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5000000036

第36章 高校之文学讲读:文本与语境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刘春勇

所有编撰文学史的作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都会感到棘手,因为对于同样一个文学文本,各个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讲出各自的理解来,并且按照现行流行的观念,一个文本是无所谓“正读”的,所有的解读都只是“误读”。那么如何让读者信服呢?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文本讲读中。讲读者如何让听者信服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想作为研究者或高校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之所以能区别于大众的地方应该在于他/她能够在知识积累的前提下重新建构该文本生产之际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从而让读者或者听众能够在更开阔的视野下理解作品。下面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做一尝试。

《祝福》是鲁迅的名篇,长期占据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但中学语文对其通常的解释是过于脱离语境的,同时也是过于简单的。一般而言,人们将解释的重心放在“反封建”三个字上面,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及其遭际是数千年中国下层妇女的一个缩影。但其实这个文本的意蕴远较此复杂。如果高校讲读中仍然以中学的方式进行是不妥的。正确的方式,我以为,是要结合鲁迅言说这一文本的当下语境来讲读。

一、语境

1923年7月,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同年8月,鲁迅携朱安搬离八道湾。自此,鲁迅进入了他生命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1924年鲁迅大病一场,几至于死,虽然最终熬了过来,但精神的痛苦却仍如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孤独、惶惑、死亡、对被驱逐的恐惧感等等,这一切都犹如大毒蛇一样缠绕着他的心灵,撕咬着他那本已痛苦不堪的灵魂。而将这一切孤独的与黑暗的情绪凝结成文学意象的便是那一本我们非常熟悉的小说集:《彷徨》。而《祝福》则是《彷徨》的首篇。

《鲁迅年谱》1924年2月7日,“作《祝福》。载三月二十五日《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第六号,署名鲁迅,收入《彷徨》。”鲁迅这一天的日记载,“2月7日晴。休假。

午风。无事。”(卷十四,页486)又之前的日记载,“2月4日晴。……旧历除夕也,饮酒特多。”“2月6日雪雨。休假。……夜失眠,尽酒一瓶。”(卷十四,页486)从写作时间来看,《祝福》写作于旧历年的大年初三,与小说里“祝福”的时间相当。

二、文本

鲁迅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间创作出祥林嫂这样一个形象呢?我们通常认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说。可是以鲁迅当时所处的这样的一个环境及心境,他为什么在一年多没有创作小说之后,写的第一篇小说竟是一部以妇女为题材的反封建小说呢?周作人后来指出,“祥林嫂的悲剧是女人的再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叙述与议论组成了《祝福》反封建的主题。这是故事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浅显的层面。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层面是《祝福》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故事层。它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在封建社会如何沦落为乞丐以至于死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层以外,还有一个超故事层,也就是小说中的“我”向读者讲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我”是一个讲述者。超故事层讲述的是“我”在年关回到故乡鲁镇的所见所闻,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见证了祥林嫂的死。因此,在祥林嫂的死这个情节上,超故事层和故事层又有重叠的地方。这个重叠的地方就是故事中“我”和祥林嫂遭遇与交谈的情节,即祥林嫂之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卷二,页7)这是故事的第二个层面。在这个层面,鲁迅的笔锋从批判封建思想转向了充当现代启蒙者角色的“知识分子”本身,实际上将“解剖刀”对准了自己。

1923、1924年之交可以说是鲁迅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与晚年他面对的肉体的死亡相比,他这一时期面对的实际上是一次精神的“死亡”。兄弟失和、无望的婚姻、文化阵线上最亲密的同志——周作人的失去,如此多的打击一同袭来,而许广平的援助之手、青年学生的拥戴还杳无踪迹,加之身体的恶化,这无疑使得他想到死,想到死后魂灵的有无。翻开《鲁迅全集》,他一生中写到死最多的时期除了晚年之外,就是这个时期了。《彷徨》中大多数篇目都写到了死,《野草》中更有《死后》、《墓碣文》这样的篇目。绝望的情绪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表现在日记和书信当中。如前所引,他在1924年年三十独自喝了很多闷酒,年初二又“夜失眠,尽酒一瓶”。在同年9月24日致李秉中的信中他将这种情绪讲得最清楚不过,“我很憎恶我自己,……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卷十一,页430~431)这些无疑又加重了鲁迅的多疑,“憎恶自己”其实就是多疑思维的一种经典的表达,“憎恶自己”表现在文本中就是对启蒙者的否定,其实就是鲁迅的自我否定。“我”在祥林嫂追问之下的支支吾吾及逃遁,同《狂人日记》中“我”发现自己“误食”了妹子的肉的效果是相同的,都是对主体“我思”确定性的否定,即鲁迅往复深化型“多疑”的表达。其实,《祝福》中不仅“我”有鲁迅的影子,祥林嫂身上同样有鲁迅的影子在。首先,祥林嫂之问是鲁迅长期以来一直存于胸中的疑问,虽然到晚年似乎得到一个“确信”的答案,但直到临死的前一天,鲁迅还兴致勃勃地同日本友人大谈特谈鬼魂,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许多年前他笔下那位临死前不断追问“死后”的祥林嫂,甚至还让人怀疑他死前在文章中所作的死后无鬼的“确信”是否在他心目中真正存在过。其次,《祝福》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证明了祥林嫂与作者的联系。那就是在小说中祥林嫂两次遭遇驱逐。而众所周知,鲁迅一直认为是被羽太信子赶出家门的,因此,从被驱逐这一点来看,祥林嫂身上有着鲁迅的影子。除此之外,孤独也是祥林嫂和鲁迅的共通之处。写作《祝福》前后几天,鲁迅几乎是在失眠和饮酒当中度过的,证明了他内心是相当孤独与痛苦的。而小说中的祥林嫂同样是孤独的,第二次来鲁镇后,她先是完全沉浸在丧子的痛苦当中,她在孤独中一遍又一遍地讲述丧子的经过,“我真傻……”,“我真傻……”,在重复的讲述中,鲁迅将祥林嫂的孤独描绘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在这个故事当中,重复本身就是孤独的一种绝佳的表达。

