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56200000052

第52章 三 人物纪念(19)

他始终站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何干之同志生平【45】

(1986年4月)

何干之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党史专家。他于1969年11月16日逝世,至今近17年。

干之同志是我的良师挚友,他从事教育工作40年,桃李满天下。我们今天召开学术纪念会,纪念他八十诞辰,缅怀他革命的一生和学术上的卓越贡献,有助于促进我国历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何干之原名谭秀峰,1906年4月11日生于广东台山县一个旅美华侨家庭。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五四运动后开始接触新思潮,1925年中学未毕业,依靠自学,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大学(即后来的中山大学)教育系。在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下,他广泛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和各种党的刊物,经过对当时各种主义的对比研究,确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他在自传中说:自1925年开始,即走上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道路,之后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走出书斋开始参加实际的革命活动,开办了一个书店,经售进步书刊,书店取名秋明,表示对瞿秋白的景仰。1928年,干之同志被学校开除,反动当局查封了秋明书店,并通缉任经理的何干之,他被迫去日本。

(二)

1929年至1931年,何干之在日本读经济科,认真自学了马列主义著作。1930年暑期回国时,在家乡台山县举办学术研究班,主讲“现代世界观”,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讲稿曾在《台山日报》连载,可惜在十年动乱中散失了,未能收入文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参加抗议日本侵略的罢课斗争后回国。

干之同志青年学生时代是在白色恐怖中自觉地追求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

(三)

1931年至1933年,何干之在广州国民大学当教授,被聘为经济系主任。他讲授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科学”两门课,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分析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很快成为广州知名的左派教授。同时在课外组织读书会和创办进步刊物《世界情势》,1932年《世界情势》社联合广东几个进步文化团体,成立广州文化大同盟。后通过何思敬(中山大学教授,秘密党员)同上海联系,文化大同盟改组为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何干之任书记,积极开展活动,组织盟员学习马列主义,出版刊物,宣传抗日,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不久,何干之的革命活动受到当局的注意。国民大学副校长要求干之公开声明与共产党无关,则可留任。当时并非共产党员的干之同志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分盟决定有公开职业的同志迅速转移,这时秘密通缉谭秀峰(即何干之)的命令已下达,何干之得到消息立刻和一批同志离开广东到上海。陈济棠打电报给上海市长吴铁城,追查何干之等人下落,自此干之同志化名转入地下。

(四)

1934年至1937年,干之同志在上海坚持革命文化工作。1934年三四月间,他在上海参加了中国文化总同盟社会科学家联盟,和艾思奇、柳湜等同志编“社联”内部刊物,并把“中国经济”讲义整理成《中国经济读本》出版,用笔名杜鲁人,后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吴大琨说在日本留学时曾读到这本书。

1934年5月,经许涤新介绍,何干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文总宣传部工作。1935年2月,中央文委和文总党团都被敌人破坏,中央军委交通通知干之同志转移,他和一批社联成员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悉心研究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问题,为回国参加理论斗争作准备,同时参加东京文总,任宣传部长。

1936年春,何干之回到上海。这时国内形势变化,党中央倡导抗日统一战线。为了适应政治形势,上海文总所领导的左联等组织解散,社联改组为上海著作人协会,何干之在协会党团工作。这时周扬对他说:现在可以公开写文章了。自此,他开始用何干之作笔名发表文章。为什么取名何干之呢?他自己解释说:“取做什么的意义,意思是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党作文化斗争的工作。”

他这时奋笔写作,自1936年至1937年7月,一年里出版了7本专著,发表了30多篇论文,约70万字,平均每月发表6万字,这是他学术生涯中创作最丰硕的时期。当时,这些年轻的进步作家得到生活书店的大力支持。张仲实曾回忆说,干之写的书官方出版社不给出版,我们给出,还要高速度,三四个月就出版一本十几万字的专著,很快何干之就成为知名著作家了。

