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理知识类
一、自然地理
(一)宇宙与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1)宇宙概念
宇宙随人类的认知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远古时代的“天地说(天圆地方)”→公元二世纪古希腊托勒密的“地心说”→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16世纪末布鲁诺的“无限之宇宙”→20世纪“大爆炸理论”→当代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
(2)地球概念
地球是天体系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3)地球生命条件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星际空间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但不排除彗星和极少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
②合适的温度: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温差小。
③有丰富的液态水。
④大气条件:因地球质量体积较大,有足够的引力吸引大气。
2.日地关系
各行星在太阳系的位置: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能量
来自于太阳内部氢核聚变反应。
4.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2)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太阳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它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太阳在宇宙中虽然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它对地球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就不会存在。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同太阳息息相关。
5.地球的形态、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极半径为6357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2)地理坐标:地球自转的旋转轴为地轴,地轴同地表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等距的大圆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或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根据纬度的不同有低(0°—30°)、中(30°—60°)、高(60°—90°)纬度之分。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即该点的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和东经116°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和东经103°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3)南、北半球:赤道把地球分成两大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4)东、西半球: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我们习惯上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6.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使得地球表面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②时区: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地球每24小时自转360°,即1小时转过经度15°,4分钟转过1°。这样,在同一瞬时,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相同。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标准时,也叫区时。为了克服地方时的缺陷,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根据经度相差15°时差为1小时的道理,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统一时刻,称为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东十二区、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较东的时区的区时较早。
③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经过日界线时要更换日期,时刻保持不变,即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而由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④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些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地球的公转运动
①含义:地球环绕太阳不停地运行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距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②公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约一年。这是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天文上通常所说的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是一个回归年。线速度平均每秒钟为30千米。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的赤道平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公转轨道与赤道面之间存在着一个23.5°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地轴同黄道平面斜交的角度为90°-23.5°=66.5°。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5°,叫做北回归线;最南是南纬23.5°,叫做南回归线。
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继续向南移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返回,3月21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即北半球春分日。
这样,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带,终年不会得到太阳直射。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也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以及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除赤道昼夜长短不变外,各地昼夜的长短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春、秋分时,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从秋分到春分,现象恰与前者相反。
③四季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进而引起一年四季的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地球不断公转,四季周而复始交替变化。
④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各地接受太阳照射的状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将地表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北回归线间,太阳直射,得到的热量最多,为热带;在南北极圈以内,阳光斜射厉害,因而有漫长的极夜,得到光热最少,为寒带;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太阳斜射,得到热量一般,为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既是极昼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起始线,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二)地壳及其变动
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结构的特征是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汽),水圈(海洋、河湖、冰川、地下水等),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地圈层。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地形分陆地地形类型和海底地形类型两种。
①陆地地形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类。
②海底地形类型通常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2.地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由于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位或变形的机械运动,叫地壳运动。根据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球的内力作用
(1)定义
地球的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蜕变所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主要使地表产生高山或洼地。
(2)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火山的类型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三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地震
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按其成因可大致分为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是由于地球内部地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呈一种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称为地震带。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接地带,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是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
4.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了大洋洋底的变化,对地壳运动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5.地壳的外力作用
地壳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及生物活动等,可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固结成岩作用等。
(三)地球上的气候
1.天气与气候天气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气团和锋面的活动。
天气主要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气候一般来说是指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天气特征。
2.气压带与风带
随着纬度高度不同,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不同,因而形成了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
空气从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就形成了风带。全球共有6个风带,即南北两个信风带、南北两个西风带、南北两个极地东风带。
3.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即纬度位置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面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这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在不同的环流形式下气候各不相同。
(3)地面状况: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热容量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因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4)洋流:暖流和寒流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显著。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地面状况和废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