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800000002

第2章 引言人际沟通分析的常识(2)

这也被称为“平行沟通”。埃瑞克·伯恩将其描述为“适应的也是预期中的沟通方式,同时它遵循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法则”。如例一、例二中的沟通,丈夫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例一中,丈夫问晚饭吃什么,妻子不仅给予了回答,而且考虑到了丈夫的需求;例二中,丈夫表达了自己的不适,妻子给予了关注和安慰,所以“互补沟通”是平行的,也属于“平行沟通”。如下图:

互补沟通

【例三】

丈夫:车钥匙呢?

妻子:我怎么知道,上午你开的车,天天丢三落四的。

在例三中,丈夫的话是探索性的,这来自“成人状态”。但妻子并不答复他的疑问,而只是指责,并且这种指责有点过分。丈夫的“成人状态”指向妻子的“成人状态”,而妻子的“父母状态”指向丈夫的“儿童状态”,二者交叉,不但使本次沟通不成功,而且有可能妨碍下一步的交往。

【例四】

妻子:慧慧家换了台新车哎!

丈夫:你什么时候能知足呢?

在例四中,妻子是说自己看到的事实,丈夫却认为妻子又在比较,在提要求,所以开始指责。

例三与例四就属于“交错沟通”。在例三中,丈夫如果要使沟通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也许不得不作检讨或者向妻子提出恳求,这就意味着以“儿童状态”指向妻子的“父母状态”。如果妻子首先告诉丈夫钥匙在什么地方,或者表示愿意帮助他寻找,或者说她现在正忙于某件事,不能替他找,说声“对不起”等等,这个沟通才是“互补沟通”。

当两个人怒目相向、转身谁也不理谁时,意味着他们不愿再继续沟通或者为刚才的沟通而困惑,“交错沟通”就出现了。当一方发出对话时,另一方给予了非预期中的反应,发起的一方可能会退缩、逃避或转移。沟通已背离了初衷。

人际关系的痛苦经常由于“交错沟通”而来——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领导与下属、同事之间等等。一个人发起沟通,期待获得某种关注,却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于是他感受到了挫折,觉得被漠视。如下页图:

交错沟通

【例五】

销售员: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是限量版,不过您是教师,这件衣服可能太时尚了,会不会不太适合您的身份?

顾客:时尚有什么不好,我下班的时候可以穿。就要这个了。

当销售员这样说时,我们知道她有其他的含义:衣服很好,不过你们这个行业的人比较保守,敢突破自己吗?顾客感受到了被挑战,这就是“隐藏沟通”,或者叫“暧昧沟通”。“隐藏沟通”最复杂,它有别于“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它涉及两个以上的自我心理状态。本例中,表面上销售员的沟通发自“成人状态”,但实际上是一个“父母状态”对“孩子”的指责:“你太保守了,不敢尝试!”如果顾客这时保持“成人状态”,也许会认真想一想,回答:“嗯,这衣服确实很好,不过对我而言,没什么场合适合穿。我还是不要了。”但如果顾客的“儿童状态”接收到了挑战,就会如例中所答。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隐藏沟通”。

很多时候,暧昧的刺激是以社会接受的方式表达的,如下例:

隐藏沟通【例六】

小赵:“王哥,下班后怎么走啊?”

老王:“你小子,又想搭车吧?说吧,去哪,我送你。”

本例中的老王与小赵很熟悉,所以读懂了对方表达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中,沟通的另一方都听懂了对方隐藏的意思并给予了回应,我们称这为成功的“隐藏沟通”。

当然有时对方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但并不配合地做出反应,那就是失败的“隐藏沟通”。如下面的对话里,顾客读懂了销售员隐藏的意思,但并没有上钩。虽然从销售员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失败的沟通,但从顾客的角度来讲,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销售员: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是限量版,不过您是教师,这件衣服可能太时尚了,会不会不太适合您的身份?

