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37700000005

第5章 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5)

既然市场和国家都有肯定、承认、保护作用和否定、排斥、压制作用的两重性,那么,从争取和扩展公民权,或者说,从维护和保障公民权的角度出发,无疑就要尽可能利用、发挥市场和国家的肯定、承认、保护作用,并以之来克服和消解它们彼此的否定、排斥、压制作用。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公民权在西方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它事实上大体也正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从而,人们公民身份的获得及其权利的扩展过程,也就表现为人们既从国家权力的限制、束缚、压迫、排挤中解放出来,也从完全受市场力量的控制、摆布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表现为从以市场契约关系瓦解、终结封建的等级结构及其法律规定的特权和排他性开始,一直到以国家力量来克服市场中很多人因贫困而造成对其公民权利的排挤、限制的过程。当然,这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直线前进的进程,期间有曲折、迂回,甚至有倒退,这是因为,国家和市场的两重性始终存在,它们并不一定总是表现出肯定、承认、保护作用,也可能出现国家的否定、排斥、压制作用和市场的否定、排斥、压制作用相互重叠的现象。公民权发展进程,是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进一步说,是国家和市场的两重性相互作用的进程,而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怎样一种形态,在很大程度又取决于公民权实质上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承认与排斥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当然,有一点是无疑的,从历史的基本趋势看,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果是公民权从外延(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到内涵(与公民身份相联系的权利)的扩展加深。这,无论考诸于整个公民权的发展历史,还是考诸于农民工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都是如此。

李月元,男,1980年生,甘肃人,2000年来杭务工,至今八个年头。曾获“杭州市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7杭州生活品质主题点评年度人物”、“浙江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杭州市创业新星”等荣誉称号。现为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知味观一楼餐厅服务主管。

访谈员(以下简称访):李主管,你好!来之前我们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你在杭州已工作打拼了整八年。能不能跟我们谈谈,你在杭州的这八年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李月元(以下简称李):好!我是2000年来杭打工的。我的老家在西北农村,同这里相比,那里的日子相当艰苦贫困。我是经过老乡介绍引荐,进入知味观的,此后就再也没有换过单位。因此,这是我在杭州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至今唯一的一份工作。在知味观,一开始是大堂服务员,就是做些清理餐具、收拾餐桌、搞餐厅日常卫生之类的服务工作。因为我工作比较认真——这也是因为老家的艰苦日子使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手脚也比较麻利吧,过了半年,我就被升为餐厅领班。这就要求我不仅自己个人要干好,还要带好班,要把其他服务员的工作带领好。过了两年,也就是2003年,因为我比较能吃苦耐劳,也比较勤于钻研业务,而且两年多时间的领班做得也算称职,领导又给了我一个锻炼机会,到知味观下面的食品工厂管理季节性食品的生产。季节性食品就是清明的团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时的八宝饭之类,每到时令节日快到的时候,企业就派我过去抓这些东西的生产。由于季节性食品只能热卖一阵,工作强度是很大的,而且季节工人都是临时性的,挺难管理。不过一来二去,我也适应得挺好,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样锻炼了三年,到2006年,企业给了我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我做主管,负责管理知味观一楼大厅的服务工作,一直到现在。在工作方面,我在杭州的经历大体就是这样。

访:从你的叙述听来,我觉得你这一路走来挺顺的,短短七年不到的时间,就从一名服务员走到了主管的岗位。能谈谈你觉得你为什么能这样顺吗?

李:我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确实,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也很喜欢杭州这座城市,这里的风景真是太漂亮了,我很希望自己能在这里站住脚,因此,我工作很认真,不怕吃苦,也比较肯动脑子钻研业务。我很注重给自己充电,自学过餐饮英语,也学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考出了餐饮服务的高级资格证书。这些对于我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我知道,许多外来务工者也很努力,工作也很认真,我认识的人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但他们大都没像我这样“顺”。因此,说到我为什么会这样“顺”,我得感谢我的单位,领导没有因我是外来的而对我另眼看待,反而培养我,给我锻炼的机会、发展的平台。同事也常常帮助我,支持我的工作。我觉得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能不能在杭州呆下来都可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获得今天这些荣誉和成绩了。

因此,倒不是有意说好听的,我现在做事一般也总要先从单位的角度想一下,而且,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变故的话,我也打算长期在这里做下去。

访:你倒很知恩图报。能再和我们聊聊生活方面的情况吗,如收入状况、工余活动等?

李:我们企业给外来务工者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企业给我们交了“五金”,我现在已经交了八年的社会保险了。至于收入,随着职务的晋升也是一路增长,几年前的年收入是两万多一点,去年增长到近七万了。

访:哦,七万?

