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9200000015

第15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5)

老董以贤良之身与武帝对话,仁啊爱啊地忽悠,汉武就被忽悠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操作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学教育体系,兴办太学,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优选官制。这是儒学教育与选官制度的初步挂钩,隋唐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科举入仕的标准,儒与政彻底挂钩,意味着中国士子们此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走了:顺从统治者的思想,不仅可以保证人身安全,还可以取得荣华富贵。明朝时,考试内容(四书五经)、文章格式(八股文)和参考书(以朱熹的注解为唯一正确答案)三者的统一与固定,意味着中国文人头脑的格式化彻底完成,他们在政治领域忠于君主,在私家生活层面尊从父兄,在道德领域则皈依圣人。儒家文化的学术性,就这样完全匍匐到了政治性之下,文人集体变成了法国科学家约翰·法布尔实验台上的毛毛虫。这种毛毛虫有一种“紧跟领袖”的盲从习性: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沿,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转圈儿,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力尽而死。儒家化的知识分子,又何尝不是毛毛虫的状态呢?他们所谓的勇气,也只是紧紧跟在权威的身后循序而行。

如果没有权威,他们就会造出一个,然后顶礼膜拜,鱼贯而行。他们读圣贤书,走圣化路,做圣人之徒。他们从不会讨论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他们所有的任务,就是证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

实话实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境遇与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并不完全吻合。也就是说,中国古时的知识分子,如果脱离了毛毛虫们爬行的轨迹,他们不但遇不上松针,过不上所谓的美好的日子,相反,他们可能活不过七天,因为轨迹之外等待他们的不是松针,而是文字狱那样的玻璃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一百倍之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运动员。这一点,倒跟知识分子的超越性有点类似。可惜的是,科学人员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一跳,碰着了头,再拍,再跳,再碰,连续多次后,跳蚤适应了玻璃罩,不再跳那么高了,每次跳跃,总会保持在罩子的高度以下。科学家继续改变罩子的高度,跳蚤也跟着改变自己的跳跃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再也没有跳跃的空间了,于是,跳蚤变成了爬蚤。

中国古代的文字狱,从秦皇发端,到朱元璋创立高峰,到大清王朝再创高峰,大清文人们,钻到古文字堆里去搞训诂,意味着大家早已集体成为爬蚤了。大清的知识分子知道该干什么(训诂考据兼练书法),不该干什么(少说风凉话,少发牢骚)。有那水平高的,可享受皇家宠物般的待遇,比如大清才子纪晓岚就给皇家做过侍读学士。乾隆在岗时,喜欢旅游,特别是六下江南,直接促进了南中国的旅游事业。这个侍读学士一时发傻,劝谏乾隆,希望皇帝老子节省些钱,乾隆一听就急了,大骂纪晓岚:“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由此可以看出,堂堂的纪晓岚,实是乾隆家的“倡优”,还不如爬蚤呢。

如果纪大学士知道英国那边的文人,一直在争取着大清这边文人做梦都想象不到的自由与尊严,并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他会不会感叹自己“不幸生在大清朝”?

早在大清入主中原前后,英国就闹上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议会军里一个叫约翰·李尔本的上校因呼吁民主而住进了监狱。在监狱里,李尔本也没闲着,继续撰文呼吁民主,呼吁平等,呼吁成立共和国,甚至还呼吁出版自由。这种呼吁是有效果的,首先体现在了新闻方面。1622年,英国出现首家英文报纸《每周消息》;1706年,英国《晨邮报》开始发行;1785年,《泰晤士报》创办;1802年,英国《爱丁堡评论》创刊,其政治背景乃辉格党。

1809年,托利党创办《每季评论》,与《爱丁堡评论》对着干。两大杂志均集中了一大批学者,背后各有一大党派支持,发展成为当时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家评论杂志。

有两党制,还有办报自由,这样的日子够纪晓岚们眼红了,但是英国人民并不满意,他们得寸进尺。1818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为了鼓动人民造反争取更大自由,跑到意大利写自己的浪漫诗篇去了。他说:“诗人的力量,不为人所左右,而能左右他人。”所谓的左右,说穿了就是煽动民众造反,他的伟大与浪漫,就在于此。一年之后,他煽动造反的长篇诗歌——《假面的暴政游行》诞生了,他在诗中尽情地忽悠英国民众:像睡醒的狮子一样站起来,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快摆脱束缚着你们的锁链,像抖掉沉睡时沾身的霜露,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

自由是什么?而你们善于回答的却是奴役。

因为奴役的名称本身已成为你们姓名的回音……英国这样一个以保守着称的民族,其诗人的浪漫主义与中国的浪漫主义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英国的浪漫,要的是民主与自由,乃大浪漫;中国的浪漫,具有宗教气息,乃小浪漫,仅限于“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地表示不再跟政府玩的小家子气和“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宗教般的幻灭感。形象地讲,中国整个国家刚被拿破仑喻为睡狮,英国那边的文人已经正告国民人人皆为睡醒之狮了。

这就是大清即将面对的对手,大清不败,天意何在?公理何在?

