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0100000007

第7章 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3)

附古典主义音乐至浪漫主义音乐(一)

一、古典主义音乐

18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兴起而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攻势。启蒙主义学者们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等口号,并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在“狂飙运动”的影响下,18世纪欧洲的艺术与音乐走向高度繁荣,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

古典主义音乐有以下特点:

(1)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参与,音乐活动空间活跃,市民对音乐的兴趣增加,城市中的剧院、音乐厅广泛建立,酒馆、集市等公共场所的音乐活动也很频繁。

(2)以往的音乐家处于贵族和教会的奴仆地位,启蒙运动指出了一条独立、自尊的艺术创作之路,他们真正意识到艺术家自身的独立价值。

(3)由于音乐家地位的改变,音乐作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这一时期产生了海顿充满生机、热爱生活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也有了莫扎特深刻的抒情作品,他们都鲜明地体现着启蒙的进步思想和美学原则。尤其是贝多芬,他是最杰出的斗士,也是启蒙主义理想在音乐中最完美的体现。

音乐史上的诸多乐派,往往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先后在维也纳生活创作,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当时的维也纳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也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大革命前后,这个城市经历过约瑟夫二世施行的“开明专制”,后来又成为封建复辟时期的反动堡垒。

维也纳是王公贵族的集聚地,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的剧院、乐队,经常举办舞会、音乐会。贵族热衷于音乐,并以做艺术家的保护者为时尚。同时,维也纳普通的市民生活也很活跃,有公开卖票的音乐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各民族民间音乐,抚育了世代的维也纳艺术家。

18世纪下半叶正是“开明专制”的民主幻想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先后来到了维也纳。海顿在这里享受到了“自由的甜蜜”,莫扎特在这里开始了独立的“自由艺术家”生活,贝多芬也选择在这里度过了他曲折、奋斗的一生。

1.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生平介绍

约瑟夫·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匈边境的罗劳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匠,也做过市场管理。海顿五岁时能和父亲唱很多流行歌曲,六岁时离乡背井到海因堡学习弹奏大键琴,受到老师的责罚和鞭打,度过了痛苦的童年。但他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这使他一生受益匪浅。海顿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受到维也纳理发师约翰·彼得·凯勒的照顾。凯勒有两个女儿,当时的海顿连日常生活的费用都常常没有着落,所以在向凯勒表示要娶他的小女儿为妻时,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小女儿宁愿去修道院也不答应。于是凯勒就将大女儿凯勒介绍给了海顿,海顿就稀里糊涂地娶了凯勒为妻。凯勒比海顿大三岁,这个婚姻是不幸福的,海顿性格温和,而她却性格暴躁,既高傲又反复无常,并对音乐一窍不通。她常常将海顿辛苦完成的手稿做卷发用纸或磨面的纸垫,海顿有很多手稿被她毁掉。海顿称她为“恶妻”、“悍妇”、“恶魔”。为了逃避与她的无聊生活,他在宫廷里任乐长几乎三十年。海顿渴望有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海顿曾说:“我在妻子的心目中,只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已。”

1761年,海顿获得匈牙利贵族宫廷乐长职位,从此获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创作实践机会。18世纪90年代,他离开宫廷开始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接待和荣誉,回国后定居于维也纳。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著名的12部《伦敦交响曲》,还有清唱剧《创世纪》、《世纪》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

海顿的作品大多数有编号、标题。标题的原则大致有两种方式:

一是“纪念法”,例如海顿在牛津大学被授予音乐博士学位时所演奏的曲子名为《牛津交响曲》;又如曾受到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尼(后来她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嘉许的曲子名为《法国皇后》。

二是“联想法”。曲中音乐主题像鼓声的名为《鼓声》,像钟声的名为《钟声》,也有抽象的如《晨》、《午》、《暮》等。

完美的古典交响曲和四重奏形式,是海顿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晚年的海顿享受到世人对自己劳动创作的尊重,他更把乐观、活力、理智和均衡赋予他的音乐,并希望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力量。海顿的作品中充溢着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