在证明了祥林嫂身上有鲁迅的身影后,我们发现,在《祝福》中有两个鲁迅的身影在晃动:其一是祥林嫂,其一是“我”。并且我们还在这两个身影中发现了两个共通点:其一,他们都是无家可归者;其二,他们都有被鲁四老爷斥为“谬种”的嫌疑。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两个身影的遭遇与交谈,这就是小说开篇的“祥林嫂之问”。发问是这样开始的:“‘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是的。’”(卷二,页6)开始交谈的双方没有彼此称呼与寒暄,证明他们是相当熟悉的。随后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魂灵有无之问”。身影之一的“我”在身影之二的祥林嫂的追问下落荒而逃,其后就是祥林嫂之死。那么,我们到底如何看待这一奇特之问呢?我认为“祥林嫂之问”实际上是鲁迅在精神面临绝境之际的一场“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其实质是鲁迅的精神之问。这是《祝福》这个故事的第三个层面,也是最核心的层面。这场精神之问,一方面延续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对启蒙者主体一贯的怀疑,而更重要的是,它在另一方面展示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在个人自我解剖方面,他进入到了最深处:灵魂。

比较而言,鲁迅在辛亥革命后对自我的反思与解剖主要是停留在“我”与社会结合的这一层面,而八道湾事件之后,他自我的解剖进入到了灵魂深处。从文章来看,这个转折点就是《彷徨》的首篇《祝福》。关于这一点,王晓明实际上在《鲁迅传》中已经点到了,“在他的小说中,《祝福》是一个转折,正是从这篇起,他的自我分析正式登场了。”所谓“自我分析正式登场”实际上就是指鲁迅对自我的解剖进入到灵魂层面。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完全可以将“祥林嫂之死”视为鲁迅的一次精神之死。并且显然鲁迅这个时候对“出路”是茫然的。然而这一时期的“精神之死”与对“出路”的茫然并没有击垮鲁迅,相反他却表现出了“精神之死”后的某种轻松以及对跨出新的精神之旅的第一步的坚信,这正是鲁迅伟大的地方。

这在《祝福》的结尾有明显的体现,“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除了有鲁迅本人的身影外,祥林嫂形象的构成还应该包含另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生活中的另一个孤独者:朱安。《祝福》行文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封建社会妇女再嫁问题,我认为这个一直纠缠着鲁迅的问题与其自身的处境及其与朱安的关系有某种隐秘的联系。据俞芳的回忆,鲁迅在1923年8月搬出八道湾之前,就曾想了结与朱安的婚姻,“实行事实上的离婚”,但他最终放弃了这种做法,主动征求了朱安的意见,并最终和朱安一起搬到砖塔胡同六十一号临时住所。关于此事,俞芳作了很好的分析,“他(鲁迅)总是为大师母设身处地地考虑:绍兴习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如果退回娘家,人们就认为这是被夫家‘休’回去的,那时家人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无情地向她袭来,从此她的处境将不堪设想;还有她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性格软弱的女人,一般说是挡不住这种遭遇的,有的竟会自杀,了此一生。大先生从不欺侮弱小,遇事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好心肠,使他下不了决心,一直没有这么做。”将这段话同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就能很清楚地说明我们上面的问题,即1924年旧历初三,孤独者鲁迅在创作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朱安的身影在他眼前是挥之不去的。对此,王晓明也有同感,“如果还记得他搬出八道湾时,与朱安作的那番谈话,如果也能够想象,他面对朱安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态,我想谁都能看出,他这种分析‘我’的‘说不清’的困境的强烈兴趣,是来自什么地方。”通过以上文本与语境的讲读,我们发现传统所谓的“反封建”只不过是《祝福》这个文本众多层面当中最浅显的一层,也是最易讲读的一层,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高校课程当中的文本讲读是一定要结合文本生产的历史语境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个历史的文本做出丰富而多面的阐释。

