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75800000024

第24章 日本岩田书院“一人出版进行曲”

日本的《出版年鉴》和《出版者名录》,每年收录的出版社都在四五千家左右。

其中,既有像讲谈社、小学馆那样的超大型出版社,又有像静山社、岩田书院那样的连“小出版社”都算不上的“零碎出版社”。然而,大,有大的霸气;小,也有小的实惠。

只有4个人的静山社,以前每年只是在圣诞节前夕出一些礼品书,升降沉浮无人知晓。精通英语的松冈佑子社长,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率先捕捉到“哈利·波特”出版的信息,从此开始了至今仍使日本出版界瞠目结舌的“自己引进、自己翻译、自己出版、自己赢利”的火爆历程。从1999年至今,“哈利·波特”已在日本出完7卷本,静山社平均每1卷本赚取销售收入50亿日元,7卷本共赚取销售收入350亿日元(约合24.5亿人民币)。

如果说静山社是因为抓住了好选题而火爆起来,主要是偶然因素在起作用的话,那么,1个人的岩田书院在专业书领域辛勤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现在,可能更具有普遍意义。

岩田书院创办于1993年。社长岩田博既是社长,又是员工。该社主要出版日本史、民俗学方面的专业书。截至2010年3月,岩田书院共出版新书近700种。

建社之初,平均1个月出版1种新书,近些年来,月平均出版新书4至5种,年平均出版新书50种。其销售收入在第2个结算期为2700万日元;从2002年的第10个结算期以来,每期都超过1亿日元(约合700多万人民币)。

岩田博读大学的时候,就在出版行业勤工俭学。他毕业以后,进入名著出版(社),并在这家出版社一干就是20年,一直编辑日本史、民俗学方面的专业书。名著出版(社)是人物往来社出版部部长中村安孝于1970年创办的出版社,该社由于翻刻战前出版的日本全国各地的郡志和市、町、村史而获取丰厚利润,得以快速发展。

岩田博刚到名著出版(社)的时候,每天做校对工作,每年要校对300种翻刻版,持续了两年,这让他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可怕。名著出版(社)员工最多时有十几个人,在岩田博辞职时,只剩下5个人。因为社小人少,虽说岩田博是编辑,但从生产到经营,出版社所有环节的业务他都接触过。

岩田书院起步于岩田博从名著出版(社)学来的所有东西。他所拥有的编辑业务以外的与出版有关的人脉关系,也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假如把在名著出版(社)的体验和经历抛开,岩田博就不知道其他书的编辑制作方法。由于这些缘故,即使创办了“金鸡独立”的岩田书院,他也是在做与在名著出版(社)时相同的事情。

岩田书院出版的专业书,一般都是函装的精装本,定价从7000日元到1万日元不等,初版的印刷册数在500至700册。因为读者有限,即使做广告宣传,也花不了太多的经费。在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仅仅能够做下去的出版社,还是业绩很好的出版社,在客观条件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不仅如此,而且在相同专业的领域,日本史、民俗学方面的书,比起国文学和地理学的书来,也要好卖得多。这对岩田书院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岩田书院的第一个特点是,社里只有他一个员工,任何时候也不雇人。岩田博相信,“零碎出版社”也能出很多书。十几年下来,岩田书院每年出版近50多种新书,这样的出版社在日本恐怕也没有第二家。

创办之初,岩石书院月平均出版新书1种,一切作业都由岩田博一人操作。随着出版品种数增加,新书月平均出版超过2种的时候,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就逐渐把一些工作委托给外部。即使这样,他也坚决也不雇人,从来都是一个人干,这种运作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岩田书院只有一个人,就是想雇一个员工,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一个人干,成本可能会增加,利润率可能不理想,但出版的好书多起来,销售总额一旦上去,情况就会好起来。

岩田书院的第二个特点是,把自家的出版领域限制在日本史和民俗学。如果限制专业领域,就必须对某个领域十分熟悉。在岩田书院创办之前,出版日本史的出版社不少,但以出版民俗学为主的出版社几乎没有。而且在日本史、民俗学领域,关注到时事文化、文书馆学等,更是非常狭窄的领域。

