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43900000037

第37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

第一节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起源及历史变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语文学科,以学生直接经验学习为主,通过探索学生对自我、他人、自然、社会认识与联系,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活动课程。从西方课程变革的历史看,早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学校中,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一种补充;20世纪以后,在课程理论,特别是活动课程理论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游戏娱乐、文化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集教育、审美、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课程。

作为一种活动课程,西方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课外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综合实践活动以课外活动的身份出现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它与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学术性学科相对,被称为第二学校,其含义是,在正课以外,自己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又被称为第三课程(第一课程是必修课,第二课程是选修课,而课外活动或曰综合实践活动为第三课程);尽管概念及称谓有差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其重要任务是纠正偏重智育及学科的倾向,从形式上看,这种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最早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在斯巴达的军队住宿学校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游戏性质的活动课程。英国在女王伊丽莎白时代,曾下令威斯敏特学校校长,责令该校每年圣诞节排演拉丁剧一次。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假期中有所消遣,同时,鼓励他们学习良好的表演姿态和发音。此后,英国的一些学校先后排演了一些着名的戏剧,如1665年泰勒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排演的《爱的巡礼》(Love-s Pilgrirnage),1762年又排演了《特伦斯阉人》(Eunuch of Terrence)一剧等,综合实践学习因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与此同时,以演说、辩论及戏剧为核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英国学校中得到了蓬勃开展。正如后来有些学者所说的,其时,社会上统治阶级对政治的兴趣影响到公学的学生,辩论会开始流行,如伊顿公学(Eton school)在1811年即有微声Pop辩论会的组织。到1833年,拉格比学校(Rugby school)的辩论会也宣告成立。

自17世纪开始,综合实践活动在世界各国悄然而兴,与当时班级授课制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伴随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及西欧科学技术革新,教育上,与其相适应的规模化与高效率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19世纪以后,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等人的推动与探索,班级授课制逐渐得到确立,并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兴起,美国开始充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认为与其无端指责,不如在教育上好好地加以运用。

1918年全美教育协会一个特别委员会颁布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出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特别委员会还较早地提出了管理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第一,通过有分化的课程进行专门训练来促进个体才能的发展;第二,形成民族统一感,使学生具有“共同的观念、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方式,以促进合作,社会团结和巩固”;1924年,美国着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在《课程论》一书中对人类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十个主要方面,其中就有“非专业性实践活动”一门,这是教育史上较早系统阐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及内涵的一篇文献。昭和6年,日本在中学也设置了“课程外的指导”时间。在此前后,苏联等国也先后颁布有关在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法令,开始重视课外活动。

作为适应近代化大工业生产而诞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要求教师按照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教科书和统一的进度授课,使一个班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实际上,教师是对整个班级施教而非个别教学。这一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各阶段衔接分明,要求规范化,教学的组织程度与教学效率较高,有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概括地说,它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分工的需要。

夸美纽斯在阐述班级授课制意义时,并不否认实践活动的作用。他甚至指出,国语学校每天上课不超过4小时,余下时间可用于娱乐等课外活动。尽管如此,班级授课制毕竟受到作为其组织形式的班级与课堂的限制,不可能对更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换言之,它是很难进行个别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班级授课制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分割成相对隔离的各个学科,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等等,又给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起留下了宽阔的空间。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同时,人们也时常抱怨,它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冲击,从而招致来自学科专家、学校核心课程的维持者等各种不同人群抨击,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吸引了一些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非学术活动中,结果对学校主要课程造成干扰,学生缺课现象时常发生。

这些批评与指责恰恰给重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功能提供了思路。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渐渐抛弃了以前有关活动课程的种种成见,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至少具有双重功能:一是社会功能(例如:团结、服从、社会化);二是个体发展的功能(例如:个人参与活动的倾向)。人们不再坚持要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那些学生必须是在学术性课程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学生,即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尖子生的专利。因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参加不仅可以起到一种社会整合功能,而且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在一些薄弱技能上达到更高的学术成就水平。

