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3400000012

第12章 管理坎: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之路(2)

坎外真经

谨慎对待“分封制”

在新东方创立之初,分封制的管理模式很好地激发了“诸侯”们的激情,使得新东方的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分封制毕竟不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当诸侯间的利益失衡时,不能有效处理矛盾,解决纠纷。

所以说,在一定时期,分封制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分封制不可能是永远有效的制度。

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从创立,到一步步发展壮大,其管理模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拿新东方来说,最初囿于成本的限制,主要是亲戚在参与,可以说是一种亲情式的管理模式。后来随着王强、徐小平等人的加入,亲情式的管理模式被友情式的管理模式所取代。从亲情式到友情式,新东方在现代化的转型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随着新东方更进一步的发展,友情式的管理模式同样遭遇了危机,于是,股份制破土而出。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人才、资本结构,因此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升级。

第十二道坎

后股份制危机,险些放弃新东方

原以为股份制改造能彻底解决新东方的问题,但在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新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原来是分封制,大家之间职责分明,利润的分配也很清晰,而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由于所有的业务统一在一起了,股东们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了。更重要的是,因为看不到实际的利润,股东们怀疑是上了俞敏洪的当,开始联合起来对抗他。

坎里那些事儿

在新东方股份制改造完成后的第二天,股东们向俞敏洪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建议:一次性购买十一辆轿车,每个股东一辆。当时俞敏洪是有一辆小轿车的,此前为了迎接徐小平从美国归来,俞敏洪觉得不能开一辆面包车去机场迎接他,于是就买了一辆帕萨特。在俞敏洪有车开的时候,新东方的其他股东都还在骑着自行车上班,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提议。

虽然觉得很意外,俞敏洪还是同意了这一提议。新东方一次买回了十一辆车,这些车是在同一天提回来的,那场面很是壮观。可是,有了车之后大家反而不干活了,股份制意味着大家的业务都合在一起了,大家都不知道去哪里干活了。而且,干活后也不知道钱装到谁的口袋去了。

俞敏洪隐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但实际上还有更大的问题。

新东方以前的结构是“包产到户”,扣除经营成本和要上交给新东方的管理费用,“承包者”可以把剩余利润全部拿走,一年干到底,通常能拿到三五十万。但现在实行了股份制以后,虽然分到了股份,却看不到实惠。股东们只能每个月领一些工资,至于能不能分红,能分多少,要到年底才能知道。以至于有些人觉得是上了俞敏洪的当,表面上是推动改革,实际上是把他们给架空了。

同时,头衔的划分也让这群人很不舒服。原来这些人之间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甚至觉得俞敏洪是他们的下属,专门为他们服务的。但是现在,俞敏洪是公司的董事长,还兼总裁,他们都成为了俞敏洪的下属。而且,这些股东们的职位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毕竟是知识分子,都要面子,所以职务的划分也很麻烦。

最终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一些小股东联合起来,跟俞敏洪不断抗争。比较可笑的是,这些人并不清楚自己抗争的目的,他们只是觉得事情应该有所改变,但到底改变成什么样子,他们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俞敏洪也不知道该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

那个时候的新东方,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手创办了新东方的俞敏洪内心无比焦急和无奈。

俞敏洪的战术

面对当时的局面,大家都意识到有问题,但又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有的只是不断的争吵。事情演变到最后,由最初的不信任上升到带有人身攻击的味道。俞敏洪很希望新东方能够平稳发展下去,所以做出了以下决策:

离开新东方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之后,俞敏洪深感道理是讲不通的,在极度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提议说,“把我的股份统统送给你们,我不做了,我也不要钱了,我离开新东方”。他说他可以到广州或者上海,去重新创办一所学校,和新东方斩断一切联系,从零开始。

股东们对俞敏洪的这一提议颇感意外,一番商议后,他们谢绝了俞敏洪的“好意”。他们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即使拿到了新东方的全部股份,他们还是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限时购买其他股东的股份

