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56100000025

第25章 儒家历史哲学(4)

《谷梁传》的解释是:“全天王之行也,为若将狩而遇诸侯之朝也,为天王讳。”三传都承认这是孔子采用了隐讳的书法,隐瞒了历史真相,表明了孔子对臣召君的做法的不满,寄托了孔子希望恢复西周时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理想。

又例如,《春秋》隐公四年载:“卫人杀州吁于濮。”《公羊传》解释说:“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谷梁传》解释说:“称人以杀,杀有罪也。”意思是说,《春秋》称“卫人”杀州吁,表示卫国人都主张杀州吁,所以州吁是有罪该死。《春秋》僖公七年载:“郑杀其大夫申侯。”《公羊传》解释说:“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谷梁传》解释说:“称国以杀大夫,杀无罪也。”意思是说,《春秋》称“郑”杀其大夫申侯,表示郑国国君杀了申侯,被杀者不一定有罪。同是一个大夫被杀,因记载的文辞不同,表示的褒贬也就不同。

《春秋》笔法,还表现在对诸侯爵号的使用上。春秋时诸侯的爵号,同西周初年相比,几百年间已发生了很多变化。齐君由西周初便自称为“公”,晋君在春秋初也更号为“公”,郑君在周室王中始受封时便号为“公”。其他如陈是舜的后裔,杞是禹的后裔,周初受封时被看作先王之后,也封为“公”。但孔子仍然墨守周初封爵的老例,在《春秋》中只书“齐侯”、“晋侯”、“郑伯”、“陈侯”、“杞侯”,以此来鞭挞那些竟敢蔑视周天子权威的“乱臣贼子”,以达到“正名分”的目的。

孟子对孔子的《春秋》笔法是极为推崇的,他把孔子作《春秋》看作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大事。他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者,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在孟子看来,孔子伤世事之衰微,哀礼乐之崩坏,于是便借修《春秋》的方式,以褒贬的手段,辨善恶,明是非,要使“天下无道”的社会恢复到“天下有道”的局面。孔子这种针砭时弊,拨乱反正的作法,正是天子职内之事。孔子虽无天子之位,但其作《春秋》却是在行天子之事。而且孟子认为,《春秋》的作成,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所以孟子把孔子作《春秋》和禹治洪水、周公兼夷狄同等看待。孟子还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日:‘其义则丘窃取之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指出孔子所做的《春秋》,虽然在史事上和以前的史书相同,但孔子的《春秋》中所包含的“史义”却是以前的史书所没有的,而且也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孔子所作《春秋》的灵魂。

孔子《春秋》对后世中国史学的影响是极大的。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对孔子作《春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春秋》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力量,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乎《春秋》”(《史记·太史公自序》)。他本人也自觉地继承了孔子的精神,通过著《史记》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经过司马迁的推波助澜,要求史学同现实相结合,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史学文化之中。近代史学家梁启超说: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根本观点,传自孔孟”(《清代学术概论》)。

当然,孔子的《春秋》笔法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来,尊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这是记录和编纂历史的起码要求,而孔子作《春秋》,为了达到“正名分”的经世致用的目的,不惜曲笔讳饰。《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就是说,孔子在作《春秋》时,涉及到这三者的过失或罪恶时,就运用曲笔,替他们回护或遮掩。如《春秋》隐公十一年载:“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从《左传》的记载来看,鲁隐公其实是被鲁桓公杀死的,按据实直书的原则,就应该书“公子允弑君。”但孔子却出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目的,隐瞒了历史事实,如果没有《左传》的真实记载,恐怕后人是无法知道这个事实了。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曲笔讳饰的作法对史学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三)《书》之大义

《尚书》是中国上古虞、夏、商、周四代历史文献的一部选集。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也。’观殷夏所损益,日:‘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史记·孔子世家》)班固说:“《易》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汉书·艺文志》)按照司马迁和班固的说法,《尚书》是孔子对虞夏商周四代的文献进行选编而成的,原有百篇,并且著有《书序》,说明每篇的旨意。经过秦代的烧书,所余只有二十九篇。从《论语》多次记载孔子引《书》作为自己政治见解的根据来看,司马迁和班固的关于孔子编定《尚书》的说法是可信的。当然,孔子编定《尚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存历史文献,更重要的是为了阐述他的政治理论,以为统治者留下一部统治天下的大经大法。可惜,由于“文献不足征”之故,我们现在无法确切知道孔子选编每篇的具体用意。但是,从现存《尚书》二十九篇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孔子选编这些篇的大致原则。

