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0600000010

第10章 有谁风雪看梅花(4)

竹为树中君子,象征清幽高洁。早在《诗经·卫风·淇奥》中就有这样的咏唱:“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靡。”“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碧。”君子面容如玉,容光焕发;君子耳坠如星,闪闪发光;君子神彩如金,光彩照人;君子文采风流,堪比萧萧翠竹。魏晋七贤,游于竹林,时人仰慕,王子猷甚至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宋朝文坛泰斗苏东坡亦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唐代诗人白居易撰文《养竹记》对竹之本性推崇备至,“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竹之扎根大地、岿然不动;竹之坚劲挺拔、正直坚强;竹之谦虚坦荡、节节攀升;竹之坚贞不屈、风雨无惧,种种品性,汇聚一竹。

古人咏竹,实乃对君子品性、文人情趣的深情礼赞。钱惟演这首诗中,竹的玉洁冰清,竹的清波留影,竹的清幽绝俗,竹的瘦硬挺拔,竹的摇曳多姿,无不饱含诗人对竹的礼赞之情,无不透露诗人对清高人格的仰慕之意。

闲云野鹤,潇洒出尘,诗中仙骥,风神俊逸,卓尔不凡,自是一道清亮风景。仙鹤,原指仙驾、良马,这里指鹤,因为传说中,仙人往往乘鹤而飞。《相鹤经》云:“鹤为羽族之宗长,仙之之颈骥。”唐代诗人崔颢诗《登黄鹤楼》云:“昔人已乘黄鹤云,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苏东坡亦撰文《放鹤亭记》深情歌赞深谷幽水之鹤。鹤是君子的化身,鹤是隐逸高洁的写照。鹤的出现,使诗中画面增加了灵动,增添了幽雅。当然,也暗暗流露出诗人向往自由、崇尚隐逸的生活情趣。

尤有意思的是《列仙传》(汉·刘向著)记载王子乔与鹤的故事:“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石公接以上崇高山,三十余年后……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王子乔驾鹤飞升,绝尘而去,完全一副飘然出尘、清雅绝俗的风采。钱惟演诗中的仙鹤,是容易让人产生这番联想和感悟的。

诗中两词语“瘦玉”“一流”对于表达诗人的心志情趣也很有作用。瘦玉,当然指翠竹,言竹的坚劲挺拔、冰清玉洁,流露出作者的钦敬、礼赞之情。诗中之“瘦”不是李清照笔下的“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也不是柳永笔下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瘦”,瘦花、瘦身、瘦心,充满了哀怜、伤痛和无奈,钱惟演笔下的“瘦玉”则充满了热爱歌颂之情。“尽是人间第一流”,竹鹤搭配,动静相宜,清风玉露,冷清透亮,此乃人间清品,世上极致。诗人放言“一流”,可见激动喜悦,可见心向神往。竹风鹤露,清幽高洁,入诗成画,入咏成韵,留下一道阴凉,滋润万千文人;流下一道风景,灿烂诗海心空。

普济院藏普济心

普济院

陈尧咨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凭阑对僧语,如在画图中。

拜访一座古老的寺院,领略天地如画的风光,体悟人生永恒的真谛。宋代诗人陈尧咨用灵动隽永的笔调在小诗《普济院》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

这个寺院名叫普济院,顾名思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超脱苦海,安顿心灵。世俗社会,芸芸众生追名逐利,贪权恋位,劳心劳力,困苦不堪。若能皈依佛门,打坐参禅,诵经礼佛,则可清心寡欲,消除烦恼,让心灵自由清灵,让生命丰盈充实。普度之义或在于此。此诗并未直截了当点破此番深意,而是大笔勾勒,涂色抹彩,让如画风光陶醉你的心灵,让静穆氛围引发你的思考。

