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9500000051

第51章 加拿大女性电影、广播与网络(1)

脱离男人,而不是与男人敌对地建构自己;与男人相对,但成为妇女自己。

——伊丽莎白·格罗茨(Elizabeth Grosz)

男性象征秩序中的女性意义一直走的都是一条被驱逐、被压抑、被符码化的道路。然而随着世界文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两性关系的新变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革命,加拿大女性电影人开始大胆质疑男性社会构筑的象征秩序和女性在其中的从属地位,不断抗争,试图冲破男性主体的桎梏,重建赋予自身(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女性语言文本。女性电影的力量表现在不断地从性的角度切入,挑战并质疑父权社会中女性的身体被物化或客体化,以及在各种领域中女性通常成为权力冲突下的牺牲品等种种现象。伟大的加拿大女性电影人不约而同地实践着“脱离男人,而不是与男人敌对地建构自己;与男人相对,但成为妇女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以电影文本中的女性语言为武器,打破性差异(sexual difference)的传统概念,产生新的母性认同,并通过文本瓦解和重建性身份(sexual identity),试图实现将女性从象征秩序中解放出来和重新设计女性、赋予女性意义这一先锋性与革命性的目标。同所有革命一样,加拿大女性电影的文本意义从男性主体中剥离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充满了矛盾和反复,但女性的全新意义,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反思、实践和矛盾中得以重建起来,并引领着更多的女性电影寻求它自身的价值,进而改变着世界女性电影未来的面貌。

第一节加拿大女性电影的历史发展

1896年,加拿大女性梅·爱尔温(May Irwin)开始在短片《吻》中出现,1919年纳尔·希普曼(Nell Shipman)写作并主演了电影《返回上帝国》,风靡整个加拿大,成为了进入电影界从事女性电影制作的第一位加拿大女性。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加拿大女性电影从纳尔·希普曼的无声电影到茱迪丝·克莱利的电影工业公司生产的电影,从伊夫琳·兰芭特的动画片到安妮·柯莱瑞·普瓦里尔的纪录片和帕特里夏·罗泽玛的故事片。内容涉及到加拿大的风土人情、种族歧视、姐妹情、女性的受压迫状况、女性的家庭生活、女性的堕胎、女性内心感受、女性同性恋、照看孩子等,富有挑战性的女性导演的影片也涉及到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吸毒等社会问题。表现手法上有叙事、想象、科幻、纪录、真实记录等,并且也将独特的女性美学思想注入到女性电影中。同时,加拿大女性电影敢于挑战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叙述模式,颠覆传统好莱坞式的戏剧结构元素,为世界电影的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外,丰富多彩的加拿大女性电影也推动了国际女权主义电影文化的发展。1973年,在多伦多,几位年轻女士举办了加拿大第一届女性电影节——“女性与电影国际电影节(1896~1973)”,为女性制片人找回了曾失去的历史地位,展示了在男性正统地位范围外女性所作的贡献。受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这次女性国际电影节昭示了女性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

纳尔·希普曼是加拿大最早的无声电影女性制片人。1919年她写作并主演了电影《返回上帝国》,大获成功。自此,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电影创作。1942年Jane March创作的电影《女人是战士》,将女性家庭主妇的形象变为工厂工人的形象,从而影响了许多加拿大妇女,使她们毅然地走出家门进入工业部门,亮出自己工业生产者的光辉的一面;1964年Beryl·Fox创作的《密西西比的夏天》,描述了60年代电视工作者心灵的忧郁面;1964年Joyce Wieland在她的餐桌上创作了电影剧本《湿衬衣》,1968年创作了电影剧本《老鼠生活和北美饮食》。到60年代末,女权运动造就了一批女权主义电影制片人。她们即时地记录了女性生活的经历。70年代,一些勇敢无畏的女性制片人创造了故事片的最高水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勇敢的女性在电影创作中冲出种族和性别的障碍。加拿大女性制作的许多电影登上了国际舞台,并获得重要奖项、赢得评论家的赞美,如Patricia Rozema的《我听见美人鱼在歌唱》(1987),Deepa·Mehta的《我和山姆》(1991),Mina Shum的《双重幸福》(1994),和Lynn·Stopkewich的《吻过》(1996)。在国家电影委员会(FB)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带领下,加拿大开创了女权主义纪录片先河。

