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21200000067

第67章 后记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至2013年12月26日,又迎来了毛泽东同志的120周年诞辰。十年后,此书得以再版,谨作缅怀主席之礼)。

今天的中国,依然有很多人崇拜毛泽东。

不能否认,在崇拜毛泽东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基于对毛泽东文章的真心喜爱。闲暇时,坐在书桌前品读他的文章,犹如与这位远逝的伟人无声地交谈。我想,毛泽东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人们心中渐渐模糊。但是,他的思想、他的事业和他的贡献,都在他的继承者的奋斗与实践中延续,都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铭记。他留下的那些饱含思想精华,闪烁语言魅力的名篇佳作,是深深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

带着对毛泽东及其文章写作艺术的崇敬与热爱,我从1992年起开始收集材料,2000年10月动笔写作《毛泽东的写作艺术》一书,2002年11月完稿送审。现在,当我把这本书捧给读者时,我既激动,又惶恐。

我始终是以学习的态度写作此书的。在研读毛泽东文章的过程中,每当有一点心得或想法时,我总提醒自己:这样理解对不对?千万不敢信马由缰地下笔。既然是学习,那么,体会或多或少、是浅是深,也就容易得到读者的宽大处理了。所以收笔时,犹如完成了一项颇有难度的作业,在内心里庆祝了一番,很激动。

毛泽东的写作艺术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悟到精髓实在不易。近年来,研究毛泽东的学者成果丰硕。但是,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写作艺术的成果,却很难见到。面对这座高峰,其壮丽多姿的景色,有时令人眼花缭乱,更多的时候是让人频生敬畏之情。所以书稿收笔之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惶恐随之袭上心来。如果出现错谬,请伟人的在天之灵一定宽恕我!

在撰写和出版本书的过程中,我有许多热心人相助!

我有幸得到曾在毛泽东身边任12年机要秘书的高智同志的热情关心和细心指点。高老冒着暑热细心审读了本书的写作大纲,然后又审读了大部分书稿,亲笔斧正,并欣然为本书题词、作序,给我以巨大鼓励。在毛泽东身边担任多年警卫工作的王明富、张进跃等老前辈,为我讲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感人故事,向我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和照片。高老、王老、张老等给予我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将终生难忘。

感谢我国着名摄影家,德高望重的徐消冰、侯波夫妇。徐老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为年后,在本书——《向毛泽东学写作》是在前者基础上脱胎完成的,在其出版之际,仍难以忘怀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故将其略加修改作为这本书的后记。

毛泽东摄影,侯老也长期担任为毛泽东摄影的重要工作。两位老前辈多次接待我,耐心回答我请教的问题,不仅向我提供了多幅珍贵照片,还对我讲了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在香山双清别墅喜读南京解放的号外、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讲话、在巡视途中的飞机上办公等照片的拍摄过程及许多感人情景。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为此感激不尽。

本书脱稿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修改过程。我的老领导、原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周光海先生,中央档案馆利用部主任王珠发先生,对毛泽东的着作颇有研究的王志良先生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有关专家先后审读了全部书稿,充分肯定了本人的研究工作,严格细致地把关,提出了百余条修改意见。这对保证书稿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我向审读并帮我修改书稿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真诚的谢意。

此外,在我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的老领导、原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庭A,我的好友、中共党史专家、国务院研究室的林秋朔博士,中央档案馆保管部的贺德海、技术部的郭玉东等,或帮我搜集资料,或为我引见专家,或与我共同研讨切磋有关内容,给予我诸多关心和支持;我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同事鲁仲生,在我整理照片和修改文稿的过程中,牺牲许多宝贵时间帮我的忙;我的妻子贾琳娜女士和我的女儿姬悦,更是关心、理解和支持我的写作,协助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文字处理和校对工作。对此,我会永生难忘的。

总之,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专家学者的细心指点,没有朋友和亲人的鼓励和帮助,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所以,我真诚地感谢大家!

我对这个选题虽然思考良久,写作提纲也是一改再改,但真正开始写作后仍然感到困难重重。因为毛泽东的着述成果丰富浩瀚。他的写作艺术博大精深。目前,我所做的研究工作,相对于毛泽东写作艺术的整座高峰而言,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写作过程中,我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都在“参考文献”中注明,但难免遗漏。在此,我谨向拥有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深知自己才学不足,此书权作引玉之砖,以就教于热心毛泽东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同行好友。对书中的偏颇、疏漏和不妥之处,祈请读者教诲。

恩泽润华夏,文章启后人。毛泽东与毛泽东的写作艺术,是铭刻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永远纪念他。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永远纪念他。

伟大的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他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毛泽东!

姬瑞环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作为多年从事教育行为研究工作的学者,威克尔教授总结出了优秀教师所持的14个重要的信念,行为和态度,并通过对大量日常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以生动、耿直的语言对比了优秀教师在处理教学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时,与不成功教师的差别。尽管在教师权威和领导艺术方面从来都没有万全法则,但是本书还是不失为一本拨云见日的良言之作。
  • 听任志强怎么说

    听任志强怎么说

    任志强说,收了大量出让金的商品房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任志强说,自然与经济规律都不会因权力者的偏好而改变。任志强说,公益不是求生的工作而要靠用心去自愿地付出。任志强说,唯有读书并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有时他的话锋利刺耳,让人茅塞顿开;有时他的话诚恳透彻,观点慧眼独具。地产、财税、市场、公益、阅读、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听任志强到底怎么说。
  • 全脑超能阅读力

    全脑超能阅读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热门推荐
  • 那个夏天我们都很好

    那个夏天我们都很好

    那年她上了初中,被安排到跟一个学习特别好的男生同桌。故事本该继续向下发展,可就在她大二的时候猛然间听到了他的死讯。泪水和想念涌上心头,那是她喜欢了整整两年的人啊!也是初中对她很好的人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鹅与铁锅的爱情

    大鹅与铁锅的爱情

    大鹅爱上铁锅如同飞蛾爱上火————————
  • 柯先生的咖啡店

    柯先生的咖啡店

    关于灵魂,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人魂徘徊于墓地之间。关于友情,不管发生什么,我们永远是伙伴!关于爱情,或许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最终我们会在一个世界。关于勇气,鬼在人们的心里孕育,在勇气前泯灭。关于永恒,日出日落,云起云卷,平常亦是永恒。
  • 琳泠作响

    琳泠作响

    分手吧!将近一年的交往,用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结束了……为何感觉重蹈覆辙了呢?难道幸福本就不属于我么?“想要幸福?可以!那就去争取啊!在这里怨天尤人有什么用!”对!去……争取它!
  • 幻界圣域

    幻界圣域

    2013年之后,人类的科技技术突然飞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飞快的发行于世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族传

    水族传

    乱世又将来袭,水族族女选择不同以往方式渡魔君,魔君有意被引渡,但事与愿违,最后这乱世终究还是要来……
  • 西游记(青少年无障碍阅读)

    西游记(青少年无障碍阅读)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师徒们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最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作者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曲折纷呈、妙趣横生的神话故事,并在奇幻世界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武道仙录

    武道仙录

    天外,何方?归家,何期?以武入道,明照心性,逆天而行,证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