顾客:确实不合适,我没什么场合能穿。算了吧。

四、漠视

在日常培训时,我经常让大家做这样一个练习:闭上眼睛,想一下教室里有些什么。每个人记住的东西都不一样,而每个人也都会忽略一些东西。这就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这个反应过程中每个人都像戴了过滤镜,会过滤掉一些东西,而且每个人过滤的都不一样。这种过滤有时会让我们忽略存在的问题,有时会忽略解决问题的资源,有时会让我们忽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总之,有时人们会无意识地忽略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各种资讯。人际沟通分析学(TA)里,把这个叫做“漠视”。

根据不同的情况,“漠视”分为以下四种:

1漠视问题的存在:有些人忙于工作,越来越疲劳,却不认为是身体出了问题,直到有一天大病来袭。

2漠视问题的重要性:接着上例,知道自己身体可能有问题,却不认为是大事,觉得扛过这段就好了。

3漠视改变的可能性:在培训中,讲到对压力的缓解,有的人会说,这要看领导是不是给我这个时间。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自己虽然在高压力下,但自己并无改变的可能性——因为工作压力是领导给的,不能改变,生活压力是必须要承担的,不能退缩,所以他就认为对此无能为力。

4漠视个人的能力:接着上例,认为自己没能力换工作,没能力和领导沟通,所以只能保持现状。

存在“漠视”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分成四种:

1什么也不做:婚姻中的某一类男性有很多这样的行为,当妻子对他的行为不满、喋喋不休时,男人一般选择沉默——不说,也不改变,甚至慢慢连基本的家庭义务也不再承担。这类男性感觉到对方忽略了自己的价值和努力,于是拒绝改变。

2过度适应:习惯化地承担一些自己不需要承担的工作。比如有人找到你要求换班,你习惯性地答应,还会认为是自己经过思考的。比如领导生气了,你习惯性地出来打圆场、上去泡茶,认为这样才安全。其实没人要求你做这件事,但你会觉得这是必须的。

3烦躁:我们经常在开会的时候看到有的人不停地抖腿、玩笔,这些时候他们是感受到自己不舒服,但没办法解决,只有通过一些无目的的重复的动作来解除自己的不舒服。还有一些行为也可能是漠视自己能力的信号,如咬指甲、抽烟、玩头发、暴饮暴食。

4无能或者暴力:失业了,我们会发现人的不同反应。一种是喝酒或是生病,让自己变得无能,这时就会有人来照顾自己;或者摔东西或者找茬跟陌生人打架,释放大量的精力伤害自己或他人,甚至是身边的亲人。其实这两种方式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五、特殊的沟通模式——沟通游戏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他人的沟通总是很不舒服,比如总感觉自己被欺负,但又说不出来;或者感觉自己总是失败。然后可能你对自己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的事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总遇见这样的人?”“为什么我总这么倒霉?”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已经进入了一种“沟通游戏”。像所有的运动类游戏一样,“沟通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步骤和必然的结局。

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创始人伯恩认为:沟通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这种沟通并不愉悦。他对此的定义是:“以暧昧动机为根本,而且貌似合理化的一套重复出现的沟通方式。”更简单地说,它是“一系列诡异的沟通”。

“沟通游戏”有几个特点:

1处在游戏中的人并不自知,至少表面上看并不是有意制造冲突。

2游戏结局很混乱,大家的感觉都很挫败,互相指责。

3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沟通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形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复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沟通游戏”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4参与游戏的人之间都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愿意和自己玩游戏的人。

游戏公式与戏剧三角形。一个发起“沟通游戏”的人,就像在钓鱼:放下鱼饵,吸引一条鱼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沟通游戏”。如果有人想邀请你进入游戏,而你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地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沟通游戏的。

埃瑞克·伯恩把沟通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饵+钩=反应→混乱→转换→结局。

其实所有的游戏原型都是孩子,孩子因为内心的不成熟而做出不恰当的反应。看下面的例子:

2岁的轩轩拉着玩具车到处跑,碰掉了花瓶。

妈妈进来问:“怎么回事?谁干的?”