然而,在作为特殊存在的同时,也还是有可以开拓的空间。具体地讲,就是日本史、民俗学、文学、地理学、宗教学的交叉领域,也就是历史民俗学、宗教民俗学、佛教文学、历史地理学等的复合领域。这些看上去卖不动的书,因为内容扎实,印刷册数尽管有限,还是赢得了一部分相关领域或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岩田书院的第三个特点是,不借钱,不打借条。准确地讲,应当是不能借钱(不为自己贷款),不敢有借条。岩田书院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为300万日元。

创立之初,自有资本包括资本金在内共1000万日元。

岩田博的想法很简单,投入1000万日元做书,即使情况不好,也能收回一半。

接下来再投入作书,再收回一半,反复数次,手头就会积累起一定的资金。而且这个时候,随着出版品种的增加,出版社大约也就进入良性循环了。

现实正如岩田博设想的那样展开。初期的资本金拮据,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资金周转就顺畅起来。当然创业至今,岩田书院也有缺钱的时候,这时对印刷工厂的支付就只好延期。

岩田书院的第四个特点是,广告宣传费的比率非常高。比如,从2000年以来,每年的广告费用都在2000万日元以上,差不多相当于销售总额的22%。其中,包括本社PR杂志《地方史情报》制作费每月30万日元;付给学会或研究会的机关杂志的广告费每月40万日元;直达邮件(简称DM)的经费(新书信息制作费、发送费)每月70万日元;网页管理费每月7万日元及其他费用。

岩田书院的第五个特点是,充分发挥直达邮件的作用。在岩田书院,每出版一种新书,就要制作一张新书消息,把3至4种新书的信息与《地方史情报》一起寄给读者。这样的直达邮件每月几乎要发出7000封。

当然,岩田书院在创办之初是发不出7000封直达邮件的。开始,依靠过去的积累和他人的帮助得到一些个人数据,再凭借日本史研究会和日本民俗学会的会员名录制作基础数据,在此前提下,不断追加相关学会的名录。对方哪怕只买过一次岩田书院的书,也接受预订,并把这些读者的信息记录在案;再加上直接向岩田书院索取新书目录的读者,截至目前,读者总数已达到2万人。因此,每次寄出的直达邮件,至少都有8000封。

在1997年创办《地方史情报》以前,岩田书院新书品种数也不少,按日本史和民俗学分类,每次发出的直达邮件差不多3000封。《地方史情报》创刊后,新书品种数平均每月增加3至4种,每月几乎都要发送直达邮件,加上个人数据、学会名录不断增加,如前所述,现在已增加到8000封了。

尽管有以上付出,返回的预订明信片只有80张左右,占寄送数的1%。如果不保持这种宣传规模,这80张的数字在一周之内也可能掉下来。直接预订不行,就只能依靠经由书店的预订,不过,经由书店的预订很不好把握。

在发行册数少的时候,岩田书院会直接向作为产品最终用户的读者介绍新书信息。岩田书院自创办以来,只与“地方·小出版流通中心”这类图书交易公司有业务关系,与像东贩、日贩这些图书交易批发的“大腕”,从来没有业务关系。因此,岩田书院的新书即使出版,几乎也摆不上书店的书架。

针对这种情况,岩田书院认为只有发送直达邮件,提高直销率,才能把书卖出去。发送直达邮件带来的直销率约占销售总额的40%,除此以外都是经过书店预订的,其中来自图书馆的预订比率大概比较高。

在岩田书院的“新书信息”里,岩田博开辟了“新书信息的背后”这一专栏。这个栏目受到好评。通过这个栏目,岩田书院与读者、作者结成了共同体,使人感到这是岩田书院活动的核心。在这个专栏里,相当具体地写出了岩田书院存在的问题,也写出了岩田博的日常生活,所以,对作为同行的其他出版社(出版人)来说,可以借此与自家出版社进行比较;对读者和作者来说,可以了解出版行业的许多事情;对于岩田博来说,也有个地方“倒苦水”。说是“背后”的秘密,其实都是“公开”的东西。

