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24100000178

第178章 1632年之伽利略

第二日,崇祯等一行人驾临格物部衙门,出了皇城的承天门,格物部就坐落在东长安街的中央官署区之中,左边是鸿胪寺,右边是钦天监和太医院,前边就是户部和吏部,后边则是格物院。

陈子龙、宋应星、张稷若、孙铨、王孙锡等早就领着格物部官员和格物院众位院士在衙门前恭候多时,见了崇祯忙行过礼后,崇祯便进了衙门,只见衙门内的院子里立着十几块巨大的木板,后边用木架牢牢撑住,上边对格物部成立以来的诸多成果进行了展示,崇祯边看便点头道:自朕倡格物之学以来,果有成效,才有如今繁盛世代。陈子龙便道:陛下有此见识,亦是承太祖、成祖皇帝之志也。

崇祯便感慨道:是啊,太祖皇帝虽出身草莽,却是眼界宽广,早在大明建立之初就意识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为此还留下祖训,告诫后代不可眼光狭窄,要放眼寰宇;成祖皇帝继承祖训,锐意沟通外邦,多次派使臣出使他国,自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祖宗的眼界可见一斑啊。

宋应星也道:据记载,郑和率船队从应天出发,远航大洋,拜访了30多国,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东非、红海等地,还曾在苏门答腊设宣威司广布天恩,管理一方,只是可惜啊,后来因财政紧张,又有奸人阻挠,这才焚宝船、禁往来,嘉靖年间,又因着倭寇猖狂,这才彻底断绝海运,实在可惜可叹啊,幸而吾皇圣明,重开海禁,与天下沟通贸易,荷兰、西班牙等欧罗巴诸国,朝鲜、东瀛等我朝藩属往来不绝,才有此盛世。

崇祯又问:朕记得神宗朝时,欧罗巴人利玛窦利曾进献了《万国图志》,对世界各国做了简略的介绍,神宗皇帝又命令太仆寺少卿李之藻以此为模板,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如今此图在哪里?宋应星忙道:启禀陛下,正是存在格物部,目前归格物院诸位院士考究使用,这《坤舆万国全图》通幅纵5.061尺,横11.406尺,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此外并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各大洋绘有各种帆船共9艘,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共15头,南方大洲上绘陆上动物共8头,有犀牛、象、狮子、鸵鸟等。更重要的是,这《坤舆万国全图》还对我朝地形地势做了详细的注释,省份城市、山川河流尽在其中,可谓是包罗万象。崇祯三年,我大明水师对荷兰开战,便是借助了《坤舆万国全图》,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举歼灭了荷兰海军。

崇祯便道:是啊,这也说明格物之学的重要性啊,一味闭关锁国终究不是立国、存国之法。郎中吴简思便插嘴道:陛下所言极是,这格物之法源出理学,与心学同出一脉,而心学更是倡导知行合一...吴简思越说,崇祯脸色便有些微妙,赵士锦忙打断道:宋尚书,听说前些年被龙院士和汤院士自欧罗巴救回的伽利略颇有才干,何不请来一问?说完还瞪了吴简思几眼,吴简思这才自觉失言,忙退到一旁。

崇祯便不在理会道:正是,朕今日可是专程为了此人而来。宋应星忙让人请出伽利略,只见一人搀扶这伽利略,伽利略一瘸一拐的从侧屋出来,崇祯细细看去,只见他大脑门,高鼻梁,白发碧眼,前额已经有些秃顶了,一把大胡须密布在两腮和下颌,一只眼睛浑浊不堪,伽利略(到明朝后改名夏利略)到了崇祯跟前,便颤颤巍巍的要下拜,崇祯忙令人扶住道:不必了,先生的腿和眼是?

