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9500000022

第22章 舞台上的多味人生——经典戏剧与曲艺 (1)

广为流传的京剧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说起京剧的来历,就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

1790年,乾隆皇帝庆祝80大寿,召集全国各地著名的戏班进京贺演。寿庆之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表演受到大众的喜爱,乾隆留他们在京献艺。

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与徽剧出于同源,因而时常合班演出。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为主,徽戏以二黄调为主,这两种腔调同台演出,相互取长补短,并不断汲取当时流入北京宫廷和民间的秦腔、弋腔、乱弹和昆曲等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又根据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出全国各地都能听懂的戏剧语言——韵白。这样京剧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在全国盛行开来,它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大均在其他戏剧之上。

京剧形成之初,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但到了民国初,旦角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了“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和其他剧种相比,更突出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表演时色彩感和节奏感更强,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独特的风格体系。

柔慢、婉转、优美的昆剧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朝起,始称“昆曲”,现在人们普遍称其为“昆剧”。说起昆剧起源,还要追溯到元末。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一种戏曲,地方不同,唱法也就不同。当时,南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元朝末年,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加以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集众家优点于一身的昆腔。

昆山人梁辰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昆腔作了进一步改进。他还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极大地扩大了昆曲的影响。于是,昆腔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明末清初,昆曲又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成为现今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态。昆曲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妙趣横生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光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大约诞生于西汉时期,它又称“羊皮戏”、“灯影戏”、“图影戏”。它发源于我国的陕西,但清代时,在河北一带颇为盛行。

“皮影”顾名思义,它是用皮革做成的,其中又以牛皮和驴皮的材质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多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人物也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并且在唱腔、剧目上和地方戏剧相互影响。不少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的表现艺术多和地方戏剧类似。

在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材质不同等因素,皮影戏形成了很多类别和剧种。其中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轻快优美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一个为老百姓所喜爱的剧种。至今为止,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黄梅戏早期叫“黄梅调”,因主要曲调起源于安徽怀宁黄梅山而得名。旧时,黄梅山一带是荒州穷县,有不少以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往往走街串巷,摆场说唱。

约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些民间艺人以大别山的采茶歌、推歌和江湖上流行的渔歌等花腔小调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因其婉转流畅,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很快由黄梅传至周围地区,其中一支传向安徽。以后,在黄梅采茶调的基础上,形成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又吸收“罗汉桩”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一个独树一帜的剧种。

黄梅戏的代表剧目主要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玉堂春》等。

颇具民间气息的秧歌戏

在我国北方,逢年过节,大街上的秧歌队载歌载舞扭着秧歌,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热闹和喜庆的氛围。秧歌这种戏剧形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秧歌戏,又称秧歌剧,它是我国北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它起源于宋代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即“村田乐”,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不断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叫“闹秧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孕育和形成了秧歌戏,也就是由小旦、小丑等扮人物,唱小曲。

清代中叶,一些地方上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一些表演成分,逐渐向地方大戏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新秧歌剧运动,改革了秧歌戏的音乐、表演、装扮,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新歌剧。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雅俗共赏二人转

在东北,人们茶余饭后喜欢看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最典型的民间艺术,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文化人还是不识字的人,都对它津津乐道!

二人转多为两人同台表演,有时也可以一个人表演。二人转形成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通常认为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小秧歌、蹦蹦等都是这种戏的别称。二人转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秧歌、莲花落、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梆子、民间逗哏、东北大鼓、杂耍等多种成分。目前,二人转有东、南、西、北四个流派。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所以,流传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这样的说法。

二人转在表演手段与表现方法上独具特色。表演手段上分为三种:二人(一丑一旦)对唱;一人且舞且唱;一人以不同角色唱。演员的表现手段有“四功(唱、说、做、舞)一绝(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舞者则别具一格。

川剧中的变脸

欣赏川剧的时候,最为精彩的是它的“变脸”,其实这种“变脸”是川剧艺术中揭示剧中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一种浪漫主义特技。

川剧,顾名思义,产生于四川的一种戏剧形式。自古以来,成都便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朝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川剧第一个把“变脸”搬上了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上特定部位,然后用手整体涂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的变脸采用的是抹脸的手法。

吹脸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即刻变脸。《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说起扯脸,则稍微复杂一点。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可以变绿、红、白等七八张不同的脸。

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所作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现简称《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这个戏剧至今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并通过窦娥来表达劳动人民的心声。

《窦娥冤》叙述了窦娥悲惨的一生:窦娥幼年时,家境相当贫困。因其父科考需要钱,就把她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夭亡,婆媳相依为命。赛卢医欠蔡母钱,蔡母向他讨债时,被他骗到郊外,企图谋害,恰遇张驴儿及其父救下蔡母,蔡母为感谢救命之恩,好生款待这父子俩。哪知竟是引狼入室。父子强逼婆媳嫁给他二人,窦娥不从,张驴儿阴谋毒害蔡婆,不想却害死自己的父亲,转而诬陷窦娥。窦娥为了婆婆,在官府的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被判处斩刑。临刑前,窦娥发下三条毒愿:一要在刀过头落后,颈血飞溅丈二白练之上;二要六月飞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当地大旱三年。后来窦娥的这三条誓愿一一应验。三年后,其父窦天章出任廉访使,直到此时,窦娥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美好爱情的讴歌《西厢记》