这个“新书信息的背后”栏目,也办了十几年。日本秋田县的无明舍出版(社)以《在一个人的出版社“岩田书院”舞台的背后》为标题,出版了这个栏目的汇编。

从该本汇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零碎出版社”岩田书院十几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岳月编译)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作者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是一本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全书精心选编了中国学生最想知道的,也最应该知道的植物常识。全书共分16章,每一章都以简短清晰的最动人的叙述方式表达出来,让你读罢不忍放手。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热门推荐
  • 充实青少年的文学名著戏剧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文学名著戏剧故事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 最后的玻璃板画

    最后的玻璃板画

    讲了一个女孩儿追求爱情,却不知道怎样去爱,最后失去爱情的故事。
  • 一惜暮茗

    一惜暮茗

    超甜超甜超甜!!无虐!的一部青梅竹马的文哦,真的很甜!越看越甜!甜到爆炸哦!------------------------------------千秋珀茗,一个被“哥哥”宠爱长大的小公主,但丝毫没有刁蛮千金那种气势。反而,感觉香香软软的,特讨人喜欢。江暮一,一个大她五岁的丈夫??哥哥??的超级天才,商业鬼才,扣字狂人,人称“文明祖安人”
  • 山川异域与君同观

    山川异域与君同观

    京城人人皆知,璋华公主府中,灯火彻夜长明,有时还能传来管弦之声。人皆传这公主殿下恃宠而骄,喜好娇奢。但只有少数人明白,公主殿下,执萧椅柱,夜灯长明数载,只为等一不归人。殿下,若能够回到过去,我希望你...不要遇见我。…………………隐瞒、欺骗、利用、希望、绝望,一面算计,一面又沉迷于眼前的美好无法自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编制谎言,步步为营;陷入迷茫,无法自拔……心结已解,仇恨已散。从此以后,山川异域,我陪你看!
  • 妃嫔这职业

    妃嫔这职业

    身为一位合格的妃嫔是需要职业道德的。其实嫔妃是份好职业,皇帝陪吃陪喝陪睡还倒给钱,何乐不为?且看专业级人才在后宫的悠闲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少的暖妻

    权少的暖妻

    “这药有没有用……试过才知道!”暗黑总裁不是有“难言之隐”吗?怎么没吃药也这么勇猛!最珍贵的东西一夜之间被强行夺走,刚要发飙,她竟然发现,这个渣男居然是自己老早就想勾引的总裁大人?!这是什么情况?!
  • 盛爱紫荆棘

    盛爱紫荆棘

    她,绝代风华,聪颖过人;他,潇洒邪魅,智商爆棚。人们都说,他们绝对是一对儿,可是他们本人捏?还真是这样!他宠她宠得要命,她K他K得要死。不过,即使这样打打闹闹、偶尔有点小瑕疵,可是他们,终究没有放弃彼此,就这样一直牵手,走下去......
  • 弹丸论破2同人死与希望交织之歌

    弹丸论破2同人死与希望交织之歌

    狛枝凪斗和原创女主黑岛岚的同人文,有恋爱和虐的成分,也有魔改二代剧情的成分,以女主第一视角讲述关于她在这座岛上的故事。 前面写的很没意思,也并非推理向(划重点)主要讲的是恋爱故事,喜欢推理的朋友和不喜欢梦向的朋友建议不要点进来。有部分视角是属于日向创。主cp狛枝x黑岛副cp日向x七海。里cp:??不喜勿喷,欢迎同好。
  • 万界领主的下界生活

    万界领主的下界生活

    “早知道那么无聊我干嘛要当这什么破领主......”万界之上的领主:无名敲着大殿之上的宝座抱怨着,这位集万界万象之力于一体的领主曾带着他的征伐者征服了全部的神性生物。而现在,这个万界领主面临着最恐怖的事情:无趣。无名觉得自己再这么下去自己肯定要被无聊致死!这是一篇蠢萌领主下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