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5300000008

第8章 《易经》的历史形成过程(1)

《易经》这一鸿篇巨著,思想体系庞大且成熟,它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成熟的形成过程。它不是某一人在某一固定时期完成的,而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先哲们在有关“易”的积累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充实而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是《周易》,3000多年来人们研究《易经》而形成众多的流派所依据的也是《周易》。但同时“易”还有“三易”的说法,自古相传,《易经》有三种:一种叫做《连山易》;一种叫做《归藏易》;一种叫做《周易》。如《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关于“三易”的说法概括起来有三种:一种说法是“易”有“三易”的说法是汉代刘歆伪造,因他所做的《周礼》被认为是伪造,而“三易”的说法就出现在《周礼》中;第二种说法是《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第三种说法是周文王推演八卦,做卦爻辞用的就是《连山》与《归藏》,《周易》就是《连山》与《归藏》演进与完善,由《连山》与《归藏》形成了《周易》,《周易》流传至今。

六十四卦名词

六十四卦是《易经》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组成形式。六十四卦由八卦(八卦又称为八经卦、八纯卦)两两相叠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组成。

卦画是由一组“-/——”符号组成六连体图画,它是每一卦的图像符号。“-”在卦画中被称之为阳爻,“--”在卦画中被称之为阴爻,因此一卦中共有六爻,从下到上排列,一次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

卦名是为每一卦画所起的名字。卦辞是对每一卦画/卦名含义的解释。

爻辞是对“-/--”处在每一卦画/卦名具体位置的含义解释。

由六爻构成的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每卦以上下各三爻为一组,上方三爻,称作“上卦”或“外卦”;下方的三爻,称作“下卦”或“内卦”。

由六爻构成的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两卦的“用九”爻、“用六”爻,共计三百八十六爻,即有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六爻爻辞。合计450条,4900多字,一般认为是古代卜筮记录。其内容十分广泛,有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事件、人事行为得失、吉凶断语。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从乾卦开始到离卦共计三十卦。下经从咸卦开始到未济共计三十四卦。上经多讲自然现象,下经多讲人事社会。

《易经》形成最重要的是六十四卦的形成,因为卦名、卦辞、爻辞均是围绕八卦、六十四卦的,没有八卦、六十四卦也就没有卦名、卦辞、爻辞,更没有《易传》。

八卦、六十四卦起源主流传说

八卦、六十四卦是《周易》的主要内容,也是《周易》的主要组成形式。关于八卦的起源,说法多种多样,或说起源于古代的文字【1】,或说起源于古代天文学【2】,或说起源于占卜【3】,或说是伏羲时代的八个官名,或说起源于河图、洛书【4】等。但传统的说法是伏羲作八卦。据《系辞》中说“:古者包牺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八卦起源的最早解释,后世多有记述。孔安国著《书经·顾名篇》:“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史记·日者列传》“:伏羲作八卦。”刘歆说“: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

八卦由爻组成。爻是构成卦的最小单位,爻有阴爻和阳爻两种,阳爻符号为-,阴爻符号为——。其题名(爻题)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爻的起源说法不一,或结绳说,或男女生殖器说,或龟兆说,或竹节蓍草说,或日月星辰说,或算筹说等。每三爻组成一卦,可得八卦;八卦两两相重叠,可得六十四卦。

从以上关于八卦、六十四卦的起源种种说法,可以看出无论何种起源说都是一种思路,即现有八卦而后演绎出六十四卦,遵循了一种数学原理及一种宇宙观,其实是一种在范思维指导下对先民贤哲的英雄称赞,现在整个易学的主流都是这样的。