(作者刘春勇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同类推荐
  • 生命沉思录2

    生命沉思录2

    本书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所作。继《生命沉思录》畅销30万后,曲黎敏集结5年思考的沉淀,再次推出《生命沉思录2》。详细解读人体,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变、身心协调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解读,对现代人的健康与生活管理提出很多真知灼见。作者反思中医、西医在今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我们的应对态度。作者认为,详细地了解人体、掌握一定的养生常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尊、自觉、自救是最重要的。只有内心觉悟,才能离苦得乐。
  • 尤利西斯(英文版)

    尤利西斯(英文版)

    《尤利西斯》首先连载于1918年美国杂志《小评论》直到1920年结束。后紧接着被全书出版。随后被公认为“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所谓“尤利西斯”,就是荷马笔下的“奥德赛”。该书全书近27万字(英语),使用了30030个词汇。一出版,就引来巨大好奇。因为作者使用了20世纪初颇流行的心理研究技术“意识流”,并仔细斟酌布局,全书使用了很多双关语、隐喻、幽默等极具特色的手段。现在已被公认为“最了不起的小说”。1998年,美国现代图书馆将这部小说列入“20世纪英语世界最佳小说”,将其列为全榜的榜首位置,足见此小说给20世纪的文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本套书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番石榴飘香

    番石榴飘香

    打开马尔克斯世界的钥匙。《番石榴飘香》是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P.A.门多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谈话录,内容涉及马尔克斯人生的各个方面,穿插着门多萨介绍谈话背景的优美散文,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当马尔克斯谈马尔克斯时,他会说些什么……
  • 艺林散叶

    艺林散叶

    本书是郑逸梅先生写人物逸闻趣事的文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人物,文字短小精悍,见解独特精到,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颇有雅趣。作者对于当时人物掌故的高度熟悉使这本书中的人事可信可观。本书将这些芜杂繁琐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和史料价值,也便于读者查阅,在清晰的条理中获得更好的阅读感受。
热门推荐
  • 超自然黑科技帝国

    超自然黑科技帝国

    天地灵物,一种能够通过与人类“契合”赋予人类使用天地灵气的能力,并与人类共同战斗的稀有物种。灵物以人类的精元为食,携带大量灵物的劳娅大陆出现,导致了世界末日。易川在末世中觉醒,成为无极界之主,重返十五年前。一步步建立富可敌国的科技帝国,诛仇敌、拯救世界,曾经被夺走的,这一世的他将不再失去,一切的遗憾,都可以弥补。如果世间真的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那这种力量就已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必将走下神坛,也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科学。……易川。
  • 历史性突破:浙江法治建设的价值探索

    历史性突破:浙江法治建设的价值探索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混沌巨斧

    混沌巨斧

    一个四世轮回之人,牵涉一件神兵混沌巨斧。随着修炼的进阶,迷雾逐渐清晰,为何唯独第二世扑所迷离?就连身边人也是三缄其口?到底第二世经历了什么?这一世对现在有什么影响?带着混沌巨斧,他能坐做些什么?看少年吴江如何在修炼的世界里如何揭开迷雾,如何一步步实现心中的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孔子编年

    孔子编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桥劫渡

    断桥劫渡

    公元前三十世纪,米国的逆臣官鸿吴亍(逆臣)因犯下了大错,国王欧阳莫言决定停他官职五年,也因此一直怀恨在心。后来恢复官职以后,还是未放下报复之心,觉得暗中找了端木宏良(八品高手)杀了欧阳莫言。可谁也不曾知道,欧阳莫言知道了,并找到了端木宏良的姐姐端木漓染(九品高手)最终两败俱伤。可是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他们并没有死而是来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分别来到了几个普通的家庭,相继发生了一些事情,心里也有了不成熟的想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寒卿月色,一叶倾城

    寒卿月色,一叶倾城

    她,A大的美女校花,呆萌,可爱,清纯。他,E大的神秘校草,霸道,恶劣,纨绔。一次巧合,她成了她的家教老师,从此卷入了他们家的纷争中,再也出不来……当呆萌家教遇上恶劣学生,他们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冷眼窥天

    冷眼窥天

    终无奈,舍自在。乱世浮沉壮志凌云正少年磐石铸心不敬天与地一念在胸刀枪入库藐神明媚惑一世情无悔风残怜,席卷着柔情似水。寒风飘落叶、天边月,问一声缘字是何解?!玉簪断、青丝绕,有没有一个人难抹灭。孤独不变的是不曾忘记你的脸
  • 我当上了实习员工

    我当上了实习员工

    从小就自命不凡的叶落,希望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可是,有一次找工作,一不小心进错了门,也就阴差阳错的当上实习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