夏利略便用有些生硬的语调道:我在意大利时,极力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结果被罗马宗教裁判所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之罪判处终生监禁。龙华民接过话来道:陛下,夏院士汉语还不甚流利,不如让臣代劳。

崇祯点点头,龙华民便道:夏院士17岁时,便对医学、数学、物理和仪器制造很感兴趣,后来夏院士便开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落体运动、抛射体运动、静力学、水力学以及一些土木建筑和军事建筑等;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并研制了温度计和望远镜,也正因为此,夏院士开始相信日心说,承认地球有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地球乃是围绕太阳运转,结果遭到了罗马教皇的残酷虐待,这腿和眼睛就是被迫害而导致的,我和汤大人奉旨去欧罗巴网罗人才,深知夏院士的大才,便花费重金,贿赂教廷,才将夏院士赎出来,将夏院士带至我朝。

龙华民说的一些专业的词语,崇祯自是不知道的,但是陆遥却是明明白白,陆遥边听龙华民讲也边解释给朱由检听,龙华民说罢,崇祯便点点头说:先生之才,朕亦听闻,今日至我华夏几年,对我朝格物之学可有甚见解?

夏利略便道:我到天朝以来,深为天朝繁盛佩服,学风民主自由,没有宗教干扰,陛下又深喜科技之学,唯有两点不足,一是不甚注重基础学问的研究,二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不喜归纳总结,使之成为通行实证的教材,不过这些意见我已经跟宋大人提过,如今这几年办学堂,编教材,已是大有改进。

宋应星便道:是啊,经过夏院士点拨,如今兵学、医学、工学、民学等各个实验室都配置了考录学士,还定期自大学堂将学子们召来进行实践培养,还设了《格物会略》总编纂,用以记录诸位院士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的推广应用。孙铨也道:而且钦天监还用上了夏院士研究出的望远镜,观测天象,甚为精妙,对《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也大有裨益,很多之前流传的经验法则被证明是错误的,《崇祯历书》也多次修改补充,力求完备。

崇祯很是高兴的说:格物部人才济济,朕心甚慰,听说夏院士编纂了《沙格和萨尔的四日谈》一书,得到诸位阁臣推荐,朕听说后不胜欣喜,亦要亲来至问。宋应星便道:此书采用沙格和萨尔两人对话的形式写成,非常新颖,对话分为4天。第1天主要反驳了天体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不同于地球的观点,指出运动并不是一种变化,它并不导致生长或毁灭,那只是部分和部分之间的简单移动,即不消灭什么,也不产生什么新东西。这样一种见解后来就成了力学哲学的一部分,即认为宇宙和宇宙中的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还是如此,既没有新的东西出现,也没有旧的东西消失,自然界的一切过程只是物体的机械动作和它们动量的交换。

朱由检边听,陆遥也一边在一旁解释,崇祯才听的连连点头,宋应星便继续道:夏院士在为哥白尼体系辩护的论证中,着重回答了那种根据常识的力学反对意见。他重复了哥白尼对这些反对意见的答复。他提供一种新的连贯的看待事物的方式,来反对那个同样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的见解。在第三卷中,他认为潮汐学说可以为哥白尼体系提供十足的证据。还有,这种理论和他的惯性原理是矛盾的,因为根据惯性原理,地球上的物体应当参与地球的运动。这本书把哥白尼的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为专业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提供了支持日心说的强有力证据,既通俗易懂,又富含科学的哲思,实在是一本好书。

崇祯便高兴的说:甚妙,甚妙,既然如此,那就让笔录编译司刊行天下,作为读本供京中各大学堂学子研读。郭之奇忙接了旨意,夏利略又道:我刚才在屋里,隐约听说航海之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意大利最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故事,他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原本是要来觐见中国皇帝的,结果却到了美洲,哦,就是《坤舆万国全图》上被标注为北加利墨亚的地方,听说从那里带回了无数的黄金珍宝,还建立了殖民地,西班牙这才成为了欧罗巴的霸主。

崇祯听后若有所思的说:朕如今亦有重现当年成祖皇帝之风采,只是可惜郑和宝船的图纸被付之一炬,如今若要建造,只怕也是不能了。宋应星便道:启奏陛下,其实依靠现有技术,重新打造一支远洋船队亦不是不可能,不过宝船只怕是难了,但是据说这宝船本就不在当年下南洋的船队之中,只不过是为成祖皇帝专门打造的御船而已。

