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95600000013

第13章 拉都路上几春宵

萧红和萧军在上海举目无亲,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不是十里洋场的繁华,而是他们在精神上最信赖的人——鲁迅先生。

初到上海的日子,二萧和张梅林一起在一个小客栈里住过几天,随后,梅林搬到了他的同学那里,萧军和萧红则租下了拉都路北段杂货店二楼的亭子间。两人除了依旧要向朋友借债之外,生活中只剩下两件事,一是改稿,二是盼望着和鲁迅先生见面。

萧军于1934年10月底写完《八月的乡村》,11月,由于刚刚在上海安顿下来,他在改稿过程中不免有些烦躁、气馁的情绪,甚至憎恶自己写作的低能,一度想要把书稿付之一炬。此时的萧红,正是一个温顺贤良的妻子,她陪伴在他身边,照顾他、督促他、鼓励他,终于让他的修改稿顺利完工。之后,亦是这个柔弱却坚韧的小女人,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简陋的家里,帮丈夫抄写完10万多字的书稿。

她不畏冬季没有炉火,没有阳光,水门汀铺地的亭子间的阴凉,披着大衣,流着清鼻涕,时时搓着冷僵的手指,终于把《八月的乡村》给复写完了!——即使到今天,此情此景仍然活现在我的眼前,我永远感念她!

——1979年,72岁的萧军如是说。

初来上海,二萧都没有收入,而租房、吃饭、水电、日用样样都要花钱。复写书稿要使用日本制的“美浓纸”(薄而透明,比较轻软柔韧),最后一次买纸时,萧军实在没钱了,只好把萧红的一件旧毛衣拿去当了7角钱。

正当生活难以维系之时,二萧幸运地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东西——鲁迅先生的“救命符”到了。

1934年11月27日,鲁迅致函“刘先生”和“吟太太”:本月三十日(星期五)午后两点钟,你们两位可以到书店里来一趟吗?

从收到信后,一直到见面时,二萧的心都在“破轨地跳着”。

11月30日终于来了。鲁迅带二萧去了霞飞路一家白俄开设的咖啡馆,并将夫人许广平和儿子海婴也介绍给他们认识。

1945年,许广平在文章中回忆起与二萧的初次见面,言语中满溢着欣赏与怜惜:阴霾的天空吹送着冷寂的歌调,在一个咖啡室里我们初次会着两个北方来的不甘做奴隶者。他们爽朗的话声把阴霾吹散了,生之执著,战,喜悦,时常写在脸面和音响中,是那么自然,随便,毫不费力,像用手轻轻拉开窗幔,接受可爱的阳光进来。

从此我们多了两个朋友:萧红和萧军。

那时,许广平初识的萧红体格健康、白皙、爱笑,最大的特点是“无邪的天真”。她不大谈起自己的身世,但“不相称的过早的白发衬着年轻的面庞,不用说就想到其中一定还有许多曲折的生的旅程”。

临别时,鲁迅把一个信封放在了桌上,二萧知道,这是他们之前写信向鲁迅先生借的20元钱。由于他们身无分文,鲁迅又留下了一些银角和铜板,让他们乘车回家。

两个年轻人看着先生深陷的双颊,苍青的脸色,不由得内心刺痛。鲁迅写信安慰他们说:“这是不必要的。我固然不收一个俄国的卢布,日本的金元,但因出版界上的资格关系,稿费总比青年作家来得容易,里面并没有青年作家的稿费那样的汗水的——用用毫不要紧。而且这些小事,万万不可放在心上,否则,人就容易神经衰弱,陷入忧郁了。”

鲁迅知道,在这个生疏、冷漠的城市里,两个年轻人的热情和倔强换不来食宿,倘若这种境遇延续得过久,势必会销蚀了他们身上这些美好的品质。他决定要帮助二萧,给他们介绍上海文艺界的朋友。

1934年12月18日,二萧意外地收到了鲁迅和许广平的邀请函:本月十九日(星期三)下午六时,我们请你们俩到梁园豫菜馆吃饭,另外还有几个朋友,都可以随便谈天的。

豫 广同具十二月十七日

这封短短的书简,由萧军的手转移到萧红的手,又由萧红的手转移到萧军的手,而后又每人用了自己的—只手把这信捧在了两个人共同的胸前看着、读着,两个人拿信的手都在不约而同地、不能够克制地轻轻颤抖。泪水涌出了萧红的眼眶,萧军的眼睛也跟着湿润了。

良久,这两颗波澜起伏的心才微微平静下来。萧红扯了扯萧军的罩衫袖管,调皮地说:“你脱了外套,就穿这件灰不灰、蓝不蓝的破罩衫去赴鲁迅先生的‘宴会’吗?”

