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2300000047

第47章 后现代视野下的拼贴文化与权力——以网络“恶搞”视频为例(2)

四、反恶搞:在谁的名义下?

随着网络“恶搞”视频的日渐风行,国内媒体反对“恶搞”的声音也开始加强。2006年初,国内只有几家报纸,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电影报》等,零星发表了一些文章,质疑“恶搞”红色经典的合法性,指责“恶搞”视频逾越文化和道德底线。8月10日,光明日报社组织了一场以“围绕‘恶搞’主旋律和正面英雄人物等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展开讨论,深刻揭示‘恶搞’形成的根源及其负面影响”为主题的“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12日,《财经时报》刊登《广电总局再出手,违规视频难遁逃》一文,称“广电总局目前正在制订互联网视频的新管理条例,该条例有望在八九月份正式出台。其内容主要是对视频网站放任自流的违规现象进行‘围剿’,以促使这一新兴产业尽快纳入广电的管理体系”,[http://news.sohu.com/20060815/n244794927.shtml,搜狐新闻,2007年3月21日。]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半个多月,国内多家报纸纷纷发文,强烈批评“恶搞”视频。仅此一个月,相关报道就达到了20篇,占到了2006年全年批评“恶搞”视频的报纸文章的“半壁江山”。

国内各大报纸反对“恶搞”的理由较为一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恶搞”英雄人物和“红色经典”,是对民族精神的侮辱和伤害;“恶搞”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玷污和对传统价值与道德的破坏;“恶搞”是一种侵权行为,是对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或名誉权等的侵害。尤其在前两种观点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被反复提及。这与反对“恶搞”视频的留言帖的表述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是一种巧合吗?

实际上,自2006年8月以来,伴随着各大报纸的舆论轰炸,网上关于“恶搞”视频的争论开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8月是各种立场的留言帖发表数量最多的一个月。在支持“恶搞”视频的17篇留言帖中,有10篇是在这个月发表的,同期发表的持反对立场的有3篇,持折中立场的有2篇。这表明了两点:一方面,围绕“恶搞”视频,报纸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观点的“共动”。这充分显示了报纸在设置公共议题、塑造舆论环境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报纸的宣传并没有完全左右公众的立场,相反,随着舆论引导力度的加强,反对“恶搞”的公众的声音加强,支持“恶搞”的声音也开始急剧增强。这是因为公众在接触视频作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文化立场。换言之,公众是带着既有的文化偏好和价值观念接触“恶搞”视频的。因此,报纸的舆论宣传只是强化了公众既有的倾向和观念。

在所有反对“恶搞”视频的话语中,包括报纸文章和网上留言帖,社会伦理价值都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内容。事实上,除了“恶搞”视频以外,几乎所有的媒介内容都受过类似的“关照”。这要归因于大众媒介的流行性和公开性,以及青少年属于脆弱和易受伤害群体的社会共识。然而,最近二十余年的媒介研究清楚地表明,阅听人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消极、被动,易受伤害、操纵和算计,相反,他们往往能抵抗媒介文本的支配性意义,主动地占用媒介资源并将它转化为自身的文化财产(property)或媒介素养,甚至形成新的亚文化和身份认同。近三分之一的明确反对“恶搞”视频的留言帖本身就是佐证。此外,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就大众媒介而言,人们对某一媒介文本的接收和解读会受到其他相关的媒介文本的影响,即所谓的“文本间性”。因此,网民对于“恶搞”视频的看法可能也会受到其他媒介文本的影响,如从其他电视剧、电影中获得什么才是“严肃”的视听作品的观念等。不假思索地认定“恶搞”视频会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不过是对早已过时的“皮下注射论”、“魔弹论”的重复罢了。尽管如此,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价值忧虑从未消减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部分网民抵制“恶搞”视频的文化政治立场,表现出对官方舆论的认同。

五、许可证:奈何网络的“凌波微步”

早在2000年,广电总局就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66号文件),约束网络影视作品的传播。依据该规定,只有“持有《网上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许可证》”者,“方可开办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的业务”。2003年1月和2004年7月,广电总局又先后颁布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的15号令和39号令,规定只有取得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号令中表述为《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者,方可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根据这两条办法,互联网上的电视节目和视频短片,均属广电总局的管理范围之列。这也就意味着,像“恶搞”视频这样的网络作品,由于具有“向公众传播”的目的,必须取得许可证才能在网上发布。不过,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上述办法在具体操作上存在有很大的困难,这也为2006年的网络“恶搞”热埋下了伏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是揭开了这场热浪的序幕。之后几个月,各类题材的“恶搞”视频在网上层出不穷,尤其是《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参赛记》、《鸟笼山剿匪记》、《分家在十月》、《春运帝国》、《中国队勇闯世界杯》、《狙神传奇》、《后舍男孩》、《芙蓉姐姐传奇的一生》等短片,更是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仅《鸟笼山剿匪记》一片,才发表一个月,其点击率就超过了百万,赞助该片的“六间房”网站最高时达到了每小时1万次的点击率,一度引发网站瘫痪。[谢莹、蔡骐:《恶搞:从媒介文化到媒介经济》,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78294/5392643.html,2007年2月12日。]在这样的前提下,自2006年8月以来,有关广电总局将再度加强网络规制的消息愈传愈盛,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络视频的风行与广电总局日趋强硬的规制态度似乎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即“恶搞”视频是与官方相对,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以反西方(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浪潮在国内兴起,并在官方话语和媒介的公共话语中占据了显要的位置。这一社会语境在许多“恶搞”视频中得到了非挑战性的呈现。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的“真田小队长”的形象,《中国队勇闯世界杯》中对于日本足球队的评论等。民族主义叙事的频频再现表明,“恶搞”视频无法完全过滤主流意识形态在其视听话语中的发声,二者间存在着某种“暗度陈仓”的关系。不过,这种“暗度”行为并非任何外力作用的结果。在各大报纸刊发的批评文章中,“恶搞”视频的民族主义倾向湮没在了“威胁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论断中,即是明证。