首先,选编《虞夏书》几编,极力赞扬尧舜禹的“禅让”,目的是为了鞭挞春秋时弑君灭国行为,借古规今,提倡以德治天下,反对暴力政治。

其次,由现存各篇可以看出,孔子特别关注夏商之际和商周之际的历史事件,注意总结国家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如说殷商的灭亡是“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而周人之所以能代殷而有天下,是因为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书·康诰》)孔子选编这些历史文献,目的是要告诫春秋时的当政者要“敬德保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现存《尚书》二十九篇中,绝大部分是西周初的文献材料,孔子选编这些文献是在宣扬文武周公之道,在为自己“复礼”的行为张目。

总之,孔子编定《尚书》,目的在于借历史文献来阐述他的政治见解。邵宝《语录简端录》说的好:“《书》以道政事。仲尼删《书》,岂徒以文乎哉?篇有大义焉。其间小节目不论也。是故《典》、《谟》,禅继也;《汤诰》、《牧誓》,吊伐也,《太甲》,复也;《盘庚》,迁也;《大浩》,摄也;《顾命》,终也;《康王之诰》,始也。他篇准是,无无义者。”

孔子经世致用的史学意识,还表现在他对《逸周书》的摒弃上。

现存的《逸周书》和《尚书·周书》一样,都是西周时浩、命、誓一类记言的史书。左丘明的《春秋传》就曾多次引用《逸周书》,证明和左丘明同时代的孔子是见过此书的。孔子曾说自己是“信而好古”的人,那么他为什么摒弃这样宝贵的历史文献而不用呢?这是因为《逸周书》真实地记载了武王伐纣时的残酷杀伐行为,有宣扬暴力的倾向。如《逸周书·克殷》载武王伐纣,“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告下车。

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县诸太白。乃适二女之所,既缢。”《世俘》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这同孔子所宣扬的仁义之师和“善为国者不师”的意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为孔子所不齿,遭到了他的摒弃,没有把其收入《尚书》之中。

孔子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取舍历史材料的作法被孟子所继承。《武成》篇因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杀人太多,以至“血流漂杵”,孟子便以为不可信,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一取二三策而已。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儒家这种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取舍历史材料的作法,从经世致用的方面来讲,是合理的。但是,它却是违背史学客观真实原则的,是错误的。

同类推荐
  •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以孤独为线索,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文学、教育等人生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读来发人深省。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我说参同契(上册)

    我说参同契(上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娘亲有点贪

    这个娘亲有点贪

    一朝穿越,她的灵魂附在了一名被人毒死的王府小妾身上。带着两份记忆,向晚晚重生了!她本是府中最懦弱的小妾,被人陷害至死,再度睁开眼时,惜日胆怯的目光变成了凌厉狠绝的冷眸。这具身子原先所受的气,所吃的苦,她向晚晚会从这些人的身上一个一个的讨回来!向晚晚宗旨:有恩百倍还,有仇千倍报!你不仁,我把你往死里害。
  • 睡魔SANDMAN

    睡魔SANDMAN

    梦之城的公主梦曦在人类世界的奇妙之旅。。。一起期待吧
  • 那个女孩的那些事

    那个女孩的那些事

    以第一人称写的,描述着一个中二女孩的情感史和成长的挫折经历,以及对梦想的追逐。
  • 关于我的游戏世界

    关于我的游戏世界

    电子竞技,菜是原罪!你自己抢不到boss怪我咯?诶诶诶!组队打我不道德的!队长救我啊!他们欺负人!某队长:你自己说的,菜是原罪,诶嘿嘿这下没人和我抢怪了!
  • 十转无极

    十转无极

    天地之间,九为极致,打破极限,超脱自我!一个炼气九层的低阶修士意外重生,得无上传承,从此之后,彪悍的人生开始了。脚踢无数天才,拳打宗门老祖!什么?你问我为何如此吊?因为我是超脱九的……十!!
  • 龙裔:上古世纪

    龙裔:上古世纪

    看他没落城镇,如何抵御外敌甚至笑傲天下;看她官家小姐,如何抛弃身份与他浪迹天涯!
  • 一人天下

    一人天下

    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本就是同人神共生,它们生于异世,却也行走于人世之间,它们看似无情,却也有那七情六欲。它们经百年千年,遇事无数。每一妖一魔,一人一鬼,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好似一本笔记,一笔一划记录这些奇闻异谈。若你也是有深情之人,那请留步,我且与君酌酒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