诗人赞美普济院,神往普济院,这里风光如画,引人入胜。立足寺院,凭栏而眺,远处的山峰重重叠叠,连绵起伏,颇像一脉流动绿浪的清泉。近处的山林,疏疏落落,片片飞红。诗人倚着栏杆,一边和僧人闲聊,一边欣赏如画的风光,自己也成为一道风景,定格在古老的寺院。远峰近树,纵深推进,层次感强;峰碧叶红,色彩搭配,夺目生辉;峰密林疏,疏密有致,对比奇妙。“峰峰”“叶叶”,叠词对仗,音韵和谐。远峰近树,静态背景;闲语寺僧,动态主体。整个寺院风光犹如一幅布图讲究、色彩鲜明的风景画,立体直观,意味深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与寺僧对语的场面,作为动态主体,包含丰富的情思意韵。想想看,有远方如画风光作背景,有近处古老寺院作陪衬,诗人与一位方外之人闲聊,山风拂拂,吹过他们的面庞,吹动他们的衣衫,也吹进读者的心里。那种感觉有多清幽,有多淡远!天地人生不都浓缩进了这场不知名的对话之中了吗?

诗人参访得道寺僧,欣赏如画风光,自己也成为画面的内容之一。静美淡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对寺僧的仰慕,对佛理禅念的向往。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诗人为何要到这深山古寺来参拜寺僧呢?寺僧在这如画的地方又告诉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真谛呢?他的生活、他的心情也如眼前远山近树一样清逸轻灵吗?诗人没有回答,诗句也没有一个字直接点示,但是那些风光会说话,它们会暗示读者,心想而悟,体察而知。这是远离尘嚣、远离名利之地,这里风光如画,景色迷人;这里生活耳根清净,万念俱空。心是宁静的、自由的;生命是愉悦的、欢畅的。

诗人来自尘俗,来自名利场,与世沉浮,苦苦挣扎,或为了科举功名,辉煌事业,或为了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于是孜孜以求,疲于奔命,几乎没有一天轻松的日子,几乎没有心灵自由的时候。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这些沉重烦琐的身外之物,还是为自己的心灵自由?探访寺院,走近寺僧,或许诗人会明白一些什么,或许读者也会从这个场景中领悟到一些什么吧。无欲无求,亲近自然,放飞心灵,挥洒性灵,让生命欢畅,让灵魂飞扬,这或许就是普济院寺僧拯救世俗之心的一剂良药吧。

诗人把自己写进诗中,把自己嵌进画里,让我们认识到,诗人欣赏寺院风光和寺僧雅韵,我们也欣赏诗人的风采和那场古老而永恒的闲聊,因为风光如诗,陶冶我们的性情;因为对话精彩,充满了生活的智慧,点破了人生真谛。和诗人一样,生活在滚滚红尘中的我们何尝又不是身心疲惫、灵魂沉重呢?又何尝不是身心受到拘束,自由早已丧失了呢?因此,找个时间,走进山林,参访寺院和寺僧闲聊,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受一下佛门的清净和淡泊、朴素和古雅,也许对我们的自我救赎有所补益吧?

记得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先生写过一首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站在寺院闲聊赏景,我们站在诗外看风景。其实,诗人所求和我们所想完全一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怎样摆脱呢,哪怕是暂时的?笔者的建议是,抽点时间,放下忙碌,放下所有的杂念,让心灵亲近古老的寺院和永恒的自然。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到墓地走一走,你会觉得很多东西我们带不走;到寺院走一走,你会觉得很多东西我们要放下。诚哉斯言!

梅妻鹤子竹林情

竹林

林逋寺篱斜夹千梢翠,山磴深穿万箨干。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

宋代诗人林逋生性淡泊,无意功名,常年隐居于杭州西湖之畔,终身不仕亦不娶,唯好植梅养鹤,寄托情志,人称“梅妻鹤子”。其诗清雅高逸,如其为人,诚如贺裳所云:“林处士泉石自娱,笔墨得湖山之处,故清绮绝伦,可谓人地两不负也。”(《载酒园诗话》)据说他吟诗自娱,写罢便随手散去,从不留稿,人或问之,答曰:“我不欲取名于时,况后世乎?”可见诗人不合流俗,不屑声名,清高淡远,风采自铸。其诗《竹林》则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了诗人清高自许、孤傲不俗的风骨。诗歌描绘了三种竹,绘姿绘态,见情见性。第一种竹是古寺幽竹。古老而幽僻的寺院,篱落纵横,翠竹森森,交相掩映,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幽深古雅的气氛,给人以神清气爽、心性沉静之感。“寺篱斜夹千梢翠”,一句之中,三写翠竹。“寺篱”点出生长环境,深山古寺边,纵横篱笆旁,远离了滚滚红尘,远离了熙来攘往,远离了乌烟瘴气。森森翠竹,居远而性静,庄重而不俗。“斜夹”写竹篱相映、相得益彰之态。千竿翠竹,郁郁葱葱,绿影婆娑,生机勃勃;道道篱笆,古雅素静,庄重自持,千年无声。竹林掩映篱笆,篱笆装扮竹林,构成一道深幽、宁静的风景,迷醉诗人的心灵,陶冶诗人的性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从陶诗人咏篱之后,道道篱笆都被赋予了一种淡泊宁静、不涉名利、无关官场的文化内涵。林逋诗中的古寺竹篱更是远离尘俗,自成天地,自见风采。光影色态,隐隐约约,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诗人的淡泊性情和高洁心志。