(2)轶闻趣事

①《刮胡刀四重奏》的由来

海顿有一部作品叫《刮胡刀四重奏》。相传海顿有一次拿了一把钝刀刮胡刀,气急败坏之下大叫“谁能给我一把好刮胡刀,我就把最好的四重奏作品送给他!”这句话正巧被登门的出版商布兰德听见,趁机递上一把英国制刮胡刀,结果他果然得到了一首不可多得的作品《刮胡刀四重奏》。

②海顿与暴风雨

海顿享誉海内外后,各国争相邀请他访问,最后他接受了一位英国经纪人的邀请。1790年12月15日,海顿离开维也纳,次年1月2日抵达伦敦。这是海顿初次航海,却遇上了暴风雨。当时人们突然发现海顿不见了,船舱里根本没有他,于是大家紧张地到处找,最后发现海顿独自站在船舷,前仰后合地大笑,全身都被淋湿。

原来,海顿想起了二十岁时的往事,那时他写了第一部歌谣剧《驼背的恶魔》,其中就有暴风雨的场面。他没有见过暴风雨,别人告诉他说:“海浪像山,冒出来,沉下去——就是暴风雨!”海顿还是不理解,就坐在竖琴前拨弄琴弦,突然旁边的人大叫起来:“这就是暴风雨!”今天站在船舷上,海顿才明白,原来暴风雨是这样的,与自己想象中的暴风雨简直南辕北辙,不禁大笑不止。

③海顿的英国之旅

海顿到了伦敦,整个伦敦为海顿掀起了追星狂潮。评论界称海顿为“音乐界的莎士比亚”,还希望他能定居在英国。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向来不是女性梦中情人的海顿居然在英国期间,发展出一连串爱情故事。海顿说:“夫人西奥是我所见过的女人中最美丽的一个!”“霍希斯失是女人中最可爱的一个!”有人说英伦时期的海顿,像极了情场高手。

④“海顿爸爸”

1809年5月10日,拿破仑大军攻破维也纳城,法军炮火轰炸不断,居民惊慌失措,已经77岁的海顿却说,“别担心,只要是海顿在的地方,灾祸就不会降临”。

拿破仑居然派卫兵为海顿站岗,一位轻骑兵士官还走进客厅唱海顿的神剧《创世纪》,表达崇敬。

5月26日,一颗炮弹在海顿家门前爆炸,海顿十分忧愤,抱病坐在钢琴前,弹起了他所谱写的奥国国歌三遍。5天之后,海顿病逝家中。海顿留下的第9条遗嘱写到“我要留给圣马克斯养老院的穷人1000格尔登”,并列举了受款人名单。如此悲天悯人的心胸,不难想象为什么大家尊称他为“海顿爸爸”。

⑤海顿的头颅

海顿去世十多年后,一位公爵深受海顿音乐的感动,经王室家族同意,将海顿的灵柩安葬在自己的属地,移灵时发现海顿的头颅不见了。据说是海顿的一个朋友和一个叫贝达的人共同盗取了头颅,并在家中设灵堂供奉。当这两个人去世,海顿的头又转到一位医生那里,医生去世后又将头颅安置在一位解剖学教授的博物馆里,教授去世后,才将头颅献给维也纳“爱乐协会”。也就是说,海顿去世86年后,爱乐协会才公开陈列海顿大师的头骨。海顿去世145年后(1954年4月16日),在维也纳音乐节这天举办了复合仪式,海顿的头颅和身体合为一体,安葬在埃森城海顿陵墓。

(3)代表作《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伦敦上流社会的名门贵族又齐聚在本城最大的音乐厅,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能比聆听音乐会更能表现他们的高贵和品位。

他们端坐在席位上,手杖立在皮鞋边,名媛贵妇手中摇着短扇,幽雅与财富集于一身。

第一乐章像抖落秋叶那样,轻快舒畅。第二乐章比第一乐章还轻盈优美,不知不觉贵族们打起盹来。就在他们要进入梦乡时,一声可怕的巨响轰然而来,这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吓得一片混乱“失火了!”“救命啊!”有人从椅子上跳起来,有人夺门而出,形象全无。