“哥哥。”

“胡说,哥哥在幼儿园,没回来呢。”

“就是哥哥,不是我!”轩轩开始大声哭闹。

“我最讨厌小孩子撒谎了!”妈妈大声喊。

这个“沟通游戏”可以叫做“我抓到你了”。类似这样的情境里,很多家长是明知故问,这就是“饵”。那什么是“钩”呢?“钩”是指沟通另一方的弱点或欲望:孩子想表示自己是个好孩子,没有做坏事——这就是“钩”。所以孩子必然上钩。接下来孩子的反应是撒谎找替罪羊,妈妈的指责和孩子的抗议让局面陷入混乱。此时每个人的感觉开始转换:妈妈由开始的指责方变成被欺骗的一方,变得很生气。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曼的戏剧三角形理论。他用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沟通游戏,就是所谓的“戏剧三角形”。他认为只要是玩“沟通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习惯性地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没有能力,总在指责评价别人。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不是指责批评,而是从较高的位置为对方提供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被欺负了。

玩游戏的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没有诚实亲密和开放的关系。人们玩“沟通游戏”是因为它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或是打发时间,或是强化早期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命运的看法,如“我就知道没人真正在意我”,“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成功”或“我就是这命,干什么都不顺”。

六、亲密

本书中我们还会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是“亲密”。“亲密”是指我们可以在自己关注的人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表达我们真实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也许我们表现的并不是对方期望的,但我们并不担心对方因此离开,或因此不喜欢我们。即无论我们如何表现,都能体会到对方对我们的接纳、尊重和爱。当两个人处在“亲密”里的时候,每个人可以放心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个过程不存在“隐藏沟通”和“交错沟通”,沟通的双方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亲密行为不只存在于恋人、夫妻间,还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互相信任的朋友和上下级之间。它会让你在短暂的交往中感受到温暖而相互信任的情感,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亲密”可能发生在群体之中、长久的友谊中、工作和婚姻家庭中,比如以下的场景:

家里的小狗死了,儿子很伤心。把小狗埋葬后,儿子满脸泪水。妈妈走过来,把孩子搂在怀里说:“埋葬一个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宣泄着心中的悲伤——在这一刻,他们是亲密的。

三口之家。一岁多的宝宝开始说话了,有一天突然说出“我就不”,逗得父母哈哈大笑,夫妻相视而笑——这一刻,他们是亲密的。

你的朋友失恋了,很伤心,给你打电话。电话中,她尽情地哭泣,你静静地倾听,直到她安静下来——这一刻,你们是亲密的。

朋友间有了误会,但彼此并没有回避和掩饰,而是真实表达:

A:你昨天的行为让我觉得在你眼里我没有解决这件事的能力。

B:不是的,我不确定你是否愿意和那些客户打交道。

——这时两个朋友也是亲密的。

要实现“亲密”并不容易,因为“亲密”含有冒险的成分。人们需要在“亲密”中表达自己的弱点,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而有些人就会担心因此被否定。

你和哪些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看看如下的问题:

1当你发现对方有些事做得不合适时,你是否能表达出来,并确信这种表达会被对方理解而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2你从第三方听到了关于对方的一些负面信息,你是否相信他有自己的一些原因?

3你们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你是否愿意主动面对并和对方沟通、澄清误会?

4你有事需要对方帮忙,他表示帮不了你,你是否能理解他有自己的难处,并一如既往保持友谊和信任?

5在哪些时刻,你们一起体会到愉悦、快乐的情感?

6相互之间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对方的情感和需要?有时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确信对方有能力理解并陪伴你的情感,而不用担心对方的承受能力?

7是否能在对方情绪低落时觉察到,接纳对方而不会受到对方情绪的干扰,亦不害怕被对方所依赖?

8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你的全部?或者,只能有条件地感受、接纳他的情感的一部分,而暗中或者公开地拒绝他情感的另一部分?

9面对彼此,你们可以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行为而不担心被评价、被否定?