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与课程相对,但其间并非截然两分。从历史演变看,有些课程原来属于实践活动课程,后来则逐渐纳入学校学科课程内。还有一些学科在演变过程中接纳了原来属于部分活动课程内容,另有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虽不属于学科内容,但在整个学校课程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实际上它是在一个连续体上变动的。连续体的一端是与课程有直接关系的那些活动,另一端是与课程较少的或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活动。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活动课程却表现出向学科活动相接近的趋势,或者表现与课程的统合趋向,并由此而产生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科活动的现象。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与课程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自从有了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显然,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前面所探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是一致的,主要是指与语文课程相关的、由学校组织开发的,以学生及学生团体为核心组织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如前所述,自古希腊斯巴达的军队住宿学校开展了竞赛、游戏等综合实践活动之后,西方的学校就开始在课程之外设置了一些与语言相关内容的课外活动。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代下令威斯敏特学校上演拉丁剧,18世纪英国学校中开展的以演说、辩论及演剧为核心的课外话动,到19世纪40、50年代美国中学组织的各种辩论、戏剧与文学会社(如1812年埃克塞特中学组织的“修辞学研究会”、1857年伍斯特公立中学的“欧克里亚辩论会”等),再到以后美国、日本及苏联颁布的有关课外活动的法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渐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占据主体。演说、辩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语文性质自不必说,各种拉丁剧、演剧,也是以语文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事实上,夸美纽斯在积极倡导实施班级授课制时,强调活动课程的开展也突出了语言类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正如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关系的演变一样,语文课程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演变同样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戏剧、小说等内容进入课程或学科内差不多都经历了一个由课外活动到正式课程内容的演变历程。而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所对应的各年级语文课程看,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总体上说,低年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与语文课程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所组织的俱乐部经常为学生提供诸如语言、艺术等方面的表演和训练活动。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富有创造性的戏剧表演活动作为语言艺术和阅读训练的辅助手段,而高年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不再仅仅拘泥于语文课程与正规的学科计划上。它在语文学科内容上往往表现得相对淡化,而更为重视跨学科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创造精神与创新思维,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则逐渐变得相当广泛。

与综合实践活动一样,人们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以日本为例,大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论争才告一段落。二战后,日本在学校中开设特别活动,并使之课程化,可以看作是这一场论争的最后总结。其他国家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和争执与日本相比,互有先后,观点也不尽一致,但就总体而言,各国的语文课程专家和学者对其认识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同性: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自由、灵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及个性之发展需要。一些学者指出,课堂教学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普遍性要求,要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问题,强调培养和发展人才的个性。这一观点不无道理。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制约而表现出划一化、固定化等特点,并使整个语文教育重心集中到学科内容,难以适应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特长及能力培养的需要,而通过形式各异、灵活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可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能力及适应性得到培养。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上看,课堂教学必须以整个教学计划为基础,按照教学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虽然一些国家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但与学术性课程相比,它弹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计划的框框,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诸如课外阅读、课外写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不少学者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法实施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实现,而学生的学术视野、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亦由此可以获得训练与培养。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并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

西方不少学者认为,参加各式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一种社会整合的功能,同时能鼓励学生达到更高的学术成就水平。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生动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课堂为中心,主要任务是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人格的陶冶。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突出智育不尽一致,它常常通过团体的有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各学科的知识在活动中得以融合,各种兴趣得到培养,而且师生间的情感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因此,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实施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美国的一些学者称,有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亚于学科的学习。毕业生的聚会上回忆学校,几乎都是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安排过度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导致兴趣淡化等问题。

同类推荐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匆匆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匆匆

    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简朴平实,平淡自然,简练,委婉含蓄,描写细致生动,细腻传神,绮丽纤细,善用比喻。他既善于言情,情感真挚动人,清新隽永,用活的口语;又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绚丽多彩,情调与音韵和谐。本书选择的是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朱自清散文。其中包括散文集《踪迹》《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 尖子生高效学习法

    尖子生高效学习法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不同的学生学习结果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最终如愿进入大学殿堂;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也不能上升,最终名落孙山。造成后一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效率不高。对于学习来说,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的知识多,谁就能成为佼佼者。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生非常努力,有的晚上学习到第二天凌晨,做的题目也很多,但是成绩却总是不好,这就是效率不高的结果。要想提高效率,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书根据目前教学情况、考试形势、知识结构及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了一套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苦儿流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苦儿流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福尔摩斯探案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福尔摩斯探案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格列佛游记(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格列佛游记(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因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只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因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
热门推荐
  • 嫡妃的三亩田园