然而,几十年来,女性制片的中断时有发生,自纳尔·希普曼(Nell Shipman)在无声电影中开拓性的出场之后便出现了空白,直到1939年加拿大成立国家电影委员会,情况才有所好转。1940年,Evelyn Spice Cherry制作了影片《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Jane Marsh、Gunrun Bjering-Parker和Magaret Perry也加入到国家电影委员会的电影制作队伍。FB发起了同期的英-加女性电影制作,建立了加拿大女性同纪录片的紧密联系。这些女性通过制作关于地区生活和战争的电影,加入了“把加拿大诠释给加拿大人”的合唱队伍。

Gudrun·Bjering-Parker的纪录片《倾听大草原》,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它重塑了加拿大传统的风景,将温尼伯湖(加拿大中南部)音乐节的歌手带到加拿大西部地区。在东部沿海,Magaret·Perry在许多纪录片中用了当地的景色。

魁北克电影局(O.F)的法语部,在1972年首次推出了系列片《作为女人》。同FB“挑战改变”节目中《工作的母亲》系列片相似,这些电影描述了女性个人的状况,以及论述了爱情、日常生活、婚姻关系、社会地位、堕胎和生育后的复职等问题。证言和虚构相混合是这个时期魁北克女性电影的特点。

1975年纪录电影制片厂创立,女性厂制作与女性直接相关的电影。在成立时的执行制片人凯瑟琳·沙龙(Kathleen Shannon)(《我会喜欢工作吗?》导演,1974)的领导下,FB女性制片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众投资的纪录电影制片厂。虽然记录电影制片厂的许多电影如《并非爱情故事》(1980),《如果你爱这个星球》(1982)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起初也是充满了矛盾。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些电影对加拿大女权主义纪录片中的常规主题提出了挑战。如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Cynthia Scott的影片《一群陌生人》(1990),多伦多独立派Lynne Fernie和Aerlyn Weissman的影片《禁止的爱》(1992),兼有纪录性和虚构性。《一群陌生人》打破了好莱坞40年代女性电影和传统女权主义纪录片的对立。《禁止的爱》讲述了加拿大50年代女同性恋的历史,从新的角度诠释了女性的欲望和女性同性恋的经历。80年代,种族和性倾向成为创作的重要根据。黑人作家创作的关于从非洲移居加拿大的女性生活的纪录片,由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屏。这些作品有《黑人母亲,黑人女儿》,《年长,强壮,聪明》和《挣扎的姐妹》。在加拿大女性制作电影的历史中,包含有复杂的政治倾向。

六七十年代,国家电影协会唯一的魁北克女导演安妮·克莱尔·普瓦里埃(Anne Claire Poirier)开拓性地创造了一种混合体,将纪录片的成分与电影中浪漫的叙事、想象和幻景融合。与众多的英语电影不同,这种电影经常以女性自身的奋斗、反抗生来所遇到的障碍为中心。在安妮·克莱尔·普瓦里埃的电影中,女权主义主题经常被描述成集体的事情,而且与魁北克的历史相结合。

在国家电影协会之外的女制片人,更多地受到来自法国女权主义者真实电影的影响。安妮·克莱尔·普瓦里埃的《梦幻生活》运用了一种混合的形式——部分幻想,部分意识的觉醒,来展示一个女孩的性冒险。《红色厨房》(Paule Baillargeon,1977)运用了布莱希特性的场景和引人发笑的动作来反抗性经历的不同。安妮·克莱尔·普瓦里埃的《声嘶力竭般死去》(1979)以它对强暴镜头的戏剧性描写而震惊观众,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通过形式与多义相结合,安妮·克莱尔·普瓦里埃对性攻击作为社会犯罪和视觉叙述的再现进行了分析。李普尔(Lea Pool)的故事片《旅店女郎》(1984),开始了内省戏剧故事片的潮流。

