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96300000003

第3章 词语的选用与锤炼(1)

词语的选用

修辞,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是由一系列词语组合成一个个句子,从而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因此,词语的选用与锤炼就显得首当其冲。选择得是否恰当,运用得是否贴切,直接关系到思想感情能否有效地表达。可见,词语的选用与锤炼,乃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

词语的选用是语言的加工活动。是以切合题旨情境(即语境)为原则,受题旨情境制约的。汉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是具有极大表现力的。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可供选择使用的词语很多,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是最准确最恰当的。因此,只能选用最为贴切的这一个。也就是说,选用词语除了要切合其语境外,还应努力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准确性,即在表情达意方面要做到准确无误,恰到好处。

其二,是简洁性,即用词要简洁有力。其三,是鲜明性,即用词要态度明朗。其四,是规范性,即用词要普遍适用,广为接受,合于规范。

要做到准确地选用词语,首先要注意坚持不懈地积累词汇,要学习人民群众的词汇,要继承古汉语中有生气的词语。其次,在阅读报刊文章或文学作品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其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对那些含义相近盼词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地准确地理解其词义。只有这样,在写作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心应手地挑选最精确、最贴切的词语表达思想感情。

这就是“质文统一”的修辞。这同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情欲信,辞欲巧”是完全一致的。虚假的谎言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被揭穿之后其修辞就是负效应,正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

掌握词汇,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词的含义。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有一些词,词义虽然相近,但有明显的不同或细微的差别,使用时,就要注意分析、比较,恰当地选用。比如“局势”和“局面”二词,是近义词,就其感情色彩论,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但放在下面两句中,情况就明显不同了:

1.那时局势很复杂。

2.我们要创造新局面。

例1中“局势”后面有“复杂”,例2中“局面”前面有“创造”、“新”。这样,因为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语境,从而,其褒贬的含义就显现了。

其实,在词语的选用方面,鲁迅、茅盾、叶圣陶、老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范例,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是非常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别,从而仔细斟酌,不烦修改。请看下面例举:

例1: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这段话里,“抢”、“扯”、“塞”、“抓”几个词,选用得尤其好。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刽子手康大叔那种如狼似虎,凶狠、横暴、贪婪的性格和神态。若把

“抢”换成“拿”或“取”,“扯”换成“撕”,“塞”换成“交”或“递”,“抓”换成“拿”,那么,刽子手康大叔的性格,就不但不会得到准确、鲜明的体现,甚至于适得其反,成为败笔。可见,准确地选用词语,对于刻划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例2: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段。如果把其中的“阴晦”换“阴了”,“苍黄”换为“昏暗”,“横着”换作“摆着”,“悲凉”换为“凄凉”,就会大为逊色,使原作所创造的气氛及心情受到损害。

例3: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这是鲁迅散文《藤野先生》中的一句。其中若把“鼓励”换成“奖励”就不妥。因为“奖励”是着重在物质方面,而且是在做出成绩之后所得的酬赏;“鼓励”是着重在精神方面,也不一定要在做出成绩之后。况且,文章这样写,不仅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显示出了鲁迅先生伟大的谦虚精神。

例4:

另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

这是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五斗》中的一句话。其中“扔”字原文是一个“掷’,字。叶老之所以将它改为一个“扔”字,是因为二者虽然都是指把东西抛掉,但“掷”的动作是适用于较大的物体,而“扔”字是适用于细小物体,所以,对香烟屁股来说,“扔”字更为确当。

例5:

今天我要说的是,从当代中国文艺功能和文艺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追求真善美。我们讲“真”,就间要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就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真理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这是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人民日报》2006-11-29第02版)时讲的一段话,其中“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按其内容表达需要,准确选择动词,合理动宾搭配,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功能和文艺家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例6:

我独不了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是引自鲁迅先生《这个与那个》中的一段话,文中使用了“心

平气和”、“疾首蹙额”、“委曲求全”、“求全责备”几个成语,虽着墨不多,却把旧中国保守势力那种维护旧制度,压制新生事物,反对革新进步的阴暗心理和反动立场描述得格外鲜明生动,显示了很强的表现力。

例7: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这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一句话。其中“进步”一词原来是

褒义词,这里用作了贬义,是褒词贬用,从而使语句产生了辛辣的讽刺力。

例8:

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这是邓小平同志《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一句话。其中“顽固”一词原本是贬义词,这里却用作了褒义,是贬词褒用,从而把中国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坚定信念表达得更加突出有力。

例9: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用这手走来的。

这是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中描述孔乙已的一句话。其中“走”字,本来是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但是在“原来他用这手走来的”一句中用了它,这就无形中为主人公增添了异常悲凉的意味。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用脚才是“走”,而孔乙己却是用“手”,显然,此时此刻的孔乙己,已是被折磨到了非人的地步!

