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0500000018

第18章 黑色幽默(1)

概述

一、黑色幽默产生的历史背景

黑色幽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喜剧的形式表述悲剧的内容,揭示世界的病态、荒诞,表现现代人近乎绝望的精神状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西方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对外穷兵黩武,相继发动朝鲜战争和越战;对内一度奉行麦卡锡主义,社会上极右势力横行,种族歧视严重。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与马丁·路德·金相继遇刺,抗议越战的学生遭到残酷镇压,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等一浪接一浪,社会动荡不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异化问题与精神空虚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理性、科学、民主、自由等传统价值观的信仰进一步崩溃,深感现实荒诞得令人啼笑皆非、令人绝望,他们陷入深重的精神危机中。正如弗里德曼说的:人们感到黑色幽默就存在于自己周围。于是,文人们开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揭露现实。

黑色幽默的哲学和文化根源较为复杂,种种反理性的哲学、文化思潮对它都有影响,如柏格森“心理时间”的理论为黑色幽默采用时空倒错、渗透的叙事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则加深了人们对理性的怀疑、否定,对人性与社会荒诞的认识。黑色幽默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社会现实使美国人接受并发展了“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就是地狱”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美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诺曼·梅勒曾说:社会是谋杀者,人类唯一的命运就是死亡。黑色幽默的作家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这样的文学主题。

从文学渊源上来说黑色幽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已具有黑色幽默的因素,他擅长以荒诞化的手法讽刺现实,他的讽刺剧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伯雷、塞万提斯到17世纪的拉辛,18世纪的斯威夫特、菲尔丁、歌德,19世纪的马克·吐温、狄更斯等作家都写有带黑色幽默因素的作品。进入20世纪,卡夫卡、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中也带有黑色幽默的色彩。

最早提出“黑色幽默”概念的人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布勒东,而法国作家塞利纳(1894—1961)和鲍里斯·维昂(1920—1959)算是最早的黑色幽默作家。塞利纳的《长夜漫漫的旅程》(1932年)尖锐揭露讽刺了军国主义与战争,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黑色幽默小说,对美国后来的黑色幽默作家影响极大。鲍里斯·维昂写有不少讽刺美国社会的黑色幽默小说,20世纪60年代他的小说在美国颇为流行,直接影响了美国的黑色幽默作家。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没有统一的宣言,也没有明确的理论纲领和文学团体。1965年3月,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十余位作家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小说片断,编辑成名为《黑色幽默》的集子出版。几个月后,美国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发表了论文《致命一蜇的幽默》,也称这种类型的作品为黑色幽默。此后,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流派被各界接受,黑色幽默也成为一种有国际影响的小说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势头渐弱,不过仍然有作品问世。

尽管黑色幽默作家创作风格各异,但是,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还是有一些共同的文学特征:

第一,独特的题材内容与主题。黑色幽默的题材内容与过去的小说有所不同:其一,善用有概括性、象征性的题材内容。为了表现世界普遍性的荒诞、人类永恒性的悲惨处境,黑色幽默作家有意使用与实际生活拉开距离,但能概括、象征普遍情况的情节内容。如冯尼格特的《冠军早餐》写夏威夷的土地被少数富人占有,几百万老百姓靠气球吊在空中生活,这个幻想性的故事是一个涵盖阶级社会少数人剥夺多数人权利的普遍现象的寓言;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并非针对二战、针对战争,小说是在写有普遍性的现象——“大人物”为私欲而疯狂,用长官意志奴役“小人物”的现象。其二,常常用科技题材。黑色幽默作家大多是大学教师,知识渊博,关注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命运的关系问题,喜欢将自然科学概念引进文学作品,如品钦的小说用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和热寂学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的趋势,表现对世界的绝望。许多著名的黑色幽默小说都使用科幻文学的形式,如冯尼格特的《猫的摇篮》写科学家发明了熔点奇高的“九号冰”,结果冻住了世界,导致了毁灭性灾难。

黑色幽默的主题有其特征。传统文学甚至是一些现代派文学作品都是针对社会历史上的具体现象表达作者的见解、针砭时弊;黑色幽默小说的主题则有形而上学的色彩,作品多从本体论哲学的角度否定世界与人生的价值,也否定改造世界与人类、获得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宣扬世界的荒诞、人类的悲惨命运是普遍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面对荒诞的世界与人生发出绝望的笑声。如冯尼格特的《第五号屠场》铺陈了从古至今、从传说到历史、从二战到和平时期、从地球到外星球的战争、意外死亡,无非是告诉读者,灾难,特别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宇宙终将被毁灭。这种小说“反映的是一种绝望的精神迷途”。