同年,雪莱还写下了着名的《西风颂》,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结尾: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唇向昏沉的大地吹奏!哦,西风哟,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820年,雪莱的好友、英国另一浪漫派诗人拜伦发表的诗歌是:《本国没有自由可以争取》。他在诗中呼吁:本国既没有自由可争取,为邻国的自由战斗!

去关心希腊、罗马的声誉,为这番事业断头!

……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饮弹、绞死或受封!

这家伙,一副“不自由勿宁死”的气概。1822年,这家伙因轮船事故丧生,年仅30岁。天才早逝,令人痛扼。值得欣慰的是,雪莱从8岁就尝试诗歌创作了,他这一生,一直是在为民主、自由而呼吁。相形之下,天朝文人即使活得有滋有味,也不过是个政治上的小爬虫、生活中的小跳蚤、御座前的小倡优,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很没劲。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英国民主运动——宪章运动开始。同年6月27日,英国纽卡斯尔市广场上有民众大集会,会上,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在军乐队的带领下举着鲜艳的旗帜列队行进,旗帜上写着拜伦的诗句:自由之神再一次召集大军,发抖吧,你们这些暴君!

难道你们还讪笑这是虚张声势?

到头来,你们会流血而非流泪!

拜伦与雪莱,他们的浪漫就这样渗透到了英国民众的风骨里,铸就了大英帝国的软实力。问题是,大清那样的政府,接受不了这种西式风骨,首重的就是中外之大防。康熙英明,大力禁传天主教。1805年,除了禁教,政府又补充了几条,禁止西方人在中国刻书和设立学校。这是一个非民意政府的本能吧。一句话,封建专制政府是靠忽悠老百姓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所以绝对不能容忍异质文明前来影响这种忽悠!把中国人都忽悠醒了,不就会出乱子了吗?

1819年,一个名叫梁阿发的广东华侨从爪哇回到了老家。虽然各种材料说法不一,时间也有误。但总的来讲,他曾先后受雇于传教士马礼逊与米怜(Milot)做印刷工人,得此契机,他竟然成了中国第一位华人牧师,中国第一名报人。从此,不是给老乡们分发自己刻印的小册子,就是在家乡开设有洋人背景的民办学校,甚至还自己出版一份华人新闻报刊。问题是这些东西都是政府的大忌,结果又是逮捕,又是烧书,又是毁版,又是打屁股的,梁阿发只能在老家广州、澳门、爪哇之间来回“流窜”。

1834年,在华英人想出一个西风东渐的好主意,他们在广州组织了一个“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郭士立鼓吹:“本会的主要宗旨将是出版能启迪中国人民智力的一类书籍,把西方的学艺和科学传授给他们。”该会的通报宣布:“我们现在做这个实验,是在把天朝带进与世界文明各国联盟的一切努力失败之后,她是否会在智力的炮弹前让步,给知识以胜利的棕榈枝。我们路程的终点是遥远的,壁垒是很高的,路途是崎岖的,通道是艰巨的。因此,我们的前进可能是缓慢的”。该会秘书裨治文在广州,只能在家里收养几个穷孩子对其实施“和平演变”,他收的第一个学生是个小乞丐。该会委员伯驾在自己的医院雇佣几个童工,算是临床实习西医了;该会秘书郭士立的妻子在澳门收养几个穷女孩子,让她们识字读书。这些“国际志愿者”不知道,对于大清这种牧羊人来讲,对国民的要求很简单:智力上永远不要进步,体质上永远健康。而这些“国际志愿者”目前正在做的恰好是:智力上“帮助”大清人民进步(传授西学),体质上“帮助”大清人民虚弱(贩卖鸦片)。大清当然不乐意了,放哪个牧羊主也不乐意!

1835年,广州英商又成立了“马礼逊教育会”。在发起的通报中,他们宣布本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开办和资助学校,在这些学校里除教授中国少年读中文外,还要教授他们读写英文,并通过这个媒介,把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送到他们手里”。看了这些通告,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天朝百姓自有自己的精神鸦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现在可好,外国人不但往天朝输入物质上的鸦片,还输入精神上的异种鸦片——基督教,更别提独立、自由、民主等西方祸水了。天朝既要防身——禁止大家吸食鸦片,又要防心——防止出乱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当然了,天朝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洋鬼子们遭遇的困难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招不到学生。

忽悠了好几年之后,澳门才建立一所“马礼逊学堂”,第一届学生只有六个,还都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穷人家的孩子。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早期着名学生,有两个在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第一个是容闳,上学一直上到美国耶鲁大学;第二个是黄宽,上学上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而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所雇用的四大翻译中,有一个就是马礼逊教育会社的学生。问题是,这些名学生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容闳,奔波一生,弄了一些留美学生,还都半途退学回国了。大清,它最怕的就是西风啊!

西风一吹,国人皆醒,大清的统治还怎么继续啊!不过,大清的统治者没想到,大清人民并没有醒来的内在动机与外在需要,他们已经睡下很久很久了,现在,他们需要的是睡得更沉一些。不约而同地,他们都爱上了那么一口:鸦片!