何干之研究领域很广,涉及中国古代近代社会、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和抗日战争诸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有:《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和《中国近代启蒙运动史》等。

(五)

1937年至1949年,在革命战争年代,何干之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中央调何干之、周扬、艾思奇、李初梨等同志到延安陕北公学、抗大、中央党校等校任教。这些年,他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工作。他坚持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原则,一年内开设了多门新课,先后在普通班和高级班讲授“中国问题”(即“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统一战线”和“三民主义研究”等课程,担任了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开展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

在陕北公学任教期间,何干之的窑洞里经常灯光彻夜,教学工作之余,奋力著述,先后出版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三民主义研究》两本书。他还准备写《中国民族史》,并就教于毛泽东,受到毛泽东的鼓励和支持,后因到敌后办学而中辍。当时,中央曾考虑调他到陕甘宁边区政策研究室工作,毛泽东也曾想留他做理论秘书。但他要求到革命战争中去锻炼,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

1939年夏秋,他随华北联合大学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我也随成仿吾、何干之等同志到华北联大工作。1940年初,我被调到校部政治研究室中国问题组做教员。当时,我还是19岁的小青年,受到干之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他送给我许多书籍和资料,鼓励我大胆承担教学工作。今天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在敌后反“扫荡”的艰苦环境中,干之同志躲在山洞里吃生玉米和黑豆,仍顽强地学习和工作,转移行军途中,马背上总驮着书,一有机会就读书,写札记,《鲁迅思想研究》和未完成的《鲁迅传》的草稿,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准备素材的。

1945年,他去延安,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华北联大到张家口和冀中根据地束鹿县,任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学院大规模地招收平津知识青年,进行政治教育,为解放战争输送了大批干部,这些青年大多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骨干。这期间,他在联大讲授了“思想方法论”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并领导师生参加伟大的土地改革,撰写了土改调查报告。在土地改革中,他反对各种“左”的做法,坚持党的土地政策。

在这12年烽火硝烟的年代,干之同志实践了自己初到延安时的誓言:“用笔和舌与敌人作战”,为革命培养人才。

(六)

新中国成立后,干之同志与共和国同命运,走过了曲折艰辛的道路。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他先后任研究部副部长、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曾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和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历史组成员。根据高等学校开设中国现代革命史的需要,他集中精力编写《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作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并译成俄、英、越等多种外文出版。干之同志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56年干之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1957年后,干之同志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始遇到了艰难,几乎历次政治运动他都受到不公正的冲击。他不畏压力、不随风倒。1958年,他冷静看待“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在教学中公开批评了当时“左”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并开了一门新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个问题”,强调要全面地、科学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十年动乱中,他坦率地说他所以讲这门课,就是为了反“左”。他认为民主革命时期主要反“左”,建国后只反右不反“左”,不合乎实际。庐山会议后,他受到猛烈的批判,并被剥夺了讲课的权利。30年代,他曾对友人说过他平生最大志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做一名红色教授,如今却难以如愿了。

但是他没有倒下,继续用笔战斗。1960年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写出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手稿,未及问世即遭批判,夭折在摇篮里,十年浩劫之始成为批判他的大字报的第一条“罪状”。转瞬之间,红色教授变成“黑线权威”,是非颠倒了。他受到长达3年之久的非人折磨,终于经不起身心的摧残,于1969年11月猝发心肌梗塞,摔倒在农村的土路上,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人间。当时听到这个噩耗,我惊呆了。两个小时前,他还对我说,毛主席要范老把《中国近代史》续写到新中国成立,范老希望李新、干之同志和我参加这个写作班子。他兴致勃勃地说要再工作10年。谁知瞬息之间竟成永别!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个优秀儿子,我失去了一位几十年休戚与共、患难相随的师友,怎不令我为之哀伤心碎,抚遗体而放声痛哭!