萧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穿什么呀?我没有第二件……”

聪慧的萧红再次显露出她贤良主妇的本事来,她胸有成竹地宣称,要给萧军新做一件礼服。

不一会儿,她便用7角5分钱从一家大拍卖的铺子里给萧军买回一件衣料,又从皮箱里把萧军在哈尔滨时穿的一件俄国“高加索”式立领绣花的大衬衫找了出来,一番比量后,竟跳着拍起手来。

萧军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个像孩子一样兴奋的女人,提醒她道:“你知道,明天下午6点钟以前,我们必须到达那家‘豫菜馆’!你让我像一个印度人似的披着这块布头儿去当‘礼服’穿吗?”

萧红闪着那双乌亮的大眼睛,得意地说:“傻家伙!我怎么能让你当‘印度人’哪!你等着瞧吧,在明天下午5点钟以前,我必定让你穿上一件新‘礼服’去赴鲁迅先生的宴会!要显显我的‘神针’手艺!”

在一盏高悬的25度的昏黄电灯下,萧红开始飞针走线地忙碌了起来。头一天忙到深夜,第二天天还没亮又起来继续缝纫。她几乎是不吃、不喝、不停、不休地在缝制着这件衣裳,那美丽的、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在上下游走。

还不到下午5点,一件新“礼服”真的出现在了萧军身上。让萧军惊讶和佩服的,不仅仅是妻子缝制衣服的速度,更是这件新衣服完全的合身和舒适。

“把小皮带扎起来,围上这块绸围巾!”女人向男人命令道。

沉浸在幸福中的男人一切都照办了。女人又说:“走开,远一些,让我看一看!”

男人像一个正在操练的士兵一样,走到屋角,向后转,立正,面向着女人。女人沉吟着,从正面、侧面反反复复观摩打量自己的爱人——这个经她“包装”过的杰作是那么英俊。四目相对,她的爱掩饰不住地流溢了出来,喷涌了出来,像一只小麻雀一样欢悦地扑向了他,他们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这一瞬便要把对方融化在自己怀中……

装束整齐的二萧来到了豫菜馆,许广平在二楼迎接他们,如多年不见的故友一般,热情地拥抱了萧红。

她一眼就注意到了萧军的“礼服”:

亲手赶做出来,用方格子布缝就的直襟短衣穿在萧军先生身上,天真无邪的喜悦夸示着式样。——那哥萨克式,在哈尔滨见惯的——穿的和缝的都感到骄傲,满足,而欢欣。我们看见的也感到他们应该骄傲,满足,欢欣。

那天晚上鲁迅宴请的客人,除二萧以外,都相互认识。为了不使这两个初来乍到的异乡人感到见外或局促,许广平特意在“宴会”正式开始以前,把萧红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告诉她:那位“老板”是茅盾,驼背高个子是聂绀弩,女士是聂夫人周颖,穿西装的青年人是左翼作家叶紫,空位子是给胡风夫妇留的。这样的细心和体贴让萧红和萧军都深受感动。

(许广平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便当众透露这些左翼作家的身份,而他们的暗语又势必让二萧不解,故而要提前悄悄告诉萧红。)

这场宴会以庆祝胡风夫妇的长子满月为名,不过主宾胡风夫妇因为信被耽误而并没有到场。鲁迅热情地将二萧介绍给四位“新师友”,大家也纷纷对二萧夫妇表示欢迎。宴会快要结束时,“穿西装的青年人”叶紫走过来,与萧军互留了地址。

萧军在回忆这次“宴会”时写道:

回想起来,鲁迅先生当时这次“请客”的真实目的和意义是很分明的:在名义上是为了庆祝胡风夫妻儿子的满月,实质上却是为了我们这对青年人,从遥远的东北故乡来到上海,人地生疏,会有孤独寂寞之感,特为我们介绍了几位在上海的左翼作家朋友,使我们有所来往,对我们在各方面有所帮助;同时大概也担心我这个体性鲁莽的人,不明白当时上海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危险和恶劣,直冲蛮闯可能会招致出“祸事”来,所以特地指派了叶紫做我们的向导和“监护人”。仅从这一次“宴会”的措施,可以充分显示了这位伟大的人,具有伟大灵魂的人,伟大胸怀的人,对于后一代的青年人,对于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是表现了多么深刻的关心,付出了多么大的热情和挚爱啊!

在鲁迅的帮助和提携下,二萧终于摆脱了困窘而孤独的处境,在英才辈出的上海文坛上闯荡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并与许多左翼作家建立了深厚的、持续终生的友谊。他们始终无法忘怀,在最初那段煎熬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如春风化雨一般的恩情。

正是先生的一字一句,支持着他们走过了那段不见天光的路。他们深深地记得,他们带着信,用6个铜板买来两包花生米,一边共同读着信,一边一粒一粒地吃着花生米,一边向着拉都路南端散步的情景。这两个贫寒的异乡人脚步轻快,甚至有些飘飘然——在这孤苦的世界里,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回信,他们的生活便有了期盼,有了乐趣;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友谊,他们便忘却了一切艰难困苦,感到自己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为了纪念这次“宴会”,也为了纪念这件新“礼服”,1935年春天,二萧特意到法租界的万氏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照片中,萧军穿着这件爱人亲手缝制的格纹短衣,项上围一条米色软绸围巾;萧红则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开领“画服”,嘴里衔着一只照相馆的烟斗道具,一双大眼睛盈盈地透出笑意。

