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5000000002

第2章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初探(2)

邓以蛰认为,一般孩童们,“他们的性灵,似一条若隐若现的萌芽,正如灰粉之已为水润透;我们更从何处,求得这一双柔如绵,温如玉的手来,动定得宜,将这番已揉透的白粉,捏造成形呢?”邓以蛰把孩童性灵视为萌芽,需要用音乐来呵护他们的成长,塑造他们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灰粉为水润透还未成形,非靠得力的手相助,才会捏造出形状。音乐起到了在孩童幼小心灵播撒美的种子,塑造孩童性灵的重要作用。

音乐对于孩童的美育有其特殊的作用,可以把他们引入迷人的艺术王国,使童心沐浴音乐的和风细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养成他们能够感受乐律的乐感。邓以蛰说,“孩童们一团天机,好像蚕蛾下子,正待一粒一粒的吐下来。当此时,若不将这团天机,使之音乐化,他的模形,就要向世故言词方面去收集标本了,终究又不免结成一个个的赘瘤。我也并不可惜他们走到这一途,因为这是迟早免不了的一回事。但只求孩童心境里,世故之外,还有一个性海;实质的宇宙之外,还另有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不像这目前可见,口中可称道的宇宙,执着得一时翻不过身来的样子罢了。而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如有能领会它得的孩童,它也是个真实的宇宙,而且有抑扬顿挫,比我们眼前的宇宙,却活动得多了。”音乐有超越现实的地方,是有自己的精神价值的。为使孩童免遭世故言词的污染,邓以蛰希图借音乐能给孩童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使他们认识到那可能中的宇宙与这可见可称道的宇宙的区别所在。虽然,孩童要长大,终会走向世故,结成一个一个赘瘤的结局是可以预测到的,但邓以蛰还是愿意给孩童以艺术的熏陶、美的教育,音乐就是强有力的艺术种类。对于孩童说来,有没有这个音乐的陶冶是不一样的。孩童时所受到的艺术的熏陶,对于他们的成长不可缺少,有助于孩童艺术潜质的开发,有助于孩童人格的全面发展。

邓以蛰揣测了听音乐的人们抱着不同目的的接受活动,较有条理。他觉得,一种人专门在实际利害上用工夫的,当然在这流动的音乐宇宙内停留不住,音乐根本与他们是无关的;再有一般人,颇富于感觉力,他以为音乐至少是能调理情丝,悦耳娱意,每当志塞心慵的时候,或肯来与会,开襟受用一番;必还有一般人,性情沉厚,想象深远,以为音乐上可以起往古之哀怨,下可以穷人生之幽诡,视音乐为性情之开导,教养之上材;更有一类人———或者就是你们音乐家亦未可知———听音乐得制住他们的感情,不令混入音乐,必须留得我在,好得使用脑力,运用知识与观念来着着实实尽他们的艺术家、审美家的批评的天职。从他的揣测可见,第一种人,完全以功利看音乐,对音乐自身的独立性、自身的美就看不到。对这种人演出音乐,可说是选错了对象。第二种人,这般人承认音乐的审美作用乃至娱乐性,听音乐来改变自己状态不佳的心志,愉悦自己,获得美感。

是把音乐看做有利身心的手段。第三种人,把音乐看成是教化的工具、人生的指导,这般人要比前面的人,文化艺术修养更高,从古到今,音乐充溢天地间,音乐对人的性情有陶冶作用,是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重要的艺术形式。这般人与前般人的共同点都承认音乐对人心之作用,只不过后者更深刻些而已。第四种人,这一类人真正懂音乐,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对音乐进行批评,需要的见识要高,不会听任感性而忽视理性,有理性的引导,音乐家中也有批评家,如是身有两任的话,更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他们担当起批评的职责,对音乐的评价相对客观些。邓以蛰的此段话,主要讨论了听众的不同特点,四种人,一种比一种更高、更深,由对音乐的不能欣赏到欣赏到深入欣赏再到批评,有提高的过程,有深化的过程。看待音乐的接受,不能只满足于感性的音乐欣赏阶段,还需要进入到有理性介入的音乐批评阶段。音乐批评是促进音乐发展的重要活动内容。邓以蛰要求艺术家、审美家要着着实实尽批评的天职,强调了主体应有适当的约束,不让情过头。批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对音乐家的创作也能够起到积极的鞭策作用。“我们的揣测大概有这几类的听众;但他们顿时就会齐全的?或需时间养成?诸位都不用管了,只要‘有’这回事是可能的,你们就于愿已足,你们的报酬就不小了!”邓以蛰揣测了这几类听众后,强调音乐家心里要有听众,有了听众,音乐就有接受的对象,毕竟音乐是要为他们而演出的。

