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84300000038

第38章 影视(5)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跟马烽当时的小说一样,主题是对新生事物热情的歌颂,对人民内部落后保守行为善意地讽刺。影片中青年人的劳动热情和雄心大志、纯洁友谊和热烈爱情,交织成动人的、颇具诗意的画面。艺术上,体现了马烽重视表现人物性格的创作风格,不再像《扑不灭的火焰》那样追求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而是把人物安置在农村中普通的、火热的劳动与生活的场景里面,自然地按时间、事件发展的顺序推进情节,展示各式各样的人物性格;渗透在人物纠葛之间的,是幽默与宽厚的情调。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经过了导演、演员的二度创作,得以充分阐释;再加上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准确配合,使得影片成为一部精品之作。影片公开上映后,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轻松愉快,成为人们一个时期的中心话题。几十年来,这部影片仍然不断放映,成为经典电影之一。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大地提高了马烽的知名度。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中宣部等部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文化工作会议”,讨论如何繁荣文艺创作问题,马烽作为作家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过新年时,周恩来总理去饭店看望与会人员,并约请二十多位著名作家、艺术家吃火锅,多数是老一辈文艺家,年轻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马烽,另一位是鲁彦周。饭后,他们跟周总理照了一张相,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找到马烽,希望他能写一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起初,马烽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按照文艺创作的规律,续写一部作品是比较困难的,原来作品所设置的矛盾冲突,经过揭示、发展,到后来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大体上展示了出来。这样,续作就必须去寻找新的矛盾冲突,去进一步丰富人物性格;而一般作家由于对生活的理解不是特别深刻,就不容易达到求新的目的。因此,多数续作很难超过原作。但是,长春电影厂负责人谈了影片仍有续写的空间,马烽感到的确还有继续发挥的余地,于是就答应下来。

从北京开完会回到山西不久,马烽就去了洪洞县下乡搜集素材。他之所以选择洪洞县,是因为1956年下半年他曾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知道洪洞县小水利工程建设比较快,而且有特色。他计划续集要围绕修小水电站展开故事情节。由于有过去的生活积累,又进一步加深了了解,马烽很快构思出剧本大纲。回到太原,用了不长时间,就顺利地写成了剧本。长春电影制片厂收到剧本,基本满意,稍作修改便投入了拍摄,制作完成随即与观众见了面。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总体上看是成功的,在思想深度与艺术表现两个方面,不能说超过正集多少,但至少没有低于正集的水平。深刻的思想、饱满的激情、幽默的风格,仍然贯穿着全剧;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进一步深化;幽默风趣的特点贯穿始终。

马烽与孙谦首次合作创作《千秋大业》

1965年春天,为了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周恩来总理交给山西省委一项任务:组织人员创作一部反映大寨精神的电影文学剧本,并指定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孙谦是写电影文学剧本的专家,并且刚刚完成了社会反响强烈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省委自然把任务落实到他头上。孙谦感到责任重大,恐怕一个人难以完成,要求马烽跟他合作。省委同意,当即把正在原平县搞“四清”工作的马烽调回来,让他俩共同完成。这是两个人首次合作写电影剧本。

马烽和孙谦结伴,用了一段时间去大寨体验生活,与大寨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走访了昔阳、平定、盂县、榆社等县一些学大寨的先进农村,增加素材积累。然后又阅读了大量相关材料,反复讨论提纲,分头写作,综合修改,终于完成了剧本初稿,定名为《千秋大业》。

应当说,《千秋大业》初稿还是充分体现出了马烽和孙谦的创作思想。他们认为,直接表现大寨人的生活与生产,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效果不一定好;尤其是如何刻画真人真事,尺度难把握。于是,他们虚构了一个名叫乱石滩的村庄学大寨的故事,塑造了郑山花、胡根茂、马起家等不同性格的人物,把大寨的基本精神贯穿到了全剧,专门安排了剧中人直接到大寨参观的场面。虽然当时“文化大革命”运动一触即发,全国上下阶级斗争的纲已经绷得很紧,但他们并没有紧跟形势,刻意突出阶级斗争,只是表现了郑山花与马起家在如何学大寨问题上的不同看法,马起家最终还是转变了思想,没有作为阶级敌人刻画。主题思想也是围绕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展开的。剧本的故事性、矛盾冲突,处理得比较符合生活实际。

