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4600000019

第19章 学术论文创造性阅读的方法(6)

读到这里,有的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即它和类比式阅读法、样例式阅读法相比主要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先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看它和类比式阅读法的不同:这里的区别是类比式阅读法重在文本内容方面的类比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阅读中产生另一领域里的某种新思想;而透视式阅读法重在文本结构方面的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论文写作中的构思,所以也可认为是一种论文结构上的类比式阅读。这里的结构阅读,如细一点分,又可区别为两个层次:一是为获得整体性构思的阅读;二是为获得局部性写作中的思维的阅读,比如如何写引言、如何写结论等。如果目的是第一种,那么我们的阅读重点就会放在论文的总标题、摘要和层次标题上;如果是为了后一种目的,我们则会将阅读重点放在某一段文字的逻辑性用语、衔接性用语上,总之,它们都不将重点放在论文内容上。

透视式阅读法和样例式阅读法的一个不同是,它不是平时阅读时的学文,而往往是在某个作者在准备写作甚至是在写作中途,因为不知如何下笔或是写作不畅时,才找文章阅读的情况。显然,这是一种针对性、应急性很强的阅读。即在当写作感到困难时,才去有针对性地找一些论文阅读。

二、文本写作对写作思维的依赖

前面说到,当我们有了内容但又感到难以成文时,往往就会找论文来读,这又是为什么呢?

郭沫若在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我自己在写作上每每有这样的一种准备步骤。譬如我要写剧本,我便先把莎士比亚或莫里哀的剧本读它一两种,要写小说,我便先把托尔斯泰或福楼拜的小说读它一两篇。读时也不必全部读完,有时候仅仅读得几页或几行,便可以得到一些暗示,而不可遏止地促进写作的兴趣。”

为什么郭老会说,写作前总要先读些其他名家的作品呢?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除了增加素材、引发兴趣、阅读格式等目的外,更可能地是为了从中获得写作思维上的帮助,即通过阅读来获得各种思维上的启发,从而建立文本的框架、确立理论构造的逻辑体系、补充和丰富文本的具体内容等。

那么,为什么读其他人的文章会有助于自己的写作思维呢?这里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要写作,一般来说,多少已准备好一些材料,并对写作的目标大致有了模糊认识,但究竟如何组织这些材料一般则是未知的。即一个作者可能已积累了不少材料,却并不容易得到一种有效整合,也就是说并不一定能马上同时产生一种构思。这时候作者的心中会感到还缺乏一条红线,还不能将以前积累的材料——好比是一堆散钱——贯穿起来,所以就很难进入到写作的状态。正像贝费里奇所说:“哲学家以及论述科学方法的作者们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他们误认为:系统地积累资料,最后根据简单的逻辑作出结论和概括,这样就做出了新发现。而事实上,可能只有很少数的发现是这样做出的。”那么,在这时候,寻找红线就会成为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留在作者的脑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碰到合适的刺激就会得到一种灵感或顿悟来完成构思。

那么,构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对此,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说:“构思和闪电一样,产生在一个人的洋溢着思想、感情和记忆的意识里。

当这一切还没达到那种要求必然放电的紧张阶段以前,都是逐渐地、徐徐地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这个被压缩的人,还稍微有些混乱的内心世界就产生闪电——构思。”“构思的产生,和闪电的产生一样,有时需要轻微的刺激……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和我们自身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刺激。”显然,这种刺激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花鸟虫鱼、散步沐浴、国际大事、生活琐事,都有可能成为刺激。但是,作为学者来说,我们要说,这种刺激源更多的、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来自于阅读的文章中,特别是那些在标题结构上相类似的文章。因为我们阅读时都是带有目的的,即要通过阅读来构思,那么,眼前的文章就很可能成为构思的刺激物。“没有具体形象,人便不能思考”。现在,眼前有了文本,思考自然就容易了。

我们认为,这个步骤还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它有时会直接关系到论文能不能写成,而参考文献中的论文其实有时只对文章的质量提高起到一些作用,可能只关系到一个具体内容和观点。换言之,思维框架源文章的贡献是关系到论文写作中的“有”和“无”的问题,它起的作用往往是突破性的,而参考文献中列出的论文的贡献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论文质量的“好”与“次”,它起的作用是渐进性的。

可以说,这种情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并不鲜见,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时写出来的文本就往往成为互文性中所说的“文如他文”这种类型。同样,为了这种目的的阅读也很普遍,只是一般人不愿直接说出来。因为,对于作者来说,说出写作思维框架来源意味着作者独创性不够。事实上,这大多都是自己不好意思说而已。因此,也有一些作者在写作完成后,还有一件消灭痕迹的任务,以使他人看不出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而误认为是作者本人开辟了源头。