例10:

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长大了也卖馄饨……”

(鲁迅《明天》)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鲁迅《故乡》)

“妈”与“母亲”本是同义词。两句中之所以不同使用,是因为不同语境中描述的对象有别。前者是描述单四嫂子回想宝儿生前讲给她听的一段话,直接记述孩子讲的口气,因此称呼

语用“妈”。而后者间接叙述成年人“我”的阅历,故这里用“母亲”。在表达效果上,前者显得亲切活泼,后者显得庄重。

以上所举诸例,无论是从语义,还是从词的感情色彩方

面,均表现出选用词语的重要与必要。它直接关系到思想的表达,感情的抒发,人物的塑造,以及事物的说明等能否真正做到准确、形象、生动。

词语的锤炼

明白了词语的选用,这里再说说词语的锤炼。所谓“词语的选用”,是指同一意义范畴内的词语选择。而“词语的锤炼”,则是指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内的词语的选择。它超越了一般所说的词语选用的范围,是要经过反复推敲琢磨,经过千锤百炼来实现其词语的艺术化境界。所以叫做词语的锤炼。也有人把这种推敲琢磨用字,称这为炼字。例如: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的几句。其中写鹰不用“飞”,也不用“翱翔”,而是用了一个“击”字,因为雄鹰展翅有力搏击空气,而用上一个“击”字才能真正写出雄鹰的矫健有力;写鱼,也是不用“游”,而用了一个“翔”字。说明鱼在水中如同鸟飞一样,其游动的神态是既轻快又自如。尽管这些词语的含义十分丰富,很能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其“击”与“飞”,“翔”与“游”绝非同义,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故称之为锤炼。不过,要真正做到“锤炼”,使之达到词语的艺术化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词语的锤炼离不开思想的锤炼。词语用得好,主要

取决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提高,取决于作者思想的不断深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词语的锤炼或称锤炼的词语,能够发人深思,或寓意深长,有弦外之音。那么,具体说来,到底如何锤炼词语,下面不妨举几种例句来谈谈。

例l: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是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诗句。长江大桥本是静态事物,用“飞架”这一表动态的词语描写,就不仅写出了长江大桥凌空而起横跨大江南北的雄姿,同时也写出了建造长江大桥工程进度的神速。

例2: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这是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中诗句。坐落在大江南北两岸的龟山、蛇山,也本是静态事物,可是作者仅用了一个表动态的“锁”字一描写,便变静为动地写出了龟、蛇二山夹峙大江的形势。

以上两例,说明用表动态的词语来陈述静态的事物,不失

为锤炼词语的一种手段或方法。

例3: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是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中诗句。其中一个“染”字用

得极好。好在它把远处那层层山峦经霜后一片火红的层层枫林,写得好比一幅涂染的美丽的图画。显然,诗人是暗中使用了比喻。

例4: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个句子引自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作者巧妙地用“飞出了”

三字,活画出了八岁的宏儿跑出来的那种轻快、敏捷、活泼的神态。显然,作者是暗中把宏儿比作了鸟儿。

这3、4两例,说明暗中使用比喻,也可算作是锤炼词语的

一种手段或方法。

例5: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也是录自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中的一段。其中“分明的叫道”,写出了小说中“我”的感受。幼年的好友,分隔二十多年后竟然用“老爷”来称呼他,这是大本出乎意外,使“我”十分震惊。所以小说接着写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显然,这“分明”二字,十分传神地道出了“我”的感觉和心情。

例6: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仓皇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五个圈子。

这是鲁迅先生小说《铸剑》中的一段描述。其中“仓皇”一词,原作是“即刻”,而“仓皇”是定稿时的修改。因为“即刻”仅表示时间概念,而“仓皇”则还包含有匆忙和面带慌张的意思。这个改动,就带着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与感情。因为“仓皇”一词,刻划出了从王后到弄臣张皇失措的神态,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含义丰富。

这5、6两例,则说明写作时努力让使用的词语带有对作

品中人物的感受和感情,也是极有效的锤炼词语的手段或方法。除上述诸点外,词语的锤炼还应力求字音组合的和谐优美,使词语的声音谐调,读来自然顺口。请看示例:

例7:

关雎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增强了句子声调的和谐悦耳。

例8:

寸寸微风,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的,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脚,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共)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身身世世),暮暮(夜夜)朝朝?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