俞敏洪分析后认为,股东们之所以对自己的股份心存疑虑,主要是担心股份不值钱,于是他决定让这些人的股份和现金挂上钩。俞敏洪对这群人说:“这样吧,你们把股份都卖给我,我按1%兑现100万元现金的价格收购你们的股份。”

俞敏洪说出这番话,是在某日上午9点的会议上提出的,而他给这些人限定的时间是下午5点。这就是说,5点之前愿意卖出股份的,俞敏洪会用现金兑现,5点之后就不再受理了。当时俞敏洪手里并没有那么多现金,就向周围几个有钱的朋友借,这些朋友都愿意帮助他周转资金。

结果,到了当天下午约定的时间,这些股东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卖掉自己的股份。他们说,既然股份有一个可靠的定价了,还是慢慢商议一下以后怎么做吧。不过他们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们说通过这件事情发现俞敏洪领导能力欠缺,觉得应该由另外的某个股东来担任领导。经商议,王强取代俞敏洪坐到了董事长的位置上。就这样,股份风波算是过去了。

坎外真经

有不满就说出来,而且要当面说

当时新东方的股东们之间吵得不可开交,但新东方的老师们根本不知道这一实情。俞敏洪说,他们吵架的时候都会关上门,不管是砸桌子、摔东西,都是在内部,一旦走出办公室,他们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最亲密的哥们儿关系。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俞敏洪说是因为当面都把不满说尽了,就没必要再在背后说谁的坏话。

可以说,有利益关系的人之间,纷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人提出来,如果大家心有不满却不言说,问题只会越积越多,随着矛盾的加深,解决起来也会更加困难。

第十三道坎

名牌教师“甩课”,人才管理遇挑战

在新东方的教学课堂上,涌现出了无数的名牌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一大批的名牌教师成就了新东方的辉煌。但让俞敏洪没有想到的是,有些人被名牌所累,开始拿自己的“独一无二”威胁他——如果不涨工资就罢课!俞敏洪该怎么办?向威胁自己的人妥协?

坎里那些事儿

管理一个企业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而管理新东方这样一个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因为新东方的主要员工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其中很多都是在学生群中口碑很好的名牌教师。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特性。所以,要让这些知识分子服从俞敏洪的管理,其难度可想而知。

新东方从一开始就是走的“名牌教师”的模式,靠名牌教师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名牌教师的模式包含四大要素:第一,教学内容必须贯穿整个课堂,可以讲故事,但绝不可以喧宾夺主;第二,讲课的每一句话里都必须包含激情,这是吸引学生的关键;第三,励志的话不能啰嗦,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动学生;第四,幽默的体现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体现,避免牵强的打趣。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把这四点融合到一起,那就可以成为新东方的名牌教师。

俞敏洪坦言,“名牌教师”的模式在帮助新东方走向成功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惑。有些人被“名牌”所累,虚荣心使得自我过分膨胀,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人,所以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伤人,更会伤己。

俞敏洪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大概在1992年到1993年的时候,新东方开设了GRE考试中的数学“逻辑”。在新东方,原则上,俞敏洪每一门课都能上,但唯独数学不能,他在高考中数学只考了14分。所以,俞敏洪就为这门“逻辑”课外请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其实也是在新东方这个平台上磨练出来的,到后来才变得特别权威。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新东方成为了无可替代的人,连俞敏洪也不能替代他,所以就开始和俞敏洪较劲。一再要求涨工资,到后来,说如果不给涨工资就甩课。

有一个班的“逻辑”课,共有44节,上了14节课之后,这位老师就对俞敏洪说:“我要拿那14节课的钱。”俞敏洪问:“14节课的钱是什么概念?”他说:“就是这个班总收入的25%。”

对于这个要求,俞敏洪实在难以接受,扣除招生费用、宣传费用和租用教室等费用,这等于把利润都给教师发工资了。而且,给一个老师这么大幅度涨工资,其他老师会怎么想?最后,因为涨工资的要求没得到满足,这个老师就甩课了,当晚就没去上课。没有教师可以去顶替,学生就开始闹事,最后只好把全班学生的学费都全额退还了。

