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45800000047

第47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构(6)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理自然地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2008年6月,浙江省委工作会议通过《浙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进一步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一起,作为浙江未来三大文化建设体系之一。《纲要》提出,要加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纲要》尤其鲜明的亮点,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文件中第一次以相当大的篇幅,详细地阐述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内涵和途径,提出,要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服务效益。加大向基层特别是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的力度,扩大重点党报党刊免费配送农村的范围。发挥浙江民营经济的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文化俱乐部、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可以说,在这份最新的省委政策文件中,“免费”、“低收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等原则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以全新理念和全新方式建设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已经得到了相当完整的呈现。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与管理方式

从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到世纪之交的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中剥离出来,再从“公益性文化事业”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浙江省不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实践上也取得了迅猛的推进。自实施建设文化大省战略尤其是被确立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以来,浙江省显着地加大了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并且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方式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提供方式。一个覆盖浙江区域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开始逐渐地显山露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浙江公共文化建设落后于全国的现象已经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现在,浙江省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领先于全国,而且在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做法等方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正如前述,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文化事业一直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欠账较多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浙江省无力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浙江经济增长迅猛,但在相当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主要被用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以及扩大物质部门的再生产和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公共设施建设上。因此,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一种鲜明对照,浙江的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曾一度大大地落伍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位居全国前列,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许多指标却位居全国中下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不仅开始意识到浙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尤其是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这种不平衡现象,而且也开始意识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两翼”,并提出,“要在争创经济优势的同时,争创文化优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以改变公益性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经营性文化发展,逐步建设一个能够覆盖浙江区域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成为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浙江各地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加,财政总收入逐步提高,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这就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从2001年的5.93亿元、2002年的8.48亿元、2003年的8.92亿元、2004年的12.4亿元、2005年的14.88亿元,到2006年的17.26亿元,平均每年以23.82%的速度增长。以下一些来自不同时期和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许能更具体地说明问题。据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现状浅析》:“2004年,全省财政投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系统的预算内支出达307.65亿元,占财政预算内总支出的28.9%,比2003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如加上这些系统地方财政拨款之外的自筹支出,实际支出达到823亿元。”

据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建设基本情况》:“2000-2004年,省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支出5.56亿元,年均增长13.26%;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出5.56亿元,年均增长7.06%。开展文化大省建设以来,省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累计达27.74亿元,其中文体广电事业费支出18.74亿元,年均增长29.88%;文物事业费支出1.1亿元,年均增长17.33%;省级广播电视费支出1.99亿元,年均增长17.6%。”“2001-2005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浙江美术馆、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建设;每年安排文化事业专项补助经费50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等;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2001年490万元,2004年增加到1500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已累计安排专项经费3400万元,全省共投入3.2亿元,消灭广播电视盲点自然村13030个。”

据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关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过去五年(指2003-2007年——引者注)全省对文化的总投入达70亿元,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2007年全省财政对文化投入达23.33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9%,列全国第一。”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以上国家和地区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以此衡量,2007年,浙江对文化投入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主要平台和途径,它的重点是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六级(国家、省、市、县、乡镇、农村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体系、文化保障体系以及图书馆网络体系。如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等等;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体系。在浙江,正因为显着地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一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才有可能铺开,公共文化建设落后于全国、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一个努力覆盖浙江区域省、市、县、乡镇、农村和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才可能基本形成。

自实施建设文化大省战略以来,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全省各地分别建成并投入使用。如,杭州剧院改扩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迁建、杭州大剧院、杭州市历史博物馆、杭州图书馆、杭州现代艺术馆、宁波大剧院、温州博物馆、湖州市图书馆、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绍兴大剧院、衢州市博物馆等。即将建成的有浙江文化大厦、宁波美术馆、温州图书馆、湖州市图书馆、湖州市博物馆、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余杭区图书馆、长兴大剧院等。正在建设或计划开工的有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美术馆、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宁波博物馆、宁波天一阁文物库房、宁波市东部文化广场、温州大剧院、温州书画院、嘉兴中山影城改扩建、湖州大剧院、金华大剧院、金华市博物馆、金华图书馆、台州图书馆、台州博物馆、台州刺绣博物馆、台州文化艺术中心、衢州文化艺术中心、衢州市影城、舟山市新城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丽水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新的文化设施。同时,“广播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83家,共办有广播节目104套,电视节目11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1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69%,广播电视从业人员2.5万人。”

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浙江省也逐渐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十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11.23亿元,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人均文化经费7.8元,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浙江省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省级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达到8200万元,比“十五”期间每年投入的1500万元增加了4.5倍。从2007年起,省级专项资金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更是增加到每年10900万元,其投入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其中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即“两馆一站”建设专项资金达到了每年380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正是由于有了对城市和农村的这些投入,目前浙江全省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省、市、县三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至2006年年底,全省建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2个,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群艺馆12个、县级文化馆87个,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分别达97%和87%。全省1525个乡镇中,有文化站建制的达1493个,覆盖率为97.9%;其中837个建有站舍,占有文化站建制的56%,439个乡镇(街道)创建了省级“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占全部乡镇(街道)的29.34%。全省35061个行政村,建有村文化活动室的有19072个,覆盖率达到56%。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目前浙江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在全国无疑已经是名列前茅的。