审视你和你在意的人之间能否达到这9个状态,如果有6个以上,你们就已经很“亲密”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做到“亲密”并不容易,因为有时“亲密”是有风险的。同时,“亲密”也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时间和情感,所以一生之中,我们只能和有限的人达到“亲密”——伴侣、知己、部分家人。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的八项修炼

    成功班主任的八项修炼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接受四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教育和家庭教育。这四种教育各有重要作用,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不能互相代替。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也是主要实施者,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任务艰巨的特殊群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有一种花叫不谢

    有一种花叫不谢

    眼睛也许会衰老,泪水却永远年轻。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生活是一本厚厚的长卷,美丽、芬芳的花在竞相绽开,一朵又一朵,岁月一样恒久、绵长,童话一样神奇、美好。因慧心的倾听,世界会变得辽远而宽阔,生活会变得摇曳多姿,生命会变得充盈而厚重,人生会变得充实而幸福。
  • 低调:藏与露的艺术

    低调:藏与露的艺术

    本书将“低调”这一流传千年的处世哲学的内涵娓娓道来,阐明了藏与露的奥妙和艺术,启迪读者掌握“低调”这一最实用的人生智慧,顿悟人生的成功之道。欲想在人生中成就一番大事业者,请谨记和遵从“低调”这一人生准则吧。低姿态做人,高姿态行事,智慧做人,机智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
  •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是进退自如的人牛智慧。这是一本凝聚了季老一生的思想精髓,引申出现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别于一般快餐式的哲学书籍,并未简单讲述人情世故,而更着重于坚守内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想洞穿世事,洒脱自在,就要学习以淡泊之迈处世,以逍遥之道修心。这里讲述的就是季羡林的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人生智慧。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书按照月份进行编排,内容包括:正确认识社会,把握命运罗盘、全面认识自己,保持高度自信、树大志育良习,奠定人生基础、克服人性弱点,锻造人格魅力等。
热门推荐
  • 温城之恋

    温城之恋

    本书为小说集,收录的作品包括:比邻若天涯、半个夏天、温城之恋、水仙花开、海棠引、余露和她的父亲。
  • 柠檬未熟时

    柠檬未熟时

    本书以男主人公王鑫和女主人公汤灵在高中时期的初恋故事为主线,讲述了高中三年他们的分分合合,有在一起的羞涩,有争吵的幸福,有离别的牵挂。初恋有如一颗还未成熟的柠檬,酸涩但清纯。最后两人各奔东西,然而遗憾的是没来得及好好的道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为了加强和保障国家情报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灵异奇谈之术师

    灵异奇谈之术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事,你,真的了解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吗??!
  • 穿越之鸠梦

    穿越之鸠梦

    叶宁自认为不是什么好人,任务失败,以为活不下来的叶宁穿越到了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朝代,而且被她穿越的女孩子好像并没有真正地死去……
  •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不是梦想,不是岁月,只为自己的那份执着,守护自己的家乡,为了最后的回忆。
  • 问天武皇

    问天武皇

    天道无情,视万物为刍狗。少年轻狂心存善,拔刀问天悯苍生。此为问天纪
  • 国术高手混花都

    国术高手混花都

    国术高手周秉然授师之命来到花都,无奈身兼绝艺,路见不平一声吼,卷入了大风波,也由此开启了都市之路……
  • 忍界补完计划

    忍界补完计划

    “人没有牺牲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铸铁为心,锻钢为躯,夺取那犹如神明的力量。跨越时空而来的亲切友好异乡人和热情好客的本地人团结友爱打成一片不分彼此。ps:不慢慢铺垫了,直接上能力本质——《忍界人类补完计划》ps:什么,你问这是什么糟糕的猎人念能力?难道这还不够猎人!
  • 物炼法则

    物炼法则

    改变世界的‘book’,一个生物智能!开启了全新的世界领域……尘封的古宅,神秘莫测的火山之地,拥有灵异力量的矿洞,惊悚的水下宫殿……古老,封建的历史渐渐从人们的视野当中消失。黎明刚刚升起,银白色的羽翼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前方,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哦,求推荐票,收藏,点击,打赏,(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