这件事情让俞敏洪思考了很多,他意识到自己的管理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俞敏洪的战术

俞敏洪很善于吸取教训,在经历了名牌老师“甩课”事件后,他开始防患于未然。

不让核心人物只有一个

通过老师甩课这件事,俞敏洪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新东方的某一个领域,不能只有一个核心人物,必须要同时配备两个,甚至更多的核心人物,这样即使出现甩课行为,也不至于没人去上课。从那以后,俞敏洪宁愿多花钱,多花力气,也要同时雇几个人做同一件事情。

后来,俞敏洪在这个领域同时招聘了四个人一起培养,这样有任何一个老师出现甩课行为,一定会有老师可以顶上去。俞敏洪相信,绝对不会出现四个老师同时甩课的行为。

给知识分子尊重和自由

俞敏洪很清楚地知道,新东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其中大部分都有很好的学历背景。所以,要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来管理新东方肯定是不行的。俞敏洪选择了给予员工自由。

在新东方的课堂上,任何老师都可以拿俞敏洪开玩笑,或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有一次,俞敏洪路过一间教室,教室内的老师正手舞足蹈地对着几百个学生说:“老俞哪能管理新东方学校?管理新东方学校的厕所还差不多!”几百个学生被惹得轰堂大笑。这样的事情在新东方屡见不鲜,但俞敏洪总是一笑了之,甚至暗自窃喜。

对于俞敏洪的态度和做法,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但这其实正是俞敏洪的高明之处,知识分子喜欢对事物发表评论,他们需要一种宽容、自由的氛围。

坎外真经

管理模式因企业而异

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成功模式,管理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要看这套管理模式是否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跟其他企业相比,新东方的人才结构比较特殊,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精英人士。所以,要管理好这样的企业,必然需要一个特殊的管理模式。“知识分子需要被尊重,还需要自由。”这就是俞敏洪心中的管理新东方的理论基础。

人才消费有风险,应最大限度降低

在俞敏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原则下,新东方吸纳了很多“牛人”、“怪人”,不能不承认,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聘请这些人才也是有风险的。2002年,IT培训创始人周怀军出走,2003年,口语专家杜子华也离开了新东方。还有胡敏,离开新东方之后创立了新航道学校,并且复制了新东方的教学模式,可以说直接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

面对人才的一再出走,俞敏洪也在不断完善新东方的人才管理制度。比如,对新东方的高层管理者增加了“竞业限制”,规定新东方股东和董事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在离开新东方的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和新东方有竞争关系的业务。虽然这一策略的出台也让一部分人推断俞敏洪有“帝王心态”,是害怕别人威胁自己的地位,但在降低人才消费的风险方面确实起到了明显作用。

同类推荐
  • 立足商界

    立足商界

    对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什么事都容易;然而对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什么事都不易。本书正是为这些奋斗在各个行业、时刻怀揣梦想、准备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准备的最佳创业宝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代的手边励志书,成功之后力荐美国青年的必读经典之一,印度出身寒微的80后赤手空拳,25岁赚了3亿的古尔巴克斯?查哈尔的创业精神指引,影响欧美两代年轻人的唯一创业忠告书。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程(修订本)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程(修订本)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不同于专业课,也不同于公共课,它既不是纯粹的理论课,也不是典型的技能课,更不是单纯的活动课,而是集合了三种课程特性的融实践性、理论性于一体的课程。
  •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

    由普通员工到金牌员工角色的转换,必须具备三大法宝——感恩心、敬业度、执行力。学会感恩,懂得敬业,落实执行是提升职业精神的工作哲学,通向职场成功的行动指南。
  • 名人名言金典1

    名人名言金典1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汇集百种人生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将人生哲理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更是直抵心灵深处。这里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有在成长路上给您动力的励志故事,有触动人心灵的亲情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火线之王者回归

    穿越火线之王者回归

    一场神秘的车祸,让一位神秘的少年失忆,从神坛上跌落!在他失忆之前,发生了一件称霸游戏界的事件。为何登录游戏,所有人叫“他”王者?或许,“他”可以在上神坛,将任何阻挡的人,统统拉下······
  • 重生后细作王妃要改邪归正