六十四卦的自然起源

本人感觉八卦、六十四卦起源正好与这个思维是相反的。

鉴于六十四源远流长、在人类启蒙阶段就有其意念,本人通过多次对《周易》的学习,认为对六十四卦的形成不是一个以理性推理演绎的结果,而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大致过程如下,先民们在与自然的融合与斗争中,对于从事的任何活动,如耕田狩猎、婚丧嫁娶、修屋筑房、出行做事等,都想获得好的结果,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时,首先用到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占卜。通过占卜得到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然后趋吉避凶,使事物的发展能够朝着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认识到对所有事物影响最大的来自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天环境的影响,二是地环境的影响,三是人类自身的影响。天环境包括天象内部(即星辰日月、天体运行与分布)是否(f侬u)和否(p佾),天象对事物(天对地的影响,也就是对预测事件本身的影响,如气候)影响是否和否。地环境包括地质环境之间是否和否,地理环境对事物影响是否和否。人类自身包括人类大群体对事件影响是否和否,人类小群体(事件涉及到群体)对事件影响是否和否。如果和用+表示,否用-表示,(当然也可用▲表示和,用▼表是否,诸如此类的相对符号表示均可以,在阴阳概念出现之后人们发现用-/——这样一对符号表示最简洁,就一直保留下来),这样就有了记录的符号。要记录首先就得有一个纪录的规则,按照人们的感觉,那就是人站在地上,而人与地都在天下,这样就有了记录的顺序,即天人地的记录顺序。把占卜的结果记录放在高处,就形成了卦的概念,我们看看这个卦字,是不是就是把占卜的记录推起来,堆起来也就是高处。如果占卜的六种影响因素全部都是和,就得到了乾卦,如果全部都是否就得到了坤卦。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发现这样记录体一共有六十四种,而不再重复可能,也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可能就是六十四卦产生的最自然的过程。而卦辞、爻辞其本质就是对利用已积累期的对事物认识的思维知识对这六十四中记录的解释。

伏羲对八卦的贡献

《系辞》讲伏羲通过察天观地,观察万物,而一画开天,发现八卦,从而演变六十四卦。实际上六十四卦是自然起源的,那么伏羲与八卦及六十四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伏羲只是一个时代的统称,人们善于把某个时代的成就归功于这个时代的杰出统领,这样只是便于人们激起鲜活的记忆,在当今人们仍然还在采用这种记忆方法。所以我们仍然姑且把伏羲时代称作伏羲。伏羲显然对六十四卦非常熟悉,经过长期的演练他竟发现六十四卦竟然是由八组互不重复的重叠记录体组成,并经过长期地观察天文地理、万事万物,他将八个重叠的记录体分离开,通过取象【5】的方法进行提取并命了名,这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一个伟大的发现与命名从此产生,这一伟大发现与命名的产生对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产生重大影响,它影响和左右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对中国社会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也就是周易之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万道之源的根本之所在。命名的半记录体称之为卦,半记录体自身重叠称之为经卦,从八卦又回到六十四卦,采用同样的取象方式进行命名,就有了六十四卦一说并有了名字。从八卦的角度来讲,伏羲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就在于此。从六十四卦的自然产生过程到八卦的产生过程至今还没有被揭示出来,如果向后人研究八桂卦起源认识的那样,就不止仅有六十四卦,可能会出现无数种卦。

伏羲从六十四卦中发现八卦,并以取象的方式对八卦命名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观察、提炼总结的过程,为便于理解八卦卦名与卦画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一个简单的取象例子就可以快速地记住卦、卦名、卦象【6】。“和”就是坦途,也就是快、无阻,如自然界的水流、光、闪电等,“否”就是缓、阻、不动,如土。“”,一切都顺、快、无阻,那也就只有天体的运行,所以被命名为乾,取象为天,乾的金文意思就是光芒万丈的意思。“”,上面有阻,下面顺畅,顺畅大于有阻,自然界中泽的形象最贴恰,所以命名为泽。“”两边流畅、中间有阻,火花、闪电再合适不过,所取名为离。“”,上面有阻,下面流动,打雷、地震(不同的板块移动或板块边缘上下振动),以雷取象,命名为震。“”,地上流淌的水、地表的霜雾,地上的风,所以以风取象,取名为巽。“”,两边受阻,中间流动,恰是河流的形象,水的象形文字正是这个纪录的90°旋转,所以取象为水,命名为坎。“”,上面流畅、下面受阻、受阻为重,这是一幅高山有风的景象,所以取象为山,命名为艮。“”,匆匆受阻,不可移动,人们在对自演的观察中认识到只有大地才具有这样的属性,所以取象为地,命名为坤。这样就简单地把卦、卦名、取象一一对应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多种起源说