第二,独特的幽默。西方的传统文学中,悲剧与喜剧基本上泾渭分明。传统的幽默是一种明朗的纯喜剧艺术,是进步力量以必胜的强者心态在埋葬旧生活时发出的轻松嘲笑。黑色幽默则不然,试看品钦的短篇小说《伊色弄到了一个鼻子的差事》对战争中伤兵的描写:“他们蹒跚的跛行可能意味着在一只腿上布满了由伤疤的结缔组织构成的锦缎和浮雕——有多少女人曾经看见了这些而又躲开了?——他们很想把咽喉上的疤痕像华丽而俗气的战争勋章一样谦逊地隐藏起来;他们的舌头从面颊上的一个洞口伸了出来,由于这张额外的嘴巴,他们将永远不能再讲什么悄悄话。”这便是“黑色幽默”,它与传统的幽默有明显的不同:其一,它不是纯喜剧而是悲喜剧,是悲剧喜演、寓悲于喜;其二,它具有传统幽默没有的荒诞因素,作者用“哈哈镜”将悲剧性的事实扭曲变形,使之变得不可理喻、荒诞可笑;其三,它没有传统幽默的温和轻松,有的是冷漠甚至是冷酷。冯尼格特称黑色幽默是“大难临头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已无法像传统喜剧家那样用胜利者的心态轻松嘲笑对手了——面对强大的荒诞世界,他们是无可奈何、悲哀绝望的弱者,但他们不甘低头,他们用“黑色幽默”来化悲为喜,既是出于维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表现对丑陋、灾难的蔑视与否定。较之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宣传的人应通过正确的自由选择与荒诞的环境抗争到底以获得尊严和价值的精神,黑色幽默文学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倒退,但它制造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不合理现象的新视角。

第三,独特的人物形象。黑色幽默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传统文学中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也不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非英雄”形象,而是“反英雄”的形象。他们身上非但没有了人的光彩,而且没有了正常的人性,是一群荒诞可笑的人物。他们有人幼稚天真,如巴思《烟草经纪人》中的库克,想当然地理解世界,结果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有人多疑胆怯,如海勒《出了毛病》中的罗伯特,总是怀疑、害怕别人害他;有人平庸愚蠢,有人卑鄙无耻,如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军官沙伊斯科普夫靠发明双手不摆动的行走姿势向上爬,迈洛大发不义的战争之财。他们命运不同,有人飞黄腾达,有人任命运摆布,但相同的是他们身上人的价值、尊严消失殆尽,他们走向人的反面。实际上所有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都塑造这类形象。从写英雄形象到写“非英雄”形象再到写“反英雄”形象,反映出人的异化、精神危机问题日益严重。

第四,独特的小说结构。传统小说按时序讲故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构成完整有机的情节链,小说有严整的叙事结构。黑色幽默则采用“反小说”的叙事法。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作家们认为社会生活荒诞混乱,因此小说也应抛弃严整的叙事结构,受弗洛伊德与柏格森学说的影响,他们打破时空的限制,用许多在时空、意义上互不相干的生活片断“拼接”起来构成作品,正如冯尼格特说的,“给秩序以混乱”。黑色幽默文学常用两种叙事结构:其一,让同一件事反复发生,构成回环重复结构。如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一个人死了又活,活了又死,他妻子因此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其二,使用“时间旅行法”构成跳跃拼接结构。如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写主人公有摆脱时间羁绊的特异能力,可以往来穿梭自己一生的各个时期,于是,他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断被“拼接”在一起。这两种结构都能起强化某种思想内涵的作用。

二、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

黑色幽默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库尔特·冯尼格特、约翰·巴思、托马斯·品钦等。

约翰·巴思(1930年—)是黑色幽默早期的重要作家。

巴思出生于马里兰州,1951年获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1969年获马里兰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波士顿大学任教。

巴思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他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及乔伊斯、纳博科夫等人创作的影响,大力革新文学传统,追求新颖的题材与技巧,他的作品具有将幽默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的特色以及“元小说”的特色。1956年巴思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漂浮的歌剧》,1958年他发表了这部小说的姊妹篇《路的尽头》。《漂浮的歌剧》的主人公安德鲁是一位中年律师,他在生活中看不到爱、热情、价值,看到的只有荒诞,于是他用玩世不恭的态度不断作出新的人生选择。他先是想用自杀的方式炸毁一条名为“漂浮的歌剧”的演戏船,但没有成功;继而他试图写一部名为《漂浮的歌剧》的小说,向读者解释自己的人生体悟——在他看来,生活就像一条漂浮的演戏船,观众坐在岸上,他们看得到演员,却听不见演员说话,因此不清楚船上演什么戏,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只是形式而已,没有意义。《路的尽头》的主人公雅科布·霍纳尔是安德鲁形象的继续。他认为人面临着许多选择,没有哪种选择更低劣或更令人渴望,因此他的人生态度比安德鲁更被动、更随意。他不愿当教师,但还是去师范学院谋得了一个职位;他觉得与佩吉·兰金打交道“没劲”,觉得伦妮愚笨,但他还是与这两个女人私通;他认为同事约瑟夫·摩根自以为是,但还是装成他的好朋友。他一直在人格分裂、怠惰的状态中生活。两部小说表述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美国存在主义式思考、对法国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主体精神的解构。它们虚无色彩颇浓,展示给读者的是生活的没有意义,人选择与否、作出怎样的选择都无益处。艺术上,这两部小说叙事视角单一,有完整的情节,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但小说已具有黑色幽默与“元小说”的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思的创作有了更明显的黑色幽默色彩,写出了《烟草经纪人》《羊童贾尔斯》等名作。