由于这部电影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创作,并且农业学大寨已经成为一项全国性运动,所以,中共华北局和山西省委负责人都十分重视,对《千秋大业》剧本初稿做了层层审查,要求突出阶级斗争这个主题。马烽和孙谦只能改变最初的设想,根据各方意见,做了一次次修改。基本定稿后交给北影准备拍摄时,“文革”浩劫开始了,只能搁置起来。

马烽与孙谦两部未拍成影片的剧本

马烽和孙谦一共合作创作出七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有两部未拍成影片,即《高山流水》和《几度风雪几度春》。

描写某地为战胜饥荒、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高山流水》,马烽和孙谦在“文革”后期就开始构思了。1972年,山西省黎城县上绕公社动工修建一条水渠。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要把漳河水从几十里外经过深沟峡谷引入悬崖绝壁上的盘山渠中,灌溉千百年来干旱的土地。公社书记在恶劣的政治环境和缺少资金、缺少技术装备的情况下,带领群众钻深沟、越高山,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干了几年,终于把水渠修成了。马烽和孙谦曾去参观过这项工程,并访问了公社书记和其他一些人,非常感动。后来,晋东南地区的领导人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希望他俩能以此工程建设为题材,写个电影剧本,两人乐意地接受了。

进入具体创作时,马烽和孙谦却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难题:如何对待“文革”造成的混乱和破坏?如何对待农民普遍存在的饥饿和贫困?如何对待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农村干部问题?如何对待派性和武斗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是十分敏感的,是碰不得的。事实上,在武斗、饥饿、批判、斗争频繁的情况下,引水工程经常受干扰,却又不能表现。经过反复研究,他俩把引水工程的历史背景放在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暂时困难时期,避开了“文革”,又能充分表现引水工程的艰巨性和农民战胜各方面困难的勇气、信心、品格和精神。

剧本《高山流水》,围绕修建胜天渠的关键工程七孔渡槽,展开了一场人与自然、人与人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塑造出了公社书记赵春山、老石匠钱永年、工程党委副书记孙秀兰、李家沟大队支书李耀廷以及他们周围的亲属、上级领导、技术人员、男女民工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剧本写出来后,两位作家、晋东南地区的领导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方面都比较满意,却由于特殊时期终未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无法投入拍摄。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马烽和孙谦对剧本又作了修改,以文学形式发表了出来。

《几度风雪几度春》(包括正集和续集),实际上是马烽和孙谦花了很大气力、倾注他们几十年对农村社会风风雨雨思考的一部剧本。好在《电影创作》杂志和群众出版社予以发表和出版,能让读者阅读到作品,但影响毕竟有限。

《几度风雪几度春》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从1958年“大跃进”起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所走过的坎坷道路的根本原因,全面、生动地描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兴衰史,可以说是倾吐了千百万农民的心声,总结了极“左”路线在农村中的教训。剧本的主角云务本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村干部,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的思想、他的工作几起几落。他努力为父老乡亲办实事,却左右不了大的政治气候。在他身上,倾注了两位作家对农村干部多年的理解,使用了表现人物的种种艺术手段。同时,围绕着云务本的其他一些人物,也各有鲜明的性格,代表着农村社会不同人的喜怒哀乐。作品总的格调是沉重中不乏情趣,让人们在一连串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思考中国农村走过的一段坎坷之路。

《新来的县委书记》(《泪痕》):“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约马烽和孙谦写一部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剧本。于是,他俩结伴下乡,跑了交城、文水、汾阳、临县、榆次和平定等县,广泛接触农村基层干部,走访社员群众,实地考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地;同时,结合他们几十年来经常下乡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对基层干部的熟悉优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写一个县委书记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和大抓农田水利建设的故事。两人继续采用共同讨论提纲、分头写作、相互修改的办法,很快就拿出了剧本,命名为《新来的县委书记》。