演出仍旧进行,只是指挥海顿嘴角流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这首曲子是海顿精心策划的杰作,特意捉弄这些不认真聆听音乐又装腔作势的英国贵族们,为了矫正贵族们听音乐打瞌睡的坏习惯而创作的幽默之作。

这首曲子在首演完成“惊愕之举”之后,人们便将这部作品称作《惊愕交响曲》。

2.沃尔夫冈·阿乌德乌斯·莫扎特

(1)生平介绍

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的创作过程有不可思议的惊人的速度,他的多产以及他的突然死亡,都使他在人们眼里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城的宫廷和教堂的乐师、副乐长,杰出的作曲家。他富有教养,还有着独创性和坚强的性格,但当时奥地利的社会环境依然使他陷于卑微地依从于主人的地位。他一共有7个孩子,有5个夭折,只剩下莫扎特和他的姐姐。

莫扎特在学会走路的时候,时常爬到钢琴的椅子上弹和弦。有一次,他突然向父亲提出要演奏小提琴。父亲非常吃惊,就让他试试,没想到他拉得既正确又优美,在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莫扎特4岁开始学钢琴,5岁就可以弹奏《小步舞曲》,6岁时到德、法、英、荷兰、瑞士诸国进行演出,受到各界的赞誉。

莫扎特的作品数量大而且品质高,从6岁时的第一首《小步舞曲》到35岁时未完成的《安魂曲》,他共创作了六百多部作品,种类从钢琴独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独唱曲到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弥撒曲、歌剧、安魂曲等不同形式。莫扎特出版的音乐数量比任何作曲家都多,若想完整地演奏莫扎特的曲子需要200多个小时。莫扎特似乎随时都可以作曲,童年时玩滚球的声音、马车轮的滚动声,在他的脑子里都是音乐旋律。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如果把莫扎特的乐谱全部抄一遍需要花30几年的时间,而莫扎特只活了35年,说明他的一生几乎都沉浸在音乐中。就连睡觉他都要带着眼镜,他说常在梦中想起一些音符和旋律,如果没戴眼镜就无法写下乐谱。

莫扎特十分辛苦,每天从清晨起床就开始写作,然后午饭前去上课,晚上要演出,夜里又继续写作,直到手拿不起笔为止,而这巨大的劳动付出所获得的报酬仅够他支付房租和维持基本生活。

在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中,莫扎特对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有了深切的体会,他更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自1781年来到维也纳到他去世的十年间,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既享有了自由,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切实的体验。虽然摆脱了萨尔茨堡主教的凌辱,却又不得不依赖维也纳的宫廷贵族。他的作品风格明快、清晰、单纯、优美、流畅,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又有悲伤、愤愤不平甚至抗议。他的41部交响曲从一般外在娱乐和装饰性的大型器乐曲,逐渐成为表达更丰富的现实和情感的高级艺术形式。

莫扎特一直探求德国歌剧的独特风格,吸取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民间歌唱剧的因素,故事中蕴涵哲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后,莫扎特名声大噪,全城都能听到这首作品的旋律。布拉格王室邀请莫扎特前去演出,布拉格的观众再次为他而疯狂。但从这个时候开始,莫扎特的健康逐渐恶化,经常恶心、头痛、发烧,但他照常忙于授课、参加宴会、谱写曲子,受着贫困和忙碌的双重压力。

传说莫扎特死前几个月,有个穿灰大衣、长着扑克脸的人老是出现在他的房门前,最后还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在不祥的预感中为他谱曲,越写越觉得那个男人就是死神,他想这首丧歌也许就是写给自己的。果然,安魂曲还没有写完,莫扎特就去世了,据诊断他是患肾衰竭,死前发烧,出热疹,导致脑麻痹,呼吸困难而死。而那个男人并不是死神,只是一个爱请名人作曲,然后把作曲人改成自己名字的一个贵族仆人。

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凌晨1点左右离开了人世,当时法国规定48小时之后才能入葬,12月7日入葬那天风雨交加,原决定要去墓地的人都回去了。又根据当时维也纳严禁铺张的禁令,葬礼必须从简,因此莫扎特的葬礼十分简单。他被安葬在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