    嫡妃的三亩田园

    爹死娘没种,仰人鼻息吃白食,日子真心不好过。沈香徕仰天长叹:穿越这门技术实在不好掌握,回头得多练练!眼下么!还是得抓紧给这俩窝囊娘当家作主,带着便宜弟弟奔小康。前有山,后有江,脑子里有现代农业新技术,荒难洼地全是宝,千里江岸稻飘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关于初恋的故事dd

    关于初恋的故事dd

    都说初恋最难忘,和初恋结婚生子过完一生是最理想的生活,这是关于初恋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 沉默的星球

    沉默的星球

    神秘的任务,神秘的地下实验室,响起阵阵的嘶吼,令人不寒而栗。韩风奉命看守地下实验室,本来还有几天就可以回家了的,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在慢慢蚕食着整个星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师弟很普通

    我家师弟很普通

    重生在有人族、魔族、精灵族的魔幻乱世,赵平安成了一名小小的兵家弟子,没有系统,没有奇遇,他只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努力活下去,尽可能活得久一点,怎么着也得体会体会中年生活、老年生活!因此,他一直扮演着一个低调安静的普通男子的角色,杀人必易容,损人必化名,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修兵法习武道,演八阵炼奇毒,藏底牌,掩身份,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按照赵平安的人生规划,自己会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弟子,一位普普通通的军人,普普通通的度过这一生……
  • 从废柴赘婿开始

    从废柴赘婿开始

    孤儿出身的秦欢靠捡垃圾为生,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超级富豪叶家,成为了上门女婿,之后受尽了叶家大小姐的种种不待见。就在他决定离开之际,突然得知这一切都是阴谋,而他只是这场阴谋中的一颗小小棋子。就在叶家风雨飘摇之际,面对巨额的“封口费”,他会拿了钱一走了之还是摒弃前嫌,帮助叶家度过难关呢?
  • 爷爷外号蝎子王

    爷爷外号蝎子王

    秋末的一天中午,华阳县城在秋风的笼罩下显得异常凄凉荒芜。城东的一家铁匠铺里传出阵阵地打铁声,使整个县城显得颇为空旷平静。他迈着紧张却又显松散的脚步正朝铁匠铺走去,炯炯有神的目光放射出仇恨的火焰与复仇的自信。他穿着一件很破旧的宽大衣服,黑衣黑裤,浑身弥漫着一种同秋风一样的阴沉、萧杀。这个黑衣人就是我爷爷,此时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奶奶的惨死报仇血恨,让杀死奶奶的凶手永远从这个世界里消失,用他们的头来安慰奶奶的在天之灵。
  • 快穿我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快穿我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涂茗得到了一个快穿系统高兴疯了头,没有顾忌任何后果欠了一堆桃花债等玩累了,这些桃花竟然黑化了?!冲天的黑化值还招来了总部,而总部两句话都不问就下达了要她去清除黑化值的任务?-886:宿主——出来混果然还是要还的吧!涂某:……
  • 步步妆

    步步妆

    那人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在第一眼凝上她时,便及时把她认出。很多很多年后,他仍心怀感恩,自己悔悟得不算太晚。因为有爱,没留下太深的遗憾。
  • 人生翻篇比翻脸还快

    人生翻篇比翻脸还快

    电脑工程师吉哲,在一次出差过程中,因为很小的冲突,而精神失控大闹机场,原本以为会被警察逮捕拘留,再被关入一个小房间之后,惊奇发现,时空被往回拨了一小时。原本以为自己拥有超能力的吉哲,反复运用自己的崩溃情绪来重启生活。在解决自己崩溃的过程中,吉哲和自己的同学大包丝,前任女友利用各种线索来寻找真相。过程中经历了一夜古镇重建、百岁少女组合、前世遗嘱等稀奇古怪的事件,最后均告破为人为搭配生物科技的阴谋。经历一系列冒险之后,吉哲也逐渐明白,人生在世,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让生活归于真实和平淡的一条必经之路。虽然一路艰辛。但值得认真面对。调查过程中,吉哲也开始怀疑身边的女友是冒充前来,他和女友的交往回忆,似乎也被人为植入。原本清晰的线索,也只是别人写好的“剧本”。吉哲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