更值得期待的是,如果按照上述速度不断地加大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预计到2010年,全省城乡每百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将超过8平方米,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将达到国家或省规定标准,从而彻底消除公益性文化单位无馆(舍)现象,45%的县(市、区)成为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其中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比例将达到26%。全省35%的乡镇(街道)成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其中欠发达地区达20%;全省85%的行政村建成能正常开展活动的文化活动场所,其中不低于1/3的行政村建成适应群众需求、符合相应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方式和管理体制

如前所述,在财政逐步宽裕的条件下,浙江省逐年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当然,一个在经济上走在全国前列、人均GDP居全国省区第一的省份,在公共文化投入上数额特别巨大,并不特别惊人。更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提供方式上的创新、建设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其中,尤其重要之点,是浙江省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尝试。正如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在2008年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所说,在过去五年中,浙江全省不仅显着地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而且“各级政府在保障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员和经费的基础上,逐步改变过去‘养人头’的拨款方式,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拨款、拨款跟活动项目走等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同时,也“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评估体系和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设施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并与政府财政拨款和奖励紧密结合,促使公益性文化单位更好地为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同类推荐
  •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一书囊括了宇宙、地理、自然、历史、人体、科技和动植物等领域,采用图文并茂的新颖体例,精编世界上最著名、最奇妙的未解之谜,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未知世界的情景,并对谜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给人们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揭开了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谜题的谜底。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书中不但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再现了奥秘的丰富与变幻,同时也让读者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工艺美术(下)

    工艺美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风筝

    风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由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而更进一步凸现出来,敦煌文献映射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明再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武凌穷霄

    武凌穷霄

    太古之末,诸天神袛涅槃,天地万族纷纷趁势而起,无数岁月以后,一个来自下位面的少年,开始了一场问天,问道,问己的旅程......
  • 魔剑与圣主

    魔剑与圣主

    一千年前,一个其名为帝的圣主结束了动乱,创立士土之制,在九天大陆上建立九大宗门帝星陨落,魔族复生一千年后,九宗不再,仅存七宗。有人预言,下一任九天圣主即将降世——“圣主止戈”也有人预言,大劫将至,无人能逃脱——“白骨堆里出圣人”PS:慢热
  • 情深怨缘

    情深怨缘

    错就得改,改却是错,是改还是将错就错寻找,就算是几千几万年,都要回到你的身边然而几千年却见证了太多,重新思量一开始的对错当一切都落入轮回,她却独自在世上为着看不见未来的爱情而存活一切在错误的开始后都会结束,都会回归所谓的正轨
  • 百里浮世录之掩日

    百里浮世录之掩日

    风度偏偏的腹黑公子、刚烈的英俊小僧、没落世家的御姐少主。在九州四国七王的时代,预要复兴百里氏家族,解开百里之乱真相的故事。由三大派,少林,峨眉,武当为中心的武林,暗藏着各派系与组织的阴谋宏图。三位青年才俊是否能安然若无,守住初衷,蛰伏在阳光下的阴暗人群,又是否会放任这样分裂的时代,谁又是那个预要统一九州之人,谁才是那个忍辱负重的背锅侠?江湖虽有千万版本,真相只有一个。
  • 千寻万遥

    千寻万遥

    当第一百三十七代圣女雪衣出世,这个世界就注定了因她而与众不同。她为救族人而走出里灵域,遇到了此生挚友兰小夭、宁君城、苏羿临等人。也遇到了此生挚爱宫砚痕……当在她生命里出现的人都离她而去,雪衣才发现自己竟是为劫而生。而他,竟是放弃神之身,神之力来帮她渡劫的人。一个人等了一万年那么远的距离,不过就是为了寻回完整的她。
  • 极品超级明星

    极品超级明星

    音乐是一种信仰,人生亦是一场梦。这是一个小人物如何成就大明星的励志故事!
  • 山野四合院

    山野四合院

    8个人,一只狗,一只猫,出不去的四合院。
  • 我的恋爱,独家新闻

    我的恋爱,独家新闻

    林佳晨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暗恋何明正的,甚至在大学毕业后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让她和何明正进了同一家电视台,男神本来就不是用来得到的,能和男神在一家公司就已经足够满足林佳晨的小心思了,只是在遇见许睿言以后林佳晨简单的世界全都变了。。。
  • 冷兮扬州慢

    冷兮扬州慢

    一场晚会,让她对他一见钟情。可是她那一百六十的体重却让她自卑不已。难道就甘心与校园男神错过吗?绝不!她想,我要减肥,就算追不到,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老公他是穿来的

    老公他是穿来的

    【大佬女医生VS男主古董鉴别商】顾倾城被迫捡了个野男人结婚,可是野男人什么也干不了,只会以朕自称装大爷使唤人,起初以为他是个神经病,没想到竟然是穿越品种。婚后——男人起床后大爷般张开手臂慵懒的说:”夫人,我不会穿衣服,过来为我更衣?“顾倾城:→_→男人午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着杂志下意识的说:“夫人,我不会烧开水,帮我烧杯水送来?”顾倾城:●︿●男人夜跑回来将一堆脏衣服扔到了她头上,“我不会洗衣服,帮我把衣服洗了?”顾倾城:╯﹏╰顾倾城:“你特么什么都不会,会什么啊?”男人郑重其事的说:“我会和你永远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现代版本的君子麟和顾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