崇祯不由的眼前一亮道:哦?这么说来,宋爱卿倒是有些想法了?宋应星道:正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不进则退,小小西班牙就因为得了几块属地,便能称霸欧罗巴,更不用说我天朝大国,如今海运昌盛,南洋的漆料、锡兰的宝石、莫卧儿的孔雀、木骨都束的黑奴和石英石都流入我朝,我朝的瓷器、丝绸、家具、铁器等也流往世界,根据户部、财税部、贸易部、实业部、市舶司等的规定,流入我朝的必须以金银计,流出我朝的必须以大明元纸钞计算,如今在经济上,周边各国可以说已经基本接纳了大明元作为同行货币了,若是辅以军事安排,控制几处海上交通要道,则更是无虞了。

宋应星说完后,王孙锡接过话来说:启奏陛下,尚书大人所言极是,况且如今格物之法方兴未艾,尤其是江南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纺织、冶炼、采矿、造船等实业,正是急需大量劳动力的时候,而目前边患未清,很多劳动力还要优先供给军队,听说南洋诸国人口稠密,若是能仿照成祖皇帝当年,在南洋设宣威司,对南洋加以控制和管理,岂非是大大的好事。

孙铨则皱皱眉头道:我天朝上国,必要施恩泽于四方,如何能吞人国土,奴人臣民,非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可。王孙锡便道:陛下!孙大人,臣听荷兰公使揆一说过,如今英格兰国已经侵入了莫卧儿帝国,并逐渐的蚕食荷兰在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揆一道这英格兰离莫卧儿帝国有千万里之遥,人家都跑来侵地占土,我们为何不可?

孙铨还待反驳,崇祯便道:是啊,莫卧儿王朝与我朝素有来往,亦算友好邻邦,岂能容忍异族入侵?朕不为占人家的土地,夺人家的臣民,乃是代天罚罪,替邻邦出气罢了,宋爱卿,这远洋船队的问题,可还有什么建议?

宋应星便笑道:陛下,如今我朝只有天津造船厂一处,可另择一地修建造船厂,此外,臣翻阅《宋会要辑稿·食货》,上边记载,宋朝时秦世辅主持设计建造了一艘铁壁铧嘴船,船长9.2丈,宽1.5丈,深5尺,底宽8.5尺;结构坚固,底板厚9寸,舷板厚3寸,纵横底龙骨厚9寸。船上有铁制的护板,船头装有犀利的铧嘴,可谓是攻守兼备的铁甲船,臣以为可以此为模本,修建主力战船。

王孙锡也道:陛下,臣也听闻当年东瀛入侵朝鲜,李舜臣将军便是率领带有铁皮护甲的龟船,这才击败了丰臣秀吉的侵略,臣以为宋大人所说可行。郎中钱震泷、吴简思,员外郎刘士斗、孙朝让等也纷纷道:臣等附言。

崇祯才笑道:天津造船厂多以营造商船和近海战船为主,既然要大建造船厂,那便让实业部牵头,工部参与建设,户部和府库司出钱,在松江和泉州各造一个造船厂,着手培训船员和将领,打造远洋船队!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千寒雪祖门

    千寒雪祖门

    雪字通“血”,寓意江湖仇杀之残酷。然而,残酷的背后,又包藏着多少阴暗诡谲的险恶用心。江湖即朝廷,朝廷亦即江湖。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是真理,然而汹涌暗流的朝廷争斗,当它与江湖相联系时,只会加剧这种斗争的残酷性。“门”字通“们”。寓意身处朝廷和江湖的权贵与草莽们。这种激烈的争斗如果在一个纷繁复杂的背景帷幕下,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背后的铅华洗净,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穿越回汉末,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刘岩如何生存,如何在夹缝中慢慢成为一路诸侯,进而谋取天下,无数烽烟望九州,试看天下英雄出我辈。这里有铁血厮杀,这里有化骨柔情,这里有权谋天下,这里有热血江湖不一样的历史,却是一样的铁血男儿,让三国之小兵传奇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体验成为英雄的路。
  •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城系列)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城系列)