剧本以“四人帮”肆虐时期令人窒息的黑暗气氛为大背景,描写广大干部和群众在那个特殊年代展开的各种形式的反抗与斗争,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力量的信心。作为主要人物的县委书记朱克实,是一位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人民群众撑腰做主、敢于同歪风邪气坚决斗争、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干部;他有着对复杂的现实斗争深刻的洞察力,对各类人物敏锐的鉴别力;他保持了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又有断然处理重大问题的能力,还有真挚的人情味,是一位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理想干部形象。

《新来的县委书记》被国内文艺评论界评价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影片后,导演为适应当时“伤痕文学”流行的现状和吸引观众,易名为《泪痕》。马烽和孙谦并不十分赞同这个剧名,但却尊重导演的意愿,没有反对。

《泪痕》上映后,成为轰动一时的电影,差不多家喻户晓,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专家也好评如潮。在一片赞扬声中,《泪痕》先后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首届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金奖等奖项。

“农村三部曲”:倡导农民共同致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各项生产责任制和家庭承包政策,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跟农民有着很深感情的马烽和孙谦,注视着这些变化,感到很兴奋。在乡下,他们确实看到一些过去连粗粮都不够吃的困难户,如今白面吃不完;一些过去只能挤在破窑旧房度日的穷人家,如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一派活力。

但是,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两位老作家,也看到部分缺乏劳力、或者虽有劳力却没有致富门路的农民,在解决了口粮问题后仍处于贫困状态;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无法逾越的困难,影响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忘不了1984年在晋中一个村里时的见闻。那天,他们在一些县乡干部的陪同下,去访问一家承包果树专业户。刚进村口,前面带路的汽车开过去时,路旁蹲着的一个老乡站起身来朝汽车吐了一口,并且愤怒地说:“麻雀尽往闹处飞!”坐在后面汽车里的马烽、孙谦真切地看到了这一幕,心头为之一震。到村里一了解,村民们反映说,过去上面下来的人是访贫问苦,如今只找拔尖富裕户。这个问题引起了他们深深的思索。他们认为,中央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于打破大锅饭体制是确实重要的,然而这本身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让所有农民都富起来。

如何才能让所有农民致富呢?如何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呢?两位老作家苦苦思考着,觉得需要提倡一种为了大家致富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提倡联合起来共同致富却又不同于过去“大锅饭”体制的经营方式。但从哪个角度表现呢?在晋东南下冯庄,他们遇到一个当过五年兵的大队支书。这个支书退伍回乡后办起了砖厂,帮助村里的军烈属和困难户摆脱了困境。他们意识到,用退伍兵带领大家致富的角度,既新颖又有代表性。于是,他们基于这些真实的生活素材,经过综合提炼,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咱们的退伍兵》。这部剧本拍成影片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是马烽和孙谦事前没有料到的。他们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接下去又写出了《山村锣鼓》和《黄土坡的婆姨们》,跟《咱们的退伍兵》组成了“农村三部曲”。(关于这三部作品的内容和特点,在本书前面《马烽写作的三条原则》一文中,已经讲到,此处省略。)

同类推荐
  • 南塘

    南塘

    这是作者在小说之外的个人心灵史,收入作者近百篇散文作品。从青春到秋风,从苍茫到澄澈,书中囊括了他在万里山河行走时的思索,以诗意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内敛的笔调抒写对自然、人生和万物的感慨,充满对于高远天空及悲悯大地的关照。
  • 醉春风

    醉春风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梦想与奋斗。趁还年轻别浪费了你的激情与潜能。
  •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洒脱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洒脱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偶然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偶然草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驭剑乘风

    驭剑乘风

    没有灵根的少年偶然救了一个老者后命运发生巨大的改变。亦正亦邪,亦痴亦狂,在这弱肉强食的凡界中,他将何去何从?在他身上又隐藏了什么秘密?爱恨情缠,国仇家恨,他又将如何面对?
  • 在梦里等你