李:是的。老实说,我自己也已非常满意了。在我的老家,这样的收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至于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我一般不太一个人闲在宿舍里。常干的事主要有两项。一是去新华书店,去那里看看书、充充电、长长知识。另外,我参加了志愿反扒队,是一名义务反扒队员。我很喜欢这项活动,不仅因为这是一项公益活动,对社会有意义,这当然很重要,但对我来说,还有另一个作用。作为一个年轻的外来务工者,有时难免会感到寂寞无聊,而它能使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无聊感、空虚感。同时,参加志愿反扒队,也使我与杭州本地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帮助我更好地融入杭州。……当然,现在成家了,工作之余就出去得少多了。

访:说到成家,2008年3月1日你在杭州举办了婚礼,就在这知味观举行的,听说在婚宴上来了许多“杭州亲戚”,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杭州亲戚”?

李:尽管我是一名外来务工者,但来杭七年多了,自然也就结识了许多本地人,并且和其中不少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因此,我感觉在杭州有很多的亲人。能结识这些杭州的亲朋好友,一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干我们这行的,每天要服务很大数量的顾客,知味观又是百年老店,来这里的顾客除了观光游客外,很大一部分是杭州本地的老顾客,像有一对年近八旬的杭州老夫妻,每天晨练后都会到知味观来吃早点,时间一长,他们与我就熟悉了,两位老人很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还时常告诉我要对得起父母的期望、领导的培养,既要有理想抱负,又要踏踏实实。从这对老人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亲情和关怀。另外还有企业的领导、同事,市总工会的领导等,他们都很关心我、帮助我,慢慢地,在我心里也就不仅仅只是把他们当作我的领导、同事了。再一个是在工余生活中,我也接触交往到不少杭州本地人,像我的房东,我们的联系不仅仅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还有亲情的温暖,比如天下雨了,他们会把我晾在户外的衣服收进屋,逢年过节做了好吃的会叫我过去,这些虽然是生活上的细节,但却让我感到家的温暖。

访:看得出你和杭州本地人的关系蛮融洽。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在你来杭州的这八年中,有没有感到过杭州人对于外来务工者的歧视和排斥?

李:来杭这八年,我感觉——我个人的感觉——杭州人是蛮友好、蛮包容的,杭州这个城市是很善待外来务工者的。当然,我也遇到过个别杭州人瞧不起外来者的情况,特别是在早几年,现在好多了。不过,我倒也觉得,有时本地人反感外来务工者,也并不一定全是本地人的问题。外来务工者多来自农村,在一些生活习惯上和城市生活不太适应,有时还可能影响市容市貌,如大街上打赤膊、随地吐痰等,这就免不了可能要引起反感。我觉得,外来务工者要真正进入城市生活,固然需要城里人的包容接纳,但自己也需要努力改变,适应城市生活。我觉得我自己在过去这八年中就经过了这么一个改变、适应的过程。

访:不能否认,你适应得很成功。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你觉得对自己在杭州的工作生活构成最大障碍的是什么?

李:最大的障碍,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属于制度方面的,户口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人在杭州,户籍还在老家,这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我结婚要办结婚证,我和我老婆户口都不在杭州,于是杭州的民政部门就不给办这个证,说只有两个人中有一个人的户口在杭州本地才能在当地登记。没办法,我们只能回一趟甘肃老家办结婚证。户籍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买房、子女上学等等都是。要是政府能在户籍制度上再松松绑的话,我们肯定能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甚至,我们就可以成为真正的杭州人,不再是外来务工者了。

再一个构成障碍的方面属于自己个人方面的原因,就是我的学历,我现在是知味观一楼主管,但我只有初中文凭,这显然与我的工作很不相称,所以,如果在未来我要获得更大的事业发展,我的学历一定要提上去。我曾经报名参加过成人学历考试,但由于工作时间紧张,没能坚持下来。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在五年内拿到大专文凭,这就要靠我自己挤时间了。每想到这,我有时就觉得挺难的。

访:谈谈你对杭州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好吗,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有没有令你感触特别深的地方?

李:说真的,我觉得杭州市政府为外来务工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像2008年春节期间,杭州滞留了大批外来民工,很多民工都已经把租房给退了,但却由于灾害天气回不了家,多亏市政府采取了措施,及时开辟了很多滞留民工服务点,为广大民工提供住宿等各种服务。还有市总工会,把关爱外来民工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实在,比如每年都会举办“外来民工同吃年夜饭”活动,2007年更是达到了100桌的规模,虽然不可能包括所有在杭民工,但这一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杭州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爱和重视。至于杭州这座城市,当然就更没话说啦,城市建设好,西湖风景就更用不着我来说啦!

访:最后,能不能从你个人出发,谈谈你最希望杭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外来务工者做什么事?