    柏林——当今世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德国首都,也是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进入此书,仿佛自己静止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几百年的历史事件、声色犬马、白日、黑夜、浪漫、血腥,都风驰电掣般从眼前掠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内心充盈,思想活跃。那些曾经走在柏林城中的人,如中世纪的民谣诗人、建筑师申克尔、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电影巨星黛德丽等人的故事,如小说般迷人,衬托出真实而宏大的历史叙事。城与人在历史中彼此形塑、影响、交融。这个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这座矛盾之城,如黑熊般憨拙而凶猛。
  • 帮着扶苏做皇帝

    帮着扶苏做皇帝

    她想成为一流演艺明星,但是她被人潜规则后,她却依然只能在夜店唱歌.她被人包养,甘心做小三,应该这样可以实现她的欲望,可是却被人在酒里下药.在昏迷中,她来了2000年前的中国,而且她发现,她正躺在扶苏的床上......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

    一位父亲叫林欣,四个孩子,看一位父亲如何养大四个孩子?
  • 大佬每天都是颜狗

    大佬每天都是颜狗

    (表面高冷内心颜控的姜同学x矜贵帅气的陆同学)初见她一脸冷漠,'离我远点'再见时一脸花痴,'小哥哥,我给你算了一卦,你五行缺我。'世人只知陆氏财团继承人,心狠手辣,难以接近,却不知在她面前只是个小狼狗∪?ω?∪
  • 始于言心拥妳入淮

    始于言心拥妳入淮

    夏言夕于苏秦淮而言,是可以白首的人。苏秦淮于夏言夕亦是如此。但时光的错过,层层的误会,让这场足够美丽的邂逅等待已久。他仍记得那天,她站在他的门前,微笑着说:“深情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后来岁月匆匆,始于言心,拥我入淮。
  • 青春梦一场不负少年郎

    青春梦一场不负少年郎

    她的语气已经变得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那潇洒的转身,就像一把利剑刺进了我心门。那曼妙的背影,随着灯光的投影,变得有些模糊。我站在原地,没有动,一动没动,看着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内。灯光慢慢照耀着我身体,我突然觉得好冷,一股冷到让我发僵的感觉,席卷了全身。
  • 鱼冥

    鱼冥

    北冥之界,暗黑之国。尔之归虚,吾之彼岸。飞羽族小巫念念,不愿嫁入天宫,自请降罪,流放北冥。本想安稳一世,了此残生!偏于北冥,结识一条奋发图强的臭锦鲤。阴谋、死亡、背叛,接踵而至!从此开启一段沉埋六界久远的秘密。
  • 王俊凯就你好了

    王俊凯就你好了

    沁儿,王俊凯的亲梅竹马,两个人的恋情碰碰撞撞究竟是会媳妇还是分道扬镳?
  • 最后一名猎人

    最后一名猎人

    以凡人之躯,猎杀妖魔、鬼神,即为猎人。这是一段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 不朽国手

    不朽国手

    元神门前,皆为蝼蚁;道祖座下,遍地尸骸;不朽之下,尽为棋子!被一枚小塔带到一个陌生的玄幻世界,张冲为了摆脱棋子的命运,奋力拼搏,誓要做那宇宙中执棋的棋手,“我命由我不由天!”
  • 锦闲

    锦闲

    曾经远近有名的锦间院,后因锦闲迫不得已被卷入皇子争储风波中,竟然在一夜之间,它的名声一落千丈。
  • 人间皆安

    人间皆安

    信步细踱于春风,落叶轻舞诉流年。多情洞穿沧桑事,沉浮似流水,恍若在昨天。年华似水擦肩,忘川明净河山,南柯一梦醒亦睡,春风淡拂面,往事也如烟。佛叹了口气……“原来你还在这里……”