    在梦里等你

    故事以杜梦蝶生命结束为开头,讲述梦蝶死后,来到奈何桥边,请求与檀萝国王子庄周共赴黄泉路,却发现庄周还活在人间。孟婆好心成全两人,不料,阴差阳错,梦蝶复活在人间,王子踏上黄泉路,有情人阴阳两隔。而且忙中出错,王子喝下搀杂了梦蝶泪水的迷魂汤,不纯的迷魂汤能消除前世的爱恨情仇,可是却抹不掉深深埋藏在王子心底的记忆。庄周和梦蝶前世有未了之情,注定来生有缘。可是,庄周遇见梦蝶,必然会想起前尘往事。孟婆害怕泄露天机,于是派主笔去阻止梦蝶和庄周相遇。过度紧张的主笔,竟然阴差阳错把两个完全没有缘分的人拉扯到了一起
  • 从主播走向巨星

    从主播走向巨星

    乐坛,影坛,他全都玩得转。名,利,他全都要。从主播开始,他一步步成为最耀眼的巨星,没有之一。(平行世界娱乐文)
  • 撞上天敌赶紧跑

    撞上天敌赶紧跑

    不傻但白甜萌逗女主VS不冷但高富贵坏男主。永远只看脸,花痴无下限女主VS最坑人毒舌,人间富贵花男主。褚暻在言卿面前装睡,言卿看着她道:睫毛比我短。褚暻心道:姐全身上下最满意的就是睫毛!睁开眼,褚暻脸红,原来这就是美人!一朝穿越成“天女”,还是“妖女”?带着稀奇古怪的工具与最强大脑,闯出一片天地吧!什么,前方有帅哥出没?好啊好啊,快去看看!不过有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撞上天敌赶紧跑!至于解决这乱世王朝麻烦事,不过是看帅哥的代价吧?
  • 旋风少女之蝶之恋

    旋风少女之蝶之恋

    长安和百草终于在一起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又会料到若白回归?场景一:长安对百草说:“他回来了,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尊重你。”场景二:“百草,你还欠我一个答案。”若白对百草说。场景三:“泰迪熊,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支持你。”欢迎加入冰若馨小说读者群,群号码:487696485
  • 戎马丹心之帝国风云

    戎马丹心之帝国风云

    他本是属于“世隶耕”的家族,可是几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他有过野心,也希望征服这天下。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和所有敌人奋战到底。轮回的情缘,兄弟的背叛。他又会如何去选择。
  • 妖娘的前世今生

    妖娘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穿越前后都是一个样子,我的命运就这么不堪吗?!为什么我生来就要遭受这些痛苦,每天都用面具示人?--奚恬瑶不,瑶瑶,你只需要卸下伪装,做自己就好。--齐宇熙
  • 恶魔狂鹿:灵兽也逆天

    恶魔狂鹿:灵兽也逆天

    百鬼夜行群魔乱舞提线傀儡为谁舞刀起残月寒芒轻吐龙吟九天狂龙屠幽魂泯灭千环焚骨魂器百般又几何灵兽又几何照样撸
  • 唐月

    唐月

    唐朝裴炎被武则天杀害前后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 雨后的晨光

    雨后的晨光

    杨皓晨出国那天,温雨在机场大厅哭得心和眼泪碎了一地。她好想跟他说,你别走,留下来,可是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杨皓晨还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转身离开了。那背影,坚决的就像是要去前线抗战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温雨知道,自己没有立场说这句话,可是她的心真的像是被什么人狠狠地踩了一脚一样的疼。她是舍不得,舍不得杨皓晨,更舍不得放开这段感情,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温雨对杨皓晨的感情,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身边的朋友就没有不知道的,甚至是杨皓晨自己也心知肚明。温雨第一次见杨皓晨是在高中。二年级刚分了班之后,学校举办了一台文艺演出,演员海选的时候听到他唱了王力宏的《Foreverlove》,歌声很干净很好听,温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