乔伊·斯维兰德(Joyce Wieland)在实验片《浴盆》(1964)和《手绘》(1967)中展现了新颖的女权主义美学。她运用家庭中的艺术制品以及自己的身体挑战感知,消解主体和客体在视觉上的差异。与当时的制片人着重严格的现代主义不同,乔伊·斯维兰德在她的作品《老鼠生活和北美饮食》(1968)和加拿大史诗《理智胜过激情》(1967)中展示了一种戏谑的手法,解构了特鲁多(Pierre Ellott Trudeau)冷漠的唯理性所包含的加拿大民族主义的神秘。

加拿大女性电影约80年的电影制作历史,其宗谱十分丰富,然而是断断续续的。这种断续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潜在的政治、经济制度因素。同时,这个世纪的社会运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谁有机会,在什么时候制作电影。加拿大的女性电影与具有加拿大文化产业内涵的电影史分不开,与国家文化政策紧密相连。

第二节加拿大著名女性导演及其作品

下面以加拿大女性电影业的开拓者为例,对加拿大著名女性导演及其作品加以介绍。

一、纳尔·希普曼及其作品

纳尔·希普曼(Nell Shipman),1892年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早的女性电影制片人,无声电影时代的著名女性电影工作者,集导演、编剧、制作与演员于一身。她因大胆选用野生动物在她所拍摄的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独特艺术创作,因此而尽人皆知。

她自己写作并亲自担任主角的第一部影片是《毛线球》。1915年她因主演《上帝国与女人》而步入电影明星之列,她享有来自上帝国的女儿之名。1919年她主演《返回上帝国》,大获成功,为此进一步巩固了她的明星地位。

主要作品:

·《毛线球》(The Ball of Yarn,1910)

·《比利的智慧》(Outwitted by Billy,1913)

·《在月下》(Under the Crescent,1915)

·《上帝国与女人》(God's Country and the Woman,1915)

·《芭里,卡赞的儿子》(Baree,Son of Kazan,1917)

·《重返上帝国》(Back to God's Country,1919)

·《新的事情》(Something New,1920)

·《来自上帝国的女儿》(The Girl from God's Country,1921)

·《男孩、熊和狗》(The Boy,The Bear and the Dog,1921)

·《物质援助》(The Grub Stake,1923)

·《缕缕北风》(Trail of the North Wind,1923)

·《稍微留心》(Light on Lookout,1923)

·《金色的育空河》(The Golden Yukon,1927)

·《黑暗中的帆船》(Wings in the Dark,1935)

·《挖蛤蜊的女儿》(The Clam-Digger's Daughter,1947)

二、茱蒂斯·罗斯莫瑞(斯芭克斯)·柯劳利及其作品

茱蒂斯·罗斯莫瑞(斯芭克斯)·柯劳利〔Judith Rosemary(Sparks)Crawley〕是加拿大电影工业的开拓者,生于1914年加拿大的渥太华。她因对电影工业的贡献而享有国际声誉。在长达近50年的事业生涯中,她既是母亲、作家、编辑、导演,又是制片人、摄影师、录音师和演员。她为电影《Ale d'Orléans》编辑、写作剧本,该影片夺得1939年纽约Hiram Percy Maxim奖。这是加拿大首次获得这种殊荣。她执导的短片《了解你的孩子》(Know Your Baby),向人们介绍照看孩子的方式方法,如洗澡、打嗝、喂养。该影片受到好评,她的公司此自开始进军美国教育电影市场。她执导的另一部有关照看孩子的系列影片The Ages and Stages Series同样受到好评。她获奖的主要影片如下:

《房龙的项链》(The Loon's Necklace,1948):1950年在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北美最佳影片奖。