邓以蛰所提出的民众乐会,无疑是面向广大民众的,不是极少数人的孤芳自赏,不是只为小众服务的。他觉得在北京的公园等民众活动的场所举办乐会是能够及时为北京许多性情上生了赘瘤的群众、许多性灵滋长的孩童服务的。这些场所是举行乐会的好场所,是可以促进音乐的普及的。他提到夏天在北京中央公园(即今北京中山公园)、先农坛举办乐会,就考虑到了有游众的听众保证,有古树古建的环境,这些是音乐的极好背景。有好的背景而不利用,岂不可惜?

在剧院、音乐厅演出音乐,自然需要;到公园等民众活动的场所演出音乐同样需要。不能只想到前者而想不到后者,而且后者更能为民众提供欣赏的便利,让音乐与听众在日常生活中走得更近些。邓以蛰呼吁音乐家快快起来,付诸实际的行动。“诸位音乐家!……你们为何不借此快快组织一民众乐会(Popular Con-cert)呢?”“诸位音乐家!你们的乐班,何不快快起来,提起你们使命的旌旗,赶快首途!”邓以蛰提请音乐家:“望你们快快吹打起管弦锣鼓上道!否则不但没有演奏Stranss,Wagner,Beethoven的希望,就是Handel,Mozart……,恐怕也演不久了!而文姬别国之音,永无音乐表现之机会,屈原《离骚》、《天问》之大曲,(Symphony之译称不知何出)更无希望;即萧友梅先生之别校曲,恐将为最后之成绩矣。岂不可惜!岂不可惜!”邓以蛰这里第二次提到演奏德国著名作曲家施特劳斯、瓦格纳、贝多芬的作品,提及德国著名作曲家韩徳尔、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提及表现中国古代屈原、蔡文姬题材的音乐作品,提及中国现代作曲家萧友梅创作的作品,可见邓以蛰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之熟悉。形势迫人,无论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能够演起来才是关键。不然音乐家不能有所作为,自己的才能无法获得施展的机会,听众的欣赏能力也无法提高,对交响乐等音乐作品不能欣赏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故而音乐家应该行动起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为社会、为民众演出音乐作品,来医治中国人的诸病症。“诸位音乐家!……我想你们的乐班,必定是我们棕叶般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的那双手;又能担戴得了那条彗星似的光芒锐利的帚子的使命,也就是那柔如绵,温如玉,动定得宜的手了。”邓以蛰把乐班比为“棕叶般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的那双手”,“柔如绵,温如玉,动定得宜的手”,手的比喻贴当亲切,形象生动。音乐之手可弄平人们的赘瘤,把灰尘抚去,起到精神心理的安慰、慰藉效能。“我们社会需要你们艺术家,你们艺术家也需要我们社会。我们俩何不快来握手把臂,吻颈壹心,行这个同偕到老的见面礼呢?”社会需要乐班,乐班也需要社会。社会需要音乐家,音乐家也需要社会。两者是能够形成融洽的关系的。

总之,邓以蛰《对于北京音乐界的请求》一文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立足社会人生的。无非从成人和儿童出发,一方面是要以音乐的力量从源头上消除我们成人的许多赘瘤(当然,成人也需要进行美育),另一方面是从培养孩童的性灵出发进行音乐的美育(当然,孩童也能结成赘瘤)。他充分肯定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和重要作用,对医治中国听众需要的音乐的风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对听众的接受层次及其审美能力作了区分,突出强调了音乐应为大多数群众服务的宗旨,呼吁音乐家行动起来,与社会进行合作。他此文的音乐美学思想值得我们好好汲取其营养。但他也有夸大音乐的地方,音乐毕竟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消除一切赘瘤、沙砾。

(作者杜寒风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同类推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远去的书声

    远去的书声

    本书为散文集。作品分三部分,以“书肆书语”“书人书语”“书外偶记”三个篇名辑录了作家的64篇散文作品。散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作者不为喧嚣的市声所动,过着行则书肆,卧对半床书的简朴生活,宣扬了读书“是吾辈常事”的高贵品质。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热门推荐
  • 天使的猎魔人