“千梢翠”写竹之色彩,苍苍翠翠,生机无限,“千梢”成林,苍翠欲滴,是色彩在流泻,是生意在勃发。每一竿竹都是一副刚强正直的风骨,每一抹绿都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同时,“千梢”之语,夸张造势,苍翠生情,又给人以恢宏深远、卓异风发之感,无疑也使诗人心中的竹林增添了迷人的风姿。

第二种竹是空山幽竹。诗歌第二句换一个角度写竹,大概是写诗人穿山走林、探访古寺的沿途所见。山势险峻,石径蜿蜒,两边尽是茂密繁盛的竹林。诗人看见,这山中的竹啊,根部全都穿上一件件枯干灰暗的笋壳,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诗中的“箨”是竹皮、笋壳的意思,意味着这满山满径的翠竹都是拔地而长,破壳而出,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具有节节高升的美好希望。特别是“箨”之前又冠以“万”字来限定,自然更看出山竹的气韵和生机。“干”字固然是说笋壳枯干,却从侧面烘托出新竹初长、不可遏阻的力量。登山的石径弯弯曲曲,诗人一路前行,有翠竹相伴,环境气氛至为幽静。

笔者读到诗中这些万笋枯干、万林空寂的场景描写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夏秋之交的时候,还是儿童的我随母亲一起进山捡笋壳。我提着一个小竹篮,带一把镰刀,走进深山竹林繁密处,把那些脱落在地的大张笋壳捡拾起来,放进篮中;把那些附在竹根的笋壳割下来,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整张笋壳。不用多久的工夫,就可捡拾到一大篮子笋壳。采集这些笋壳何用呢?原来母亲用它们来剪裁鞋底式样,一线一线缝制鞋底,这种鞋底挺扎实,挺耐穿。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所穿的布鞋,鞋底都是母亲用笋壳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现在农村有了足够的布源,早已不再用笋壳做鞋底了。但我仍然深深怀念那时候的经历,那段经历交织着辛苦与甜蜜,融汇着好奇与乐趣。

当然小时候的我不是诗人,也不谙人生之道,不懂得竹林长势冲天、生机无限的特点。但那些经历,无疑使今天的我对林诗人笔下的描写领会得更深切。

第三种竹是粉墙画竹。诗人面对山寺如此清幽的自然美景,忽然想起富贵人家的高堂华屋之内,雪白的墙壁上也时常装点着竹石幽趣的图画。画竹图呈现的是艺术美,简笔勾勒,形神兼备,气韵沉雄。每一竿青青翠竹,都流泻着一段生命光芒。

山寺竹是自然美,原姿原态,苍翠茂盛,自有勃勃生机。自然之竹与画图之竹,各得其宜,各擅其长,各见其美,都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都折射出诗人的清高人格与清洁情志。不过,诗人把这幅画竹图挂在富贵人家的厅堂墙上,这就大有深意了。至少在笔者看来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是暗示富贵人家附庸风雅,其实不谙竹性,不懂竹画;二是表明诗人不屑风雅,不齿富贵,倒是乐意真真实实走近自然,投身竹林,充分感知、欣赏竹的风姿神韵。当然,这并不排斥诗人对画竹之作的欣赏和青睐。

所有的翠竹都一样风光,所有的文人都一样爱竹。竹,在传统文人心中,向来是清雅和气节的象征。东坡尝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甚者,有人与竹形影不离,相亲相恋。《世说新语·任诞篇》载:“王子猷尝暂住人空宅处,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还有唐代诗人王维深情咏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境界之清幽宁静,心情之闲适自由,令人羡慕,令人神往。

林逋是隐士,静观翠竹,独赏丰姿,细描细绘,比较议论,生发了一种人生体悟,也宣示了一种诗心傲骨。完全可以这样说,竹立古寺,竹长山林,远离红墙绿瓦,远离珠光宝气,自有清幽脱俗风采。竹如诗人,诗人如竹,山林之间,天地之间,站立着一个两袖清风、眉宇清高的诗人,他就是林逋先生!