《乌鸦传奇》(Legend of the Raven):1958年在加拿大第十届电影节上获艺术与实验类奖。

《从十到十二》(From Ten to Twelve):1958年在加拿大第十届电影节上获培训与教导类奖。

《滑下珠穆朗玛峰的男人》(The Man Who Skied Down Everest):1975年获最佳长度纪录片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奖。

……

同类推荐
  •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本书对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系统的种种危机作了由浅入深的报道,首先介绍了黑心商家诚信丧失、引发食品信任危机,接着介绍了黑洞事件触目惊心,中国股市诚信难寻等内容。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

    马宏杰用近30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老鼠药,想回家……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我在修仙世界的行骗生活

    我在修仙世界的行骗生活

    这是一个在现代都市生活了20多年的网络骗子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修仙世界的故事。
  • 复苏序列

    复苏序列

    事件发生在史前文明毁灭之后废土上建立的光辉文明序列于古今开始复苏于序列:黑暗森林的未知核区内还有多少幸存的人类或奇行鬼怪异界规律互相碰撞产生的“门″通往何处?
  • 邓艾

    邓艾

    一片废墟,一座空城,走出一位不朽的神话。修武一途:锻体境,斩露境,破虚境,出神境,炉青境,造极境,天人,真人,尊者,至尊。至尊十境:虚尊十重,人尊十重,地尊十重,天尊十重,魂尊十重,王尊十重,圣尊十重,帝尊十重,太尊九境,十境至尊!
  • 幕后人

    幕后人

    世代传承的神秘使命。一步步成为大陆无人知晓的最大幕后人。自己做自己的靠山!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夏之涟漪

    夏之涟漪

    她爱他,爱到肯为他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然而他却不屑一顾,他的冷漠背弃,令她心神俱伤。当银冰泽出现,为她扫清一切障碍,然而这个处处完美的贵公子却注定要被伤害,这是一段纠结的三角恋,在这隐匿在都市阴影下的黑帮世界,他们的恋情又将会走向哪里?
  • 昆明生活随笔

    昆明生活随笔

    本人生活中感悟随笔不定期更新望各位多多支持
  • 云起星澜

    云起星澜

    地球上的落魄青年李富贵被神秘飞船劫持后,凭借着机智和运气成功化解了危机,还同劫匪成了好朋友。为了能在星空中立足,他们来到了星空中最著名的太空渔猎场,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悠闲渔夫,然后开着最豪华的飞船回到地球炫富。却不曾想一场意外的突发事件,让他从此真正的踏上了星空的舞台。飞船、机甲、星舰?这些过时的东西就别拿出来显摆了。领地、星球、星域?这个真没有,但哥的富贵天堂开遍了整个星空。天赋传承?五星秘法?哥没有传承的,只有原创的,据说叫什么专属秘法,十星级!
  • 懒懒勾人魂:祸世神魔妃

    懒懒勾人魂:祸世神魔妃

    她是杀手界的神话,一朝穿越,竟成了人人喊打喊骂的灾星。本想低调做事,奈何炮灰太多,在送走了第N批找茬的后,某女终于拍案而起,“特么的,老虎不发威当我是hellokitty呀!”师徒篇——雪峰之上,谪仙般的身影立于山尖,男子身后站着一个狡黠如狐的倾颜少女,男子对少女说道,“跳下去,今天的训练就到此为止。”闻言,少女抽了抽嘴角,你特么的是在逗她!这么高,不死都是我运气好到报表了,还让我自己跳下去!师父你在玩我呢!?皇族篇——某男懒懒的卧在软榻上,嘴角勾起一抹邪肆的笑容,望向房梁的位置,道,“原来小瑾儿还喜欢当梁上君子啊!”某女无语望天,说好的谪仙呢,你还我高冷师父!!!
  • 莽仙

    莽仙

    妖兽为何强大,因为肉身。妖兽为何长寿,也因为肉身。但,妖兽却没有人类的修炼天赋。仙侠不一定非要炼气,修炼肉身有何不可。这是一个炼体成仙的世界,只希望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