《烟草经纪人》(1960年)是巴思最有影响的小说,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模仿18世纪哥特式历史小说的形式,描述17世纪发生在北美殖民地马里兰州的故事。与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不同,《烟草经纪人》是一部用黑色幽默解构传统历史观的小说。小说描述库克奉父命前往马里兰州管理自家的田庄,对这块新大陆他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准备写一部荷马史诗式的伟大作品《马里兰之歌》,来讴歌这里光荣的殖民生活。但他到了马里兰,看到的却是一个人们无法无天谋私利的肮脏罪恶的世界。他去旁听法庭对一件庄主与雇工纠纷案的审判时,从固有观念出发,认定法官袒护欺压雇工的庄主,于是为了“主持正义”而以“贞洁男子”和“桂冠诗人”的名义要求法官把庄主的田产判给雇工,并表示可以为此给法官一大笔钱。法官按他的要求做了,谁知这田产正是他家的产业,庄主是忠于他父亲的田庄管理人,雇工是个恶棍。他还因此失去了自由,成为雇工的奴隶,而雇工在他的田庄里大规模地卖毒品、开妓院。他终于看清生活的真相:人们贪婪卑鄙,到处是阴谋、犯罪。他满怀愤怒与辛酸,写了一首描述善良的烟草经纪人在罪恶的殖民地受尽欺凌的长诗《烟草经纪人》来代替《马里兰之歌》。小说尖锐地提出了“如何认识世界与自己”的问题,告诉读者:殖民历史是黑暗的,赞美它们的传统历史观是荒谬的;人不能高估自己,人往往只能看到事物虚假的外表而无力认识事物的本质,“不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真实的世界,而是要歪曲世界的真实以适应自己的观念”的人要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成为幼稚可笑的小丑。

艺术上,小说情节发展迅速,跌宕起伏,有流浪汉小说的因素,同时小说极具黑色幽默色彩,作者将生活中的悲剧处理为“充满狂欢戏谑的滑稽剧”。

同类推荐
  • 远去的人

    远去的人

    本稿为纪实作品,通过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10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10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童心百说

    童心百说

    在这本《童心百说》中,刘再复先生赋予每一个字生命,将此生命之书献给我们这一代人,也献给他的同一代人。本书如天籁,似清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斥责了道之假;作者的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引导我们回归童心,回归质朴,回归最本真的自我和纯真的天籁世界。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热门推荐
  • 诛仙圣路

    诛仙圣路

    他曾是修真界大名鼎鼎的三大家族之首的叶氏家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一切的一切都被黑暗侵吞当昔日高高在上辉煌无比的家族被诛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开当自己修炼千年的灵力一下子被抽空变成一个废人当倾心之人手起刀落间的毫不留情他就已经将自己的心尘封此时此刻的他,在凡界与前世敌手的后人相遇会撞出些什么火花呢?
  • 狐妖请爱我

    狐妖请爱我

    她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她却当上了神明而他是她的神使,一主一仆,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激动到最后吧!(>_<)
  • 轻风剑神

    轻风剑神

    一手紫青剑法出神入化,出手必杀,意外穿越到一个陌生大陆——天元大陆,开始了漫漫的修炼之路。
  • 娘子骗进房

    娘子骗进房

    有传皇上最爱的太子,自幼便独自去了它国游历,近来回朝,皇上替其御笔钦点候选太子妃十人。有采花贼闻此消息,扬言要亲尝未来国母之鲜,她是小小清水县的捕快,因太子妃一事,被借调往京城,全力缉拿采花贼。却不知道她的幸福全由这些采花贼给促成了。
  • 月上韶华

    月上韶华

    十里红妆,她终究还是嫁给了他。对与错,看不透,也罢。只是越久越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长生不老,笑话,玉颜千年,依旧无主,也罢。
  • 私情

    私情

    花心的丈夫却在外包养了“二奶”——他的女研究生笛谣。丈夫的婚外恋掀起婚姻和家庭的血泪风暴。丈夫再次背叛,铭心刻骨的伤痛使林鸟痛不欲生。
  •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

    笨女孩麦悠,长相一般,身高一般,学习成绩一般,是那种扔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人。她做事慢吞吞的,从来没有抢到过第一。这样一个平凡的笨女人因为一个“后发优势”理论的启发,竟然在职场上一帆风顺,打倒无数竞争对手,从一个实习生升任了部门总监。同时爱情路上一帆风顺,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永结同心。丑小鸭如何变成白天鹅的?“后发优势”的秘籍真的无所不能吗?翻开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你相信这个故事吗

    你相信这个故事吗

    短片小说,讲诉了一个你相信那就有,不相信就不存在的故事,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珍龙剑侠册

    珍龙剑侠册

    明朝洪武末年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武林大乱,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各路英雄以青云剑客为首的上三门与下五门相互展开较量。在武林正义受到挑战之际,外十八门之一的珍龙派挺身而出。派主司空玄与众门人挺身而出声张正义,为武林扫除邪恶,与下五门展开较量……
  • 寻找爱:请把幸福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