在伏羲【7】的故里天水,有着这样一个传说,说伏羲通过察天观地,观察黄河激起的浪花的迎光面与背光面,记录下来绘成了河图,再结合察天观地而发明了八卦。无论是伏羲观察河图而示,还是河马负图而出,都不能说明八卦由河图而生,洛书也是如此。圭表【8】是古代观天象制历法的工具,它是范思维指导下的系统工程中一个环节,有了它,先民就有了很丰富很广泛的天文地理知识,既然六十四卦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它应该早于圭表的出现。甲骨文【9】发现之后,又有了源于龟骨之说,龟卜是选择龟类动物的甲骨经过灼烧,观察裂纹的走向来判断吉凶。裂纹的走向不但与被灼烧的材料组成有关,同时与受热应力大小、热应力的分布均有关,可变因素太多不太可能得出那么有规律的卦理来,应该说八卦起源于龟卜不可采信。那么为什么会有多种起源之说呢,这主要是任何一个民族在具有了宇宙观之后,对自己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历史都有一个人为完善梳理加工的过程,甚至有美化的成分。形成的历史周期越长、这种情感与成分就越重。犹太民族的圣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更何况《周易》的形成历史跨越几千年。

文王对周易的贡献

文王,即周文王【10】,商纣时为西伯侯,建国于岐山之下,他实行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周礼【11】的思想已有了雏形,同时他精通八卦,熟悉天文地理、社会风情,被拘于羑里,演绎八卦而写出了六十四卦卦辞。与此同时按照他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对六十四卦进行了排序。

同类推荐
  • 天下大道

    天下大道

    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对于这个逃世幽隐的思想该负多少责任?殊遽难下肯定之答复。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练的俏皮智慧之精髓。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我说参同契(下册)

    我说参同契(下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热门推荐
  • 荒古圣祖

    荒古圣祖

    玄州,大楚帝国,天月镇天家一名十六岁少年,天生圣体。可惜招人嫉妒,至使圣体变废体。不过圣体终究是圣体,区区禁锢又如何能镇压住他呢?!
  • 镜子里的人不是你

    镜子里的人不是你

    两个平行世界的人,一个贫穷,一个富贵,他们通过镜子穿越到另一边.....
  • 无止境的黑暗,禁锢

    无止境的黑暗,禁锢

    好想……出去。好想……自由。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站了起来,却在迈出的第一步虚弱地倒下。“呵……”有人走了进来,发出意味不明的轻笑。“还想逃么?”
  • 魔晶文明

    魔晶文明

    物质丰富,魔法文明发达的荣耀联邦遭遇一场恐怖袭击。市中心一家餐馆的外卖员卷入了事件中,他的生活由此被打乱。精神力检测,长期灵魂观察,警方的调查让他身心疲惫。除此之外,还有不知来自何处,因何而起的暗杀。忽然之间,他似乎掉入了各方角力的漩涡中心。挣扎、反抗、逃离、妥协,却只能在这怪力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无系统,偏群像,偏正统文风,故事主线为多方博弈)
  • 绝世邪王美人无双

    绝世邪王美人无双

    冥界之王,人族少女,他们的命运,即将交织。…
  • 孤独的死神

    孤独的死神

    这是一个群英璀璨的世界!南方翩翩君子之剑,北方狂野热烈的刀,西方神秘炫丽的魔法,东方诡异玄奥的术法!而在一处黑暗山脉之中……“欢迎您的回归,您的敌人将因死亡而颤抖。”——来自无尽虚空的话……更新稳定,请大家多多支持。喜欢的书友请帮忙收藏一下……作者qq929245771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万古灵兽店

    万古灵兽店

    万古一战,天地法则尽皆崩溃,灵气日益枯竭,已无人登临大道,世界秩序混乱,人类与灵兽混战。此时,在一处深山之中,世间最后一只白泽在濒临死亡之迹重获新生,去往人类世界,开起了一家灵兽店?
  • 嗜血尸姬狂天下

    嗜血尸姬狂天下

    她,是傀儡组织的首席杀手,断情绝爱,爱情、亲情、友情,她避之不及却偏偏唯一拥有她信任的同伴把她推入了阿鼻地狱........他,是举世闻名的天才战神,半生戎马,名誉,地位,权利。他淡泊名利,却在遇见她后淡薄的心为之悸动,她回眸一笑百媚生........“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大师讲堂:梁启超讲清代学术

    大师讲堂:梁启超讲清代学术

    本书是有关清代学术的第一部专著。它系统评述了明末至梁启超以来200多年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就有清一代的哲学、经学、史学、等自然科学进行了全面论列,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进行总的历史考察,探讨起因,分析点,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对各个时代、各学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详尽阐述。《儒家哲学》是1927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讲义,其中全面论述了儒家哲学的内涵、沿革、代表人物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