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8200000038

第38章 企业文化概念、内容及功能的创新浅析(1)

刘勇(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文化是社会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企业文化概念进行积极推演,深化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理解,加强企业文化功能的创意诠释,对全面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 概念 内容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G2013—670623—13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被称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居于三大要素之首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和经营理念等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等影响下,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广泛吸纳人才、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更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概念、内容和功能的创新所在,才能以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

一、企业文化概念的积极推演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企业文化的概念至少含有三个基本的意义体:带有普遍的想法、观念等,是充当文化实体、事件或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表现;它是文化意义的载体,而不是意义的主动者;是人们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所形成的特定形态,具有相当的趋同性。按照三个意义认同,企业文化的概念依然存在很多不同的认知,需要对现实的企业文化的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推演与理解。

(一)三个基本意义体认同的积极作用

受到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环境与不同企业自我发展等各种影响,企业文化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认知,存在不同企业文化的观念、道德、经营、管理、行为、价值观等的不同取向。企业文化概念的三个意义体在普遍认同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或一种形态载体的前提下,归结了人们对概念普遍赞同的基本含义。从思想原则、思维定义、哲学原理、设计方式、运作构架等不同方面看,企业文化概念的三个基本意义体具有的引导与归纳作用,对促进企业文化现代化、大同化或一体化的聚合作用非常明显。这种意义的认同带来了企业文化概念的积极变革。首先,它以概念的基本认同性,确定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具有的共同化的发展趋势,共同点、趋同性显示了企业文化基本的共同走向。其次,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对“地球村”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增加了企业文化概念的网络化、科学化、信息化等内涵的含量,经延伸,互动、交流、取舍、聚合等动态运作,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各种手段或举措,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与表现力度,扩展了文化视野,扩大了建设领域。再次,企业文化概念内涵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认同,丰富了文化的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运作方式和多样化的概念指向,奠定了文化的主流方向。概念的个性化,多能化,单一至聚合,聚合归大同,共同性与独特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等,会极大地扩展企业文化的表现力、向心力、想象力和作用力空间。最后,随着企业文化概念的不断演绎,概念的引力与前导作用必然会加快文化原理、定论、规律、程式、流程、模式等的创新性、引导性和前瞻性的探索与研究速度,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增加企业文化概念的应用价值。

(二)认知企业文化概念不同的侧重点

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在三个基本意义体影响下,对文化概念表达的不同侧重点进行解读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文化概念所表达的不同侧重点表现比较繁复,主要存在五个不同的侧重面。

企业文化概念蕴含的要素不同。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和共同的文化现象。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将企业文化的构成归为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五要素。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以体现“进取、守势、灵活性”要素来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有的认为,广义的企业文化包含着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文化要素体系,狭义的企业文化包含着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三个要素的综合;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要素。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等等。

企业文化概念蕴含的指向意义不同。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等等。

企业文化概念蕴含的管理要素不同。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是一种全景式管理;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一直综合性规范;企业文化就是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的积极延续,是通过管理而形成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文化建设方式,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文化,等等。

从企业文化概念蕴含的人本要素不同。有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人本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主要体现人本精神或人本主义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是围绕人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展开并延续的文化,等等。

企业文化概念蕴含的多样化不同。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等等。

综上所述,对企业文化概念的不同侧重点的表述意义在于:理解企业文化不同概念的侧重点,有助于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空间状况,不同概念侧重点的表达,经单一、聚合、独特、趋同、交叉、融汇,增加了概念要素的蕴含量,表明了企业文化概念存在的扩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明晰了概念的未来发展走向。概念所提供的关联性、聚合性、潜质力和可操作性,无疑会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提供更多文化建设的多样性范本或模式,增加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态,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宝贵资源。

二、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理解

企业文化概念不断演绎所创新的定义范围,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深受影响,表现更为多样,内容更为广泛。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创新性理解主要集中在八个方面。

(一)延伸企业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体现着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会反映出企业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行为。企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员工价值、经营价值、管理价值等多样性价值形态的评价,以及追求价值整体化的群体意识,都会成为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准则。这种统一的价值准则形成的价值目标,总会不断产生价值行为,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势态。延伸性企业文化价值观主要有三个层面:其一,企业表现出的价值观必须注重共同性或整体化之下的企业或员工的个性价值体现。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改变理念,调整思维,尊重个性,包容个性,以此增加价值内涵,丰富共性内容,突出价值的独特性亦非常必要。其二,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必须突出价值观的四个层次。即突出处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圈或者金字塔的顶端的价值观理念、处于第二层次的价值观准则或制度、处于第三层次的价值观行为和处于第四层次的价值观的物质形象。具化看,就是要突出企业文化价值观内含的企业理念、准则、行为和物质(形象)文化的现实与潜在价值。其三,必须突破现有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知范围,强化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力度。增加企业信条、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人本、企业道德、企业战略、企业制度、企业定位等要素的有机集合,从此丰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表现形态,提升价值观的表达质量已经非常必要,应视为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一种创新途径。