所以,我们说,“当我不知下笔时,我就读一些其他人的作品”。当作者这样说时,很可能是说“他是想从其他作品中获得写作的思维框架”。事实上,这样做,确实是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写作,会使人获得流畅的写作思维。正如奚椿年在《书趣》一书《参考目录》中的一段说明里所描述的那样:“在上述各书中,有的虽然不是主要参考书,但没有这些书,有部分章句可能写不出来,故一并列出了,以示对作者的谢意。”我们认为,这些书籍的作用,除了形式上的参考以外,思维上的启发可能还是主要的。

从这里引申出来我们进一步加以讨论的是关于注释规范问题。

目前学术刊物比较流行的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以《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为代表的高校系统的刊物注释规范,二是以《中国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刊物注释规范。这两种格式注释规范各有千秋,同时均有待改进之处,但从互文性理论或写作思维角度看的话,后者的方法要更全面、客观、准确一些。因为后者不仅对征引过的文献要求在脚注中标出,而且对那些“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着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的文献,也要求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显然,这样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科学知识的真正源流,而前者一般只要求着录最必要、最新的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上面我们谈了通过阅读来获得写作思维框架的问题,其实,它同时又是一个通过阅读来理解和破译作者的实践研究过程、理论构造过程和文本写作过程的问题,即我们不仅通过阅读建立了文本写作的框架,也同时帮助我们确立了理论构造的逻辑体系,并为如何补充和丰富文本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有效途径。因为,在文本中,文字符号虽是离散地、有限地、线性地排列在书上,却整体地、隐蔽地、艺术地反映着、蕴含着、表现着作者的写作思维构思,以及作者对客观研究对象的认识。因此,作为读者来说,如果能从这些文字的背后透视、抽象、提炼出这些富有意义的思维,就能既高度浓缩地消化原文,又能由此启发读者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将它作为读者写作时的有力参考,甚至直接作为新的核心和新的出发点,去组织、展开、演绎自己的新创见。

三、写作思维的还原和提炼

对于写作来说,它总是离不开素材的积累,这是写作的源,相对地,写作完成后的文章可认为是流。显然,源总是综合的、立体的、错杂的,而流只能是选择的、线性的、顺序的、便于读者理解的。因此,能否由源到流就是写作中的一件难事。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我们内蓄情思,往往于一刹那间感其全体;而文字必须一字一句连续而下,仿佛一条直线,直到终篇才会显示出全体。又,蓄于中的情思往往有累复、凌乱等等情形;而形诸文字,必须不多不少、有条有理才行。”

因此,要由源到流,就非要依赖于像脚手架一样的工具不可,而要阅读这些东西,从解剖好的文章的写作思维入手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对于写作思维来说,一旦提炼出来,它即可以脱离原来的文本而活用于其他的由源到流的创造之中。

作者在写作时,一般总是有提纲的。这种提纲或预先构思在纸上,或构思在脑中。当然对于有些即兴的写作来说,这种提纲的构思也许是无意识的,连作者也没有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总体而言,写作总是离不开写作思路或写作思维,只是这种写作思路、写作提纲在文章完成后往往就消失了。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被更多的文字内容扩展后冲淡了原先作为中心、指导思想、核心标题的位置;另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写作目的而故意掩饰、隐藏、拆除了它。

后一种原因往往和作者的写作理念有关。正如恩格斯所言:“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因此,很多作者就会故意在形式上造成陌生化的效果来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因为,很多作者认为,陌生化的文章形式,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非习惯化,从而迫使读者更细心、用更具批判性和思维性的阅读方法来对待它,继而在这种劳心费神的艰苦阅读中获得对文本的新的、更深的理解。在这里,形式的陌生化和异化,其主旨不过是淘汰那些浅薄的读者,寻求真正的知己来赏识。作者不仅意在以其文章内容,而且还企图以独特的叙述形式来表现内容,从而获得他心中的读者以及期望的更多的读者。作为学术文本来说,虽然它的写作特点和文艺作品有显着差异,但也并不存在明显的分水岭。因此,要想寻找它的写作思维也并非易事。

那么,作为思维性的阅读、透视性的阅读,现在的任务就是还原它,即由“圈”回到“点”,这个点是形成圈的始点、核心、最初的依据,圈是点的表现、生成、美化,但只有先有了点才能成为圈。就形式而言,点包含在圈中;就实质而言,点引领着圈的形成。

对于圈和点的关系,这里的意思是指:点是核心,是支撑,是统帅,是灵魂。它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产品的特有工艺,房子的混凝土框架,植物的根,人的思想。它是圈的简化,圈的起点,是圈背后的东西。点的不足是有时会显得粗糙、单薄或是不够礼貌,所以有时又必须要使它扩展、装饰为圈。