    重生后细作王妃要改邪归正

    传闻镇南王暴戾残忍,视人命如草芥,权势滔天,闻者胆战心惊。宁流莺被护在狐裘大衣之中,一边还由着镇南王小心翼翼的喂着热乎乎的豆沙包,她眨眨眼,看着那剑眉星目满是宠溺温柔。传闻啊,总是不可信的。
  • 一笑逍遥

    一笑逍遥

    绵绵细雨,习习凉风,泛着波的江面,处处漫着清爽的气息。如此,此处倒也不失为一个赏景的好去处。只可惜,此时身在如此好去处的某人却没有丝毫赏景的好心情,准确地说,是心情糟糕透了,简直快要爆发了。
  • 云外生枝:伶俐千金逆袭录

    云外生枝:伶俐千金逆袭录

    问二十一世纪小白领穿越到虚幻历史里的一个小千金是怎么逆袭的。多愁善感压力女穿越成小千金变成了什么?答:“于是就变成了伶俐千金!”敬请收看《云外生枝:伶俐千金逆袭录》一朝穿越,咸鱼翻身作千金一时糊涂,救上美男当护卫一时正义,惹来宫主大反派一时犯二,误把反派当闺蜜一时任性,捡来猫妖当神宠一时吃惊,美男竟是四皇子一时迟顿,皇妃皇冠戴上髻一个巧合,配凤冠母仪天下
  • 皇上的贴身女护卫

    皇上的贴身女护卫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朝代,女子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可以被随便欺负的一方。而我是京城秦府的大千金,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从小娇生惯养,没人敢动我动手动脚。在府中待到实在苦闷,所以求爹爹赐给我一个武术先生。短短两年的时候,先生的一身本领都被我学走。十五岁的时候,情窦初开。经常带着府中贴身丫鬟跑出秦府游玩。却没想到夜路有多了真的会碰到鬼,我就碰到了比鬼还难缠的太子。一段奇妙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不灭逆天神

    不灭逆天神

    天欲阻我,我就逆天!众人要我死,我偏不死,即为不灭!吾就是不灭逆天神!
  • 何以梦三千

    何以梦三千

    入了三千,轮转三千。何以忆梦,寻梦,追梦。只以这三千繁华境界,再次为你盛开花蕊。再一次相遇,究竟谁先打破…这份无言的…情……。…………………………………………………………………………………*佛渡三生缘尽,你度我如何?**我以江山为嫁妆,嫁你,收否?**即使相隔万年,亦能…为你流年……**我为你算了一卦,你五行缺我。**你临世间即王者,我亦为你而荣耀。**你是最亮的星星,即使地下成眠,也生生不息。*…………
  • 穿越之绝恋倾城

    穿越之绝恋倾城

    :爱的人,爱着别人。卫玥心痛的看着自己所爱的人去和别的人订婚,她意识到,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差距就是差距。卫玥爱了白子晨8年,到最后就算努力的让白子晨认识了卫玥。结果,这个结局貌似谁也想不到。漫不经心的走在马路上,响彻云霄的车鸣声慢慢失控的逼近了卫玥。醒来时,硬硬的床板,古朴的桌子,充满着古代气息的房间。卫玥看了看手,看了看自己的穿着。这里是汉朝,而自己是平阳公主家的舞姬,字子夫,名玥。“这一定是在开玩笑。”卫玥的刺激受大了嫣然一笑,晕了过去。大汉贤后卫子夫?卫玥自嘲地笑了笑,虽然她很喜欢卫子夫,但是以后的结局她想都不愿意想?大汉宫?曲曲长长的宫廷,里面的故事她压根就不想参与。
  • 棘心夭夭

    棘心夭夭

    顾妙生为贵女,这一生也对得起贵女二字,从公爵嫡女到当朝皇后,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可顾妙只想看看京城外的天下,再告诉那个赠她野枣的少年,她愿意陪他江湖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