(二)不断演化企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体员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是企业员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一种外化形态。它既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道德意识企业形象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员工共同一致的理念、态度、意志、境界和思想等的一致表达。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可以具化出现代社会意识、市场理念、信念准则、效益成果、文明质量等更多的综合性意识,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神的演化主要包含着三个内容。从第一内容看,必须要突出员工对本企业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四个理解和认同。必须要对显示特征、突出地位、塑造形象和弘扬风气上进行创新性理解,并不断依靠深层次的创新来固化广泛的认同,才可能演化出企业精神立足之本的新颖度和成效度。从第二个内容看,必须要坚持企业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融汇的共同信念、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共同信念、作风和行为准则必须要依赖企业传统、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的不断的深刻融汇,即不断地加大信念、作风和准则的涵盖和不断地提高质量,才可能固化出更多企业精神的保障力和执行力。从第三个内容看,必须要增强员工对本企业的生产、发展、命运和未来抱有的理想和希望。这就要凭借企业生产、发展等的不断优化,以现实的企业状态和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来彰显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和延续力。在企业精神演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三个要素的充分发挥,即企业员工人本精神的倡导和发挥、企业精神基本点的要素把握和发挥、企业现实和远景发展要素的综合利用与综合性发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翻滚青春

    翻滚青春

    你有没有在某一个时刻,一个地点,突然想回到几年前,脑海中翻滚记忆碎片,你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的回忆,美好的,悲伤的,以前总不能理解,老人为何坐在一把椅子上,盯着一个地方,久久不移动目光,又或者扶手杖到处走动,一走便是一下午,渐渐地长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才懂得目光所到之处,皆是美好的回忆,回忆里有人,也有发生的故事,这些事情像一本书,藏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只有唯一的读者,就是自己。
  • 诡神冢

    诡神冢

    【2018重磅推荐】 科学考古,探险悬疑之路!神灵真的存在吗?他们现在又去了哪里?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到底是什么人?5000年前这片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订阅群:535422468
  • 大器所成

    大器所成

    明明只是护送一个花心大萝卜的任务罢了,孙任辰万万没想到会因这件事跟大半个昌土的大家族们作对。一个中庸的锻师陪着一个脚踏六条船却立志成为高僧的少年,他们从东到西横穿战火纷飞的昌土,在乱世的阴影中缔造传奇,游历四方的同时经受了皇帝、藩王、无双的国士、神明、妖异、草头天子等势力的考验,直到大器所成。以至于他们生如大器,死如破瓦。“遥想昌土四分五裂之时,唯孙任辰走南闯北,周旋于六合棋局之中仍独领风骚,亘古未有也。”——摘自《成国志》
  • 青柠味的奶糖

    青柠味的奶糖

    或许我们之间只能这样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从那年寒冬到分别时秋的萧瑟我一刻从不敢忘记,能认识你靠近你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了,所以我是多幸运啊,成为了第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谢谢你……
  • 肆意江湖一场醉

    肆意江湖一场醉

    乌雷震震,石破天惊,一夕之间,楚家被满门抄斩。乌血泣,子规啼,苍天有眼,楚家血脉终未断绝。魅令出,江湖言曰,得魅令者统江湖,为宿堂共主。立血誓,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楚叶本以为这一生就要活在这复仇的黑暗与噩梦中,而他的出现却让她的人生有了光明。或许,爱恨情仇,肆意江湖,终不过一场,但人间春色不及你,舍弃万千又何如!因为你,我不要一生繁华;所以,定要换你一世长歌。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圣武逍遥王

    圣武逍遥王

    圣,是他百炼金身的初始。武,是他纵横江湖的手段。逍遥,是他混迹三界的宗旨。王,是他统御群雄的旗号。问世间谁最牛逼?答案只有一个:肖听雨
  • 第五分卫

    第五分卫

    我叫申通,不是快递。我不在江湖,江湖依然有我的传说:第五分卫。【西科东艾北卡南麦中申通】申通单号:7-9-1-4-5-2-8-2-9【破竹出品,必属精品】
  • 来日何愁不方长

    来日何愁不方长

    这是周天怡和洛邵凡的故事,来日方长,你我之间永远有联系,永远有爱“好,我听话。”“这就对了。”
  • 萨特

    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一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