既然“恶搞”视频并非真的“无恶不作”、“罪大恶极”,为什么还会引起主管部门和报纸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实际上,官方立场日趋强硬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恶搞”视频本身,也就是说,视频的内容和艺术品质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关注点。真正令主管部门担忧的,是透过“恶搞”视频的传播和流行所显示出来的网络新技术的潜力。广电总局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对网络视听作品传播的许可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网络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内容规制的可操作性。一方面,网络视听作品的传播方式创新的速度远远超过政策法规调整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自身的特性加大了内容规制的难度,包括无中心、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使用者作为信息的传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身份,网络使用的匿名性等等。因此,即使在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三条“办法”整治网络视听作品的前提下,“恶搞”视频仍可以在2006年迅速传播并掀起热潮。而这股热潮反过来又使主管部门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网络规制的紧迫性。国内报纸在2006年8月突然展开的舆论“轰炸”,是对内容规制的必要性的铺陈,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主管部门对于网络规制的紧迫性的认知。

同类推荐
  •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本书立足“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这一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考察了北京、上海、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扩展成一本专著,作为本套丛书第一期六本书的结篇。
  •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在时下,全国各级企业都以学习中央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精神为契机,掀起了安全生产的学习与教育高潮,确保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稳定地发展。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君主论

    君主论

    《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地写入大会报告和党的章程。
热门推荐
  • 北雁南飞·第七部分(张恨水经典小说)

    北雁南飞·第七部分(张恨水经典小说)

    《北雁南飞》是张恨水的一篇章回体小说,以作者少年时在江西三湖镇私塾的读书经历为背景,描写了少女姚春华与少男李晓秋的爱情悲剧,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法,令人掩卷叹息的情节,以及三湖镇民风、民情、民俗的生动勾画,为我们提供了晓清江南小镇的社会情景以及学堂生活实录,从这些描写中不难寻觅到作家张恨水走过的足迹,是比较典型的旧式才子佳人小说。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7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尔汝

    尔汝

    本是恩恩爱爱一对,樱花开的一样烂漫。可为何,上天愣是不肯给人一番清净,为何要将这美满的生活打碎!!冥界和阴间,竟不是一处空间!可怕的青花刺印,幽暗的大门......“今生,我欠你,能否别怪我?若再爱,定要与你共享此生,永不分离!”冥界的大门已经开启,是进入第几层地牢?罢了,此生如此,也不差这一脚......
  • 冷酷邪神:天才儿子黑道妈咪

    冷酷邪神:天才儿子黑道妈咪

    她是21世纪在黑道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一场执行任务中不幸落入异世,成了宰相府众人不屑一顾的大小姐,受尽了后母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是欺辱,只有哥哥慕洛晨心疼她。他冷酷,嗜血,无情集于一身,一场偶遇,让他和她纠缠不清
  • 离奇死亡后

    离奇死亡后

    写一个小女孩的遭遇,死后进入地狱,与黑白无常之间的故事
  • 邪帝狂宠:逆天废柴四小姐

    邪帝狂宠:逆天废柴四小姐

    狗男女的背叛,令她在一次任务中丧命,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废柴体质,什么东东?本小姐可是堂堂魔族继承人,看我虐白莲,踢渣男,契约魔宠收获美男,看我如何傲视天下
  • 快穿之星主总傲娇

    快穿之星主总傲娇

    (女宠男)宇宙浩瀚,十方星届,一方星主守护一方星界位面!星主司星儿为逃避虚空抹杀,靠着虚空兽的草鸡系统,在自家星界跑路求生存、任务期间碰到一枚被法则海封印丢错方向的呆萌星主!司星儿:说好的一个星界一个星主呢?虚空兽:垃圾星主怎么在这儿?估计法则海丢错方向了…慕斯朗:我是谁?我在哪?司星儿:…觉得前奏慢,可以从第五章看哦!第一次写书多多支持!后面还是不错的,N个世界,期待喜欢!
  • 不设限的人生无极限

    不设限的人生无极限

    世界如此强大,生活如此艰难,许多人还没有成长就开始成熟,围绕着物质和金钱开始画地为牢,开始放弃梦想和拒绝变化,对他人的成功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带着自我疼惜的心欣赏自己吧,停止无休止的自我批评和内耗,开放自己,寻找心灵赋予外在一切的意义,从而活出生命的潜能,开拓不设限的人生。这种内在的成长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自由,让人们更有力量去追求并身心一致地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本书旨在向读者打开一扇窗,以情境个案的方式帮助读者窥视他人的内心及他人在应用心理学、心灵成长方面的立场与做法,引导读者身心一致地创造美好生活,对时下人们的身心灵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无敌半神

    无敌半神

    万年前,神魔大战!万年后,少年(“宅男”)走出封印之地,获得《混沌源始诀》,一路遇不平?那便杀尽所遇奸邪之徒!一路抛洒热血,异界邪魔,来吧!决战神魔战场!···
  • 中华灯神

    中华灯神

    网络写手肖宇清买了一盏油灯,无意中唤醒了油灯中的灯神,然而这个灯神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为了帮助灯神,肖宇清化身为商纣王,他要开始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 幻想三对情侣故事

    幻想三对情侣故事

    幻想综艺节目的故事,也是和偶像一起约会故事…是三对情侣爱情之旅和体验爱情之约,另外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