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5300000006

第6章 易经简单天文历法背景(1)

《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主要的基本思想之一,在《周易》形成的较长历史过程中,天文学的观测方法与观测积累的经验始终伴随其中,且其成果采用了很多,如果不了解一些古代天文的简单知识就不可能读懂《周易》。

天球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由于宇宙巨大,天体和观察者间的距离与观测者随地球在空间移动的距离相比要大得多,人的肉眼分辨不出天体的远近,所以看上去天体似乎都离我们一样远。古代人观测广袤无垠的天空,天空看起来像一个庞大的圆球,全部日月星辰好像都分布在这个球面上。天文学上就将这个以地球为中心,以无限大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各种各样天体的球面称为天球。实际上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的球,理论上具有无限大的半径,与地球同心(其实质就是观察点处于宇宙中心)。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想象成是在天球上。与地球相对应,它有天赤道,天极。

视运动

古代人观察太阳时,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旋转,实际上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围绕地球的旋转称之为视运动。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分为两种情形,即“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周日视运动”即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现象,这实质上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视觉效果;“周年视运动”指的是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太阳在星座之间“穿行”的现象。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星系左旋,当我们俯视天空时星系右旋,上为天,下为地,这就有了天左旋,地右旋之说。

黄道面

黄道面是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也可以说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实际上黄道面(ecliptic黄道带plane)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为23°26‘。由于月球和其他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公转运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但在变动中,任一时间这个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

黄道

黄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黄道是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看起来它在群星之间移动的路径,明显的也是行星在每年中所经过的路径。更明确的说,它是球状的表面(天球)与黄道平面的交集;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是天球上黄道坐标系的基圈。

黄道带

天球上黄道南北两边各9°宽的环形区域。各星系基本都处于这个黄道带中。黄道星座沿黄道排列,黄道与天赤道有23.4°的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这两个点合称二至点。这样黄道极距连线的轴线与黄道的交点分别是夏至与冬至。也就是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之一为夏至点,第二个交点即冬至点,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这些点是在地心天球上。在黄道坐标系中,天体的黄经从春分点起沿黄道向东计量,北黄纬为正,南黄纬为负。南、北黄极距相应的天极都是23.4°。

黄赤交角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并不重合,而是有一个交角(二面角),就是黄赤交角。在公元2000年,这个交角为23°26′21″。

二十八星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人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根据星宿分布的形状以四种兽的名字命名,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四个星宿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

四象(或作四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二十四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由于《颛顼历》行用百余年,已出现较大误差,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与民间历算家落下闳、唐都等二十多人编制新历。太初元年,编成颁行,所以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民间流行的“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二消息卦

每年有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有一个卦象来代表——-古人在六十四卦中拿出十二个特殊的卦形,即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卦,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以分四时(古代历法,五日为一候,一月共六候。十二消息卦,一卦当一月,一爻当五日即恰当一候,而一月六候,故十二消息卦共有七十二候)。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故这十二卦称之为十二消息卦。

天干地支

简称为“干支”,天干、地支是古代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十天干代表了地球附近的星体,地支这是地上的取象比类的所指,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十天干的排序是: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的排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每一个干支都是有含义的,主要意义如下:

(甲)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万物伸长的意思(丙)丙,炳也,万物茂盛的意思。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万物更新。

(辛)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被养育。

(癸)揆也,万物闭藏,揆然明芽。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成。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已过极盛之时。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果实已成,到此已达极点。

六十花甲子

六十甲子来源于土、水、木三星的相会现象,木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同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十二周即十二年,土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于地球的三十年,水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于地球的四分之一年,它们的最小公约数为60,也就是说大约60年土、水、木三星见面一次。一年十二个月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同时,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十二次,即可见到月(朔、望)十二次。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同类推荐
  •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本书所研究的是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多·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内容包括:同一性哲学的消解、中介与否定的形而上学、自然对历史的参与、语言学转向的自负、否定的现代性等共八章内容。
  •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你曾经思考过人生中的“大问题”吗?比如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之外还有什么吗?我在宇宙里是怎样的存在呢?为什么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本书从《阿维斯陀》(the Avesta)、《薄迦梵歌》(the Bhagavad Gita)、《圣经》(the Bible)、《古兰经》(the Qur'an)、《旧约塔纳赫》(the Tanakh)以及《三藏》(The Tipitaka)等书中摘录了100多句经典名言解答这些问题,不但发人深省,而且信息量十足,带你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 思维的模式

    思维的模式

    “知道如何知道”,探索思维的奥妙,这是人类千百年来面对的难题和谜题之一,也是这本由包霄林著的《思维的模式》试图寻求的答案。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依靠大脑中思维的模式,这个模式类似于“软件系统”,是一种包括有机结构在内的知识系统与情感、意志等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思维的模式》从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阐述了“思维的模式”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本质和特性,它在模式识别、语言理解、意义赋值、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哪些功能。
  •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祸福相依——遇福不骄、遇祸不馁、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等。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我叫汪不良

    我叫汪不良

    我叫汪不良,我的青春有那么一个女孩。我很爱她,可她却不是我的。我们的故事平淡的很,可这却是我最有价值的一段记忆。
  • BOSS竟然暗恋我

    BOSS竟然暗恋我

    安芮欣本打算在拿到影后之后便答应男友的求婚,退出娱乐圈相夫教子。哪知问鼎影后的当天,安芮欣欢欢喜喜回家看到的却是男友与经纪人兼闺蜜在自己家中出轨!情绪失控之下,安芮欣出了车祸却意外重回到刚入娱乐圈之时。且看她如何一路逆袭,重回巅峰?
  • 惟愿午夜星辰有你

    惟愿午夜星辰有你

    女主许薏芫少年时代被人背叛,心灰意冷,无心爱情。而那个男人,就那么一点一点的闯进她关闭的心房……
  • 重回无憾

    重回无憾

    工地干活一跤摔下回到初中,既然如此幸运那就补足我自己的遗憾吧!
  • 我是一只螃蟹

    我是一只螃蟹

    《书友交流群37811906,欢迎加入》我是一只螃蟹我在过普通人永远不能企及的生活“灯熄灭了么?”那么、奔跑吧,螃蟹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事说奇语

    事说奇语

    杨镇之的一段段奇异迷离的故事,为解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各种各样的事件中,一个个人的卷入,灵魂,鬼神,生命,他们到底归属何方?。故事的真相,到底在何方?郑重说明本书由万书故事传说及其优秀小说记录改编而成。
  • 狐妖之最强道人

    狐妖之最强道人

    李子阳一直以为自己会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但某一天一只狐耳萝莉带他离开后,他才发现他的前世给他留下了很多的麻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猎香至尊

    猎香至尊

    被秘密机构训练八年的刘慎,进入龙蛇混杂的赤红高中,卷入一场面对突出其来的纷争中。看他如何嬉乐校园,扮猪吃虎,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