干之同志离开我们近17年了。人民怀念他,党没有忘记他。前几年,邓颖超同志特地写信给我们,询问干之同志去世情况,并慰问他的亲属,令人感动。经过刘炼同志多年的努力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已经选编了《何干之文集》三卷本,约160万字,正在审定文稿筹备出版。他的遗著作为一代历史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成果,将永远为当代和后世人们所珍视。

干之同志毕生辛勤为人民服务,与中国革命同步,他的名字将与人民同在。

同类推荐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只为你过得更好

    只为你过得更好

    本书由同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编辑同心县广播电视台《人口与计生》栏目而成。该书主体部分分五大类:情系计生终不悔,国策到户本小康,咨政询法进万家,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科学生殖保健康。内容丰富,可读性、实用性、服务性、情节性较强。
  •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分支,成人教育是教育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下所包括的一部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内涵,在解释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定义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涵义。
热门推荐
  • 不夜笙

    不夜笙

    她是一介温婉端庄的长公主,而他一个名声赫赫的丞相。破城那夜,他笑拥着另外一个女子对她说:“卿儿,你中计了。"她缓缓用刀刺入自己的胸膛,苦笑一声:原来还是会痛的。被异国君王救起的她,再次被献给那个“温柔”的男子,她与他还可能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男神赖上双面小甜心

    腹黑男神赖上双面小甜心

    (绝对甜宠)都知道暗恋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他却默无声息的暗恋了她将近十年,在她身边扮演着各类角色……她浑然不知,如今她已经长得亭亭玉落,周围的桃花也越来越多……他觉得有必要……
  • 宋谜

    宋谜

    宋朝,有许多谜。苏轼的祖上是哪国人?梁师成是谁家的私生子?司马光砸过缸吗?向皇后是个仙姑?八仙过海去了哪里?本文继往开来,悬念不断,新意无数,开发科技,探索文明,笑侃历史。本文的主角在北宋做了很多的努力,本文的桥段与平台绝对有新意,能给你带去无穷的畅想和无数的笑意,谨请围观。
  • 离忧曲

    离忧曲

    伏魔破尘,璃羽出鞘。终于,他们的爱,生生错,世世错,再难回头……
  • 武罗天下

    武罗天下

    天武历八千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八大门派的纷争,九流十道的恩怨,万年不现的圣者,破碎虚空的奥秘,太古被封禁的强者,励志登顶天下的萧峰,命运该何去何从?“以吾之刀,尽斩吾之仇敌,以吾之手,掌控万千星辰,以吾之眼,观遍世间万物,以吾之力,破碎虚空万物!”—萧峰于天武历八千三百年刻于天下无双城,万里青云峰之上书友群:125313474
  • 从月球开始无敌

    从月球开始无敌

    灵气复苏,全民学武。太阳系中,人族称雄。漫漫银河,万族争霸
  • 惊华废后不冷生

    惊华废后不冷生

    她景筱晓用了八年时间去追寻,被诬陷杀害了自小关系好的姐妹,在厉衍登基后被一朝废后;他容齐一直喜欢着她,却不顾她的感受,害她和自己心爱的人越走越远他不后悔曾经那样对她,如果不那样做,就与她越走越远。她却后悔了,错付青春到最后谁是良人,她该何从。
  • 老板别闹了

    老板别闹了

    缘分是一场恶作剧,那天你出现了,而我刚好遇见你。
  • 快穿:放着我来之男配别跑

    快穿:放着我来之男配别跑

    莫名其妙被一个铁疙瘩做的橙子砸中,夏笙笙便走上了攻略各种男配的道路……系统是个好东西,某橙子是个例外,日常蠢萌不靠谱,好在姐肤白貌美大长腿,男配乖乖到我怀里来~结局1v1,固定男配哦~故事一:三流花瓶vs女装大佬故事二:花妖vs无心和尚故事三:傲娇村花vs采花小贼故事四:花痴仓鼠vs说书先生故事五:留洋千金vs纨绔少爷故事六:杀手王妃vs温柔王爷故事七:机器少女vs病态少年故事八:美女校花vs清冷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