    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热门推荐
  • 爱与征服之战

    爱与征服之战

    【1v1】【女主不详】简介不告知内容,请谅解这是一个平凡刻苦女孩与霸道集团总裁的甜美爱情故事……
  • 末世录文

    末世录文

    国际能源公司——《能源雨》意外的将一种新型研制的病毒在城市中泄漏并迅速扩散。当人们还沉醉于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中时,丝毫没有觉察到灾难的脚步声已经临近。各方势力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围绕着这座上百万人的城市,拉开了人类生死存亡的序幕……(剧本式叙述)
  • 三世浮与落

    三世浮与落

    本书讲述了女主穿越到了一个异国他乡,在异国他乡展开了顾墨辰的爱情故事。
  • 雨过有晴天

    雨过有晴天

    洛惜晴是洛氏家族的小公主,爱上同为军政家族的东方冥,他们本应该是金童玉女,东方家却因为一场政变而落败了,退出了京城的舞台,虽然退出了,为了勇敢追爱,洛惜晴接受了自己爷爷的要求,去从军,等洛惜晴搞定自己家族时,却发现自己所爱的人,早已有了爱人。是继续勇敢追爱还是放弃,洛惜晴不得而知。
  • 鸢尾折

    鸢尾折

    梦的故事向来是说不太清楚的,说不清的故事又总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夜都愁绪、三世纠葛、四对怨侣很多说不清的故事早就说不太清楚许多刚想起的故事似乎还未过去一曲鸢尾折弦断人终去梦的故事刚刚开始
  • 快穿之吾非良人

    快穿之吾非良人

    三千世界,大道万千。芸芸众生,也不过是这天地之间渺小的微尘。然而墨洛安是一个异数。她看遍三千世界的繁华,历经无数的悲欢离合,仍初心未改,与其这样不如说她没有心。
  • 姜总裁今天沙雕了吗

    姜总裁今天沙雕了吗

    (女扮男装)有的人表面是名满天下的风流小王爷,背地里却是个偷人心的小王八蛋。惹桃花就走,什么也不管,让人家皇上什么的都以为自己弯了。只做个快活的小可爱。
  • 姜家有娇女

    姜家有娇女

    姜姝雅是现代的知名服装设计师,更是双面秀技艺的嫡传弟子,却因体质十分孱弱,早早的便去世了。可是没想到胎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玄幻世界,依然生在姜家,只是这个姜家不太一样……母亲性格温柔体贴,护短的时候却战斗力爆表。权势滔天的父亲对任何人都没个好脸色,在家却是个女儿奴。姜姝雅表示:这辈子不嫁人,也可以安心做个身体健康的米虫啦!可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此生注定会因一人改变……
  • 我的全英雄皮肤

    我的全英雄皮肤

    一场意外的灾祸,让周旭得以更加坚毅的去面对它们的挑战。链接无尽次元的轮回空间?亿万种族的虚空战争?亦或者轮回者之间的针锋相对?来自过往地球周胥的记忆让他得以更好的把控轮回空间的进度。化身剧情空间人物,更深入的学习不同世界的璀璨文明与不同神秘存在。......科姆骑士+亡灵法师=死亡骑士(领主(紫色)),死亡骑士+巫妖+精神念师=巫妖王(特殊职业,传说(橙色)),巫妖王+阴影大师+死亡神职=死亡之神主(史诗(红色))死亡之神+???+???=混乱之主(神话(七彩))民兵+生命种子+圣骑士核心=圣骑士学者+神秘种子+火焰核心=火焰法师盗贼+生命种子+暗影核心=阴影行者无尽次元、无尽职业、当所有轮回者都在摸索着职业搭配方案的时候,掌控着英雄殿堂的周旭已经获得了最优的进阶方针。目前确定及经历世界1:阿克恩传奇人族第一卷主世界篇2:一人之下罗天大醮篇主世界篇—魁拔界3:铠甲勇士(光影或者刑天)4:盖亚奥特曼or奈克瑟斯5:其他的原创副本或者世界群号:1153679025,欢迎加入
  • 不正经女穿越柯南

    不正经女穿越柯南

    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与毛利兰在游乐园游玩时发现两个行动诡异的黑衣男子,便跟踪他们,不料被灌下一种叫“APTX4869”的神秘毒药,然而因为药物副作用,新一的身体竟回到孩童状态。为不使周围的人受到牵连,他化名为“江户川柯南”,寄住在毛利兰家中,用阿笠博士发明的手表型麻醉枪让毛利小五郎睡着,接着用蝴蝶结变声器模仿他的声音来进行推理,解决了许多案件,并一直寻找着黑衣组织的人的下落,希望有朝一日将其绳之以法,并变回原来的样子。可有个女人的闯入,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