莫扎特和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但莫扎特在思想上比海顿更为成熟。而到了贝多芬时代,音乐艺术则发生了更为深刻的飞跃,那是震撼欧洲历史的重大社会变革在艺术家思想情感中的真实体现。在德国某歌剧院门口有这样一段诗:“巴赫带给我们上帝的话语,莫扎特带给我们上帝的欢笑,贝多芬带给我们上帝的火焰,但上帝却赐给我们音乐,让我们不用语言也能向他祷告。”

同类推荐
  •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上)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上)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
  •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本书详细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以实战案例,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共15章。
  •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从职业指导全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出发,按照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和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特点编写而成。它立足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健康成长。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职业发展篇、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本书适合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使用,其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职业指导、咨询与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使用。
  • 作文素材:创新素材搜集与应用(心灵鸡汤读写应用版)

    作文素材:创新素材搜集与应用(心灵鸡汤读写应用版)

    十多位高中特级老师十多位一级语文老师,百余位中高考阅卷老师联合推荐!独到精辟的名师指导极具应试价值的速记素材,为你的作文考试冲刺增力加油!
热门推荐
  • 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本书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校长、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际,使读者所学知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二是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向师范生和一线中小学老师、班主任、校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三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尤其与“新课改”联系密切;四是实用性强,重点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五是互动性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有利于教师教;六是注重时代性,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学校教学及其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 香皂精油DIY

    香皂精油DIY

    本书内容包括:基础入门篇、精神按摩篇、滋润保温篇、清洁嫩肤篇、美白养颜篇、手足护理篇、保健防治篇。
  • 本宫拥有超能力

    本宫拥有超能力

    就在高考的前一天,萧慕晚梦到了一个老头,从此她的命运彻底改变。她穿越到了一个冷宫弃妃身上。她发现自己脖子上有一个能暂停时间的项链,从此人生一路开挂。"今日本宫为皇后,今后必当母仪天下!"
  • 隐痛

    隐痛

    本书是法国当代女作家伊内丝·巴亚尔的处女作,入围2018年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以直面现实的笔法和勇气,撕开生活温情脉脉的面纱,讲述了一出由性侵引发的悲剧。本书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女性在被性侵后,身心所遭受的难以想象的伤害和难以言说的痛苦,以及女性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全社会对待性侵的可悲态度。而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隐痛》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悲剧,不仅仅有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还有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存在主义式悲剧,乃至人(受害者)对自我和他人存在意义的认知变化。伊内丝·巴亚尔以冷峻到近乎残酷、惊悚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生活中巨大而复杂的黑洞。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音乐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音乐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荼蘼开至君归处

    荼蘼开至君归处

    喧闹街市,静谧古楼,袅袅熏香,一座落尘居,一本《拂尘录》。你有求而不得的东西吗?你甘心永远以你现在的面目生活吗?你想要修改命运吗?我可以帮助你,但是……如果结局并不太圆满,可与我无关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猎魔者传记

    都市猎魔者传记

    繁华的都市,激扬的青春。真实与虚幻的世界似乎重叠。在茫茫人流之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诡异物种,他们有着极强的破坏力,那么,相对而生的人出现----都市猎魔者新人新书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有什么意见可以写留言也可以加作者扣扣号123122421.只要有人看我就会坚持写下去
  • 拳破星空

    拳破星空

    血月在地球快速崛起,盛凌全球,奈何世态弄人,在血月即将迎来辉煌之际,主角郑诗哲却被迫远离地球。繁星无数的高科技文明下、万族林立,万年之期已至、谁是天命者?郑诗哲又将如何重回原来的地球,热血无限、激情纷呈、阴谋阳谋各显神通。
  • 封界源灵

    封界源灵

    阴谋?阳谋?棋手?棋子?皆为虚妄。诸天万界争雄,入局破局步步为营。吾本仁慈,然出手绝不留情悠悠天地,万界人为尊芸芸众生,吾等皆为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