同类推荐
  • 皇帝的谎言

    皇帝的谎言

    历史的洪流带走了太多的故事,王朝的兴衰,皇族的荣耀,以及他们化成的一捧黄土。而在变成黄土之前,王朝也曾有着无上的荣光,帝王也曾有着雄心壮志。而在这壮志于荣光之下,天下涂炭还是百姓安康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念,帝王一念以一言而动天下,但是,若是皇帝说了谎呢?
  • 三国贱侠

    三国贱侠

    中国体育队新星击剑员刘文在南京到重庆的船上遇到强气流引发龙卷风,导致船翻了,被风浪冲昏过去的刘文醒来发现自己身在三国,看贱手刘文如何泡貂蝉,探二乔……看剑手刘文在三国平黄巾贼,反董卓……“一剑直挑天上星,一贱弯探身下洞。”看刘文如何闯三国。开心阅文,关注新书。
  • 天理录

    天理录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末世皇嗣刘羽从十四岁开始闯荡,和其它诸侯斗智斗勇,最终一统天下的故事。整本书的大环境被作者全力把控,可以做到细致入微。剧情也是作者经过细细斟酌之后,按照大纲一一描绘出来的,水剧情不存在的。“刘羽,敌军打过来了!比我们多了不少人马!”李林语气有些慌张。“不慌不慌。”刘羽悠然自得地端了杯茶细细品味着。“哎,我问你该怎么办,说话啊!”“没事,我赌命。”刘羽放声大笑。“啥,赌命?”李林满脸懵逼。刘羽又是一阵大笑,随即把手里的茶杯用力掷下城头,拔出了腰间的青虹剑。“是啊,我赌命!”
  • 中国哈尼族

    中国哈尼族

    《中国哈尼族》是《中华民族全书》丛书中的一册,介绍的是少数民族哈尼族,书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
  •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王朝性格特别鲜明的朝代,一个和尚开创了这段历史,权臣、太监、军事将领、农民起义领袖……这些熟悉的面孔在明朝也一一露面。终明一朝,天下始终沉浸在血泊和战火之中。皇帝们要么铁血治国,要么不务正业。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对明朝皇帝、王公权贵以及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
热门推荐
  • 仙尊奶爸

    仙尊奶爸

    曾经家族被灭,妻女遇害,他偶然进入仙界,修炼千年,终成仙尊。而今元神重归,仙尊归来,他誓要弥补前世遗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何处再来裁云衣

    何处再来裁云衣

    一处古香古色的店铺,一位生如妖魅的男子,一根针,一把剪,一团线,成一件衣,不知何处来,不知何时去。
  • 不一样的青春:聚光天后

    不一样的青春:聚光天后

    那天,他以一个不速之客的方式闯进了她的生活,从此,她的生活被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我们有这么巧老是遇到吗?”“不,我看到你在这儿我就过来了。”……她不否认很喜欢跟这个人相处的感觉,但是!不谈恋爱好吗?只当朋友行不行?认识他之后,她的麻烦就开始绵绵不断。拜托,他们只是朋友好吗?为什么女生们都爱针对她?不过,朋友会吃同一盒饭,一起上学,一起去玩,什么事情都一起吗?她扶额,开始深思。【童夕夏】第一次见到她,他就深深的喜欢上她,他忍不住向她靠近。虽然她不拒绝,但是他想,就算她拒绝,他也不会放弃的。【浅亚希】
  • 天使需要你来爱超级总裁的反奸计

    天使需要你来爱超级总裁的反奸计

    俄罗斯女童兵,杀人魔,莫斯科第九女子军官学校,为国家培养忠诚的杀人魔,间谍、以及供上级元首娱乐的奴隶。。。而她要改变命运,不爱杀人只要爱,你给我真爱,我给你全部!“好!那你就要承受这样的羞辱,这样的戏弄!”可!羞辱你我的心怎么这样痛!
  • 弃,离,刀

    弃,离,刀

    “我这刀,出鞘必见鲜血!”——这是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
  • 只为歌一曲

    只为歌一曲

    你有没有因为某一首歌而潸然泪下?有没有因为某一句歌词而回味无穷?每一首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句歌词都有特别的含义。我只想为你唱一首歌,或祭奠,或怀念,或憧憬,或爱恋。我想用我的歌向你倾诉我的故事,静静聆听吧,只为歌一曲。
  • 谋杀者

    谋杀者

    一个人住的房子忽然发现还有一个人住在里面是一种怎样的惊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每天半夜都会蹲在你床前看你睡觉!最诡异、最变态、最惊悚的杀人案,每一个案件似乎都是一个预示,不到最后根本猜不到结局的怪案,从来没有最恐怖的鬼怪,只有最变态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系之大人追妻

    快穿系之大人追妻

    1V1甜宠“我们的任务是!”系统小六六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保护大人。”裴姝懒洋洋的声音响起,“等等,这位大人?”某人抱着裴姝的腰,头在她的颈窝蹭了蹭,“以后靠你保护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