相对地,圈是外表,是整体,是完美的向外展示。它是文章的全部,柜台上的商品,装饰后的房子,散着芳香的鲜花,人的行为表现。

它是点的发展,点的美化,是点派出的使节和形象大使。圈的不足是有时会显得肥胖、诱惑人只注意其外表而忘记了根本,所以有时又必须重新将它提炼、抽象为点。

根据语义学的统计,在一般论说性文章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文字是用来说明全文的中心意思的,其余四分之三的文字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这个中心意义所做的叙述、说明、延伸等等。值得指出的是,用于衔接文章思路的框架式的文字则更少,一篇一万字左右的论文,一般也只有几十个字或一两百字。这些字往往是“首先,其次,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它们就是你可以借用的脚手架了。显然,这些脚手架文字和论文的摘要是毫不相同的,因为摘要重在反映内容,而它重在反映关系、逻辑、转折、连接等,基本上是和论文内容无关的。

不用说,这种阅读也是一种最艰苦的阅读方式了,它要求你必须集中所有的精神,心无旁骛,眼手脑并用,或逐字逐句,或在整体上取精摄魂地展开理解、概括、抽象、类比、想象等思维过程。你或读,或掩卷遐思,或疾笔记下自己的思想火花,总之是为了将原来的材料先几倍、几十倍地缩小,然后根据自己的材料再几倍、几十倍地延伸、扩展、化悟出新的创见。

对于一个为了获得写作思维的读者来说,文本的在场与否,决定着“思”的始点和“思”的深度。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武汉大学是诗歌的王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春风,有百年学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武大校园诗人向缪斯之神献出了心中最艳丽的玫瑰。在王家新、高伐林等第一代校园诗人冲向全国诗坛之后,以马竹及南方诗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又红遍校园,嗣后,以浪淘石文学社与珞珈诗派成员为主的文学青年,则构成了武大的第三代实力强劲的校园诗人群体。樱花诗赛自发起举办之日起就一进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武汉以及整个湖北文学界和高校文学精英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武汉大学将其列为人文武大建设的内容,给予了调度的重视与扶持。
  • 2011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包括了:我的手机欠费了、室有八条好汉、诸君搞笑事都是眼睛惹的祸、怎么都有职业病姐不当护士好多年、上班捎个客最牛司机、刘震云:一句顶万句的幽默话、李开复的幽默工场、大作家刘墉的“萤窗笑语”、何炅逗乐、杨澜,女人拥有幽默的半边天等内容。任月霞主编的《2011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精选了2011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幽默故事。
  • 坚守心灵

    坚守心灵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散文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讴歌和对自然的热爱。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本书作者通过对学习、生活的感悟,用细腻、真切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亲情的无限眷恋,点缀出了小作者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十五岁绚灿人生。
热门推荐
  • 七宗罪的守望

    七宗罪的守望

    “苏瑞轩,又名阿尔伯特·耶格尔(Albert·Jager),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2017年正式成为‘傲慢’的驾驶员。在三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2020年的一次事故让他离开了这个岗位。自此,再也没有适合‘傲慢’的驾驶员。”“恩,是个很优秀的人选。”“长官,您是想……召回他?”
  • 深蓝的呼唤

    深蓝的呼唤

    妙想就像在外流浪的孩子,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BernWilliams
  • 重生之寻找爱

    重生之寻找爱

    上辈子因为遇到的时间不对,也有她自己的性格原因导致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苏妍曦轻声问道“你喜欢我吗?”席穆白脸色冰冷“我恨你”“呵!”苏妍曦眼睛酸涩心底如坠冰窖“我知道,因为我你失去了工作,也因为我让你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最后崩溃无助嘶吼道“但那都不是我想要的,为什么你要恨我!我爱你啊!”话未落眼泪却先流下。她从小受尽宠爱,没有人敢对她冷脸,在家人的溺爱下她非常骄纵,但也因为这样让她失去了陪伴在他身边的资格,她很后悔,但事以铸成无法更改。幸好还有重来的机会能够挽回,这辈子苏妍曦最大的心愿就是陪伴在席穆白的身边一直到老‘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
  • 西域囚龙记

    西域囚龙记

    时间真的是一成不变的么,还是时间会回溯?所有的历史,所有关于那个地方的传说故事都将会在封印中被纪念。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倾听,倾听那一阵阵若有若无的呐喊,若有若无的哭泣、沙尘走过的静止~
  • 大道无霜

    大道无霜

    穿越百年,孤独守候。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开心超人联盟之战神危机

    开心超人联盟之战神危机

    《开心超人联盟之战神危机》承接十三季,是第十四季《开心超人联盟之星之力》的别传。开心超人被打成重伤,四超人将所有力量聚集到开心超人身上,令开心超人强化,打败三先生。不料,仪式已经完成,伽罗被邪恶力量侵蚀,暗魔苏醒!
  • 成为英雄绝非本意

    成为英雄绝非本意

    这是一个另类的英雄故事当世界开始崩坏原本平凡的白井枫突然获得了拯救世界的能力琦玉的力量,加上闪电侠的速度?白井枫:不行,我太强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总裁遇上萝莉千金

    霸道总裁遇上萝莉千金

    方映雪在关键时刻会选择从小和自己朝夕相伴的冷宇熙,还是和自己共患难的林梓峰?
  • 梦回桃夭

    梦回桃夭

    一把油纸伞,前世今生,躲不过,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