用人,组成一个非常精干的机构。全面开工后,全处包括行政杂务人员总共还不足60人。

罗英在1935年向外界介绍的《钱塘江桥工程大概》一文中这样写道:“大桥工程均分工合作,工作人员均属年轻有为之士,日夜工作……钢架工作由工程师梅旸春指导,混凝土工作由工程师李学海指挥,打桩工作由工程师卜如默监理。作者虽负工程上责任,但全部事项,概由本处处长茅以升博士指挥而总其成。”

茅以升当然是建桥班子的灵魂和主脑。但他从不把建桥的功绩据为己有,一再强调:“钱塘江桥是集体创作”,并把罗英的功绩摆在首位。

194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贵阳开会,为表彰茅以升修建钱塘江大桥的功绩,学会授予他荣誉奖章。他在致辞中说:“这个奖章应为罗英先生和全体职工所共有,我只是一个领奖代表人。”1946年,他撰写大桥纪念碑文,将桥工处所有同事以及为建桥而遇难殉职的职工姓名都一一列入。

4.精心设计

桥工处的组建刚初具规模,钱塘江桥的工程设计也随之开始。

一项好的工程设计,必须要体现经济、坚固、方便、美观的原则。茅以升面前摆着美国专家华德尔的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建桥费用为当时银元758万元。如果我们自己的设计方案费用超过华德尔的,很有可能被否决掉。茅以升也深知筹款的艰难,所以他的设计要力求少花钱。

同类推荐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困,而统治者又因循苟且,不思振作,这是一个弊端丛生、孕育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王安石经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以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热门推荐
  • 唤兽界

    唤兽界

    唤兽大陆,人类处境艰难,四面妖兽帝国虎视眈眈,众多灾兽对人类地界垂涎已久。人类在与妖兽漫长的斗争中,出现了利用妖兽之力对抗妖兽的异类存在,从此人类拥有了自己的历史。究竟是人类众志成城抗击兽潮获胜,亦或是被兽潮所摧毁灭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猎人王苏河

    猎人王苏河

    一百多年后的地球凶兽横行无忌,一块九彩水晶使人类从食物链顶端落到了最底层,金翅大鹏,红眼白虎,黄金巨猿等可怕的生物似乎从神话故事中冲出来,这是一个洪荒的新纪元!苏河,一个只有六级血脉,被猎人公会淘汰的冷面少年。因为一把风狼唐刀,他成为了猎人公会第一个走后门的人.....他会用他的实力告诉所有人,他不只是靠关系。。。
  • 他们和她们都忘记了的

    他们和她们都忘记了的

    先尝试写下散文,也整理下十几年未锻炼的文笔。等有了一定的准备,再把曾经想写出来的一切都记录清楚,给所有的一切一个结局吧。
  • 再赋长门

    再赋长门

    佳人形枯槁而独居,君朝往而暮来兮。长门寂寂拥青苔,独坐宛转惟嗟叹。巍巍宫苑内,埋葬了多少蕙质兰心。
  • 倒贴王爷你走开

    倒贴王爷你走开

    从小被惯着长大的一国公主与阎罗王爷的爱情之路是否顺利?面对满腹坏水的情敌她能否妥善应对?未来路长,让我们一同见证傲娇王爷和他的娇公主的成长吧。(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那些难以忘怀的电影

    那些难以忘怀的电影

    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中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影片赏析、单词注解、脱口而出的句子,在重温经典中轻松掌握地道英语!
  • 冰牧

    冰牧

    在晚上意外加入了一款游戏后,零获得了可以拥有双职业和自己使用的所有技能都可以暴击的被动,于是他在法牧双职业的路上越走越偏
  • 轮回之唐颂

    轮回之唐颂

    一次意外回到曾经最为繁荣的朝代却成为史料里从未有过的人物生于皇室却长于民间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什么李治懦弱无能,什么武氏铁血无情,心狠手辣,杀子夺权,利益熏心全是狗屁,他只看到了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彼此而不得不争的平凡人。
  • 公主长清之血染江山

    公主长清之血染江山

    帝后最疼爱的女儿,万人仰慕的嫡长公主,川域王朝最尊贵的女子。“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看她如何在这险恶的宫中生存下来,协助母后助哥哥坐稳太子之位,登基!又能否在这步步惊心中找到良人,携子之手,与子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