李:好。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我想就政府对于外来务工者的文化休闲服务这一方面提一点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期盼。上面说了,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但同样能感到外来打工群体在异地他乡生存发展的不容易。很多打工者与务工城市的关系仅仅止于打工挣钱的关系,而难以获得城市社会的公共服务。如今,越来越多年青一代的外来务工者来杭务工,比起他们的父辈来,他们除了关注经济物质方面的收益,还更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如何满足他们这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我觉得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考虑。前面我讲过,我参加志愿反扒队,固然是想做一点有社会意义的事情,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想借此消除有时免不了会有的空虚无聊。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参加反扒队啊。我想,政府和社会应该多做一些事来满足外来务工者的休闲和精神文化需求。可以针对外来务工者的特点多举办一些可以广泛参与的活动,提供一些免费的或者比较便宜的休闲活动场所和设施。确实,市中心有工人文化宫,应该说,这是比较好的文化服务设施,我们单位的大部分员工在工余都会去那里打打乒乓、打打台球,看看报纸,这些休闲活动或是免费的,或是我们打工者负担得起的,但这样的场所和设施太少了,特别是在外来务工者聚居的郊区,几乎根本没有这一类的文化休闲的场所和设施。外来务工者健康的休闲和文化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既不利于外来务工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也会对社会治安、城市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希望杭州政府和社会各界能为满足外来务工者的休闲和文化精神需求再多做些实事。是不是可以在外来务工者聚居的地方开设几个文化休闲点,这样工人们工余时就能过去打打球、看看电影、读读报纸,有益身心又积极向上,还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顺带在那里办些职业培训班,像关于电焊技术、厨艺、法律常识、生活技能等等,都可以办班,讲课的老师可以到大学请,也可以邀请在一线岗位上的经验丰富的师傅。这样,外来务工者就可以在闲暇之余获得学习,提升素质。我相信,这样的文化服务场所,肯定可以成为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文化家园。

徐文财,男,1976年生,籍贯江西,1994年来杭务工,至今14个年头,目前担任“草根之家”网站的管理员。

访谈员(以下简称“访”):徐先生,您好。据了解您早在1994年的时候就来到了杭州,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来杭州这个城市找工作?

同类推荐
  • 后望书

    后望书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 顾准文集

    顾准文集

    顾准吴敬琏强力推荐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朱学勤等人极力推崇的中国当代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家20世纪后半期最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最有创见的学者顾准著作精选集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热门推荐
  • 魔医再世:邪王的绝世毒妃

    魔医再世:邪王的绝世毒妃

    她,是绝杀组排名第一的代号十七,代号千面魔医的异世孤女。她,是檀青帝国名不见经传的姬家大小姐。一夕穿越,她变成了她。久经血刃却不解风月的她,成了养在深闺的她,又会翻起怎样的奇险异事?素手乾坤,银针在手,天下我有!只是这个本应该是俊逸若仙,冷酷无情设定的人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大尾巴狼虎视眈眈的看着她某离表示压力很大!但是在她最危难的时候这本该袖手旁观的人为何拼死护她“小梓离,你是我,我不准你死,谁敢动你!”【本文一对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薛之谦之命中注定

    薛之谦之命中注定

    一位平凡的女孩偶遇了一位红到发紫的明星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莫落寒光

    莫落寒光

    泉州一中来了个转校生,直接空降A班,并且学习好,长相好,就是人好像不正常江亦执,一中大哥大,人称一中第一毒嘴,常年成绩第一如果说明恋是一场火树银花的心动,那么暗恋就是年少时最隐晦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纵横口才

    纵横口才

    口才是否高超,关乎一生成败。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愿意穷其一生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却忽略了口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他们认为口才不过是嘴上的花拳绣腿而已,中听不中用。
  • 流浪郡主

    流浪郡主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她不得不浪迹天涯,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见钟情的他,刀光剑影中,意外得到了自己的真爱。他贵为王子,却不能放过两兄妹,在一场阴谋与陷害中,他弄巧成拙地让他成为万人敬仰的王者,让她成为风华绝代的郡主。一段离奇、浪漫、曲折的故事,演绎了命运的波澜起伏、人间的爱恨离愁……
  • 收妖(九九因缘之心上秋之三)

    收妖(九九因缘之心上秋之三)

    每一生、每一世,生生世世的记忆,生生世世的忘记,生生世世只有她刻骨铭记。木隐秋傻了。他这辈子从未见过这样的女人。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她神秘,恬静,淡然,倔强,睿智,还有……寂寞。她的寂寞与别人的寂寞不同,她的寂寞似乎被岁月焚烧了一世又一世。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个女人,就好似已然完全将她看穿,就好像这个女人看着自己的眼神所表达的言语——我了解你。
  • 重生之小女不好惹

    重生之小女不好惹

    【求收藏+评论】苏令仪为嫁给冷子慕,不惜与母家闹翻。可冷子慕却带人抄了她娘家,说娶她不过是一场恩怨!然而直到苏令仪死,冷子慕都没有说出娶她的真正原因。死后的苏令仪重生到14岁这年,再见冷子慕,她毫不吝啬的赏了他一个白眼,“公子,麻烦让让,你挡着我看美男了!”冷子慕身后则传出一道清冷如冰的男声,“麻烦问下,你说的美男是我吗?”苏令仪看着眼前俊美如画,面带怒气,被称为“冷面阎王”的男子陆泽。要知道这位少爷最讨厌别人说他是美男了!苏令仪气得想骂娘,怎么偏偏惹了他?
  •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