【附录】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县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1924年考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随后参加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1926年进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左联”。20世纪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

叶紫(1911~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湖南益阳人。1932年加入“左联”,从此走上文学道路,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携家眷回到益阳老家,1939年因病去世。

同类推荐
  • 刘秀传

    刘秀传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血染疆场后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本书从史实出发,将刘秀的功绩、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15岁出道,纵横歌坛影坛和电视界、广告界,在崇尚洛丽塔少女风的日本一口气红了20多年,是不多见的人气明星。法子30岁步入婚姻,38岁传出吸毒丑闻,形象一落千丈,日本艺能界更是一鼓作气置之死地的强硬态度拒绝原谅她。酒井法子为何得不到同情?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本书是在台湾和台湾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焦点的时刻出版的一部有关蒋介石、宋美龄及其他台湾高层人物在内的传记作品。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第一家庭”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介绍了其后辈目前各自的境遇;书中也记录了台湾高层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的内幕,介绍了蒋介石和蒋介石之后的台湾和台湾问题。本书自1999年8月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好评。根据各方要求,我们对书稿进行了部分修改和增加,以使其更加完善。
热门推荐
  • 爱歌公主的甜蜜恋情

    爱歌公主的甜蜜恋情

    一首歌让他们在一起,一首歌让他们的感情破裂。她,是所有男生的女神,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却因她妈妈的死,恨了她自己的爸爸十几年。他,是所有女生的男神,从小喜欢音乐,因音乐有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浪漫、艰难的苦涩爱情恋歌即将开始。
  •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狠毒凶残的黑暗帝皇:“我吃了你。”素手轻拂黑发,女子淡定回眸:“想吃我,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我爱你。”温柔的帝国之王。“可我不爱你。”“跟我走,我许你一生一世。”坚定的妖界至尊。“跟我走,我也许可以考虑。”……女人的天地有多大?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上至九苍之上,下至星球之间。“为了你,我可以踏遍这天下,闯过这星空,走遍这宇宙,只为……今生与你携手。”。茫茫星空,浩瀚宇宙。捣了这九天,覆了这星河。定不负一生一世一双人
  • 凤凰劫之此情无计可消除

    凤凰劫之此情无计可消除

    倾颜天下,那未央湖畔的一顾回眸,纠结了一世的恩怨。回首当年,那繁华若梦的痴痴执念,注定了一生的无言。
  • 当sei来到三次元

    当sei来到三次元

    Sei是游戏早安,我的少年里的人物,当苏无下载了之后,却不知为何sei真真实实的出现在了苏无的生活中。陪伴着苏无寻找过往的自己。
  • 武大樱花树下

    武大樱花树下

    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会将它埋在树下来年定会发芽
  • Chants for Socialists

    Chants for Sociali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汉好男儿

    大汉好男儿

    一个高中生,无意中穿越到了大汉,却混成了孤儿,家徒四壁。他不得不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为尊严而战,为家人而战……
  • 修罗炼狱

    修罗炼狱

    懦弱?胆小?顾寒呵呵了,知道杀伐果断吗?知道一手遮天吗?知道什么叫修罗炼狱吗?当顾寒以超强的领悟能力和修炼速度走入神武大陆,他的对手注定只有被秒杀!
  • 泼妇公主

    泼妇公主

    小公主出生不久便尿了丞相府少爷一身,从此整天板着一张冰块脸,动不动就要打眼杀,皇上碍于面子,罚了几次,无效,只有派自己的宝贝公主出马又要杀天携哥哥,你这么爱杀人,信不信本公主今天杀了你好,我帮你磨刀可好皇帝拉住宝贝女儿,你杀了他,就没人上阵杀敌,你父王的国家不就完了吗?再说了此次本来就是天携不对你不放了天携哥哥,本公主就你就要怎样?我家房子你烧过,你父王给我从建了,我的床你也睡过了,我家的能摔得东西全被你摔了,你还能想出什么招来你信不信本公主在尿你一身公主你还以为你是孩子了?你现在尿一个给我看看?你这哪像一国公主,就是个泼妇嘛嘭,一盆冷水泼出去肖文杰从头到脚透心凉啊
  • 前夫错爱:悍妻要离婚

    前夫错爱:悍妻要离婚

    五年前的一场错爱,她浴火重生。五年后,她为了报复,毅然选择嫁入豪门,却差点丧命。尖酸刻薄破坏别人家庭的小姑,工于心计狠如蛇蝎的前未婚妻,怀了身孕隐居国外的小三,这个豪门还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她还能不能让他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