人生唯有读书好

四时读书乐(其一)

翁森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

    当地表裂开,海水灌入,人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福里奥文学奖得主,“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卫报》评价)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当地震发生时,学校是全日本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有坚固的教学楼,演习向来一丝不苟,预警精准及时,完备的防灾系统让人们对学校充满信心。可是在3·11那天,大川小学的师生几乎全部遇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让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盗夜者

    盗夜者

    这是一本充满“远方”与“黑夜”的富有质感的诗集。书中的诗歌大多和黑夜有关,比如,《城市夜景》《暴雨之夜》《雪夜》等。传达着诗人喜欢黑夜,但又更爱光明和希望的情感。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情感故事,集最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最新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攻略,以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插图于一体,做到美文、美景、美图三者共赏,立体而丰满,让人耳目一新。
热门推荐
  • 异星坠落

    异星坠落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你,正和你做着相同的事,却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结果?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究竟是何等地位?除了我们熟知的物质世界,还有更多的千奇百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这些平行世界里,有的使魔法,有的会异能,有的拥有超级科技,而各种小说里的主人公为何穿越?何谓穿越?欢迎各路看官们来听我瞎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重生在星空之外

    重生在星空之外

    一哥说,莫晴空就是个小傻子,或许,一哥说的是对的,到她消失的那一天,她也没能明白,真相究竟是什么……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神灵之旅

    神灵之旅

    李希彦穿越异界成为莉莉娅的契魔,守护着这份羁绊,在动荡的异世界战斗与生活的系列故事。
  • 凌风的传奇故事

    凌风的传奇故事

    一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穿越时空来到了5亿年后的战争时代!情节曲折!看这位少年能否帮助自己的“主公”打下江山!能否回到二十一世纪!
  • 宝贝,将婚就婚吧!

    宝贝,将婚就婚吧!

    新文:《惊婚未定:宝贝别害羞!》http://novel.hongxiu.com/a/1025009邢穆谦和她的婚礼上,大着肚子的女人神色凄绝。“邢穆谦,如果我不出门,你是不是要瞒我一辈子!”她冷冷看着邢穆谦追着那个女人离开,偌大的礼堂,她成了笑料。可是,为什么……他昏迷不醒的大哥邢穆深,会忽然出现!邢穆深搂着小姑子的肩膀,冷漠而决绝地吐出,“婚礼取消!”她恍然,原来一切都是一个局。她是邢家的一枚棋子,负责让邢穆深苏醒……*一纸离婚协议丢下,她不顾一切,逃离邢家,他却紧跟在后,“你没告诉我,当初将我吃干抹净的人是你……”以爱之名,他将她牢牢困在身边,奉上所有人艳羡的宠爱。*他说过不想再见到她,却没日没夜和她纠缠。他说过要掐死她,最后却代替她挡向了尖利的刀锋。彼时,她嚎啕大哭,“你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我不爱你……”好难。
  • 梦星至尊

    梦星至尊

    古期,有一方世界,名为“梦星”修炼者排山倒海,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万年前,百国争霸,最后,天王朝横扫八荒,一统梦星,成为梦星名义上的王朝,掌管梦星各个地方,然而,有一个地方例外,它的名字叫……
  • 快穿之找什么东东

    快穿之找什么东东

    喂喂喂看一眼我呀····我tm被埋坑里了!!!不是,你这出来混的,找个东西怎么眼神儿就这么垃圾捏。啊喂,搁这儿呢,来来来看这儿。哎哟我去,那卫星都检测到我的存在了,搁你眼皮子底下呢。瞎呀~欸!对,就是我,没错!等会,不是,你干什么呢,你这怎么还往回填土捏。【来自被找一方的青铜级别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