郭沫若曾说:“《西厢记》是最完美的、最绝世的,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它是有生命之人战胜无生命之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郭沫若给《西厢记》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西厢记》是由元代王实甫根据传统题材改编而成,王实甫绘声绘色地为读者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相知、相爱、相惜,为了爱情不懈斗争,最终取胜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本书囊括了峡谷洞穴、高原戈壁、江河湖泊、海洋岛屿、风景名胜、历史遗迹、原始部落、神秘现象几部分,以新观点、新材料为标准,详细介绍了地球上最具玄幻和最具神秘氛围的地域,再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爬行动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爬行动物

    本书从爬行动物的渊源入手,主要介绍了其种类、形体结构、特征、分布范围、生物习性以及在动物界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 把芦苇还给我(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第2部)

    把芦苇还给我(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第2部)

    著名军医小李一刀去大脑议会揭露一个惊天阴谋∶有人利用克隆技术在克隆人体王国的一些关键人物,企图以此控制整个王国。但他遇见的却是克隆的小李一刀,比他更年青,更强大,野心勃勃,咄咄逼人。一场不仅事关孰生孰死、更关乎人体王国正义与邪恶的对决开始了……
  • 外星人之谜

    外星人之谜

    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未知却是无限的。今天,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不断走向微观领域,而且还更深入地走向了宏观领域——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宇观领域——宇宙的边界、起源和演化等等,沿着这条道路,人们不断从已知走向未知。本书集中了近年来,科学界对地外智能生命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成果,数字准确,语言详实活泼,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们阅读。从月球、火星、金星等宇宙天体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神秘莫测的飞碟与外星人事件,为你尽情展示地外生命的神奇与宇宙的奥妙,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物理知识知道点:热学大探秘

    物理知识知道点:热学大探秘

    《物理知识知道点:热学大探秘》对了解热学的发展历程,探秘我们身边的热学现象,对培养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科学精神大有裨益。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热学大探秘》。在书中,我们不仅介绍了热学的发展历程,还解密了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一些热学现象,让大家在轻松愉悦之中学到科学知识;不仅介绍了热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还精心安排了一些有趣的热学小实验,供广大青少年朋友在热学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去探索。
热门推荐
  • 春芬恋歌

    春芬恋歌

    我以为爱上了就是一辈子。一辈子不离不弃,一辈子相知相惜。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男神的99式花样宠

    男神的99式花样宠

    系统:想要强大吗?想要逆袭吗?赶紧进来做任务吧,攻略男主,你要的系统都能给你!慕初晴是一步步变强了,可是系统没办法在现实世界中给她一个古明轩。……等等,这个男人是谁?古明轩?他……真的存在?!古明轩:逗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奶娃:妈咪,你是怎么把爹地追到手的?慕初晴:怎么说呢,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古明轩:但都没用,主要是靠我单方面努力吧。(1V1,超级甜宠)
  • 反恐暗战

    反恐暗战

    本书是讲述华夏最强特种部队之一的狼牙特种部队,与各种各样的恐怖组织,以及坏人的斗智,斗勇,以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传奇故事,里面有兄弟,战友之情,也有爱情......
  • 云烟忘川伊人泪

    云烟忘川伊人泪

    一段三生三世的情缘忘川神女与冥王第三子冥幽的爱恨情仇忘川河边,一个妖冶长相的男人喃喃道念儿,我等你回来……
  • 兰陵如梦

    兰陵如梦

    意外的来到,意外的遇见,意外的发生.闭上眼回味,轻轻地拨动心弦,如梦。
  • 穿越:帝都之恋

    穿越:帝都之恋

    一代北国大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佩破碎碎的瞬间,他的灵魂却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是灵魂的附身,还是命运的玩笑?这些他都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心中深埋着的信奉。缘分,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无心的一次帮助,却遇上了彼此一见钟情的她,不敢说出口的爱,能否覆盖他内心深处的信奉。他不知道,来到二十一世纪的,并不止他一个,就连那些曾经的朋友跟敌人,也纷纷现身。随着内心的信奉被唤醒,他的双手再次沾满了鲜血,包括他所爱之人。玉玺重现,是灵魂的再次穿越,还是命运的再次玩笑?面对曾经的敌人,他再次举起手中的剑,浴血奋战。这次,他不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为了数千年后,那个在二十一世纪等他的女孩……
  • 一赋行歌十世宁安

    一赋行歌十世宁安

    前世的江宁从未想过求些什么,她身负天道,却终是在自己最欢喜的男子手下一败涂地。重来一世,她不求报前世之仇,只求成全前世救她之人的两个心愿:一毁天道、二毁姻缘。她望求逍遥,可当前生尽入眼帘,她不过是棋局一子,而深情几许,不过戏台话本。若有来世,一壶清酒,两人白头。若有来世,谓你心忧,问你何求。而今贵为忘川妖神,这些话,江宁是不会再信了。于她而言,此生,茶盏半许,一赋行歌,十世宁安,便算最好。
  •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蜜恋小甜心:竹马哥哥,宠不停

    蜜恋小甜心:竹马哥哥,宠不停

    五岁那年,她搬家住在了他家隔壁,她追着他喊帅帅哥哥,某个傲娇少爷"你是个笨蛋"后来韩辰澈就开启了打脸模式,追妻路漫漫……十二年后,她成了当代巨星,"化妆"去学校,结果阴差阳错的做了他的同桌。之后,这个恶魔少爷各种折磨夏落夕。夏落夕"韩辰澈你就是个王八蛋。"这个可怜的小白兔只能被韩辰澈这个大灰狼吃的一干二净。各种强吻,最后直接被她按在床上……夏落夕"韩辰澈你不要脸"韩辰澈"脸是什么能吃吗"夏落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