    天使的猎魔人

    日本东京某个超普通的高中新生,在一场突发性偶然事件中发现了一场来自第四次元所谓“神”的一场将会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战争,胜利的是天使还是恶魔?也许,没有绝对的胜利,当末日的号角吹响时,审判的是苍生。
  • 红粉宝宝说整容——你知道的,她都整过

    红粉宝宝说整容——你知道的,她都整过

    这是一部用身体撰写的整容百科全书。全书96个整容项目,每一篇都由整容项目+我的经历+宝宝叮嘱构成,加上90个真实案例的详解。红粉宝宝在经历了数次整容手术后,积累了不少关于整容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了给广大爱美人士提供更好的整容建议,本书作者萌生了创作此书的想法。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红粉宝宝所做过的各类整形美容手术,并带有宝宝的贴心叮嘱,对有整容想法或经历过整容手术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与“整容”有关或即将有关的人群,本书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整形指南。
  • 九转诛仙

    九转诛仙

    一剑在手,诛尽天下。冷血少年,激情蜕变。九转狂魔,虐杀轮回。宁孤天下,不愿天下孤我。【九落第一次写书,不好勿喷,谢谢合作。】
  • 我的系统魔化了

    我的系统魔化了

    苏阳重生神州大陆,系统莫名其妙被魔化了,还想要喧宾夺主鸠占鹊巢。却被他反攻为主肉身崩溃,以系统之能重新凝聚万古魔体。以无尽神功凝炼天地造化,沟通虚空之门兑换至强武学。我为魔主时,众神皆要臣服。
  • 武神之印记

    武神之印记

    在大陆上已经有亿万年没有出现过武神阶别的强者,而在万年前的奥斯曼帝国再次诞生武神级别的强者。然而武神的传承却落到了一个皇子身上,而后,皇子却带着传承来到了万年后的今天。这块大陆拥有百倍于欧亚大陆的面积,有泰岳般存在的魔兽,还有携带着毁灭力量的巨龙……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的魔幻世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拥有‘武之印记’的少年的成神之路。他的命运到底是沉浮在像云一样已经决定好的潮流之中。还是能够跟随着自己所选择的潮流走的东西呢?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可能都会走到同样的终点。但是当选择了后者时,人就可以努力地为活着的目而努力,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 魔纹之谜

    魔纹之谜

    流淌着恶魔血液的男子……
  • 痞女拽进皇家男子学院

    痞女拽进皇家男子学院

    “一个月内,我要把你赶出圣洛斯”先是被迫女扮男装到男校找她的哥哥,后又被这群恶劣少爷群攻,不就是一群学生会吗!居然联合全校一起欺负她。好歹她也是八大皇室家族的千金。而且还有神秘美男相助。who怕who!只是终于和学生会的帅GG们和解。然而,她是女生的身份,居然被人发现了?而且发现自己身份的人居然是……怎么办?她不会就这么被拆穿了吧!而且没想到,关乎几大皇家和贵族学院的任务也落到了她的身上,更没想到的是她居然还有一重身份……
  • 阴阳捉鬼人生

    阴阳捉鬼人生

    逆天出生,师傅救我可是我却入邪道,成邪修。敢逆地府,逆天道,逆轮回。我将修出一个新高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后我成了全球偶像

    穿越后我成了全球偶像

    恭喜您穿越到了《我爱上了霸道总裁》[震惊!豪门漫画家电死家中!却在医院下死亡通知书时苏醒!当代医学奇迹!]卓越美术天赋+优越的家境+完美的外貌+可怕的武术+毫无情商=初予网友:啧,不就是长的好看,有一点点会画画吗,偶像?身为芭蕾国际奖得主的女儿连跳舞都不会。“我只会一点芭蕾,不过如果你们想看我也可以跳”予滴:呜呜呜,我家初予好棒,不愧是会跳亿点点芭蕾的偶像!………“宿主好,我是您亲爱的系统”这是z国那个科技巅峰时空穿梭卡吗?好像……穿越了?“您还有半小时死亡,请做好准备。”……?少女的成神之路,悲惨男主哥哥沦为小弟奇奇怪怪的主角团,可可爱爱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